《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OCEAN UNIVERSITY OF CHINA(Social Sciences Edition) 2007年第1期 N0.1.2007 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资金支持体系探析 房德东 霍学喜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管学院,陕西杨凌712100) 摘要:农业高新技术是发展现代农业、支持经济发展的重要环节,各国非常重视农业高新技术的研发与推 广。完善的资金支持体系是实现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的保证,为消除我国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融资瓶颈制约,财 政资金应发挥引导、杠杆作用,银行信贷资金发挥主体作用,要支持我国风险投资的发展,并引导其向农业高科技 领域延伸。 关键词: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资金支持 中图分类号:F30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35X(2007)01-0059—04 以生命科学技术、生物基因技术和农业信息技 术为主要内容的农业高新技术对经济发展的贡献越 来越重要。中国是农业和人口大国,在资源与环境 双重刚性约束条件下,依靠传统农业生产,不可能满 业化发展面临的瓶颈制约之一。 一、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过程及资金需求特点 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 的过程包括技术研发、成果转化和产品生产三个阶 段;广义的过程还包括高新技术产品生产规模扩大 并向传统农业渗透的过程。本文采用广义的概念, 足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需要。创新农业生产 经营机制、提高农民收入、调整农村经济结构,促使 农业生产从“资源依存型”向“科技依存型”过渡,离 不开农业高新技术的产业化发展。我国每年有 如图1所示。高新技术研发成功率很低,农业高新 技术研发也不例外,而产业化过程又是一个多阶段、 7000项左右的农业新技术研究成果,但转化率仅为 30—40 ,远远低于发达国家70—80 9,6的水平,推 多环节、连续的过程,在任何一个环节都存在着大量 的不确定因素,任何一个环节的不成功都意味着产 业化过程的失败。 广度只有20 ,[1 其中资金短缺是农业高新技术产 图1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过程 (一)研发阶段资金需求特点 高新技术研发面临技术风险和资金风险,其中 入足够的有形资产(人员、设备、材料),需要投入的 资金随着研究的进展不断递增,但研究结果是不确 定的,研究开发与实际应用、产生效益之间距离很 大,尤其是基础研究,具有很强的正外溢性,收益与 技术风险是主要的,研发成功率很低,该阶段不仅需 要大量的无形资产(思想、经验、技术),而且需要投 *收稿日期:2006—11—02 作者简介:房德东(1972一),男,山东莱阳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博士研究生、副教授,主要从事投资经济与产业化工程研究。 59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风险不对称,导致很难通过市场机制引入追逐利润 的社会资金。为矫正市场缺陷,财政资金支持研发 阶段投入是各国通行的做法。 (--)成果转化阶段资金需求特点 通过中试,将科研成果放大、完善,使其成为符 合市场要求的产品。在这一阶段,市场风险开始显 现。以转基因农产品为例,生产转基因食品之前,该 产品在市场进入、市场定位、适应程度方面存在着不 确定性。能否导致失败直接关系着农业高新技术产 业化的发展。而技术风险和资金风险依然存在,尤 其是资金风险最为突出。一方面,风险增加了,而收 益依然是不确定的;另一方面,这一阶段资金需求量 大增。国外研究结果表明,中试阶段所需资金是研 发阶段的10倍,作为研发主体的科研机构无力投 资,财政资金力不从心,而作为产品化主体的企业也 不敢贸然投资。因此,成果转化阶段的资金支持成 为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最大瓶颈制约。 (三)科技推广阶段资金需求特点 经历了中试阶段的市场检验,进入产品化阶段 的农业高新技术产品已经相对成熟,并且占有一定 的市场地位。该阶段市场风险和技术风险是主要 的,而资金风险减弱,虽然在生产工艺完善、管理创 新、开拓市场、建立营销网络方面需要巨额资金投入 (国外惯例是研发阶段投入的100倍),但由于有了 收益(农业高新技术产品收益往往是巨大的),该阶 段资金支持是充足的,融资渠道拓宽,银行信贷资 金、资本市场资金、外资等逐利而来。 二、我国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资金支持现状 我国可用于支持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的资金来 源主要包括财政资金、银行信贷资金、风险投资、以 及资本市场融资等。2005年,我国全社会用于高新 技术的总支出为2450亿元,占GDP比为1.34 (科研投入强度),其投资结构如表1所示。 表1 2005年全社会高新技术经费部门支出比例 资料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科技部2006年9月统计数据。 由表1可以看出,目前我国高新技术研发投资 主体已经由过去的政府转为企业。统计数据显示, 1990—2005年企业科技研发资金从174.4亿元增 加到1673.8亿元,占科技经费总额的比重由43. 60 2 提高到68.3 9,5,符合国际高新技术产业化资金 支持发展趋势,但我国现有的农业高新技术企业却 多为民营中小企业,融资以内源为主,筹措资金的能 力较弱。 (一)研发阶段 农业是一项公共产业,农业高科技受益者不仅 是农业生产者,更重要的是农产品消费者和国家的 政治和社会安定,所以,世界大多国家农业科研投资 的来源结构是以政府为主导。我国科研投资 70 一80 来源于政府财政,尽管科研投入强度在 逐年提高,2003年达到1.31 Ao,2005年达到1. 34 9,5[2],但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甚远,有的国家高达 5 以上。 就农业科研投入而言,虽然投资总量在不断增 长,投入强度(农业科研投资与农业增加值之比)比 九十年代中后期有所提高,但2003年也仅为0. 49 ,小于我国平均科研投入强度(1.31 )和世界 平均水平(1.3 A),农业研发经费占整个国家研发经 o费的比例仅为3—4 ,而世界平均水平为10 9,6,L2] 与我国农业大国地位不符,与农业占国民经济比重 不匹配。所以,在非政府农业科研投资难以有效增 加条件下,为提高农业科研投资强度,政府应努力增 加农业科研投资强度,发挥引导作用。 (--)成果转化阶段 我国用于科技转化阶段的资金明显不足,发达 国家三阶段投资比例是1:10:100,而我国是1:0.5: 100,国家计划的农业高新技术研发经费不包含中试 费用,造成科研单位长期缺乏中试费用和条件,科研 成果难以转化。目前,我国成果转化阶段资金来源 包括企业自筹、银行信贷和风险投资o[aj 表2农业科技投入强度比较 地 区 农业科技投入强度( ) 世界平均 1.3 发达国家平均 2.37 发展中国家平均 0.7一1.0 中 国 0.5 资料来源:根据科技部统计资料整理。 1、企业自筹资金 已有研究结果显示,在完成的农业高新技术成 果转化资金中,企业自筹占到50 强,但目前农业 科技企业多为民营中小型,加之国内资本市场不发 达,2005年,涉农类上市公司不足全部上市公司的 5 A,[o。 农业科技企业筹措资金的能力相当有限,急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需政策扶持。 2、银行科技贷款 从1984年金融机构开始发放科技贷款,财政以 贴息的方式予以扶持,各地区根据不同的项目和阶 段制定不同的贴息率(10—50%不等),金融机构科 该阶段高技术企业规模迅速发展,产品销售收 入不断增加,融资渠道进一步拓宽,金融机构、资本 市场、国际融资、风险投资均纷纷介入,通过市场机 制完全可以满足其资金需求。 三、完善我国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资金支持体 系 技贷款占金融机构贷款增加额的比重逐年递增,由 1996年的9.76%提高到2001年的20.05%。但由 于科技企业风险集中、风险较大,缺乏必要的抵押和 担保措施,银行发放贷款成本较高,所以即使有政府 贴息,风险企业也很难成为银行青睐的优质客户,银 在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各个环节,资金支持 应该是连续的、充足的,而投资主体与投资方式的多 元化是资金支持连续、充足机制保证。农业高新技 术产业化资金支持体系如图2所示。 (一)进一步强化财政资金的导向作用 行信贷在农业高新技术企业资金来源中所占比例不 足15 9/6。 农业高新技术具有很强的外部经济性,财政资 金必须介入,并且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引导私人投资 进入农业高新技术领域。 1、继续发挥农业科技拨款的基础作用 科技拨款包括科学事业费、科技三项费、科研基 建费和其他科研事业费。中央财政应重点支持农业 科技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各地方财政要提高对 农业科技创新的重视程度,进一步加大投资力度,如 3、风险投资 风险投资在国内发展还刚刚起步,资金规模尚 小,但风险投资是伴随着高新技术发展而产生的一 种创新投资模式,尤其是在科技成果转化阶段,风险 投资的作用是巨大的。我国风险投资在成果转化阶 段所占比例仅为2 9/6(发达国家超过了80 9/6),[43而 用于农业高新技术成果转化的风险投资更是凤毛麟 角。 江苏省每年将30%的科技三项费用于农业科技创 新。[53在私人投资不愿涉足的农业高新技术研发阶 段是科技拨款主阵地。 由上分析,成果转化阶段融资渠道较窄,瓶颈制 约严重,是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的主要障碍。 (三)科技推广阶段 中试 圈圈I科技推广 叵 成果转化I————— 为主、风险投资 力发展风险投资 风险投资为、主 风险投资 退出金融 银行信贷参与、 财政贴息 市场融资 图2 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资金支持体系 2、充分发挥财政贴息的杠杆作用 在资本市场不发达的情况下,政府组建政策性 金融机构(包括政策性银行和政策性担保机构)专门 扶持农业科技开发与推广是很有必要的,只有建立 全方位的政策性金融体系才能弥补市场缺陷。政府 参与程度取决于经济发展水平和金融市场的发达程 度,其资金使用仍要以市场运作方式为参照,而其组 织形式则主要取决于服务的特定对象。 61 政府可设立农业高新技术创新基金,以财政贴 息的方式为科研单位和农业科技企业提供资金支 持,以少量的财政资金引导大量的社会资金进入农 业高新技术产业化过程。贴息的方式可因地制宜、 因时制宜、因事制宜,充分发挥其杠杆作用。 3、成立专门的农业科技政策性金融机构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完善金融信贷支持体制 我国80 以上的资金集中在商业银行,信贷资 金是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稳定可靠的资金来 源,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离不开金融信贷支持,科技 贷款应该继续发挥主要的支持作用。金融监管部门 要研究商业银行投资业务创新,在稳健经营原则下, 适当放宽商业银行投资业务限制;商业银行要创新 经营机制,将信贷支持向农业科技产业化龙头企业 倾斜;农村信用社包括农村合作银行也要加大对农 业科技企业的贷款力度;[6]政府可研究出台激励机 制,如对农业科技企业贷款的金融机构给予适当奖 励。 (三)加速发展风险投资 农业高新技术的高风险是与高收益并存,尤其 是随着农业生产率的提高和全球性资源短缺,农业 投资收益率会不断提高,转基因产品高收益的实践 已经说明了这一点。对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阶 段,急需引入风险投资来消除资金瓶颈制约,但我国 风险投资业务中涉及到农业高新技术的资金量极 少,而且投入的资金也多为中试后期(Mezzanine)。 金融机构持续的大量存差需要寻找好的投资项目, 因此监管部门应研究制定相关政策,支持资金进入 风险投资领域,并进一步完善金融市场,尤其是创业 市场的建立,为风险投资发展提供良好的运作环境。 (四)充分利用国际资本市场 62 国内资本市场不能为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 提供足够支持,可以将融资转向国际市场。2005年 4月,世界银行向中国提供100亿美元用于农业科 技项目,这是中国政府重视农业科技发展的表现。 加入WTO后,国际资本市场和国际投资机构都非 常关注中国的农业投资机会,我们应该抓住机遇,一 方面政府应提供政策支持,允许国际资本进入农业 科技领域,允许国外风险投资进入,另一方面国内农 业科技企业要加强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增强对 外资的吸引力。 参考文献: [1]张贵友.技术创新与循环农业发展供求研究[J].技术经济,2006 (9):48—50. [2]中华人民共和国科技部统计资料[I].http://www.most.gov. cn.2006——08——20. [3]高启杰.农业科技创新发展的国际经验与趋势[J].农村实用技 术与信息,2004,(4):1O一14. [4]张雨.适合农业企业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运行机制[J].广东农 业科学,2006,(10):97—99. [5]温建国等.以农业龙头企业为有效载体促进现代农业科技推广 应用[EB].http://www.zjzw.net.2006一O8—28. [6]赵昕.我国农业高新技术产业融资问题探析[J].农业经济问题, 2004。(8):42—44. 责任编辑:王明舜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