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 桩基础 3.2.1 3.2.1.1 钻 ( 挖) 孔桩 监理工程师应审批施工单位的施工方案,重点审查成孔 工艺、 ( 水下 ) 混凝土灌注方法、安全等措施。 3.2.1.2 钻孔桩施工前,如设计有要求,应检查试桩情况 ( 包括 试桩施工及试验 ) 。以确定施工工艺参数和检验的承载力。 3.2.1.3 据。 3.2.1.4 钻( 挖) 孔过程中加强巡视检查。对于钻孔桩,重点检查 泥浆指标 ( 泥浆比重和含砂率 ) ;对于挖孔桩,重点检查开挖顺序、 钻( 挖) 孔前,监理工程师应复核护筒埋置的施工放样数 防护措施及防排水工作。 钻孔桩钻进时应随时检查泥浆比重和含 砂率。监理见证试验。泥浆指标一般为:泥浆比重 黏度 16~22s(一般地层)或 率新制泥浆不大于 3.2.1.5 1.1 ~1.3 ; 19~28s(松散易坍地层);含砂 95%;PH值应大于 6.5 。 4%;胶体率不小于 当钻 ( 挖) 孔达到设计深度后,监理工程师应核实地质情 ( 采用测绳、检孔器或成孔检测仪器等检查孔 ) 。钻孔经检查合格后,应即进 2~3mm 况,进行成孔检查 径、孔深、孔型、垂直度、清孔 行清孔。清孔应达到以下标准:孔内排出的泥浆手摸无 颗粒,泥浆比重不大于 1.1 ,含砂率小于 2%,黏度 17~20s;浇 注水下混凝土前容许沉碴厚度:摩擦桩不大于 200mm,柱桩不大 于 50mm。清孔后应尽快吊放钢筋笼及灌注水下混凝土。钢筋笼吊入后不影响清孔时,应在清孔前吊放。隔时过久,应复查沉碴 ···
···
序号 1 2 3 4 5 钢筋骨架直径 主钢筋间距 加强筋间距 箍筋间距或螺旋筋间距 厚度,超过规定应重新清孔。 3.2.1.6 钢筋、混凝土的质量控制。监理工程师还应检查钢筋数 量、钢筋骨架长度、钢筋骨架直径、主钢筋间距、加强筋间距、 箍筋间距或螺旋筋间距、钢筋骨架垂直度。 3.2.1.7 监理工程师应检查并旁站混凝土灌注全过程 ) 。 ( 对于水下 混凝土灌注,重点检查导管埋深 3.2.1.8 混凝土灌注完成后,桩身顶端浮浆应清理,直至露出新 桩顶高程和主筋伸入承 鲜混凝土面。 监理工程师检查桩位中心、 台的长度。 3.2.1.9 检查桩的混凝土强度 ( 水下混凝土标准养护试件强度应 符合设计强度等级的 3.2.1.10 1.15 倍) 。 当对桩身混凝土全部进行无损检测、对桩身混凝土质 量有疑问和设计有要求的桩进行钻芯取样检测以及桩的承载力 试验时,监理工程师应见证试验,并检查检测或试验报告。 3.2.1.11 钻(挖)孔桩钢筋骨架的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见下表: 钻(挖)孔桩钢筋骨架的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 项 目 钢筋骨架在承台底以下长度 ± 20mm ± 0.5d ± 20mm ± 20mm 尺量检查不少于 允许偏差 ±100mm 检验方法 尺量检查 5 处 ···
···
3 倾斜度 2 孔位中心 单排桩 50mm 1% 序号 6 3.2.1.12 钢筋骨架垂直度 钻孔桩钻孔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见下表: 钻孔桩钻孔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 项 目 预面位置 1 护筒 倾斜度 裙装 1% 100mm 测量检查 允许偏差 50mm 检验方法 1% 吊线尺量检查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