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小学公开课教案《爱劳动》教学设计及反思

来源:九壹网


小学公开课教案《爱劳动》教学设计及反思

1、知识与能力:通过欣赏《劳动歌》,学唱歌曲《不再麻烦好妈妈》,认识了解劳动的重要意义,培养帮助他人和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美好品质。

2、过程与方法:用听唱的方法自主学习,主动投入创编歌词和舞蹈动作当中,用自己不同的表达方式来创造、表现音乐内容,享受劳动带来的快乐和美好。

3、情感与态度:通过欣赏与表演等音乐活动,能够理解劳动的意义,培养和激发爱劳动的美好品质。

教学重难点:

1、能够理解劳动的意义,培养和激发爱劳动的美好品质。

2、用自己不同的表达方式来创造、表现音乐内容,享受劳动带来的快乐和美好。

教法:激趣法、谈话引导法、示范法

学法:听唱法、聆听法、讨论法

教学手段:

以谈话开始,运用音乐、图像、视频激发学生兴趣,主动参与到听、说、动的活动中来,达到感受、理解、表现音乐,享受劳动带来的快乐和美好。

教学过程

一、师生问好

1、在音乐声中问好

2、复习: 《劳动最光荣》、《理发师》

二、新授内容

一)聆听《劳动歌》

1、初听:问歌曲给你什么样的感受?

师:劳动是能创造一切,你听,小矮人们也在劳动呢!

2、师:结合教材中的插图,用简短的语言说一说小矮人的故事。

3、复听:启发学生做表演

师:孩子们,让我们跟着小矮人一起愉快的劳动吧!

(板书课题:爱劳动)

(设计意图:通过亲身体会去感受歌曲的热情、欢快与幸福)

二)歌曲《不再麻烦好妈妈》

1、导入:

师:说说自己的妈妈

展示照片

师小结:你们会做的真多,都是懂事的好孩子。

(设计意图:从说妈妈的工作、生活,到理解妈妈,爱妈妈为妈妈分忧。)

2、初听:师范唱

问:她会做什么?

师:按节奏把会做的事情说出来

X XX X┃X X┃

自己穿衣┃服呀┃

自己穿鞋┃袜呀┃

自己叠被┃子呀┃

自己梳头┃发呀┃

(设计意图:通过说节奏,解决歌曲中的节奏问题)

3、教唱歌曲。

师:用听唱的方法学会歌曲,注意纠正学生在演唱中出现的问题。

(请同学之间相互学习和纠正。老师做适当启发和提示)

4、创编歌词

师:除了这些劳动,你还可以帮妈妈做那些事情呢?(用节奏说话)

生:自己 来洗┃澡 呀┃自己来整 ┃理 呀┃

自己 洗手┃绢 呀┃自己来打 ┃扫 呀┃……

(师及时纠正学生在创编歌词中的节奏)

(设计意图:从身边的活动进行创编,不仅提高了自信,而且开阔了思维。)

5、表演歌曲。

师:请小朋友一起来帮妈妈做事情,好不好?

(分角色扮演,一个扮演妈妈,一个或多个扮演孩子,老师做相应的语言的提示,如:妈妈下班回来,很劳累了,先请妈妈坐下来等等)。

(设计意图:启发学生用自己创作的简单动作表现歌曲内容,从中体验劳动的快乐。)

三、教学拓展

1、师:除了帮助妈妈,我们还可以帮助更多的人做更多的事情,比如帮老师:擦黑板,收作业,关电扇……我们来唱一唱吧。(跟着伴奏音乐来演唱和表演)

2、聆听:《快乐的小木匠》、《种玉米》

师:一起来听听愉快的劳动就在我们的身边

(设计意图:通过课外知识的连接达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并丰富了学生的感知)

四、师生再见

师:今天老师看到了一群关心长辈、热爱劳动的好孩子,相信你们会把今天在课堂上的表现带回家,真正成为妈妈的小帮手!愿劳动的快乐伴随你们每一天!

节奏练习: X XX X┃X X┃

自 己穿衣┃服 呀┃

【教学反思】

整节课围绕着“聆听音乐,表现音乐和创造音乐”进行教育活动,学生的学习也始终围绕在音乐中体验、感受、创造。无论从聆听还是歌曲或是拓展环节,都努力使学生了解到劳动是一种美德,同时劳动也是快乐和幸福的事情,从而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良好品质。在进行歌曲表演时,有意识的让学生们分角色进行表演,并参与这一活动,这种方式使学习形成师生互动、参与、交流、互相启发的立体教学模式,同时也培养了孩子的合作意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