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超前小导管技术交底

来源:九壹网


施 工 技 术 交 底 书

工程名称 工序名称 编制依据: 铁建设[2005]160客运专线铁路隧道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 标段名称:云桂铁路(云南段)I标 工程名称: 工区: 作业队名称: 编号: 部位名称 超前小导管 拱 部 交底日期 客运专线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云桂线施工图相关设计文件; 一、超前小导管制作 1、当隧道IV ,V级围岩浅埋、土质底层或岩层极破碎地段,拱部需要加强设置超前小导管注浆。 2、前部钻注浆孔,孔径6mm~8mm孔,沿管体纵向间距20cm,呈梅花状布置,为便于超前小导管插入围岩内,钢管前端宜做成尖锥状,尾部焊上箍筋,尾部长度不小于30cm,作为不钻孔的止浆段。注浆压力一般为0.5~1.0MPa,具体浆液配比和注浆压力有现场试验确定。超前小导管注浆压力低、长度短,其注浆量应按单孔的扩散半径计算: QπR2Ln k式中“Rk”为浆液扩散半径,“L”为导管长度,“n”为围岩孔隙率,其值根据具体工点所处地层选取,“”为充填有效系数,取0.3~0.9。 二、超前双层小导管安设 1、对小导管布设位置量测1m~2m范围内喷射厚度为5cm~10cm的混凝土,起止浆作用,防止刚注入的浆液流出。 2、钻机钻孔,钻孔直径为50mm,并用吹管将砂石吹出。用带冲击的风钻将小导管顶入孔中,或直接用锤击插入钢管。用塑胶泥封堵导管孔口周围及工作面上的裂缝。 3、超前小导管设计参数 ⑴材料及规格:钢管采用外径42mm、厚3.5mm的热轧钢花管; ⑵间距:每环小导管环向间距30cm,纵向间距按照具体工点设计图办理,一般为

2.4m;两组小导管纵向搭接长度一般不小于1米。 ⑶倾角:超前小导管外插脚10°~15o ,可根据实际情况作调整。 ⑷每根长度3.5~5m,两组超前小导管纵向水平投影搭接长度不小于1.0m。 ⑸注浆材料:水泥浆或水泥砂浆。当围岩破碎、地下水发育时,为调凝需要,可采用双液注浆,要求浆液强度等级不小于M10.。 ⑹超前小导管和钢拱架支撑配合使用,并从钢拱架腹部穿过,尾部焊接在钢拱架上,配合使用的型钢钢架和格栅钢架尺寸详见相关设计图纸。 ⑺按照先护后挖的原则,超前小导管应在隧道拱部开挖之前施作,以实现小导管的作用,并确保安全。 三、施工工艺图示 封闭工作面 钻机平台就位 钻机作业 不合格 角度检查 清 孔 小导管制作、运输 封 孔 注 浆 达到设计注浆压力 浆液配制 测量放样 结 束

四、小导管施工要求 1、小导管安设一般采用钻孔打入法,即先按设计要求钻孔,钻孔直径比钢管直径达3~5mm,然后将小导管穿过钢架,用锤击或钻机顶入,顶入长度不小于钢管长度的90%,并用高压风将钢管内的砂石吹出。 2、小导管安设后,用塑胶泥封堵孔口及周围裂隙,必要时在小导管附近及工作面喷射混凝土,以防止工作面坍塌。 3、隧道的开挖长度应小于小导管的长度,预留部分作为下一次循环的止浆墙。 4、注浆前应进行压水试验,检查机械设备是否正常,管路连接是否正确,为加快注浆速度和发挥设备效率,可采用群管注浆(每次3~5根)。 5、注浆量达到设计注浆量和注浆压力达到设计终压时结束注浆。 6、注浆过程中要随时观察注浆压力及注浆泵排浆量的变化,分析注浆情况,防止堵管、跑浆、漏浆。做好记录,以便分析注浆效果。 五、超前小导管的作用 1、超前小导管是沿开挖轮廓线以稍大的外插角向开挖面前方安插小钢管形成对前方围岩的预支护,使开挖、装渣、出渣、衬砌等作业在提前形成围岩支护圈下进行,从而提高施工的安全度,保证各项工作安全进行。这种超前支护的柔性打,整体刚度较小,主要适用于围岩应力较小、地下水较少、岩体软弱破碎、开挖工作面有可能坍塌的隧道施工中。如V级围岩破碎带,软弱浅埋地段、砂土质地层、弱膨胀性地层、流变性地层等。 交 底 复 核 接收人 见人员签到表

技术交底签到表

时间 交底内容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地点 主持人 姓名 职务/工种 序号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姓名 职务/工种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