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 班级:国贸三班 姓名:赵龙 学号:200701010344
宝钢投资分析报告
一.宏观投资环境分析
二.行业分析
在结构调整中实现供求均衡。2011 年国内经济处在增长方式转变的初期经济结构调整将逐步弱化经济增长对钢消费的拉动力度。不过投资惯性仍将成为2011 年国内市场钢材需求增长的驱动力,且下游行业平稳增长支撑粗钢需求继续保持较高增长水平。预计2011 年国内粗钢需求量在2010 年的基础上增加5000 万吨,达到6.4 亿吨,同比增长8.19%。高成本需要高钢价覆盖。我们预测2011 年进口铁矿石的协议价格仍将维持高位,炼焦煤价格继续上涨5%-10%,将带动综合成本上涨3%-5%,即吨钢年均成本上涨120-200 元。受此影响,2011 年钢材价格预计需上涨7%-13%才能覆盖成本,即吨钢年平均售价上涨300-600 元,企业利润率提升较难实现。高端板材需求强劲,首选技术领先型企业。消费升级及相关刺激消费政策带动了汽车、家电等耐用品消费的快速增长,从而刺激了对高端板材的需求。因此,选择技术领先型企业将成为未来投资的主流方向。行业整体估值偏高,调低评级。根据钢铁行业的成长性和盈利能力测算,行业的合理估值水平为15 倍市盈率,其中成长性和盈利能力较好的公司可给予20-25 倍市盈率。目前钢铁行业重点上市公司2010 年市盈率为28 倍左右,高于合理估值水平。
较高水平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和稳定增长的人均GDP 是钢铁行业持续增长的驱动因素。
我们预测,2010 年钢铁需求增速将达到5.06%。在2011 年GDP 增长9.5%以及钢材出口量增
长22%的假设下,粗钢消费量将增至6.4 亿吨,同比上涨8.19%。2010-2012 年粗钢的表观消
费量年复合增长率将保持在7%以上。
预测2011 年进口铁矿石的协议价格仍将维持高位,炼焦煤价格继续上涨5%-10%,将带动综合成本上涨3%-5%,即吨钢年均成本上涨120-200 元。受此影响,2011 年钢材价格预计需上涨7%-13%才能覆盖成本,即吨钢年平均售价上涨300-600 元,企业利润率提升较难实现。
目前市场普遍认同钢铁行业估值偏低,但由于对产能过剩问题的过分担忧,导致对钢价的预期偏悲观。金融危机和世界经济减速,虽然削弱了发达国家对住宅、汽车、家用电器等最终耗钢产品的消费能力,导致全球钢材需求增长放缓,但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强劲复苏所迸发出的巨大需求不仅弥补了发达国家的需求不足,甚至超越了危机前的水平。因此,我们相信,在宏观政策不发生重大转向的前提下,钢材价格在需求和成本的双轮推动下必然恢复到上升通道中。 行业估值与投资建议:
根据钢铁行业的成长性和盈利能力测算,行业的合理估值水平为15 倍市盈率,其中成长
性和盈利能力较好的公司可给予20-25 倍市盈率。目前钢铁行业重点上市公司2010 年市盈率
为28 倍左右,高于合理估值水平,因此我们给予“谨慎推荐”的投资评级。 行业表现的催化剂:
上市公司之间的重组并购行业、落后产能的淘汰、出口大幅回升、拉闸限电导致钢价
连续上涨超过3 周、上游原材料价格涨幅回落、优质资产或资源型资产注入等因素都是刺激钢铁板块行情向上的催化剂。 主要风险因素:
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减慢、上游原材料涨幅超过预期、社会库存增长过快、信贷资金政策发生转变、控制钢铁产能总量措施不能有效实施等。 三.公司层面分析
宝钢股份(600019.SH)是中国最大、现代化程度最高的钢铁联合企业,也是全球最具竞争力的钢铁企业之一。宝钢股份以先进的工艺技术装备,杰出的现金获利能力,持续的成本竞争力,高素质的员工队伍等综合优势,奠定了在世界钢铁业的卓越地位。宝钢股份2009 年销售商品坯材2242.9 万吨,实现营业总收入1485.3 亿元,专业生产的国际一流水平的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冷、热轧和无缝钢管等优质产品广泛应用于国内外汽车制造、家电生产、石油开采、管道输送等领域。在境内,宝钢股份在冷轧板卷、热轧板卷、无缝钢管等产品的制造和销售中始终处于业内领导地位,是汽车、家电、石油天然气开采等行业最大的钢铁供应商。在海外,宝钢股份产品出口世界40 多个国家和地区,跻身国际汽车制造、管线输送、石油开采等领域供应商行列,批量进入FiatCarrierElectrolux、Whirlpool、Merloni等国际著名汽车、家电企业。
宝钢是我国钢铁行业中最具竞争力的企业,在技术装备、成本、管理方面不仅相比具有绝对的竞争优势,而且也具备与国际钢铁巨头抗衡的实力;在技术上,公司不仅拥有国际一流的生产设备,而且还具有自主开发设计能力;在产品方面,公司在汽车用钢、家电用钢、石油管道用钢等市场拥有绝对的市场占有率。未来2-3 年,公司将受益于汽车、家电行业快速增长,为公司业绩带来爆发式增长。
投资亮点:1.公司钢铁主业立足于生产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钢铁精品,年产钢能力3000万吨左右,赢利水平居世界领先地位,产品畅销国内外市场。
2.公司高牌号无取向硅钢产品市场份额持续扩大,取向硅钢自主研发取得重大突破,实现批量生产;保持大型原油储罐用高强度钢国内最大供应商(市场占有率60%)和唯一可提供15万m3 超大型原油储罐用高强度钢板企业的优势地位。
3.家电板方面,热镀锌耐指纹产品通过了全行业标准最高的IBM第二轮认证。 4.特殊钢产品包括特种冶金系列、不锈钢系列和结构钢系列,经过多年的研究开发、技术创新,公司已形成了一系列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品,是国家重要的高新金属材料研发基地。
5.公司持有不少金融资产。负面因素:1.全球金融危机的演变趋势及其对世界经济和中国经济影响程度的不确定性,可能产生进一步的市场风险和政策风险。2.国内钢铁市场已进入转折期,供求关系发生剧变,钢材产销量将步入调整和低增长时期,产销衔接难度加大。此外,公司仍然面临汇率波动以及原燃料价格波动的风险。综合评价:宝钢钢铁主业立足于生产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钢铁精品,年产钢能力3000万吨左右,赢利水平居世界领先地位,产品畅销国内外市场。目前已形成普碳钢、不锈钢、特钢三大产品系列,产品集聚在汽车(尤其是高级轿车)用钢、家电用钢、石油管线钢、钻杆、油井管、高压锅炉管、冷轧硅钢、不锈钢、高合金品种钢和高等级建筑用钢,产品实物质量堪与国际同类产品相比。
四.政策面分析
2010年国务院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大节能减排力度加快钢铁工业结构调整的若干意见》,要求加大钢铁行业节能减排力度,加快行业结构调整。意见将总体工作实施分部细化,并且明确负责单位和协调单位,加强了计划的可实施性,通过各项细分工作的完成,真正为钢铁行业营造再次发展的环境。随着中国产业结构的升级,中国对高品质钢铁产品的需求量会越来越大。中国钢铁行业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五.其他信息面分析
(一) 龙头企业受益汽车板需求爆长 1、我国汽车产销两旺
对于我国汽车行业来说,2010 年继续承载了2009 年的辉煌。前10 月全国汽车累计产销量继续保持快速增长的势头。根据中汽协统计,2010 年1-10 月我国汽车累计产量1462 万辆,同比增长34.5%;累计销量1467.7 万辆,同比增长34.8%。预计2010 年全年汽车产量1760万辆,销量达到1777 万辆,产销量继续创出历史新高。
2、汽车用钢需求继续增长
随着我国汽车工业的迅猛发展,汽车用钢市场也呈现高速增长的态势。预计2010 年汽车用钢量将达到3650 万吨,同比增长28.1%。根据我们的预测,2011 年我国汽车产量将到达2200万辆,汽车用钢量将达到4400 万吨,年均增长率(CAGR)为29%。宝钢在汽车板市场的占有率超过50%,宝钢已实现向上海通用、上海大众、一汽大众、神龙汽车、广州本田、风神汽车、东南汽车、长安汽车、四川丰田及国内各大客车制造厂定向批量供货,包括蓝鸟、通用别克、帕萨特、一汽奥迪A6 在内许多车型都采用宝钢汽车板。宝钢还先后与上汽集团、一汽集团、东风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与3 大汽车集团在钢材供应、技术开发、钢材及零部件加工、物流管理、企业管理、汽车销售等方面展开全方位合作。因此,宝钢将是汽车行业快速增长的最大收益者。
(二)重组并购带来的价值重估
并购重组可使资源、市场迅速向大型企业聚集,是未来钢铁企业最快捷、低成本的扩张模式。从世界范围看,处于世界前列的钢铁公司大都通过兼并重组而成。 我国钢铁行业的兼并重组已进入快速推进阶段。从2005 年钢铁产业政策颁布后,行业兼并重组加速,通过政府引导与市场结合的方式,除了省内、区域内国有企业重组外,还有跨地区、跨行业、跨国界、跨所有制的联合、并购和重组等多种形式涌现。兼并重组方式从无偿划拨逐步向股份转让和通过资本市场进行股权收购的方式发展。至2008 年,广东钢铁集团、广西钢铁集团、山东钢铁集团、河北钢铁集团的成立掀起了行业并购重组的高潮。从目前潜在被并购目标公司的估值水平看,平均的吨钢市值不到2500 元/吨,PB 平均也低于2 倍,多数都具备并购价值。如果按当前重置成本4000-6000 元/吨计算,市场平均低估40%—60%。若按PB2.5—3.2 倍市场并购价值计算,市场平均低估25%—60%。 (三)成本低的公司将具备竞争优势
在成本不断上涨的年代,成本优势是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的另一主要因素。 铁矿石是钢的重要原料,约占钢材成本的30-40%,可见,拥有铁矿石资源对钢铁企业极其重要。同时,由于我国尚未完成城镇化进程,钢铁冶炼仍以高炉炼铁的长流程为主,所以对铁矿石依赖度很高。再加上国内铁矿石品位低,开采成本高,加剧了我国对高品位进口铁矿石的依赖性。因此,成本优势将转化为竞争优势。
目前拥有成本优势的上市公司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公司或大股东在国内拥有铁矿石资源的,如攀钢钢钒、酒缸宏兴、西宁特钢、凌钢股份、鞍钢股份、唐钢股份、包钢股份、八一钢铁等;另一类是能获得低于市场价进口铁矿石的或在国外拥有铁矿石资源的,如宝钢股份、华菱钢铁、首钢股份等。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