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砌体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GB50203-2002)表7.0 编号:010704/020303
□□□
工程名称 施工单位 施工执行标准 名称及编号 分包单位 分项工程名称 验收部位 项目经理 专业工长 (施工员) 分包项目经理 施工班组长 质 量 验 收 规 范 的 规 定 1 石材强度等级 设计要求MU 2 砂浆强度等级 设计要求M 3 砂浆饱满度 ≥ 80% 施工单位自检记录 监理(建设)单位验收记录 % % % % % % % % % % 主 控 项 目 毛石 基础20 砌体 墙 15 轴线位移 4 料 粗 基础15 (第7.2.3条) 石 砌 料 墙10 体 石 细 料 墙柱10 石 毛石 每层20 砌体 (墙) 全高30 毛 每层20 料 垂直度(每层) 料 石 全高30 5 石 粗 每层10 (第7.2.3条) 砌 料 体 石 全高25 (墙) 细 每层7 料 石 全高20 毛 基础20 料 石 墙15
续下表
010704/020303□□□说明
强 制 性 条 文
4.0.1 水泥进场使用前,应分批对其强度、安定性进行复验。检验批应以同一生产厂家、同一编号为一
批。当在使用中对水泥质量有怀疑或水泥出厂超过三个月(快硬硅酸盐水泥超过一
个月)时,应
复查试验,并按其结果使用。 不同品种的水泥,不得混合使用。
4.0.8 凡在砂浆中掺入有机塑化剂、早强剂、缓凝剂、防冻剂等,应经检验和试配符合要求后,方可使
用。有机塑化剂应有砌体强度的型式检验报告。
7.1.9 挡土墙的泄水孔当设计无规定时,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1、泄水孔应均匀设置,在每米高度上间隔2m左右设置一个泄水孔;
2、泄水孔与土体间铺设长宽各为300mm、厚200mm的卵石或碎石作疏水层。
主 控 项 目
7.2.1 石材及砂浆强度等级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抽检数量:同一产地的石材至少应抽检一组。砂浆试块的抽检数量执行本规范第4.0.12
条的有关规
定。
检验方法:料石检查产品质量证明书,石材、砂浆检查试块试验报告。
7.2.2 砂浆饱满度不应小于80%。
抽检数量:每步架抽查不应少于1处。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7.2.3 石砌体的轴线位置及垂直度允许偏差应符合表7.2.3的规定。
石砌体的轴线位置及垂直度允许偏差
表
7.2.3 项 次 1 2 项 目 允许偏差(mm) 毛石砌体 料石砌体 毛料石 粗料石 基础 墙 基础 墙 基础 墙 20 15 20 30 20 15 20 30 15 10 10 25 细料石 墙、柱 10 7 20 检验方法 轴线位置 墙面垂直度 每层 全高 用经纬仪和尺检查,或用其它测量仪器检查 用经纬仪、吊线和尺检查或用其它测量仪器检查 抽检数量:外墙,按楼层(或4m高以内)每20m抽查1处,每处3延长米,但不
应少于3处;
内墙,按有代表性的自然间抽查10%,但不应少于3间,每间不应少于
2处,柱子不
应少于5根。
一 般 项 目
7.3.1 石砌体的一般尺寸允许偏差应符合表7.3.1(表略)的规定。
抽检数量:外墙,按楼层(4m高以内)每20m抽查1处,每处3延长米,但不应
少于3处;内
墙,按有代表性的自然间抽查10%,但不应少于3间,每间不应少于2
处,柱子不应
少于5根。
7.3.2 石砌体的组砌形式应符合下列规定:
1、内外搭砌,上下错缝,拉结石、丁砌石交错设置; 2、毛石墙拉结石每0.7m2墙面不应少于1块。
检查数量:外墙,按楼层(或4m高以内)每20m抽查1处,每处3延长米,但不
应少于3处;
内墙,按有代表性的自然间抽查10%,但不应少于3间。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注:本表由施工项目专业质量检查员填写,专业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项目技术负责人)
组织项目专业质量(技术)负责人等进行验收。
石砌体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GB50203-2002)表7.0 编号:010704□□□
接上表
施工单位自检记录 监理(建设)单位验收记录 毛石 砌体 基础25 墙 15 质 量 验 收 规 范 的 规 定 1 顶面 标高 一 般 2 项 目 毛料石 料 墙 15 石 基础15 砌 粗料石 墙15 体 细料石 墙柱10 毛石 砌体 基础25 砌体 厚度 料 石 砌 体 基础+30 +20 墙 -10 基础+30 毛料石 +20 墙 -10 基础+15 粗料石 +10 墙 - 5 +10 细料石 墙柱 -5 墙20 墙20 墙10 墙柱5 墙20 墙20 墙15 墙10 毛石砌体 清水 毛料石 表 料石 面 墙柱 砌体 粗料石 3 平 细料石 整 毛石砌体 度 混水 料石 毛料石 墙柱 砌体 粗料石 4 清水墙水平粗料石
灰缝平直度 5 组砌形式 细料石 墙柱5 第7.3.2条 施 工 操 作 依 据 质 量 检 查 记 录 施工单位检查 结 果 评 定 项目专业 项目专业 质量检查员: 技术负责人: 年 月 日 监理(建设) 单位验收结论 专业监理工程师: (建设单位项目专业技术负责人) 年 月 日
此页无正文
配筋砌体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GB50203-2002)表8.0 编号:010703/020305□□□工程名称 施工单位 施工执行标准 名称及编号 分包单位 分项工程名称 验收部位 项目经理 专业工长 (施工员) 施工班组长 分包项目经理 施工单位自检记录 质 量 验 收 规 范 的 规 定 1 钢筋品种规格数量 性能试验报告。 2 混凝土强度等级 3 砂浆强度 4 块材强度 主 控 项 目 5 马牙槎拉结筋 6 芯柱 7 柱中心线位置 8 柱层间错位 设计要求C M= 8.2.3条 贯通截面不削弱 合格证书、钢筋监理(建设)单位验收记录 ≤ 10mm ≤ 8mm 每层≤10mm 全高(≤10m) ≤ 15mm 全高(>10m) ≤ 20mm 8.3.1条 8.3.2条 8.3.3条 8.3.4条 8.3.5条 9 柱垂直度 1 水平灰缝钢筋 一 般 项 目 2 钢筋防锈 3 网状配筋及位置 4 组合砌体拉结筋 5 砌块砌体钢筋搭接 施 工 操 作 依 据 质 量 检 查 记 录 施工单位检查 结 果 评 定 项目专业 项目专业 质量检查员: 技术负责人: 年 月 日
监理(建设) 单位验收结论 专业监理工程师: (建设单位项目专业技术负责人) 年 月 日 010703/020305□□□说明
强 制 性 条 文
4.0.1 水泥进场使用前,应分批对其强度、安定性进行复验。检验批应以同一生产厂家、同一编号为一批。
当在使用中对水泥质量有怀疑或水泥出厂超过三个月(快硬硅酸盐水泥超过一个月)时,应
复查试验,并按
其结果使用。
不同品种的水泥,不得混合使用。
4.0.8 凡在砂浆中掺入有机塑化剂、早强剂、缓凝剂、防冻剂等,应经检验和试配符合要求后,方可使用。有机塑
化剂应有砌体强度的型式检验报告。
主 控 项 目
8.2.1 钢筋的品种、规格和数量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方法:检查钢筋的合格证书、钢筋性能试验报告、隐蔽工程记录。
8.2.2 构造柱、芯柱、组合砌体构件、配筋砌体剪力墙构件的混凝土或砂浆的强度等级应符合设计要求。
抽检数量:各类构件每一检验批砌体至少应做一组试块。
检验方法:检查混凝土或砂浆试块试验报告。
8.2.3 构造柱与墙体的连接处应砌成马牙槎,马牙槎应先退后进,预留的拉结钢筋应位置正确,施工中不得任意弯
折。
抽检数量:每检验批抽20%构造柱,且不少于3处。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合格标准:钢筋竖向移位不应超过100mm,每一马牙槎沿高度方向尺寸不应超过300mm。钢
筋竖向位移和
马牙槎尺寸偏差每一构造柱不应超过2处。
8.2.4 构造柱位置及垂直度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表8.2.4的规定。
构造柱尺寸允许偏差 表8.2.4 项次 1 2 3 项 目 柱中心线位置 柱层间错位 每层 柱垂 ≤10m 直度 全高 >10m 允许偏差(mm) 10 8 10 15 20 抽 检 方 法 用经纬仪和尺检查或用其他测量仪器检查 用经纬仪和尺检查或用其他测量仪器检查 用2m托线板检查 用经纬仪、吊线和尺检查,或用其他测量仪器检查 抽检数量:每检验批抽10%,且不应少于5处。
8.2.5 对配筋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砌体,芯柱混凝土应在装配式楼盖处贯通,不得削弱芯柱截面尺寸。
抽检数量:每检验批抽10%,且不应少于5处。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一 般 项 目
8.3.1 设置在砌体水平灰缝内的钢筋,应居中置于灰缝中。水平灰缝厚度应大于钢筋直径4mm以上。砌体外露面
砂浆保护层的厚度不应小于15mm。
抽检数量:每检验批抽检3个构件,每个构件检查3处。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辅以钢尺检测。
8.3.2 设置在砌体灰缝内的钢筋的防腐保护应符合本规范第3.0.11条的规定。
抽验数量:每检验批抽检10%的钢筋。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合格标准:防腐涂料无漏刷(喷浸),无起皮脱落现象。
8.3.3 网状配筋砌体中,钢筋网及放置间距应符合设计规定。
抽检数量:每检验批抽10%,且不应少于5处。
检验方法:钢筋规格检查钢筋网成品,钢筋网放置间距局部剔缝观察,或用探针刺入灰缝内
检查,或用钢
筋位置测定仪测定。
合格标准:钢筋网沿砌体高度位置超过设计规定一皮砖厚不得多于1处。
8.3.4 组合砖砌体构件,竖向受力钢筋保护层应符合设计要求,距砖砌体表面距离不应小于5mm:拉结筋两端应设
弯构,拉结筋及箍筋的位置应正确。
抽检数量:每检验批抽检10%,且不应少于5处。 检验方法:支摸前观察与尺量检查。
合格标准:钢筋保护层符合设计要求;拉结筋位置及弯钩设置80%及以上符合要求,箍筋间
距超过规定者,
每件不得多于2处,且每处不得超过一皮砖。
8.3.5 配筋砌块砌体剪力墙中,采用搭接接头的受力钢筋搭接长度不应小于35d,且不应少于300mm。
抽检数量:每检验批每类构件抽20%(墙、柱、连梁),且不应少于3件。 检验方法:尺量检查。 注:本表由施工项目专业质量检查员填写,专业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项目专业技术负责人)组织项目专业质量
(技术)负责人等进行验收。
填充墙砌体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GB50203-2002)表9.0 编号:020304□□□工程名称 施工单位 施工执行标准 名称及编号 分包单位 分项工程名称 验收部位 项目经理 专业工长 (施工员) 分包项目经理 施工单位自检记录 施工班组长 质 量 验 收 规 范 的 规 定 主 1 块材强度等级 控 2 砂浆强度等级 项 目 1 轴线位移 设计要求MU 设计要求M ≤ 10mm 监理(建设)单位验收记录 2 垂直度(每层) ≤3m ≤5mm >3m ≤10mm ≥80% ≤8mm 5mm 20mm 第9.3.2条 第9.3.4条 3 砂浆饱满度 一 4 表面平整度 般 5 门窗洞口 6 窗口偏移 项 7 无混砌现象 目 8 拉结钢筋 9 搭砌长度 10 灰缝厚度、宽度 11 梁底砌法 施 工 操 作 依 据 质 量 检 查 记 录 施工单位检查 结 果 评 定 % % % % % % % % % % 第9.3.5条 小型砌块8~12mm 加气砌块15~20mm 第9.3.7条 项目专业 项目专业 质量检查员: 技术负责人: 年 月 日
监理(建设) 单位验收结论 专业监理工程师: (建设单位项目专业技术负责人) 年 月 日 020304□□□说明
强 制 性 条 文
4.0.1 水泥进场使用前,应分批对其强度、安定性进行复验。检验批应以同一生产厂家、同一编号为一
批。
当在使用中对水泥质量有怀疑或水泥出厂超过三个月(快硬硅酸盐水泥超过一个月)
时,应复查
试验,并按其结果使用。
不同品种的水泥,不得混合使用。
4.0.8 凡在砂浆中掺入有机塑化剂、早强剂、缓凝剂、防冻剂等,应经检验和试配符合要求后,方可使
用。有机塑化剂应有砌体强度的型式检验报告。
主 控 项 目
9.2.1 砖、砌块和砌筑砂浆的强度等级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方法:检查砖或砌块的产品合格证书、产品性能检测报告和砂浆试块试验报告。
一 般 项 目
9.3.1 填充墙砌体一般尺寸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表9.3.1(表略)的规定。
抽检数量:
(1) 对表中1、2项,在检验批的标准间中随机抽查10%,但不应少于3间;大面
积房间和楼道按
两个轴线或每10延长米按一标准间计数。每间检验不应少于3处。 (2) 对表中3、4项,在检验批中抽检10%,且不应少于5处。
9.3.2 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砌体和轻骨料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砌体不应与其它块材混砌。
抽检数量:在检验批中抽检20%,且不应少于5处。 检验方法:外观检查。
9.3.3 填充墙砌体的砂浆饱满度及检验方法应符合表9.3.3(表略)的规定。
抽检数量:每步架子不少于3处,且每处不应少于3块。
9.3.4 填充墙砌体留置的拉结钢筋或网片的位置应与块体皮数相符合。拉结钢筋或网片应置于灰缝中,
埋置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竖向位置偏差不应超过一皮高度。 抽检数量:在检验批中抽检20%,且不应少于5处。 检验方法:观察和用尺量检查。
9.3.5 填充墙砌筑时应错缝搭砌,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搭砌长度不应小于砌块的砌体长度的1/3;轻骨
料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搭砌长度不应小于90mm;竖向通缝不应大于2皮。 抽检数量:在检验批的标准间中抽查10%,且不应少于3间。 检查方法:观察和用尺检查。
9.3.6 填充墙砌体的灰缝厚度和宽度应正确。空心砖、轻骨料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灰缝应为8-12mm。
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砌体的水平灰缝厚度及竖向灰缝宽度分别宜为15mm和20mm。 抽检数量:在检验批的标准间中抽查10%,且不应少于3间。 检查方法:用尺量5皮空心砖或小砌块的高度和2m砌体长度折算。
9.3.7 填充墙砌至接近梁、板底时,应留一定空隙,待填充墙砌筑完并应至少间隔7d后,再将其补砌挤
紧。
抽检数量:每验收批抽10%填充墙片(每两柱间的填充墙为一墙片),且不应少于3
片墙。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注:本表由施工项目专业质量检查员填写,专业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项目技术负责人)
组织项目专业
质量(技术)负责人等进行验收。
土方开挖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GB50202-2002)表6.2.4 编号:010101□□□工程名称 施工单位 施工执行标准 名称及编号 分包单位 分项工程名称 验收部位 项目经理 专业工长 (施工员) 施工班组长 分包项目经理 质 量 验 收 规 范 的 规 定 质量要求(mm) 检 查 项 目 管 柱基 基坑 基槽 人工 机械 沟 挖方场 地平整 地 (路) 面 基 层 施工单位自检记录 监理(建设)单位验收记录 1 标 高 50 ±30 ±50 50 50 主 长度、宽度 +200 +300 +500 控 2 (由设计中心线50 100 150 +100 向两边量) 项 3 边 坡 设计要求: 目 1 表面平整度 20 20 50 20 20 一 般 2 基底土性 项 目 设计要求: 施 工 操 作 依 据 质 量 检 查 记 录 项目专业 项目专业 质量检查员: 技术负责人: 施工单位检查 结 果 评 定 年 月 日
监理(建设) 单位验收结论 专业监理工程师: (建设单位项目专业技术负责人) 年 月 日 010101□□□说明
强 制 性 条 文
7.1.3 土方开挖的顺序、方法必须与设计工况相一致,并遵循“开槽支撑,先撑后挖,分层开挖,严禁
超挖”的原则。
6.2 土 方 开 挖
6.2.1 土方开挖前应检查定位放线、排水和降低地下水位系统,合理安排土方运输车的行走路线及弃土
场。
6.2.2 施工过程中应检查平面位置、水平标高、边坡坡度、压实度、排水、降低地下水位
系统,并随时
观测周围的环境变化。
6.2.3 临时性挖方的边坡值应符合表6.2.3的规定。
表6.2.3 临时性挖方边坡值
土 的 类 别 砂土(不包括细砂、粉砂) 硬 一般性粘土 硬、塑 软 碎石类土 充填坚硬、硬塑粘性土 边坡值(高:宽) 1:1.25~1:1.50 1:0.75~1:1.00 1:1.00~1:1.25 1:1.50或更缓 1:0.50~1:1.00 1:1.00~1:1.50 充填砂土 注:1、设计有要求时,应符合设计标准。 2、如采用降水或其他加固措施,可不受本表限制,但应计算复核。 3、开挖深度,对软土不应超过4m,对硬土不应超过8m。 6.2.4 土方开挖工程的质量检验标准应符合表6.2.4的规定。
表6.2.4 土方开挖工程质量检验标准(mm)
允许偏差或允许值 项 序 项 目 柱基 基坑 基槽 50 挖方场地平整 人工 ±30 机械 ±50 管沟 50 地(路) 面基层 50 检验方法 主 1 标 高 水准仪
控 项 目 2 长度、宽度(由设计中心线向两边量) +200 50 +300 100 +500 150 +100 经纬仪,用钢尺量 观察或用坡度尺检查 用2m靠尺和楔形塞尺检查 观察或土样分析 3 一 般 项 目 边 坡 表面平整度 基底土性 20 设 计 要 求 20 50 20 20 1 2 设 计 要 求 注:地(路)面基层的偏差只适用于直接在挖、填方上做地(路)面的基层。 注:①地(路)面基层的偏差只适用于直接在挖、填方上做地(路)面的基层。②本表由施工
项目专业质量检查员填写,专业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项目专业技术负责人)组织项目专业质量(技术)负责人等进行验收。
土方回填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GB50202-2002)表6.3.4 编号:010102□□□ 工程名称 施工单位 施工执行标准 名称及编号 分包单位 分包项目经理 分项工程名称 验收部位 项目经理 专业工长 (施工员) 施工班组长 质 量 验 收 规 范 的 规 定 质量要求(mm) 检 查 项 目 柱基 基坑 基槽 场地平整 人工 机械 管 沟 地 (路) 面 基 层 50 施工单位自检记录 监理(建设)单位验收记录 主 控 2 项 目 1 标 高 分层压 实系数 回填土料 分层厚度 及含水量 表 面 平整度 50 ±30 ±50 50 设计要求: 设计要求: 设计要求: 20 20 30 20 20 一 1 般 2 项 目 3 施 工 操 作 依 据 质 量 检 查 记 录 施工单位检查 结 果 评 定 项目专业 项目专业 质量检查员: 技术负责人: 年 月 日
监理(建设) 单位验收结论 专业监理工程师: (建设单位项目专业技术负责人) 年 月 日 010102□□□说明 6.2 土 方 回 填
6.3.1 土方回填前应清除基底的垃圾、树根等杂物,抽除坑穴积水、淤泥,验收基底标高。如在耕植土
或松土上填方,应在基底压实后再进行。
6.3.2 对填方土料应按设计要求验收后方可填入。
6.3.3 填方施工过程中应检查排水措施,每层填筑厚度、含水量控制、压实程度。填筑厚度及压实遍数
应根据土质,压实系数及所用机具确定。如无试验依据,应符合表6.3.3的规定。
表6.3.3 填土施工时的分层厚度及压实遍数
压 实 机 具 平 碾 振动压实机 柴油打夯机 人 工 打 夯 分层厚度(mm) 250~300 250~350 200~250 <200 每层压实遍数 6~8 3~4 3~4 3~4 6.3.4 填方施工结束后,应检查标高、边坡坡度、压实程度等,检验标准应符合表6.3.4的规定。
表6.3.4 填土工程质量检验标准(mm)
允许偏差或允许值 项 序 项 目 柱基 基坑 基槽 50 场地平整 管沟 人工 ±30 机械 ±50 50 地(路) 面基层 50 检验方法 主 控 项 目 1 2 标 高 分层压实系数 水准仪 按规定方法 设 计 要 求
1 一 般 项 目 2 3 回填土料 分层厚度及含水量 表面平整度 20 设 计 要 求 设 计 要 求 20 30 20 20 取样检查或直接鉴别 水准仪及抽样检查 用靠尺或水准
注:本表由施工项目专业质量检查员填写,专业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项目专业技术负责人)组织
项目专业质量(技术)负责人等进行验收。
灰土地基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GB50202-2002)表4.2.4 编号:010301□□□工程名称 施工单位 施工执行标准 名称及编号 分包单位 分项工程名称 验收部位 项目经理 专业工长 (施工员) 施工班组长 分包项目经理 质 量 验 收 规 范 的 规 定 施工单位自检记录 检 查 项 目 1 主 2 控 项 目 3 1 2 一 般 3 项 4 目 5 土颗粒粒径 含水量(与要求的最优含水量比较) 分层厚度偏差(与设计要求比较) 施 工 操 作 依 据 质 量 检 查 记 录 ≤15mm 2% 50mm 地基承载力符合设计要求 配合比符合设计要求 压实系数符合设计要求 石灰粒径 土料有机质含量 ≤5mm ≤5% 质量要求 监理(建设)单位验收记录 施工单位检查 结 果 评 定 项目专业 项目专业 质量检查员: 技术负责人: 年 月 日
监理(建设) 单位验收结论 专业监理工程师: (建设单位项目专业负责人) 年 月 日 010301□□□说明
强 制 性 条 文
4.1.5 对灰土地基、砂和砂石地基、土工合成材料地基、粉煤灰地基、强夯地基、注浆地基、预压地基,
其竣工后的结果(地基强度或承载力)必须达到设计要求的标准。检验数量,每单
位工程不应少
于3点,1000m以上工程,每100m至少应有1点,3000 m以上工程,每300m至少
应有1点。
每一独立基础下至少应有1点,基槽每20延米应有1点。
4.1.6 对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高压喷射注浆桩复合地基、砂桩地基、振冲桩复合地基、土和灰土挤
密桩复合地基、水泥粉煤灰碎石桩复合地基及夯实水泥土桩复合地基,其承载力检
验,数量为总
数的0.5%~1%,但不应少于3处。有单桩强度检验要求时,数量为总数的0.5%~1%,
但不应少于
3根。
2
2
2
2
表4.2.4 灰土地基质量检验标准
允许偏差或允许值 项 序 1 2 3 1 2 检 查 项 目 单位 主 控 项 目 一 地基承载力 配合比 压实系数 石灰粒径 土料有机质含量 数值 按规定方法 按拌和时的体积比 现场实测 筛分法 试验室焙烧法 设计要求 设计要求 设计要求 mm % ≤5 ≤5 检 查 方 法
般 项 目
3 4 5 土颗粒粒径 含水量(与要求的最优含水量比较) 分层厚度偏差(与设计要求比较) mm % mm ≤15 2 50 筛分法 烘干法 水准仪 注:本表由施工项目专业质量检查员填写,专业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项目专业技术负责
人)组织项目专业质量(技术)负责人等进行验收。
砂和砂石地基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GB50202-2002)表4.3.4 编号:010302□□□工程名称 施工单位 施工执行标准 名称及编号 分包单位
分项工程名称 验收部位 项目经理 专业工长 (施工员) 施工班组长 分包项目经理 质 量 验 收 规 范 的 规 定 施工单位自检记录 检 查 项 目 1 主 2 控 项 3 目 1 2 地基承载力符合设计要求 配合比符合设计要求 压实系数符合设计要求 砂石料有机质含量 砂石料含泥量 石料粒径 含水量(与最优含水量比较) 分层厚度(与设计要求比较) 施 工 操 作 依 据 质 量 检 查 记 录 监理(建设)单位验收记录 质量要求 ≤5% ≤5% 一 般 3 项 4 目 5 ≤100mm 2% 50mm 施工单位检查 结 果 评 定 项目专业 项目专业 质量检查员: 技术负责人: 年 月 日
监理(建设) 单位验收结论 专业监理工程师: (建设单位项目专业负责人) 年 月 日 010302□□□说明
强 制 性 条 文
4.1.5 对灰土地基、砂和砂石地基、土工合成材料地基、粉煤灰地基、强夯地基、注浆地基、预压地基,
其竣工后的结果(地基强度或承载力)必须达到设计要求的标准。检验数量,每单
位工程不应少
于3点,1000m以上工程,每100m至少应有1点,3000 m以上工程,每300m至少
应有1点。
每一独立基础下至少应有1点,基槽每20延米应有1点。
4.1.6 对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高压喷射注浆桩复合地基、砂桩地基、振冲桩复合地基、土和灰土挤
密桩复合地基、水泥粉煤灰碎石桩复合地基及夯实水泥土桩复合地基,其承载力检
验,数量为总
数的0.5%~1%,但不应少于3处。有单桩强度检验要求时,数量为总数的0.5%~1%,
但不应少于
3根。
2
2
2
2
表4.3.4 砂和砂石地基质量检验标准
项 序 1 2 3 1 2 3 检 查 项 目 允许偏差或 允许值 单位 主 控 项 目 一 般 项 地基承载力 配合比 压实系数 砂石料有机质含量 砂石料含泥量 石料粒径 数值 按规定方法 按拌和时的体积比或重量比 现场实测 焙烧法 水洗法 筛分法 检 查 方 法 设计要求 设计要求 设计要求 % % mm ≤5 ≤5 ≤100
目 4 5 含水量(与最优含水量比较) 分层厚度(与设计要求比较) % mm 2 50 烘干法 水准仪
注:本表由施工项目专业质量检查员填写,专业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项目专业技术负
责人)组织
项目专业质量(技术)负责人等进行验收。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