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总资产营运能力分析

来源:九壹网
山 东 理 工 大 学 教 案

第 10 次课 教学课型:理论课□ √实验课□ 习题课□ 实践课□ 技能课□ 其它□ 主要教学内容(注明:* 重点 # 难点 ): 第九章 企业营运能力分析 第一节 企业营运能力分析的目的与内容 第二节 总资产营运能力分析* 第三节 流动资产周转速度分析*# 第四节 固定资产利用效果分析* 教学目的要求: 1.了解盈利能力分析的目的和内容 2.重点掌握流动资产营运能力分析指标与方法 3.掌握全部资产周转率分析指标、方法及与流动资产周转率的关系 4.了解固定资产营运状况分析的指标与方法 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教学方法:讲授 教学手段:多媒体 板书 讨论、思考题、作业: 1. 简述反映总资产营运能力的指标?(总资产产值率、总资产收入率、总资产周转率) 2. 简述流动资产周转速度指标?(流动资产周转率、流动资产垫支周转率) 3. 名词解释:存货周转速度、应收账款周转速度(含义及其计算) 4. 流动资产周转率与流动资产垫支周转率的区别与联系。 5. 总资产营运能力综合对比分析的内容。 6. 固定资产产值率与固定资产收入率的关系 。 参考资料: 1. 张先治.财务分析.4版.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 2. 汤炳亮著.企业财务分析[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3. 张俊民.财务分析.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4. 龙梅主编.会计与统计[M].北京:立信会计出版社2006年版:356 注:教师讲稿附后 第九章 营运能力分析

第一节 企业营运能力分析的目的与内容

一、企业营运能力分析的目的

1. 评价企业资产的流动性—效率(针对企业整体而言,而非个别资产) 2. 评价企业资产利用的效益(资产占用额与企业产出额的比率) 3. 挖掘企业资产利用的潜力

二、企业营运能力分析的内容(企业营运资产的主体是流动资产和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的分析呢?无形资产在偿债能力分析中可以剔除,但是在营运能力分析中,无形资产的营运能力至关重要;如研发费用对资产营运能力、盈利能力的影响)

1. 总资产营运能力分析——效果:总资产产值率、总资产收入率;效率:总资产周转率

2. 流动资产周转速度分析——流动资产周转率、流动资产垫支周转率、存货周转率和应收账款周转率,反映周转速度。

3. 固定资产利用效果分析——固定资产产值率和固定资产收入率,评价固定资产的利用效果。

第二节 总资产营运能力分析

一、资产周转速度指标的一般计算

资产周转速度是衡量企业营运效率的主要指标,资产周转速度的快慢,通常使用资产周转率和资产周转期两个指标。

1.资产周转率

资产周转率是一定时期资产平均占用额与周转额的比率,是用资产的占用量与运用资产所完成的工作量之间的关系来表示运营效率的指标。

周转率(次数)=资产周转额是指计算期内企业有多少资产完成了周转;周转率表示在一定时期内完成几个从资产投入到资产收回的循环,在一定时期内资产周转的次数。

注:

(1)资产平均余额,是反映企业一定时期资产占用的动态指标;从理论上说,应是计算期间内每日资产余额的平均数,但为了计算方便,通常采用资产负债表上的平均余额代替。(模糊算法以及精确算法两种)

(2)资产周转额,是指计算期间内资产完成了多少周转(产出)。资产的周转过程,即从消耗现金开始,伴随着一系列的物质转化,价值经过一系列的转移,直到重新收回现金的整个过程。资产的周转额实际上就是相关账簿记录的贷方发生额(唯有货币资金是借方发生额),尽管资产周转到这一步距离变现可能还有很遥远的距离,但就该项资产而言,它完成了自己应该完成的任务,完成后续的周转工作是其他资产义不容辞的责任。只是由于贷方发生额的资料不易获取,才不得不改用赊销收入、全部销售收入和全部销售成本等数据替代。1

2.资产周转期 1

资产周转额资产平均余额

汤炳亮著.企业财务分析[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296.300

资产周转期表示完成一个从资产投入到资产收回的循环需要多长时间。

计算期天数周转次数资产平均余额计算期天数 =资产周转额

周转期(天数)=3.资产周转率和周转期的关系

资产周转次数和周转天数呈相反方向变动,在一定时期内,资产周转次数越多,周转天

数越少,周转速度就越快,营运效率就越高;反之,则周转速度就越慢,营运效率就越低。 虽然两种形式都可以表示资产周转速度,但在实务上则更多地使用周转天数这一形式,这是因为,当企业提高生产技术水平、改善生产组织等使资产周转速度加快时,明显地表现为资产中用时间的缩短,用周转天数表示,易于看出资产周转对生产技术和生产组织的依存关系。此外,如果采用周转次数,不同时期(如年度、季度和月度)的周转速度不能直接加以比较。而采用周转天数则可以消除期限长短对周转速度的影响,可以使不同计算期间的周转速度直接进行比较。

二、反映总资产营运能力的指标计算与分析(分营运效率和效果两个方面) (一)反映运营效果的指标

1. 总资产产值率

总资产产值率总产值100%

平均总资产表明报告期内,企业利用全部资产为社会创造的物质产品。由于总产值中即包括完工产品,又包括在产品,所以总产值仅仅表示本期生产了多少,并不表明是否得到了社会的认可。

注:

①关于工业总产值,是以货币表现的工业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已出售或可供出售工业产品总量,它反映一定时间内工业生产的总规模和总水平。它包括:在本企业内不再进行加工,经检验、包装入库(规定不需包装的产品除外)的成品价值,对外加工费收入,自制半成品、在产品期末初差额价值。工业总产值采用工厂法计算,即以工业企业作为一个整体,按企业工业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来计算,企业内如不允许重复计算,不能把企业内部各个车间的成果相加。由于物价的变动,按当年价格计算的工业总产值不能进行动态比较,应该换算为按照不变价格计算。2

总产只有两种计算方法:1.工业总产值=当月产品产量×产品销售单价;2.工业总产值=当月销售收入+库存商品的期末余额-库存商品期初余额

②关于工业销售产值,是以货币表现的工业企业在一定时期内销售的工业产品总量,包括已销售的成品、半成品价值,对外提供的工业性作业价值和对本单位基本建设部门、生活福利部门等提供的产品和工业性作业及自制设备的价值。

③工业销售产值与产品销售收入的不同点:销售收入的确认有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两种形式,而工业总产值以实物的所有权转移为主要原则,不论本期是否收到款项,都按本期实际销售量计算;工业销售产值既包括对外销售的产品和劳务,也包括向本企业内非物质部门提供的产品和劳务,而产品销售收入不包括向本企业内非物质生产部门提供的产品和劳务;产品销售收入不包括订货者来料价值,而工业销售产值则包括订货者来料价值。

2.总资产收入率

总资产收入率= 2

总收入100%平均总资产总产值总收入 =100%平均总资产总产值 =总资产产值率产品销售率

龙梅主编.会计与统计[M].北京:立信会计出版社2006年版:356

(1)企业要提高总资产收入率取决于两个方面,一个就是提高总资产产值率;另一方面要把产品销售出去。

(2)可以利用该因素分解进行因素分析法。 (二)反映运营效率的指标

总资产周转率:企业资金循环包括短期循环和长期资金循环,长期资金循环必须依赖短期资金循环,因此流动资产流转速度是决定企业总资产周转速度的关键因素。下面的因素分解式也为进行总资产周转率分析、提高资产周转速度指明了方向。

总资产周转率=(1)虽然从计算数字上看,总资产周转率与总资产收入率相同;但是总资产周转率主要是放映流转速度,总资产收入率主要是反映流转效果。(2000年前十大公司周转率 张俊民 127)

(2)能利用该因素分解进行因素分析。 三、总资产营运能力综合对比分析的内容

总资产营运能力综合对比分析,就是将反映总资产营运能力的指标与反映流动资产和固定资产营运能力指标结合起来进行分析。依据各类指标之间的相互关系,综合对比分析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 资产占用与总产值之间综合对比分析。反映资产占用和总产值之间关系的主要指标有:固定资产产值率;流动资产产值率;总资产产值率;目的在于说明各类资产在企业生产过程中的利用效果。从静态上分析这三个指标,可分别反映固定资产、流动资产和总资产的利用效果。从动态上分析,可分别反映总产值增长与各类资产之间的关系。

2. 资产占用与收入之间综合对比分析。主要指标有:固定资产收入率;流动资产周转率;总资产收入率;目的在于评价各类资产营运效益和周转速度。静动态分析同上。

3. 总资产营运能力与盈利能力之间综合对比分析,目的在于解释总资产盈利能力变动的原因,其相互关系可以表示为:

总资产报酬率=总资产周转率×总收入息税前利润率

总周转额(销售净额)总资产销售净额流动资产平均余额 =流动资产平均余额总资产平均余额 =流动资产周转率流动资产占总资产的比重

第三节 流动资产周转速度分析

一、流动资产周转速度指标及相互关系

流动资产完成从货币到商品再到货币这一循环过程,表明流动资产周转了一次,以产品实现销售为标志。资产周转额指标的选取,主要有销售成本和销售收入(因为两者标志着销售的实现也就是流动资产完成了一次循环)两种情况。选取销售成本作为周转额,表示垫支的流动资金的周转速度;选择销售收入作为周转额,是一种扩大的形式,因为销售收入除了垫支资金外还有其他的如税收、利润等。 (一)流动资产周转速度指标的计算 1. 流动资产周转率

流动资产周转期流动资产周转率营业收入

流动资产平均余额2. 流动资产垫支周转率

流动资产垫支周转率=流动资产平均余额计算期天数营业收入产品销售成本流动资产平均余额

产品销售成本

(二)流动资产周转速度的因素分析

1.流动资产周转率=流动资产垫支周转率成本收入率 或:流动资产周转期=流动资产垫支周转期收入成本率 可以利用上式进行因素分析。

2.流动资产垫支周转速度的因素分析

流动资产垫支周转期=流动资产平均余额计算期天数流动资产垫支周转速度营业成本营业成本平均存货流动资产平均余额平均存货流动资产平均余额存货周转率存货构成率

可以利用因素分析法进行因素分析。 二、各项流动资产周转速度分析 (一)存货周转速度分析

1.反映存货周转速度的指标

存货周转速度通常以存货平均余额与产品营业成本的比率来表示,以反映企业存货的规模是否合适,周转速度如何。其表示方式有两种:

营业成本

存货平均余额存货平均余额计算期天数 存货周转期

营业成本 存货周转率2. 该指标的评价规则

A 存货周转率偏低时,可能是由以下原因引起:

(1)经营不善,产品滞销(极小值为零,极大值为∞);

(2)预测存货价值上升,而故意囤积居奇,以等待时机获取重利;(长虹) (3)企业销售政策发生变化(从宽,比率上升;从严,比率下降)。

B 当存货周转率偏高也不一定代表企业的经营出色,当企业为了扩大销路而降价销售或大量赊销,则营业利润会受到影响或产生大量的应收账款。 3. 存货周转率的因素分析

存货周转率=(材料周转天数材料耗用额总产值生产费产品生产成本

总产值生产费在产品周转天数)

其中:

产品生产成本产品销售成本产成品周转天数材料周转天数材料平均余额计算期天数材料耗用额 在产品平均余额计算期天数产品生产成本

产成品平均余额计算期天数在产品周转天数产成品周转天数产品销售成本分析:

(1)存货周转率的高低不仅反映企业采购、储存、生产、销售各环节管理状况的好坏,而且对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产生决定性的影响。

(2)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存货周转速度越快,一定时期的企业盈利能力越高,反之越低。

(3)注意批量因素、季节性变化的影响。 (二)应收账款周转速度分析

1.反映应收账款周转速度的指标

应收账款周转速度是指企业一定时期赊销收入净额与应收账款平均余额的比率,用以反映应收账款的周转速度,一般以周转次数表示。

应收账款周转率赊销收入净额

应收账款平均余额其中:

赊销收入净额=销售收入-现销收入-销售退回、折让、折扣 平均应收账款余额=(期初应收账款+期末应收账款)÷2

应收账款周转期计算期天数应收账款平均余额计算期天数

应收账款周转率赊销收入净额注:

(1)公式中采用的周转额从理论上说应是赊销净额,不包括赊销收入,但赊销净额作为企业的商业秘密并不对外公布,所以,外部分析者难以取得赊销收入的资料,一般用营业收入代替。

(2)为了消除季节性影响,应收账款周转率最好采用应收账款平均余额计算,但企业外部分析人员只能根据资产负债表上的期初、期末数来计算应收账款平均余额,这样就可能造成应收账款周转率的虚增或虚减。

2.评价规则

A 一般认为周转率越高越好,因为它体现了应收账款的周转速度和企业的收账效率。表明企业(1)收款迅速,可节约资金;(2)可减少坏账损失;(3)可减少收账费用;(4)资产流动性高。

B 影响该指标正确计算的因素有:

(1)季节性经营的企业使用该指标不能反映实际情况 (2)大量使用分期付款结算方式 (3)大量使用现金结算的销售

(4)年末大量销售或年末销售大幅度下降

三、流动资产周转加快效果分析

流动资产周转加速的效果体现在:(1)一定的产出需要的流动资产减少;(2)一定的流动资产取得更多的收入。

(一)流动资产加速周转对流动资产的影响

流动资产节约额报告期销售收入(11)报告期流动资产周转次数基期流动资产周转次数 流动资产节约额可以区分为:(与节约对应的是浪费)

1. 绝对节约额,主要标志是流动资产周转加快而销售收入不变。

2. 相对节约额,主要标志是流动资产周转加快而流动资产存量大于或等于基期流动资产存量。(收入的增长速度大于流动资产的增长速度)

3. 既包括绝对节约额又包括相对节约额,主要标志是流动资产周转加快而销售收入增加,同时流动资产存量减少。

(二)流动资产加速周转对销售收入的影响

销售收入增加额=基期流动资产平均余额*(报告期流动资产周转率-基期流动资产周转率)

第四节 固定资产利用效果分析

一、固定资产产值率分析 (一)固定资产产值率的计算

1. 固定资产产值率的一般计算

100%固定资产平均总值

注:公式中的分母既可以使用固定资产原值,也可以使用固定资产净值。如果从固定资产的规模和生产能力方面来看,应使用原值指标;如果从固定资产资金占用方面,则以净值为宜。

2. 固定资产产值率的具体计算(三种计算基础)

工业总产值生产设备产值率100%生产设备平均总值

工业总产值生产用固定资产产值率100%生产用固定资产平均总值

工业总产值全部固定资产产值率100%全部固定资产平均总值

(二)固定资产产值率的分解

1.生产用固定资产产值率生产设备产值率生产设备占生产用固定资产的比重

全部固定生产设备生产设备占生产用生产用固定资产2.资产产值率产值率固定资产的比重占全部固定资产的比重 可见,全部固定资产产值率的变动原因主要有两方面:生产设备的利用效率和固定资产结构状况;其中固定资产结构通过生产设备占生产用固定资产的比重和生产用固定资产占全部固定资产比重两个指标来表示。 二、固定资产收入率分析

固定资产收入率是指一定时期实现的产品营业收入与固定资产平均总值的比率。其计算公式为:

产品销售净值固定资产收入率100%固定资产平均总值

固定资产收入率固定资产产值率产出率销售率=工业总产值/固定资产平均总值*商品产值/工业总产值*销售净额/商品产值

固定资产产值率工业总产值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