喷淋系统设计规范:
1、 短立管:连接喷头与配水支管的立管
2、 信号阀:具有输出启闭状态信号功能的阀门
3、 环境温度不低于 4℃,且不高于 70℃的场所应采用湿式系 统。
环境温度低于 4℃,或高于 70℃的场所应采用干式系统。 4、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应有下列组件、配件和设施:
(1)
应设有洒水喷头、水流指示器、报警阀组、压力开关等 组件和末端试水装置,以及管道、供水设施。
(2)
控制管道静压的区段宜分区供水或设减压阀,控制管道 动压的区段宜设减压孔板或节流管。
(3)
应设有泄水阀(或泄水口)、排气阀(或排气口)和排污 口
(4)
干式系统和预作用系统的配水管道应设快速排气阀
5、 一个报警阀组控制的喷头数:湿式系统、预作用系统不宜
超过 800 只,干式系统不宜超过 500 只。
5、 报警阀距地面的高度宜为 1.2m。
6、 连接报警阀进出口的控制阀,宜采用信号阀。
7、 每个防火分区,每个楼层均应设水流指示器。
8、 仓库内顶板下喷头与货架内喷头应分别设置水流指示器。 10、 水流指示器入口前设置信号阀。
11、 末端试水装置由试水阀、压力表及试水接头组成。
12、 货架内喷头上方如有孔洞、缝隙,应在喷头上方设置集热
挡水板。集热挡水板应为正方形或圆形金属板,其平面面 积不宜小于 0.12m2 ,周围弯边的下沿,宜与喷头的溅水盘平 齐。
管道:
1、 配水管道应采用内外壁热镀锌钢管,当报警阀入口前管道
采用内壁不防腐的钢管时,应在该段管道的末端设过滤器。管道连接应采用沟槽式卡箍,或丝扣、法兰连接。
3、 短立管及末端试水装置的连接管,其径不应小于 25mm
4、 减压孔板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应设在直径不小于 50mm 的水平直管段上,前后管段 的长度均不宜小于该管段直径的 5 倍。
(2)孔口直径不应小于设置管段直径的 30%,且不应小于20mm
(3)应采用不锈钢板材制作
水泵
1、 系统的供水泵、稳压泵,应采用自灌式吸水方式。
2、 供水泵的吸水管应设控制阀;出水管应设控制阀、止回阀、压力表和直径不小于 65mm 的试水阀。
3、 当水泵接合器的供水能力不能满足最不利点处作用面积的
流量和压力要求时,应采取增压措施。
2、
P
10
11
9
12
8
13
6
7
5
4
3 14
1
2
1-----水池
2------水泵 3-------闸阀
4-----止回阀门 7-----湿示报警阀组 10----配水管 12---- 配 水支 管 P-----压力表
5------水泵接合器 8-6-------消防水箱 9-------水流指示器
-----配水干管 11------末端试水装置 13-- ---- 闭式洒水喷头 D----电磁阀
14---- 报警控制器 M----驱动电机
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
1 灭火器配置场所的火灾种类可分为以下五类:
A 类火灾:固体物质火灾。如木材、棉、毛、麻、纸张及其制品。 B 类火灾;液体火灾或可熔化固体物质如火灾。如汽油、炼油、 柴油。
C 类火灾:气体火灾。如煤气、天然气、甲烷、乙烷、丙烷、 H 等。
2
D 类火灾;金属火灾。如 K、Na、Mg.
E 类火灾:物体带电燃烧的火灾。
2 手提式来火器宜设置在灭火器箱内或挂钩、托架上。其顶部离 地面高度不应大于 1.50m;底部离地面高度不宜小于 0.08m。灭火 器箱不得上锁。
B、C 类火灾场所的灭火器最大保护距离(m)
灭火器型号
手提式灭火器
推车式灭火器
危险等级
严重危险级
9
18 24
中危险级
12 15
轻危险级
30
4
手提式清水灭火器
手提式 ABC 类干粉灭火器
手提式 CO2 灭火器
推车式 BC 类干粉灭火器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
1 报警区域:将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警戒范围按防火分区或楼层 划分的单元。
2 集中报警系统比区域报警系统复杂,控制中心报警系统比两者 都复杂。
3 报警区域应根据防火分区或楼层划分。一个报警区域宜由一个 或同层相邻几个防火分区组成。
4 探测区域的划分:
(1)探测区域应按独立房间划分。一个探测区域的面积不宜超 过 500m2;从主要入口能看清其内部,且面积不超过 1000m2 的 房间,也可划为一个探测区域。
(2)红外光束线型感烟火灾探测器的探测区域长度不宜超过 100m;缆式感温火灾探测器的探测区域长度不宜超过 200m;空 气管差温火灾探测区域长度宜在 20~100m 之间。
(3)下列场所应分别单独划分探测区域:
① 敞开或封闭楼梯间;
② 防烟楼梯间前室、消防电梯前室、消防电梯与防烟楼梯间合 用的前室;
③ 走道、坡道、管道井、电缆隧道;
④ 建筑物闷顶、夹层。
5 每个扬声器的额定功率不应小于 3W,其数量应能保证从一个防
火分区的任何部位到最近一个扬声器的距离不大于 25m。走道内
最后一个扬声器至走道末端的距离不应大于 12.5m。
6 每个防火分区至少应设一个火灾警报装置,其位置宜设在各楼 层走道靠近楼梯出口处。
7 设有手动火灾报警按钮、消火栓按钮等处宜设置电话塞孔。电 话塞孔在墙上安装时,其底过距地面高度宜为 1.3~1.5m。 8 集中火灾报警控制器或火灾报警控制器安装在墙上时,其底边 距地面高度宜为 1.3~1.5m,正面操作距离不应小于 1.2m。 9 无遮挡大空间或有特殊要求的场所,宜选择红外光速感烟探测 器。
10 探测区域内的每个房间至少应设置一只火灾探测器。
11 感烟探测器、感温探测器的保护面积的保护半径
探测器
地面面积/m2 房间高度/m
距离/m
保护半径/m
屋顶坡度
S
h h≤12
A
R
θ θ ≤15°
S≤80
感烟探测器
80
6.7
6 80 6.7 θ ≤15 ° h≤6 60 5.8 θ ≤15° S≤30 h≤8 30 4.4 θ ≤15 ° 感温探测器 S>30 h≤8 20 3.6 θ ≤15° 12 在宽度小 3m 的内走道设探测器时,宜居中布置。感温的 D (间距)≤10m;感烟的 D(间距)≤15m;探测器距端墙的距离 不应大于探测器安装间距的一半。 13 探测器至墙壁、梁边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 0.5m。 14 相邻两组红外光束感烟探测器的水平距离≤ 14m。探测器至 侧墙水平距离≤7m,且≥0.5m。探测器的发射器和接收器间的距 离<100m。 15 每个防火分区应至少高一个手报,宜设在公共场所的出入口 处,从一个防火分区到最邻近折手报距离≤30m。 16 手报在墙上时,其底边距地高度宜为 1.3~1.5m。 17 布线采用铜芯绝缘导线或铜芯电缆。 18 从接线盒、线槽等处引到探测器底座盒、控制设备盒、扬声 器箱的线路均应回金属软管保护。 19 电源和信号电压规定为直流 24V。 05S4 图集 部件及作用: 1 试验信号阀:平时常开,检修时关闭,输出电信号。 2 水力警铃:雨淋阀开启时,发出音响信号。 3 压力开关:雨淋阀开启时,发出电信号。 4 放水阀:系统排空放水。 5 进水信号阀:平时常开,阀门开闭时输出电信号。 6 过滤器:过滤杂质避免堵塞喷头及管道和设备。 7 雨淋报警阀:灭火时开启并输出报警水流信号。 8 电磁阀:通过火灾报警系统联运控制打开雨淋阀。 9 压力表:显示水压。 10 试水阀:雨淋阀功能试验。 11 止回阀:防止水倒流。 12 消防水池:储存消防用水。 13 消防水泵:提供消防压力水。 增压稳压设备: 用于多层和高层有增压设施要求的消火栓给水系统及湿式自动 喷水灭火系统,由隔膜式气压罐、增压泵、电控柜、管道附件等 组成。 水泵对应 1 个橡胶软接头、1 个止回阀、1 个截止阀 水泵 05S2 图集 1 生活给水泵、热水管在交付使用前必须冲洗和消毒。 2 先刷漆、防腐,后冲洗、消毒、试压 水箱 1 水箱可由高强搪瓷钢板、不锈钢板、热镀锌钢板、玻璃钢板模 太成型拼装而成。具有箱板薄,箱内支撑少、全封闭的特点。 水泵: 1 组成:电机、异径管、短管、可曲挠接头、表弯管、旋塞阀、 压力表、减振器、砼基础、水泵、接线盒、钢垫板。 气压罐: 1 气压罐型号: S Q L/W X 隔膜式 气压罐 罐体形式 L:立式 W:卧式 罐体最高工作压力(MPa) 隔膜形式 Q:全膜 罐体公称直径 2 一泵一罐的组件: (1)隔膜式气压罐 (2)橡胶软接头 (3)阀门 (4)水泵 (5)地脚螺栓 (6)砼基础 (7)槽钢底座 (8)橡胶软接头 (9)止回阀 (10)阀门 (11)安全阀 (12)电接电压力表 自动报警系统; 连接广播的是广播线 连接 、 的是电源、信号线,只连接 的是信号线 连接手报的是电话线 连接栓报的是消防联动线 以后有泵的加泵的拆除、检修;水泵房、水箱间均加护套线索 3*0.75 60 米,BV 6mm2 60 米,其中护套线 3.15 元,BV6mm2 4 元。(在有增压设施的前提下) 消火栓角钢: 平管/4(每 4 米一个)*1.5(每个角钢 1.5 米)*3.77(理论重 量)+(一层一个)立管*0.5*3.77 喷淋角钢: ① L(DN50~DN150 的长度) /4*1.5*3.77+立管上套管个 数*0.5*3.77 ② DN50 以下的喷头的个数*1.5*1.373 自动报警系统(海湾产品) 探测器二总线宜选用截面积≥1.0mm2 的 RVS 双绞线,穿金属管 或阻燃管敷设. 红外光束探测器中的接收器与火灾报警控制器的信号二总线相 连,发射器仅需连接 DC24V 电源即可,信号二总线及电源线宜选 用截面积≥1.0mm2 的双绞阻燃铜芯线,穿金属管或阻燃管敷设. LD-8319 型编码中继器是一种编码模块。 LD-8313 型总线隔离器,作用是,当总线发生故障时,将发生故 障的总线部分与整个系统隔离开来,以保证系统的其它部分能正 常工作,同时便于确定发生故障的总线部位。布线要求:直接与 信号二总线连接,无需其它布线。或选用截面积≥1.0mm2 的 RVS 双绞线。 J-SAP-8401 型智能编码手报:信号线采用 RVS 双绞线,导线截 面≥1.0mm2;J-SAP-8402 型智能编码手报(带消防电话插座): 信号线采用 RVS 双绞线,导线截面≥ 1.0mm2;消防电话线采用 RVVP,截面积≥1.0mm2;报警请求线采用 BV 线,截面积≥1.0mm2。 J-SAP-8403 型栓报:信号总线采用 RVS 双绞线,截面积≥1.0mm2; 控制线及回答线采用 BV 线,截面积≥1.5mm2。 J-SAP-8403 型智能编码栓报 LD-8300 型智能编码单输入模块,布线要求:信号总线采用 RVS 型双绞线,截面积≥ 1.0mm2;采用 RV 软线,截面积≥ 1.0mm2。 (对应水流指示器、压力开关等) LD-8301 型智能编码单输入/单输出模块,对应排烟口、送风口、 防火阀等,布线要求:信号总线采用 RVS 型双绞线,S≥1.0mm2; 电源线用 BV 线,S≥1.5mm2;采用 RV 线,S≥1.0mm2。 LD-8302 型切换模块专门与 LD-8301 型模块配合使用,布线要求: 采用 BV 线,S≥2.5mm2 LD-8302A 型双动作切换模块专门与 LD-8303 双输入/双输出模 块连接(此模块为非编码模块)。布线要求;采用 BV 线,S≥1.5mm2 LD-8303 型智能编码双输入 /双输出模块,布线要求:信号总线 采用 RVS 双绞线,S≥1.0mm2;电源线采用 BV 线,S≥1.5mm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