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石家庄市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 选择题 (共5题;共10分)
1. (2分) 下列划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 阐(chán)释 真谛(dì) 吟唱(yíng) 蓑败(shuāi) B . 幼稚(zhì) 迷惑不解(huò) 繁衍(yán) 玛丽娅(yǎ) C . 忐忑(tǎn tè) 怒不可遏(jié) 萌发(méng) 一抔黄土(pǒu) D . 萌发(méng) 麦穗(suì) 刹那间(chà) 无可奈何(nài) 2. (2分) (2015七上·徐州期中) 下列各项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 瘫痪 并蒂 各得其所 翻来覆去 B . 锤打 搓捻 不求甚解 恍然大悟 C . 尴尬 荫蔽 形影不离 水波粼粼 D . 烂漫 委屈 满不在乎 花团锦簇 3. (2分) 依次填入下列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古诗文里______着古典的语言、古雅的文采、古朴的情怀、古奥的________-…… 谁能穿透历史的冰层,________ 古诗文的领域,寻觅到汉语的 ________,哪怕只取一瓢饮,也足以让他拥有不同凡响的语文功力。
A . 隐藏 理想 侵入 美味佳肴 B . 封存 心绪 踏入 琼浆玉液 C . 蕴藏 思绪 潜入 奇珍异宝 D . 蕴藏 思想 潜入 源头活水 4. (2分) (2016·黄石)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义务教育法》依法保障适龄儿童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B . 这本《昆虫记》的失主竟然是我们历史老师“俾斯麦”丢失的。 C . 这种网络社交工具的广泛使用,加快了信息流通的速度和规模。 D . 史铁生的《秋天的怀念》写得感人肺腑,所以这是作者的亲身经历。
5. (2分) (2016八上·崇仁期中) 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尤其到了唐代,不少诗人都是在异乡进行诗歌创作,在游历的过程中进行创作。 ②诗歌是情绪的流动,这些诗人,如屈原、杜甫就是游子。 ③诗歌与旅游的渊源,可追溯到战国时期。 ④从楚国的屈原开始,诗歌与旅游变得密不可分。 ⑤他们在行走的过程中留下了最丰富、最感人的诗篇。
第 1 页 共 10 页
A . ②③④①⑤ B . ③④①②⑤ C . ③①⑤②④ D . ②④③①⑤
二、 语言表达 (共1题;共4分)
6. (4分) (2016九上·射洪期中) 在“青春我来秀”才艺比拼中,请你根据下面画线句的句式特点,从26个字母中(A除外)任选两个仿写两句话。
青春,在我的眼里,仿佛就是那一个个充满活力的字母,每一个字母都能激起我无穷的想象。青春是A.像一座金字塔。生活要求我们不断往上攀登,生命要求我们不断实现人生的饱满,达到光辉的顶峰。
青春是________ , ________。 青春是________ , ________。
三、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8分)
7. (8分) (2016九上·恩阳期中)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人一生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就是能够通宵达旦地读一两百本书。读书是人类特有的神圣的权利。某班举行《好读书 读好书》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按要求答题。
(1)
请给活动拟一条宣传标语:________。 (2)
如果你来主持本次活动,你会采取哪几种活动形式来开展?至少说出两种。 (3)
请向同学推荐一部你最喜欢的名著,并说说理由。 名著:________;理由________。
四、 默写 (共1题;共12分)
8. (12分) (2016九上·南平期末) 古诗文默写。 (1) 过尽千帆皆不是,________。(温庭筠《望江南》) (2) 无意苦争春,________。(陆游《卜算子·咏梅》)
(3) ________,________,又何妨!(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4) 池上碧苔三四点,________,________。(晏殊《破阵子》)
(5) ________?悠悠。________。(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6) ________,________,尔来二十有一年矣。(诸葛亮《出师表》)
(7)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表达自己渴望建功立业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第 2 页 共 10 页
五、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20分)
9. (20分) (2016·颍泉模拟)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桃花源记》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成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1)
解释下列划线词在文中的意思。 ①落英缤纷 ________ ②仿佛若有光 ________ ③便要还家 ________ ④便扶向路 ________ ⑤后遂无问津者 ________ (2)
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②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3)
文中哪句话表明桃花源人听了渔人的话之后,仍然继续在桃花源中生活?他们为什么不愿意离开? (4)
在建设和谐社会的今天,你理想的桃花源是怎样的社会?请结合中国梦,试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
六、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50分)
10. (25分) (2017七下·无锡月考)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老师! 老师!》 阎连科
①我又见着我的老师了,如朝山进香的人见到他自幼就心存感念的一位应愿之神。
第 3 页 共 10 页
②在今年正月,我回家奔三叔的喜丧事。在这闲空间,张老师到了我家里,坐在我家堂屋的凳子上。乡间室内的空旷和凌乱,分隔着我与老师的距离。相向而坐,喝着白水,削了苹果,说了很多旧忆的伤感和喜悦,诸如三十几年前在初中读书时,我的学习,我的作业,我的逃课。
③我老师张梦庚的一生,清寂中夹缠暖意,暖意里藏裹着刺骨的寒凉。
④生于上世纪的20年代末,老师读书辍学,辍学读书,反反复复,走在田埂与人生的夹道中,经历了抗战和解放战争,有了1949年的红旗飘扬,记忆中从来都是饥饿辛劳,土改时家里却忽然成了地主。好在,他终归识字,也有文化,祖国的乡村,也最为明白文化的斤两,虽然文化不一定就是尊严富贵,可让孩子们认字读书,能写自己的姓名和粗通算术,也是生活的部分必然。于是,老师就成了老师。从一个乡村完小到另一个乡村完小,从一个乡村中学到另一个乡村中学。直至改革开放后,他被调入县里的一所高中,做了教导主任,最后主持这个学校的工作。一晃就让他全部人生的金贵岁月,43个春秋的草木荣枯,都在布满土尘、青草蓬生的学校里荣枯衰落,青丝白染。
⑤不知道老师对他的人生有何感想,从他写的一本《我这一生——张梦庚自传》的简朴小册里,读下来却是让人心酸胃涩,想到世事的强大和个人的弱小,想到命运和生命多么像流水在干涸沙地上蜒蜿涓涓,奔袭挣脱,流着流着,可终归无法挣脱干涸的吞没。最后的结局是,我们毕业了,老师白发了;我们中年了,老师枯衰了。我们成家立业了,而老师却在寂静的人生中,望着他曾经管教训斥抚疼过的学生们,过着忆旧的生活,想着那些他依然记得、可他的学生们早已忘却的往事。
⑥还记得,初一时,他是我的班主任,又主教语文。一天酷暑,我家棉花地里蚜虫遍布,多得兵荒马乱,人心恐惧,我便邀了班里十几个相好的男同学,去帮我母亲捕捉蚜虫。自然,那一天教室里学生寥寥,老师无法授课而只能让大家捧书阅读。从棉花地里回校的来日上午,老师质问我为什么带着同学逃课,我竟振振有词地说,是带着同学去棉花地捉了半天蚜虫;竟又反问老师道,地里蚜虫遍布,我该不该去帮我母亲捕捉蚜虫?说蚜虫三天内不除掉去净,棉花就会一季无收,时间这样急迫,我家人手不够,我请同学们去帮半天,到底又做错了什么?
⑦事情的结果,似乎我带同学们逃课捉虫正合校规事理,反让老师在讲台上一时有些哑言。回忆少时的无理取闹,强辞夺理,也许正是自己今天在写作中敢于努力把不可能转化为可能的开始。可是,现在,面对耄耋①老人,给我一生养育呵护的父辈尊者,我心里三十几年不曾有的内疚,忽然如沙地泉水般汩汩地冒了出来。
⑧我们就那样坐着喝水聊天,说闲忆旧,直至夕阳西下,老师执意要走,不无快意地说他的子女们都在外工作,孝顺无比。真是天应人愿,让一生坎坷、教书认真的老师,年老时,子女有成,学生有成,仿佛曲折的枯藤根须,终于也繁漫出了一片森林。
⑨老师从我家离去时,是我扶他站起;离开院子时,是我扶他过的门槛;送至门口远去时,是我扶他过的一片不平不整的地面。我的父亲离开人世太早,扶着老师的时候,我就像扶着我年迈的父亲。望着村头远去的父亲般的老师,落日中他如在大地上移动的一棵年迈的树。直至他在村头缓缓消失,我还看见他在我心里走动的身影和慢慢起落的脚步,如同宁静里我在听我的心跳一样。
⑩说不出老师哪儿伟大,可就是觉得他伟大。也许这个世界,凡人才是真正的伟大,而伟大本身,其实正是一
第 4 页 共 10 页
种被遮蔽的大庸大俗吧。(选自《读者》有删改)
【注】①耄耋(mào dié),指老年,高龄。耄,八九十岁的年纪;耋,七八十岁的年纪。 (1)
请分析开头一段在文章中的作用。 (2)
文章写与老师相见,说了很多旧事。请概括出“我”初中时做的那件事。 (3)
请从人物描写或修辞运用的角度赏析文章第⑨段中画横线的句子。 (4)
阅读下面链接材料并回答问题。
【链接材料】一个老师排除孩子世界里的一件小小的纠纷,是多么平常,可是回想起来,那时候我却觉得是给了我莫大的支持!在一个孩子的眼睛里,他的老师是多么慈爱,多么公平,多么伟大的人呵。(魏巍《我的老师》)
蔡芸芝老师和张梦庚老师多是极普通的老师,可两位作者都认为他们伟大。结合文章内容,说说这两位老师的“伟大”表现在哪里?
(5)
这篇文章中的老师和“我”给了你哪些启示?请任选一个说一说。 11. (25分) 阅读《谈尊严》完成小题。 谈尊严
①“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这是著名画家徐悲鸿的座右铭。是的,人活着就要有傲骨,就应该有尊严。
②自古以来,就有孟子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有李白的“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有李清照的“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有于谦的“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他扪都是活得有尊严的人。
③人活着要有尊严,因为尊严是自我激励的精神武器,是一个人顶天立地的前提。当一个活得没有尊严的时候,人生对他已经没有任何意义,他的行为不被人们肯定,他的生活失去价值,于是他只能苟且地活着。所以,一个人,只有当他活得有尊严的时侯,他在这个世界上才有立足之地,他才会为自己的人生奋斗。
④古希腊有一句谚语:“两腿直立的普通人,比屈膝下跪的名人高大。”也许很多人对此感到不解,但我却明白其间的深意。因为做人没有尊严,没有了做人的骨气,再有才华的人也会堕落,会迷失自己的人生方向,甚至会遗臭万年。像中国历史上的大汉奸汪精卫,文章写得很好,但是却投靠日本人,甘当卖国贼,结果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究其原因就是他失去了做人的尊严。
⑤人活着要有尊严,因为尊严使人能够忍受磨难,乐观向上。面对敌人的诱惑,李大钊始终坚贞不渝,他以一
第 5 页 共 10 页
个共产党人的尊严,忍受着各种磨难,用尊严捍卫了党旗的鲜红,用尊严书写了一曲壮丽的人生之歌。
⑥正直的中国人不但重视维护个人尊严,更是毫不犹豫地去维护国家的尊严。史书上有这样一个记载:晏子使楚,楚王让他从狗门入,意欲羞辱他。不料晏子以一句“齐命使,各有所主。其贤者使贤主,不肖者使不肖主。婴最不肖,故宜使楚矣!”使楚王反而受辱。晏子既维护了个人尊严,也保全了国家的尊严,赢得了后人的景仰。
⑦所以,人活着要有尊严。一个人没有尊严不能成事,一个民族没有尊严不能兴盛,一个国家没有尊严不能强大。
⑧让我们直立双腿,高高站立着,做一个有尊严的人。 (作者何蓉瑜 有删改) (1)
文章的中心论点是_______________ _______(不超过十个字) (2)
第①段划线句有何作用? (3)
请为第⑥段补充一个论据。 (4)
第②段第⑤段各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5)
简要分析第④段的论证过程。
七、 作文 (共1题;共5分)
12. (5分) (2015·咸宁)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在陈权忠的《大地上的读书人》一文里,一个贫穷的孩子为什么在山路上读着借来的书而不觉其苦?一群面带菜色的学者为什么埋首于卷册间却能自得其乐?因为他们找到了隐藏其间的趣味。
其实,生活中做许多事情都是如此。发现趣味,就是发现事物有意思、有吸引力的特性。发现了趣味,艰苦的生活就有了快乐。
在你的学习、生活中,肯定也有过这样的事情,也有过苦和乐的体验,请以“是苦也是乐”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紧扣材料主旨,传递学习、生活中的正能量。②抒写真情实感。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字数不少于600字。⑤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第 6 页 共 10 页
参考答案
一、 选择题 (共5题;共10分)
1-1、 2-1、 3-1、 4-1、 5-1、
二、 语言表达 (共1题;共4分)
6-1
、
三、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8分)
7-1
、
7-2
、
7-3、
四、 默写 (共1题;共12分)
8-1、
第 7 页 共 10 页
8-2、
8-3、
8-4、
8-5、
8-6、
8-7、
五、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20分)
9-1、
9-2、9-3、9-4
、
六、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50分)
第 8 页 共 10 页
10-1、10-2、10-3
、
10-4
、
10-5、11-1、11-2、11-3
、
11-4
、
11-5、
七、 作文 (共1题;共5分)
12-1
、
第 9 页 共 10 页
第 10 页 共 10 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