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

来源:九壹网
19 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 19.0.1 无侧限抗压强度是圆柱体试样在无侧向压力条件下,抵抗轴向压力的极限强度。 原状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与相应的重塑土无侧限抗压强度之比为土的灵敏度。 19.0.2 本试验适用于测定在自重作用下不发生变形的饱和软黏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qu和灵敏度St。 19.0.3 本试验应采用下列仪器设备: 1 应变控制式无侧限压缩仪:见图19.0.3所示。包括轴向测力计、轴向位移计、加荷架、升降板以及上、下传压板等。测力计按本规程附录C进行标定。 12743645 图19.0.3 应变控制式无侧限压缩仪 1-轴向加荷架;2-轴向测力计;3-试样;4-上、下传压板; 5-手轮或电动转轮;6-升降板;7-轴向位移计 2 轴向位移计:量程10 mm,分度值0.01 mm的百分表或准确度为全量程0.2%的位移传感器。 3 天平:称量500 g,分度值0.1 g。

4 其他:切土盘、重塑筒、秒表、0.1 mm精度卡尺、切土刀、钢丝锯、凡士林等。

19.0.4 试验操作应按下列步骤进行:

1 按本规程第18.3节制备试样。试样直径宜为35~50 mm,高径比宜为2.0~2.5。

2 将已制备的试样置于下传压板上,开始转动转轮,使试样与上传压板刚好接触,并将轴向测力计和轴向位移计的读数均调整到零。

3 以每分钟1%~3%的应变速度(每分钟约5~15转)转动转轮,使整个试验在8~10 min内完成。

4 轴向应变小于3%时,每增加0.5%记录测力计和位移计读数一次;轴向应变到达3%以后,每增加1%记录测力计和位移计读数一次。

5 测力计读数达到峰值或稳定值以后,应继续转动转轮,再继续进行3%~5%的应变值,即可停止试验。当读数无稳定值时,则试验应进行到轴向应变达20%为止。

6 试验结束后,迅速反转转轮,取出试样,并描述破坏后试样的形状。 7 当需测定灵敏度时,应将已破坏后的试样刮掉表面上的凡士林,再加入少量切削下来的余土,包以塑料布,用手搓捏,以破坏其原来结构。按本规程第3.2节制成与原状试样密度相等的重塑试样。然后按上述步骤进行试验。 19.0.5 试验结果应按下列公式计算及制图: 1 轴向应变:

h100 (19.0.5-1) h01式中

1——轴向应变(%);

h——轴向变形(mm); h0——试样的初始高度(mm)。 2 校正后的试样面积:

AaA0 (19.0.5-2)

1-0.011式中 Aa——校正后试样面积(cm2);

A0——试样初始面积(cm2)。 3 试样所受的轴向应力:

式中 ——轴向应力(kPa);

CR10 (19.0.5-3) Aa C——测力计率定系数(N/0.01mm); R——测力计读数(0.01mm); 10——单位换算因数。 4 以轴向应力为纵坐标,轴向应变为横坐标,绘制应力与应变关系曲线;见图19.0.5。在曲线上最大轴向应力值为qu,当最大轴向应力值不明显时,可取轴向应变为15%处的应力为无侧限抗压强度值。 1轴向应力(kPa)2轴向应变(%) 图19.0.5 轴向应力与轴向应变关系曲线 1—原状试样;2—重塑试样。 5 灵敏度:

Stqu (19.0.5-4) qu式中 St——灵敏度;

qu——原状试样的无侧限抗压强度(kPa);

qu——重塑试样的无侧限抗压强度(kPa)。

19.0.6 记录格式应符合表19.0.6的要求:

表19.0.6 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记录

试样说明 试样编号 试验前试样高度h0= cm 转轮每转一转上升高度L= mm 试样破坏状 态 试验前试样直径D0= cm 量力环率定系数C= N/0.01mm 试验前试样面积A0= cm2 试样质量m= g 试样密度ρ= g/cm3 转轮转数 (n) (1) 测力计读数 原状试样无侧限抗压强度qu= kPa 重塑试样无侧限抗压强度q'u= kPa 灵 敏 度 St= 轴向荷重 轴向应力 (N) (6) C×(2) 轴向变形 轴向应变 校正后面积 (0.01mm) (3) (%) (4) (cm2) (5) AO1-(4)(0.01mm) (2) (kPa) (7) (6)10 (5) 复核 年 月 日 试验 年 月 日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