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阴阳五行学说心得体会
“ 五行学说对于我们理解五脏六腑之间的关系、分析病机、确定治法、开方用药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今天回访一位朋友,当时他让我给他把了一下脉,摸了脉以后发觉右尺的位置,右尺候肾阳,大家可以查一下寸关尺所候脏腑,当时他的右尺脉几乎摸不到,我就问他腰疼不疼,他说腰疼,还说四肢简单凉。这就是肾阳虚衰的表现,也不能说是虚衰,就是肾阳缺乏的表现,这样说更适宜一些。
他说他也在学中医,但是对阴阳理解不了,我就找出这个链接发给他,让他听一下看能不能听明白,我期望大家都能听一下,看能否听明白。
(中医)中医如何辨阴阳?
阴阳既是对立又是统一的,又是互根的,又要相对平衡。相对来讲,阴阳比拟简单,因为总是阴阳两分。但又太对立了,就有了五行的理论,它们肯定要相互制约,就像一个公司的团队,有总经理,有各部门的经理,如果是生产企业,有研发的、生产的、销售的,是相互协调相互制约的关系,这是五行的根本。
01
—
五行相生相克
提到五行,最常提到的就是相生相克,具体怎么生怎么克,可能很多人就不清楚了。这一块其实也比拟好理解,记住一个顺序,就是木、火、土、金、水,相近的好比说木跟火,那就是木生火,火之后是土,就是火生土,水下边是木,就是水生木,这就是相生的关系。相间隔的是相克的关系,木、火、土、金、水,木和土之间隔了一个火,那就是木克土,火和金之间隔了一个土,那就是火克金。记着木火土金水这个顺序,也就记住了相生相克的关系。
但是平常听到的多是金木水火土,这个顺序不行,要记住五行相生相克的顺序,就要记木火土金水,这一块在中医后期的运用中,我觉得用的地方不是太多,但是它能援助咱们去理解一些内容。
好比说培土生金,肺气缺乏,肯定要补脾,或者肺上有问题,肯定要和脾联系起来。肺气虚一般都要补脾气,在补气药中,典型的就是四君子汤,用的党参或者人参,原方的话应该是人参、茯苓、白术、甘草,除了白术是特意补脾的,其他的都是脾肺都补。所以用药的时候,大家可以观察一下,其实分的也不是那么严格,比方党参,特别是人参,归脾经、归心经,还归肺经,那它就不分了。但是培土生金咱要了解。
再者,在治痰的时候,肺为储痰之器,脾为生痰之源,这些都要理解,再去开方的时候,理病机的时候肯定要注意肺和脾的关系问题。
02
—
五行和脏腑的关系
在木、火、土、金、水五行这方面,火生土,在应用的时候这个火并不是指心。在这里先说一下五行和脏腑的关系,因为中医是以脏为主,以后会聊到藏象学说,中医重脏轻腑。
木代表肝,和肝相表里的腑是胆,肝胆属性都归木;火就是心,心与小肠相表里,心、小肠都归火;火生土,土就是脾,脾胃相表里,胃也属于土,但是再分的话,它又分为阳土和阴土,脾运化水湿,但又恶湿,就不能太枯燥,太枯燥了也不行。胃相对来讲喜欢一点湿,但是湿太重了也不行,都需要到达一个相对的平衡,所以说是一个阴土一个阳土。金就是肺,肺与大肠相表里,肺和大肠都属于金;水就是肾,肾与膀胱相表里,相对来讲膀胱也归于水,就是这种情况。
03
—
木火土金水和金木水火土
前面还提到了金木水火土,金木水火土和木火土金水有什么关系呢?在学针灸的时候,说实话原来针灸我没有好好去学,我觉得金木水火土就是误导。
学了针灸以后才了解,在五输穴的局部,也就是井、荥、输、经、合,阴经的井穴属木,阳经的井穴,也就是起始的穴,属金。阳经五输穴的分布原理就是金、木、水、火、土,阴经的好比手三阴经、足三阴经,五行的输穴就是木、火、土、金、水。
在针灸的时候,好比说补母泻子,就要用到五输穴的这种五行的原理,木火土金水和金木水火土都要记住,这个地方用的比拟多。
学习五行和阴阳,只要了解它大概的原理就行了,不要过分纠结,过于纠结就会感觉中医不好学。因为这些内容跟咱们从小学习的那些理论,好比说自然科学,这样一比拟中医的根底理论就有点抽象,不好理解,就会给大家造成困扰。
重点其实在于学了五行以后,了解了一些原理,好比说水火既济就是指心肾相交,水就是肾,心就是火。再比方泻南补北,是依据后天八卦,南边的卦象是火,北边的卦象是水,其实也是形容心肾不交,就是心有火,而肾水又缺乏,心火不能相济,就是这个意思。这些根底理论都是便于大家更好地理解后面的内容。
最关键的是肯定要了解五脏的功能,心的功能、肝的功能、脾的功能、肾的功能,这些功能肯定要理解。理解了以后,对于病机的分析,才能做得更好。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