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重要。学习本身也是一种仪式,小学班级管理尤其需要仪式感。怎样才能从仪式中捕捉仪式感,这对仪式
的创设提出了要求:仪式应具有一定的内涵;仪式需要具有体验价值;仪式应该为学生的身心健康服务。关键词 仪式 仪式感 班级管理仪式是人类社会为了表达内:1.小学生善于模仿他人的行为1够充沛的精力,也有非常强的求知 心某种深沉的情感而外化为一定: 由于小学生具备的知识储备不I欲望和好奇心,容易兴奋。在心理程序的一种行为模式,人们通过某I够,他们需要通过模仿他人,习得某I上,小学生的认知很大程度上依赖 种独特的方式,把自己的精神世界;些经验,从而处理学习生活中遇到:于具体形象思维,只有与具体的形 展现岀来,而后在内心产生更多的]的问题。书本知识可以通过讲授,或]象性相结合才能帮助其理解,有动 共鸣,让旁观者在其中也能受到熏]者学生的探究完成,而社会知识则[作伴随的思维更方便他们学习。在
陶和感染。 [需要从社会生活中习得,小学生通]整个小学阶段,学生的记忆始终以在学校里,每天都有各种各样[过模仿某些程序、活动,尤其是受到[不随意记忆为主。不随意记忆是一 的仪式,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学习本[赞美的榜样行为,可以获得社会阅[种不需要意志努力的记忆。知识是 身就是一种仪式。比如每天的上课[历。某些社会规则或者社会契约还]否能够被记住,主要取决于刺激物 和下课,老师和学生都有一些固定:必须要在实践中获取。仪式是一种;的特点。能够被人不随意记忆记住
的语言和动作,老师点学生回答问[独特的社会生活经历,其程序性和[的都是一些不平常的事情或者是 题时,学生的起立和坐下是一种规[秩序性很强,也易于被小学生习得,1 一些特殊的事件。矩,也是一种仪式。仪式并不一定会|不管他们是否了解仪式背后的内;3.仪式感代表情感的高度认同
产生仪式感,但是仪式却是仪式感:涵,学习行为却是便捷、快速的。:感和参与感产生的前提。 2.仪式中的程序和活动更符合; 仪式感是一种复杂的情感体一、小学班级管理为什么要有1小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 [验,其中糅杂了紧张、庄重、认真、认仪式感 小学生在生理和心理上的特点丨同等。多种情绪的产生调动了身体小学生的身心发展阶段决定着都注定他们会在乎仪式感,而且对♦的多个感官的参与,最终形成的情 其有一些独立的特点和需求,根据]有仪式感的活动念念不忘。
:绪感受深刻,唤起人崇高神圣的情他们的这些特点进行班级管理会更 加科学有效。
在生理上,小学生生长得快,[感。人在这个状态下更愿意和他人:神经系统不断完善,而且他们有足'进行心灵沟通,更容易被陶冶情操,*该文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一般课题“班主任的职业生活质量的评价指标研究\"(BEA 140073)的
研究成果孙利:小学班级管理需要仪式感• 7 •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树立和改[要注入文化的内涵。入队仪式为什么|某些人成为重要他人。变直接而深远叭 |要庄重,为什么会感觉荣耀,这些都| 在学习生活的变故中,仪式感是成功的仪式可以让人更加专|要让学生通过仪式,并在仪式之外体:不可缺少的心理健康教育手段。比如
注。学生在参与仪式的过程中受到:会文化给予的仪式感。 [某个人的突然离去,可能是病故或者很大的暗示,其暗示的效果有点类1 仪式教育要有周期性和系统[是离开,对于小学生来说都需要一个
似于催眠状态,可以影响人的潜意I性,规范和重复使仪式有稳定性罷告别的仪式来帮助他们更快地适应
识系统。潜意识的力量比较强烈,而[宏观上设计整个学龄段的系统性[新的生活。就如最普通的新旧班主任 且对人的影响是不着痕迹的。因此八仪式教育计划,微观上结合教育主[的更替,如果学校或者老师能够办一
受到仪式感的影响之后行为上做出[题深化其内涵的教育设计,或可成;个简单的告别旧班主任、欢迎新班主 改变的可能性很大%
[为进一步发挥仪式教育实效的有[任的仪式,学生内心的惆怅和不安会4. 仪式感代表着归属与爱 [效探索。仪式教育也是价值观教育|更快平复,更容易接受现状。因此,从
仪式是一种外化的语言,小学]之一。
[学生的心理健康角度考虑,某些仪式生对于内在的不表达的爱的体会能 2.有体验价值的仪式感 [感的创设是必须的。力不够,直接的仪式感更能让他们; 学习是一种精神类型的活| 新时代的教育需要仪式感,仪 接受。因此,小学生的生日、奖励用|动,即使使用了物质的鼓励,也一 |式感的体验会让老师和学生获得更 物质的或者外化的程序更能满足他|定要借物质调动精神的体验。当|多情感的共鸣和交流,也有利于老
们的需要,也更能得到他们的认可,1物质需要满足之后,人们更加注丨师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有了仪式
他们受到的激励也更大叫这些简1重精神上的体验和精神价值。仪[感的体验,学校和老师对小学生的 单的仪式,会让孩子成为一个温暖J式本身并没有什么价值,但被赋[管理会事半功倍。呼唤有力量的仪 有爱的人嘔
[予各种文化和精神内涵之后,便[式助力校园管理,让仪式感重新受5. 仪式感是一种文化的承载[具有了体验价值问。仪式的体验价[到学校的关注,让小学生得到更加
在仪式中传递着某种文化的[值更应该被开发和重视。开发有体]全面的发展。密码。比如现在的春节,人们可以]验价值的仪式,需要在仪式中调动[耗斓从各种仪式感中感受到节日的氛[参与人的主动性,多设计互动环刘晓娟.班级管理中增强仪式感 围。这种仪式感来源包括吃饺子、[节,学生不能仅仅作为听众。
[的策略研究叩教育视界,2018(09).回家团聚、贴春联、看春节晚会、] 3.有健康意义的仪式感 J2]戈春楼,张锦峰,崔亮.论仪式感摆满屋子喜庆的中国红、中国特; 仪式感可以帮助学生应对学|在大学生教育管理中的作用[J].中
色的新年祝福、一家人挤在一起;习生活中的变化。认知心理学认;国高新区,2018(06).唠嗑....学生在这种大范围的仪:为,人总是试图对世界万物及周;[3]许秋红.毕业典礼和生活中的仪式中受到了中国文化的熏陶,了 [遭发生的事情作出解释叫如果个[式感出.少年儿童研究,2018(04).
解并熟悉了春节仪式背后的文化[体可以作出合理的解释,事件便J4]刘希.给孩子营造一种“仪式感”[J]. 内涵,并且不知不觉地传承着这:不会成为发展的障碍;如果超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8(18).种文化叫 [了自己的认知范围,个体便会设[5]华智超.春节仪式隐藏着传统文二、小学班级管理中需要创设[法重新达到平衡;要么改变自己[化密码[N].长江日报,2019-01-30 怎样的仪式感
[的认知方式或者路径,要么从主/005).[观上改变事件本身。如果不能归让6]刘心放.仪式感的消解与转化小.1.有内涵的仪式感
创设仪式感,要挖掘仪式背后的[于可解释状态,就有可能导致学:WTO经济导刊,2018(05).内涵和文化的象征意义,如果失去了]生心理问题的固着,对学生造成:[7] Jerry M.Burger.人格心理学(第 文化意义,仪式会变成空壳。如入队|长期的影响。在班级管理过程中」七版)[M].陈会昌,等,译.北京:中 仪式、各种节日、班级的特定日子。在|总会有各种因缘际会,让学生要|国轻工业出版社,2011主题鲜明的前提下开展的仪式一定1同某些人遇见、同某些人告别,让] [责任编辑:白文军]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