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兴化 李剑峰
报载,北京市中小学学生咨询中心在接到的1.8万个电话中,有600个直接涉及到学生对教师素质的评价,其中很多是被教师忽略的“小节”。这则材料发人深省,它告诫我们,教师要注重“小节”。
马卡连柯指出:“你们自身的行为是在教育上具有决定意义的。不要以为只有你们和儿童谈话的时候,或教导儿童、吩咐儿童的时候,才执行教育儿童的工作。在你们生活的每一瞬间都教育着儿童……。”这段话告诉我们,一滴水可以折射出太阳的光辉,教师是学生的榜样,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是学生活生生的教科书。如果我们不拘“小节”,就会在学生的心田里播下不良的种子,削弱教师自身的人格力量和人格魅力,削弱思想政治工作的效果。
有个别教师不注重仪表,有个别教师说话不注意场合,有个别教师不习惯提前候课,有个别教师热衷于“小来来”。如此等等,不一一陈述。殊不知,这些小节是十分有害的。
人们常说,“涓涓细流可以汇成无垠的江河”。小与大是对立的统一,大由小组成,小可以发展为大。我们要做一个合格的人类灵魂工程师,优秀的人民教师,担当起教书育人的光荣使命,就要注重自己的“小节”,不断加强自身的修
养,培养高尚的师德。如果不拘“小节”,天长日久,“千里之堤”就会“溃于蚁穴”,就可能会丧失“大节”。
要知道“教育无小事,教师无小节”!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