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浅谈电视新闻记者在突发事件中应具备的职业素养

来源:九壹网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浅谈电视新闻记者在突发事件中应具备的职业素养

作者:牛冬波

来源:《青年文学家》2013年第22期

摘 要:突发事件的发生不仅出人意料,多数时候更是具有紧急性和高度的不确定性,对社会和民众的影响和震撼极大,所以,突发事件总是会迅速成为社会舆论瞩目的焦点。而电视新闻记者深入现场的采访和摄像录影,以其声色画俱全的优势向社会各群体提供了最直观的报道和身临其境的感触,为民众的参与提供了最直接、最有效的经验。本文就突发事件中电视新闻记者应具备的职业素养作了探讨分析。 关键词:电视新闻记者;突发事件;职业素养 [中图分类号]:G2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3)-22--01

据2007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定义:“所谓突发事件,即突然发生,造成或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突发事件的发生不仅出人意料,多数时候更是具有紧急性和高度的不确定性,对社会和民众的影响和震撼极大,所以,突发事件总是会迅速成为社会舆论瞩目的焦点。作为第一视角,电视新闻记者深入现场的采访和摄像录影,以其声色画俱全的优势向社会各群体提供了最直观的报道和身临其境的感触,为民众的参与提供了最直接、最有效的经验,这是广播、报纸等其他媒体形式所无法做到的。因此,鉴于电视新闻的重要作用,记者不只要在第一时间真实地报道突发事件的各种信息,更要在报道中引导舆论的方向,避免引发流言和社会恐慌,而这些则要求电视新闻记者在突发事件的工作中必须具备一些不可缺少的职业素养。

一、高度的新闻敏感性和快速的反应力

突发事件,具有不可预料性,在事件发生前记者没有任何准备,而发生之后则需要立即赶往现场进行采访工作,种种不确定性必然会出现各种意想不到的问题,这些都对电视新闻记者的新闻敏感性和反应力提出了较高的职业要求。

首先,电视新闻记者必须具备高度的新闻敏感性,在突发事件发生的一瞬间以超强的直观价值判断力衡量其新闻价值的大小,迅速而敏锐地捕捉其中的有效信息。电视新闻记者的工作,拼的就是综合判断能力的高低,凭借的即是对新闻事件的敏锐洞察力,这些都是决定他们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之后报道新闻的效率与质量的关键。因此,电视新闻记者们最先必须具备的职业素养,就是在第一时间内发现、捕捉到具有新闻价值的突发 事件。

其后,突发事件的不可预料性还要求记者具备快速的反应力,以极其敏锐的反应能力在最短时间内对有新闻价值的突发事件作出适宜的采访策略。在突发事件发生之际,电视新闻记者要迅速抓住其最有价值的材料,获取其有效信息,有的放矢,以最切实的语言报道时事件,使观众获得最直观的、似身临其境般的了解。例如,在2011年的7·23温州动车事故突然发生时,央视记者与直播车不仅在第一时间里立即动身前往现场,还在同一时刻联系了距离新闻现场最近的《温州都市报》记者,以现场连线报道的方式让社会在第一时间内了解了事故的真实情况。而央视记者则在马不停蹄的赶往现场的同时同步汇总、分析着事故的信息,在24日凌晨3点抵达之后,立即进行连线直播,将更加全面、有价值的信息报道。在这次电视新闻报道中,央视记者与温州当地记者以高度的新闻敏感性和快速的反应力进行了完美对接,将现场材料第一时间向社会公布,满足了公众的知情权,更为政府部门和社会组织制定应对决策提供了有效信息。

二、良好的采编能力

与日常新闻不同,突发事件的不可预料性导致其报道不可能有充分的事前准备或规划,面对各类预想不到的问题,电视新闻记者必须具备良好的采编能力。具体而言,一是保证新闻报道的客观性,二是树立正确的舆论导向。

如今,社会对突发事件的关注度与日俱增,第一时间的报道往往会为电视媒体争取到高收视率,因此,在分秒必争的记者报道过程中,很容易造成主观臆断、道听途说等情况的出现。如果记者不慎造成了对突发事件破坏力的夸大报道,就可能引发民众的恐慌、流言四起,社会不和谐因素增多;反之,若是报道缩小了其破坏性,则会让社会及国家失去警惕性,缺乏事前准备,最终使损失增多。因此,电视新闻记者在对突发事件的报道中,要从整体上审视事件的本质,从大局上思考,对事件作出理性的拿捏到位的报道,并在报道进程中根据事件重心作适时调整,如此才是具有深度和广度的新闻。只有保证了新闻报道的客观性,才能及时向社会大众说明突发事件的实际情况,真正满足公众的知情权。

突发事件难以预知,又十分敏感,极易对社会造成负面影响,导致消极舆论。因此,电视新闻记者的报道必须是客观、公正、全面的,在为观众提供最真实、最直接的事件真相的同时,还要提前考虑到其报道将对社会产生的影响。从全局谋划,排除个人情绪,在真实、及时的电视新闻报道中,带领公众正确地看待突发事件,在社会上树立正确的舆论导向。 三、遵循人文关怀理念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电视新闻记者在对突发事件的真实、客观报道中,更应彰显人文关怀。突发事件受到社会越来越多的关注,往往是因为它带来的危险和破坏力常常给正常的社会生活带来不便和损失,严重者甚至会造成重大的人员和财产损失。而电视新闻记者应其职业要求,除了亲赴现场采访报道为社会大众传递第一手信息之外,更要在其报道中遵循一种人文关怀理念:在进展记者的报道工作过程中,避免给救援工作造成障碍,避免对那些刚刚遭遇不幸的采访对象造成二次伤害,等等。具备应有职业素养的电视新闻记者,在其对突发事件的客观、及时报道中,往往彰显着一种尊重生命、以人为本的服务意识和人文情怀。例如,在四川汶川地震发生后,有不少记者在到达灾区后毅然放下了采访工作,而是先积极参与救援工作,在随后采访受灾群众时,更是先进行了慎重的询问,确定不会对他们的休息和康复造成影响时,方才进行了采访报道,而这才正是符合民众价值观的新闻工 作者。

对突发事件的报道,最能体现电视新闻媒体的公信力,也是对一个记者能力的最佳考验。在突发事件来临之时,电视新闻记者需在第一时间凭借其高度的新闻敏感性和快速的反应力,以良好的采编能力,对新闻作客观、真实的报道,为社会树立正确的舆论导向,并在其报道遵循人文关怀理念。惟有在突发事件中具备如此职业素养的电视新闻记者,才能切实担负起社会媒体工作者的责任。 参考文献:

[1]陈赞琴,阮惠民.论电视新闻记者在突发性事件中的职业素养.[J].东南传播,2013(5) [2]牟洪斌,李正.电视新闻记者的现场驾驭能力.[J].青年记者,2008(20)

[3]张书泉,李海燕.试论提高电视新闻记者素养的社会意义.[J].内江科技,2008(1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