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最新培智学校一年级语文《耳鼻口目》教案

来源:九壹网


培智学校一年级语文《耳鼻口目》

教案

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技能目标

1、认读“耳、鼻、口、目”.

A类学生(张长生、姜立群、汪静雯)正确认读,发音清楚. B类学生(李旭、王佩、王太航)能识别、跟读,发音清楚.

C类学生(杨海涛、段奥志、柯文、舒紫桑、徐鸿辉)能参与教学活动,能够遵守课堂纪律. 2、过程与方法目标:

利用学生擅于视觉记忆的长处,运用实物卡片与生字卡片同时出现的视觉冲击,加强学生对生字的认读及理解.引导学生说句子:“这是**”,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二)情感态度目标

1、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2、培养学生的纪律观念. (三)、康复目标:

(1)纠正学生不准确发音.通过指出自己的口、鼻、耳、目,加强学生本体觉、前庭 觉 的感知.

(2)补偿学生语言缺陷.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让学生多说多练,培养提高学生语言表达及思维能力. 二、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有11名,智力损失程度在中重度以上,纪律观念差,自由散漫.按照智力及综合表现,可把学生分成三类:A类学生(张长生、姜立群、汪静雯)能正确认读学过的汉字,发音清楚.B类学生(李旭、王佩、王太航)能识别个别汉字、能跟读,发音清楚.C类学生(杨海涛、段奥志、柯文、舒紫桑、徐鸿辉)多动,自由散漫,不能参与能参与教学活动,常常游离于集体活

1 / 5

动之外.徐鸿辉、段奥志、为孤独症患者,不与同学、老师交往,交流,教学活动中需要教师进行必要的躯体辅助. 三、教学重点:认读“口、鼻、耳、目” 四:教学难点:记住“口、鼻、耳、目”的读音. 四、设计理念

坚持提高课堂有效性为导向,注重落实“高参与、高快乐、无输赢”教学理念.训练过程中注重游戏教学,人人参与;积极评价,体验成功. 五、教学策略

针对学生注意力易分散、持续时间短,行为多动等实际,精心组织游戏,设计互动教学,最大限度地把学生吸引到教学活动中来.对徐鸿辉、段奥志进行必要的躯体辅助,让孩子在活动中提高听说读写能力. 具体教法、学法: 1、游戏教学,寓教于乐. 2、个别指导,躯体辅助. 4、多样练习,反复巩固. 六、教具准备

1、生字卡片、口鼻耳目的图片、游戏箱. 2、儿歌《十个手指头》和多媒体课件 七、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吸引注意

1、上课,师生间问好,注意让学生站整齐坐端正. 2、点名.不会口语的用击掌的方式表达. (二)儿歌导入 激发兴趣

1、播放第一课课后儿歌《十个手指头》(配乐),师生边跟着念边表演动作.

2、师伸出食指和中指像爬山一样从身上爬到头上边演示便打趣道:一二三,爬上山,山在哪儿呢?学生回答:(在头上),师接着问:噢——,头上有什么呢?大家仔细看.(有眼睛,有鼻子,有嘴巴,还有耳朵.) 对,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二课:耳、鼻、口、目 .

2 / 5

(三)寓教于乐 轻松学习

教学“口”:

1.出示

“口”的图片,问:这是什么?(嘴巴),嘴巴还有一个名字,叫“口”,比如开口、张口、漱口,闭口等等.(把图片贴在黑板上,在下面板书“口”字.

2、教学“口”的功能.我们的“口”可以做什么用?播放课件:一幅是吃饭图,一幅是讲话图.看完后问学生:口能做什么?(能吃饭,能说话.)归纳小结:口能说.

3.教读口的字音.先集体教,再让学生轮流读,轮流读时从A类到B类再到C类学生,让A类学生带动B、C类学生,分别正音,及时表扬读得好的同学,对读得不够好的同学加以鼓励. 4、玩游戏:

听老师的指令去做动作,看谁做得好: 开口!漱口!张口!闭口! 教学“鼻”

1、出示“鼻”的图片,问:这是什么?(这是鼻子.)小朋友捏捏自己的

鼻子吧,感觉怎么样?(软软的.)

2、鼻子的“鼻”是一个什么样的字呢?(板书:鼻)这个字笔画很多哦. 3、教读“鼻”的音,再让同学开火车读,不会发音的进行指导,予以帮助.

读得好的进行表扬,落后的给予鼓励. 4、教学鼻子的作用:

游戏1:请小朋友闭上嘴巴,听老师的指令:吸气!呼气!再吸气!呼气! 谈体验:刚才我们一呼一吸的时候是靠什么完成的?(鼻子),知道鼻子有什么作用吗?(呼吸)

游戏2:再听老师的指令:闭上嘴巴,还要用手指捏住鼻子,不准出气,看谁坚持的时间长!(游戏结束后,谈体会,让学生通过游戏明白呼吸对人的重要性.)

3 / 5

游戏3:(播放课件)猜一猜:两杯液体,一杯是醋,一杯是酒,不能尝,你能分辨出来吗?(用鼻子闻一闻就知道了.这个游戏告诉学生鼻子的另一个作用:鼻子能闻气味.) 归纳:鼻能闻.

【设计意图:游戏教学,激发兴趣,吸引学生积极参与,并有针对性地进行个别辅助,让学生快乐学习,扎实提高学生说写能力.】 教学“耳”.

1、出示耳朵的图片,让学生说,导出“耳”, 贴上图片并板书“耳”. 2教读,齐读,指名读.

3、玩游戏:听老师指令,用双手把自己的耳朵堵上,听老师讲话,再放开耳朵问:老师刚才说什么?这个游戏告诉我们,耳朵有什么作用?学生回答后小结:耳能听. 教学“目”.

1、出示“目”的图片,问学生:这是什么?学生回答:这是眼睛.师再讲解:对,这是眼睛,眼睛还有一个名字,叫“目”, “目”也是只眼睛,贴上图片并板书“目”. 2、教读“目”的音,注意不要读成“mo”. 3.播放课件,了解“目”的作用,得出结论:目能看. (四)多样练习 反复巩固.

1、今天老师给大家认识了哪些字呢?请小朋友跟着老师读几遍. 2、指名读.读得好的掌声送给他:***,你真棒!不会的耐心帮扶.对段奥志

和徐鸿辉、柯文进行肢体辅助.比如:捏捏他的鼻子,说:这是鼻子;摸摸他的耳朵,说:这是耳朵,耳朵.老师眨眨眼睛,让他模仿眨眼睛,说这是目,目会看东西.指着嘴巴告诉他:这是口,口能说话.

3、师生对答练习:口能( 说 );鼻能( );耳能( );目能( ). 4、游戏:找朋友:

将“口、耳、鼻、目”的图片和汉字放进纸箱里面,让8个小朋友分别摸一张出来,先说出手上拿的是什么?再让拿图片的小朋友找出拿相应的汉字的小朋友站到一起,就算找到自己的朋友了.玩完一轮,再交换进行.

4 / 5

注:及时肯定表扬. (五)课堂总结 积极评价

1、总结学习内容.

2、积极评价学生表现,树立学生自信心.“棒棒棒,我真棒!” (六)组织下课、确保安全 (组织学生排队走出教室,确保学生安全.

5 / 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