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新媒体阅读方式研究

来源:九壹网
第10卷第4期2016年12月

广州城市职业学院学报 Journal of Guangzhou City Polytechnic

Vol.10 N0.4Dec .2016

新媒体阅读方式研究

辛海霞

(东莞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广东东莞523808)

:本文主要阐述新媒体阅读的概念,特点和形式,并针对大众阅读方式转变的优劣分

析,探讨新媒体阅读的现状以及发展趋势。

关键词:阅读;新媒体;方式中图分类号:

G623.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408(2016)04-0005-03

阅读是人类重要的认识活动,是文化得以保 存和传播的必不可少的途径,是一种普遍的文化 现象。进人21世纪,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信息 技术不断创新,网络媒体广泛普及,信息化已成为 全球经济社会发展的显著特征。受众进行阅读的 媒介日益繁多,不仅为人类的生存方式,包括学 习、工作、生活以及思维等方面,带来了影响,也给 人类的阅读习惯和阅读方式带来了深刻性的变 革。近几年,以受众为细分的新兴媒体已经无孔 不人,楼宇视频、户外LED、移动电视、博客、微博、 电子杂志、手机、IPTV、IPAD等等正在风起云涌, 瞬间已经布满了各种借助于新技术、新概念的媒 体。新媒体也正在以更加新颖的方式、渠道、网络 和对受众创造出更多的接触点。

的内容是不同的。纸质书刊相对于木牍竹简,数 码影像相对于书籍报纸,在它们产生的那个时代 都可被称作是“新媒体”。

(二) 阅读的涵义

阅读是从视觉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过程。视觉 材料主要是文字和图片,也包括符号、公式、图表 等。首先是把视觉材料变成声音,后达到对视觉 材料的理解。阅读是一种主动的过程,是由阅读 者根据不同的目的加以调节控制的,陶冶人们的 情操,提升自我修养。阅读是一种理解、领悟、吸 收、鉴赏、评价和探究文章的思维过程[2]。

(三) 新媒体阅读

“新媒体阅读”的新,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即阅 读载体新、阅读形式新和阅读环境新。阅读载体 新是指阅读有了纸质载体以外的新的信息化载 体,比如计算机、手机、电子书等数字化设备;阅读 形式新是指阅读有了文字、图片阅读以外的声音、 动画、视频的阅读;阅读环境新是指阅读不在受限 于场所要求,可以随时随地的通过手机、电子书或 其它终端形式移动阅读或在线阅读及云阅读。随 着计算机、互联网、高速传输和高密度存贮等信息 技术的蓬勃发展,人们接收信息的形式和生活模 式逐渐被颠覆,人类的阅读进人了休闲时代、读图 时代和读网时代。人们在电脑、网络和视频游戏 等“新媒体”上的时间越来越多,纸质出版物的阅 读率不断下降

一、新媒体阅读的涵义

(一)新媒体

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是报刊、广播、电视等传 统媒体以后发展起来的新的媒体形态,包括网络 媒体、手机媒体、数字电视等[1]。新媒体亦是一个 宽泛的概念,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通过互联 网、宽带局域网、无线通信网、卫星等渠道,以及电 脑、手机、数字电视机等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 娱乐服务的传播形态。严格地说,新媒体应该称 为数字化新媒体。不同时期新媒体所涵盖和指向

收稿日期:

作者简介:辛海霞,女,东莞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副馆长,馆员

2016-07-20

5

广州城市职业学院学报2016年第4期

到了新媒体时代,虽然传统纸质阅读仍然存 在,但是人们更加倾向于电子阅读,即通过计算 机、手机、网络等进行电子书刊、图片的浏览,所以 这一时期的阅读工具是软件阅读器、硬件呈现设 备以及硬件输人设备例如计算机、手机、电视机、 电子书等。本文的研究主要围绕新媒体时代的软 件阅读器进行,因此,本文中狭义的认为阅读工具 就是新媒体阅读设备。

择。新媒体受众这些无意识的阅读心理的形成都 与大众文化的影响有关系。

这也是随着阅读活动的社会环境改变而发生 的必然变化。当前的阅读呈现出一种新的发展趋 势,从“书本阅读”到“数字阅读”、从“读书”到“读 图”、从“熟读”到“遍览”、从“深阅读”到“浅阅读” ……阅读习惯的改变,阅读方式的日益多元,新媒 体阅读也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

二、 新媒体阅读的特点

新媒体的一个特点是它的消解力量一一消解传 统媒体(电视、广播、报纸、通信之间的边界,消解国 家与国家之间、社群之间、产业之间边界,消解信息 发送者与接收者之间的边界等等。2016年6月21 曰,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社会科学文 献出版社在北京联合发布了新媒体蓝皮书《中国新 媒体》。新媒体是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是报刊、广 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以后发展起来的新的媒体形态, 是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移动技术,通过互联网, 无线通信网,有线网络等渠道以及电脑、手机、数字 电视机等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娱乐的传播形态 和媒体形态。受众利用互联网随时随地可以方便地 获得大量信息;受众积极地参与到互动交流中,阅读 不再是线性的;新媒体的图文声像,带给受众更加 全新的视、听觉享受;新媒体的便利性,让人们随 时随地都可以进行阅读。

三、 新媒体阅读的方式

(一)新媒体阅读的变化

在新媒体时代,阅读的性质没有改变,但阅读 的过程、形式和习惯都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变化,在 阅读过程中的民众的阅读习惯、阅读模式,阅读动 因、阅读偏好等等都发生了不同层次上各种不同 程度的变化,在大众文化的冲击下新媒体受众的 阅读接受心理也发生着相应条件下的应对改变, 人们习惯于阅读娱乐性强轻松搞笑的读物,对更 具有视觉冲击力的内容阅读兴趣高,新媒体阅读 内容首选总是那些轰击感官的文本内容。并且阅 读的随意性增强程度显现,很多人浏览网页信息 时候不再抱有传统阅读的目的性获取动机,更多 地漫无目的随意对已经被控制的阅读内容进行选 6

(二)新媒体阅读的存在方式

新媒体阅读的媒介物质形态得到了发展,利 用新的媒介物质,很多的信息,大量的信息被制成 音像读物或者屏幕读物。电子媒介以声音和图像 获得了广阔的传播和发展的空间,使得在主题、形 式、内容上进行了极大的创新。媒介物质形态的 变化,带来了一批新的受众,除了阅读传统的纸质 信息,他们还能阅读到除了文字以外的声音、图像 等形象生动的信息,使阅读的范围得到很大的扩 张,传播速度得到加快,受众的阅读习惯也发生了 较大的改变,人们开始习惯利用电子媒介进行阅 读,而且人们也更愿意接受这样的新方式[3]。电 子传播时期,阅读媒介得到了空前的发展,虽然阅 读特点和印刷时代的有很多的共同点,例如阅读 还是以线性为主、单向的接受、阅读有了明确的目 的等等,但是人们在进行阅读不再只是文字,而是 将文、图、声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从无声到有声,从 静态到动态。此时人们可以轻松地获得信息。

四、新媒体阅读的利弊分析

(一)新媒体阅读的优势与影响

信息丰富且更新快。阅读的重要功能是获取 信息,新媒体时代将最新的信息通过新的媒介传 播给广大受众,受众无论你在哪里都可以通过互 联网,在很短的时间内及时方便地获得大量信息, 显然传统媒体在这点上已经不能满足受众的阅读 需求,目前的绝大多数受众,都习惯在第一时间获 得自己想要的信息。

1.互动性。这是新媒体阅读最大的特点。传 统的阅读习惯基本上是一个静态的,被动地接受 过程,受众与作者之间很少有交流互动。通过新 的媒介传播给广大受众,受众无论你在哪里都可 以通过互联网,在很短的时间内及时方便地获得 大量信息,显然传统媒体在这点上已经不能满足

辛海霞:新媒体阅读方式研究

受众的阅读需求,目前的绝大多数受众,都习惯在 息资源泛滥,人们在进行阅读的时候经常是漫无

目的的浏览,可能正在阅读的文本被一条更为吸 第一时间获得自己想要的信息。

2. 视觉性。增加阅读趣味性,新媒体时代阅读 引的新闻或图片所打断,最初的阅读内容会一点 不再只是单纯的文字,从书籍报刊到网页浏览在 阅读的同时会带来全新的视觉享受,可以简单、直 观、形象的获得信息,调动了受众多种感官,实现 了生动有效地传递知识信息。

3.

加快,“时间就是金钱”这一观念深人人心。对于 处于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下,受众根本不可能花 一大段时间专门用来阅读,他们更愿意利用等车、 排队、乘车、吃饭的时间来阅读书籍报刊,利用新 载体阅读网络信息,这样可以充分利用零碎的时 间。由此可以看出新媒体对受众阅读习惯的转变 的作用是十分巨大的,受众开始习惯使用更新、更 快、更方便地阅读媒介,不再阅读长篇大论的黑白 文字,而是更倾向有图文本、有声文本,并且不愿 意再静态的、被动的接受信息,更愿意积极主动的

点淡化,久而久之就养成了走马观灯式的阅读习 惯。这类情况经常在年轻人身上看到,很多的年轻 人静不下心来专心致志的阅读,长期下去滋长了浮 躁的心态,对其它的事情也是草草了事,漠不关心, 书籍,有意识地培养自己正确的阅读习惯。

3.缺乏权威性与可信度。新媒体在权威性上 较之传统媒体明显存在局限性,公信力低已经成 为阻碍新媒体进一步发展十分重要的因素。由于 网络社会缺乏相应的监管和审查,虽然网络资源 丰富多彩,但也良莠不齐,鱼龙混杂,很多不良、违 法的信息大肆充斥着网络世界。受众在阅读时很 容易受到诱惑或欺骗,进而养成不良的阅读习惯, 甚至生活习惯[4]。所以受众应该注重深人思考, 阅读时尽量挖掘信息的内涵,提高信息的鉴别能

便捷性。节约时间,现代人的生活节奏日益 所以要尽可能倡导年轻受众多读读经典原著和理论

参与到阅读的交流与互动中来。力和筛选能力,迅速过滤掉垃圾信息和庸俗肤浅

4. 娱乐性。新媒体时代的阅读,知识的传播更 的文化,构建新媒体阅读的崇高精神境界,从而有 为碎片化和即时化。呈现短平快的特点,随时可 以和朋友们分享自己的阅读的有趣图文和视频, 传播的速度快,范围广。

(二)新媒体的弊端与影响

效地避免阅读的肤浅化。由以上新媒体的弊端也 可以清楚地看到受众在利用新媒体进行阅读是容 易养成不良的阅读习惯,例如造成浅阅读,弱化思 考的能力;容易养成浮躁的心态,对培养正确世界

1. 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构建是极为不利的等等。容易造成浅阅读。阅读的目的之一是培养

五、结语

综上所述,我们应该理性地、辩证地看待和对 待传统和新媒体,在宽容和理解中取其长去其短。 新媒体时代的阅读应该和传统阅读有机结合,扬 长避短,相得益彰,进而可以得到更好的阅读效 果,培养正确合理的阅读习惯,对于个人文化修养 和能力素质的提高以及全社会整体素质提高、中 华民族文化传承都将大有益处。

读者深人思考的能力。人在成长过程中,需要深 刻地去阅读理解有真正价值的文字和知识,并且 用心灵去加以感悟,内化为对自己有用的信息。 而新媒体时代阅读往往不需要受众深人思考就可 以轻而易举地获得信息,这样一来,就在不知不觉 中纵容了受众的思维惰性,长此以往有害无益,尤 其是青少年阅读群体,要去学会思考,要去养成深 人阅读的好习惯。

2. 容易养成浮躁的心态。新媒体时代,由于信

参考文献:

[1 ]李冰.阅读新趋势:实现传统与现代的融合[R].中国图书商报,2007.[2] 曾祥芹.阅读是第一位的问题.书香社会[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2008.[3] 裴永刚.新媒体时代图书馆的阅读引导模式探讨[J].图书馆学研究,2012(9):87-89.[4] 刘卫利.新媒体条件下图书馆因应之策[J].新世纪图书馆,2012(4):66-68.

(

责任编辑潘志

(下转第10页)

7

广州城市职业学院学报2016年第4期

馆工作可能带来的贡献也是非常值得期待的。24 小时自助图书馆作为一种创新服务,在很大程度上 方便了读者,优化了图书馆的服务,提升了服务质 量,减少了人力投人。随着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

进步,24小时自助图书馆能够为读者提供更加丰富 的服务,发挥更好的效果,成为图书馆服务工作中不 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让读书成为时尚,让24小 时自助图书馆成为人们生活中一分子。

参考文献:

[1] 钟新革.自助图书馆现状、功能与问题探讨.图书馆杂志,2009(5):35-36.[2] 钟新革.东莞图书馆自助图书馆建设实践.图书馆建设,2007(2):7-8.[3 ]孙小平.民办高校自助图书馆的建设.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0( 34): 84-85.

(责

任编辑潘志和)

24-hour Self-service Library : Benefits and Disadvantages

(Librar^^, Guangzhou City Polytechnic, Guangzhou 510405, China)

Abstract: Guangzhou City Polytechnic is constructing a 24-hour self-service library, which has her own possible benefits and disadvantages. “Benefits” refers to the increased service range of school library, prolonged book-borrowing time, increased circulation of library books, improvement on readers ’ satisfaction degree, easy borrow by ID cards, etc. “Disadvantages” are characterized by high input, vulnerabilities in using, managing uncertainties, etc.Key words: library; 24-hour; self-service

ZHENG Hao-lan

(上接第7页)

On the Reading Style of New Media

(Library, Dongguan Ploy technic, Dongguan 523808, China)

Abstract: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concept, feature and reading style of new media. It also analyzes the reading habits changing phenomenon. Finally,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new media reading is looked into and the possible future trend is predicted. Key words: reading; new media; reading style

XIN Hai-xia

1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