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江核桃产业发展现状、SWOT分析及对策
孙斌1
(1南江县林业局,四川南江
王茹琳2李锋1
610072)
636600;2四川省农村经济综合信息中心,四川成都
摘要院南江县核桃种植规模规模逐年扩大,加工企业也达到一定规模的背景下,运用SWOT分析法,在系统分析
南江县核桃产业发展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的基础上,提出了通过建基地、调结构、创名牌、抓龙头等多项措施推动南江县由核桃大县向核桃强县转变,以期为南江县核桃产业发展和政策制定提供理论借鉴。
关键词院核桃产业;SWOT分析;南江县
1南江县核桃产业现状
南江县被国家林业局命名为“中国核桃之乡”,是四川省
五大核桃生产基地县之一。现有核桃宜林地4万hm2,90%以
上属土地肥沃的核桃丰产区。已培植33~133hm2规模不等的核桃丰产示范园(片)45个,年产量10万kg以上的核桃乡5个,年产量5000kg以上的核桃社31个,年产量超500kg的核桃大户2000多户。目前,核桃总规模达1.13万hm2,520万株,核桃产量350万kg,实现产值近3500万元,林农核桃单项收入户均400元以上。
南江核桃以含油率高、香脆甘甜、无污染而著称,开发的“米仓山牌核桃”“、米仓山牌核桃仁”双双荣获AA级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认证。南江县把核桃生产作为全县重点发展的三大绿色产业之一,先后组建了核桃产业化发展领导小组、核桃发展中心及科学研究所,成立了核桃生产专业协会,核桃生产覆盖全县51个乡镇、327个村、29万余人。2南江县核桃产业发展的SWOT分析
2.1优势(Strengths)分析
2.2.1产品资源丰富。南江核桃种植历史悠久,农户在源材料选取、基地建设、地理位置、生产规模和消费群等产业链上都积累了相对丰富的经验,引导核桃园区发展逐步走向规模化、专业化。全县挂果核桃面积4800hm2,盛产树62万株,总规模1.6万hm2,产量520万kg,为园区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2.2.2区位优势明显。南江县位于巴中至汉中交通要道,而核桃产业园区分布在要道两旁,有优越的地理条件,对核桃的产销提供了方便,大大降低了核桃的运输成本。再加之
气候适中、雨水充足,对核桃的生长、
挂果提供了有利因素。2.2.3品牌市场优势。南江县注册了“米仓山”牌核桃商标,组建了以县林产品公司为龙头的粗加工企业,以县林业站为龙头的种苗基地,其主导产品“米仓山牌核桃”“、米仓山牌核桃仁”双双荣获AA级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认证,南江县被国家命名为“中国核桃之乡”,核桃产业化开发列为国家
“十五”重点科技攻关———秦巴山地绿色食品开发项目。
先后参加了成都西博会、全国首届核桃仁经贸洽谈会和日本东京
超市产品博览会,荣获西部优质农产品称号,
是四川唯一受到日本客商青睐的核桃产品。
2.2.4核桃园区建设初具规模。按照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要求,科学规划了9条万亩核桃长廊,走“公司+基地+农户”的路子,大力发展龙头企业、专业大户、专业技术和专业合作组织,将通过5年努力,在原有基础上再新植核桃1.07万hm2,总面积达2.13万hm2。目前,已建成优质核桃穗
-22-
圃6.67hm2,优质核桃繁育基地30hm2,核桃原生资源保护区
80hm2,新植核桃7333hm2,其中33hm2以上的核桃丰产示范
园(片)60个,年产量10万kg以上核桃乡镇10个,1万kg以
上专业组67个,超500kg的核桃大户2000余户。
2.2.5劳动力资源充足。随着近年来南江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人口转移速度加快,再加之退耕还林政策的实施,土
地大量被征收,闲置劳动力增加,形成了强大的劳动力群,
保证了核桃产业园区的劳动力需求。在优势条件的驱动下,
南江核桃产业发展不断壮大。2.2劣势(Weaknesses)分析
2.2.1认识滞后。个别地方没有把核桃生产作为农民致富、财政增收的骨干产业来抓。突出表现在宣传不到位,只重短期经济效益,忽视长远的生态和经济效益;重建轻管,没有把核桃当作庄稼务,核桃成活率、保存率、丰产率、结实率偏低。管护措施不到位,苗木毁损严重。
2.2.2园区规划不够系统。南江核桃园区坚持了整体推进,规模化发展,采取地上栽核桃,树下种植优质牧草,地边栽植金银花的复合型开发模式,园区内80%的村已实现全覆盖。在桥亭村渔洞坡、龙门村大坪梁村、杨坝镇硝洞村、寨坡乡溪口村等地建成了9个千亩核桃示范园。但由于缺乏系统
的园区发展规划,造成种植户“单打独斗”,各自为阵,
生产水平较低,没有形成大面积连片稳定增长的丰产园区。
2.2.3龙头企业带动力不强。目前,南江核桃产业仍处于生产、加工、销售分离的局面,没有正规的加工企业,也无专门收购部门,多数都是外来的收购商和本地一些小商贩,处
于低层次的生产环节。
并且该乡核桃种植都是以农户个体经营为主,是典型的小农经济生产模式,种植随意性大,带动力不强、组织化程度不高,市场开拓和产品开放能力不强,缺乏核心竞争力,对产业发展拉动作用不够。
2.2.4配套设施投入不足。长期以来,核桃产业发展投入资金少,技术等配套投入不足,基础设施薄弱,生产力水平相对较低,很难上规模、上水平。一些农户有一劳永逸的思想,加之农户管理粗糙,在栽培技术、施肥、整形修剪、病虫防治
等环节技术不到位,核桃树营养不良,
长势衰弱,挂果慢,果实质量不佳,低产、减产,甚至不产。
2.2.5运行机制有待创新。虽然成立了核桃协会和扶贫互助核桃专业合作社,但缺乏强有力的监督机制,部分农户从扶贫互助核桃专业合作社贷款后,没有真正用在核桃产业发
展上,协会又缺乏有力的回收措施,
贷款扶持产业基本上属于“打水漂”,专业合作社疲于运转,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
2.2.6品牌效益发挥不好。近年来,南江核桃在品牌创建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由于品牌、资源整合力度不够,
.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2014年第7期现代园艺
产业论坛2006年3月获得的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至今无一家企业使
用,造成品牌资源浪费。
加之经营量的严重不足,形成品牌效益发挥不好。
2.3机遇(Opportunities)分析
2.3.1政府政策扶持力度不断加大。自全国2000年实施退耕还林政策以来,对退耕农户给予适当补助,大大刺激了农户发展经济林的积极性,为核桃产业园区建设提供了政策机遇。南江县委、政府把核桃产业化发展作为三大绿色产业之一来抓,将核桃产业作为促进南江农民增收和加快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主导型产业,成立核桃产业化发展领导小组、核桃产业发展中心和核桃科研所,实行核桃产业化发展目标管理责任制。根据核桃生产的自然条件、种植基础和技术要求,反复分析论证,科学规划了9条万亩核桃长廊,总规模达1.42万hm2,覆盖全县33个核桃生产基地乡镇,190个村,38000多户。把核桃发展目标分年度下达到乡镇,落实到农户。
农户种植意愿迫切。南江核桃品质优良,
消费市场活跃,品质稍好的核桃价格基本能保证在20元/kg左右,给种植户带来了极大的经济效益,尤其是大批贫困户通过核桃产业发展走上致富之路,群众对核桃产业发展极度信任,种植意愿迫切。目前,全县在陈南、新流、桃槐、长贵、下关、双江、下沙、甘
平万亩核桃走廊已初步建成,发展桥亭村、龙门村、苦竹村、洋
滩村、溪口村、洋垭村、铁炉坝村、白滩村等千亩核桃村48个,培植大户1350户,年产干果500kg以上的大户有556户,其中光雾山镇岩房村三社21户有18户年产核桃500kg以上。
2.3.2科技支撑强劲有力。近年来,南江县林业局与四川省林科院、四川大学轻纺与食品学院合作开展了核桃园区建
设及系列产品开发,在省林科院、省森防总站、四川农业大学等科研院所指导下,探索出了一整套切实可行的核桃丰产培育及有害生物综合防治技术,配制了具有国内领先水平的“核桃灭虫灵”专用药物,该项技术荣获巴中市1999~2000年度科技进步一等奖;《核桃优良种质资源及繁殖技术研究》,所选的59株优良单株,其中11株被省良种审定委员会认定为林木良种,占全省的92%,荣获四川省2001年度科技进步三等奖;与省林科院合作的《秦巴山区绿色食品开发与研究》获得省政府科技进步一等奖;《核桃芽苗砧嫁接技术研
究》获得2004年度巴中市科技进步三等奖;
《核桃标准化体系建设与研究》获得2007年度巴中市科技进步二等奖;2007年,在中国林科院和省林科院指导下,引进优良早实核桃品种14个、晚实核桃品种24个,进行全国核桃新品种选育高接区试田间对比试验,嫁接成活率达到90%,丰富了南江核桃种质资源,同时为开展核桃低质低产林改造打下了基础。通过开展“三下乡”活动,积极开展核桃实用技术培训和普及
活动,编印了核桃实用技术手册和核桃实用技术资料,多次举办了乡镇、村组干部和林业技术人员培训班,培养了科技明白人;组织专业队伍对核桃有害生物进行综合防治,防治
率达99%;完成核桃整形修剪4800hm2
。2.4.威胁(Threats)分析
2.4.1核桃市场竞争激烈。中国各类市场巨大的市场购买
力越来越引起世界各国的重视,
竞争也越来越激烈。世界核桃市场上,美国是中国最强劲的竞争者,其优势是:良种化程度高、生产水平高、质量效益高、市场占有率高。
2.4.2其他营养品、干果的替代效应。核桃营养价值极高,
但就目前来看核桃接受度并不是太高。抛开市场占有率最高
的乳、肉制品来说,四大干果中,核桃虽然营养价值最高,其公众接受程度也不高。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旦核桃淡出公众视线,被其他营养品填补,形成消费习惯后,核桃产业枉有高产量、高品质也只能望洋兴叹。
2.4.3绿色壁垒限制。绿色壁垒是四川省核桃出口的主要
制约因素。发达国家果品的需求主要集中在优质和安全,
贸易性技术壁垒门槛不断加高,
对果品农药残留、重金属含量等的检验和危险病虫害检疫要求更加苛刻。
3南江县核桃产业发展的对策
3.1明确建设目标
南江县制定了近几年的远大目标,以9条万亩核桃走廊建
设为重点,通过5年努力,新植核桃1.067万hm2,到2008年总
规模达到2.13万hm2。到2015年,2.13万hm2核桃全部进入盛
产期,产量达到4650万kg、产值3.255亿元,可创利税2700多万元,项目区农户平均增收4100元,人均增收1100余元。3.2强化基地建设
在核桃生产基地建设中,实行核桃栽培优质化、生产集约化、管理园艺化、质量规范化、核桃经营产业化。这是从根本上解决核桃产业现状的必由之路。县委、县政府应下定决心强力推广林业局选育、经省鉴定的川核系列产品,确保栽培核桃品种优良化,继续推广和加强公司+基地+农户的生产集约模式,强化核桃实用技术推广与应用,充分发挥南江县核桃生产专业协会作用,推进核桃经营产业化。3.3做强核桃品牌
建议政府加大投入,重点扶持以县林产品公司为主的粗
加工龙头企业,提高产量,
扩大市场份额;以桥亭乡龙门村、寨坡乡姜家湾、杨坝乡硝洞村等为主的AA级核桃生产基地建设,科学管理,提高效益;以县核桃科学研究所为主的科技
开发与推广,突出重点,确保品质和品牌。做大做强“米仓山
牌核桃”“、米仓山牌核桃仁”2个AA级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品牌,力争通过2004年日本绿色食品展销和契机,把南江核桃推向国际市场。3.4抓病虫害防治
林业部门在利用已有科研成果的同时,
要积极开展核桃主要害虫生物防治技术研究。南江县林业局应加强与四川省森防总站、四川农业大学等共同合作,研究无公害防治方案,这样既可以确保南江县核桃稳产高产,又可以确保核桃绿色、天然等优良品质,使其核桃产品具有强劲的市场竞争力。3.5靠高科技支撑
积极推广核桃生产加工实用技术,
教育农民改变提前采收和采收后不及时晾晒的不良习惯,提高核桃产品品质,增加农民收入。要适时采摘,果仁饱满,及时晾晒,色泽漂亮。驻乡驻村干部和林业技术员要逐户指导,在农民适时采摘后,进行去皮、漂洗、晾晒、分级,决不能进行烟熏火烘,影响核桃干果的品质。
3.6做大专业协会
充分发挥南江县核桃生产专业协会作用,建立规范的营
销网络,全面推广AA级南江核桃标准化栽培技术标准,
普及落实核桃采收和粗加工等实用技术,实行分级包装,杜绝统货上市,提高市场竞争力。
(责任编辑荷初)
-23-
.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