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2020高考语文考前增分练辑:第一部分+考前小综合+20+Word版含解析

来源:九壹网


20 语用+默写+文言文阅读

(限时:40分钟 满分:4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9分)

“来而不往非礼也”“人之有德于我也,不可忘也”,是乡土中国礼尚往来的朴素观念,在一些地方却异化成一种 的“人情礼”,发人深省。

( )。据记载,在南北朝诗人陆凯折梅花时,偶遇北去的信使,于是托付他将花带给远在陇山的友人范晔,留下了“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的千古名句,成就了一段人情往来的故事。今天,礼尚往来成为人们相互交往的一种方式,婚丧嫁娶、添丁增口、上梁搬家……寻常日子里的每一次起伏,亲朋好友都会相聚一堂。推杯换盏中,品味的不是酒肉,而是难以磨灭的人情。

然而,人情债却是苦的、咸的、辣的、怪的。人们习惯以“我”为中心,涟漪般一圈一圈按照距离远近划分亲疏。而变味的人情交往,则如同这种以“我”为中心的“人情旋涡”,甚至变成一种敛财手段,简单化成一种价格,使这种“人情旋涡”越旋越大、越旋越快。“熟人越来越多,朋友越来越少。”一边渴望人间温情,一边抱怨人情寡淡,这样的现象恰恰在呼唤人情味的回归。

要有人情味,别背人情债,关键就是在传统礼俗和 间画出一条线,在社会上形成一个鲜明导向,反对天价人情、天价彩礼,反对 ,反对婚丧大操大办。“化俗不易,贵在因民。”让人情债失去市场,才能让人情味重新回归。让我们走出人情的围城,摆脱人情债的束缚,在新时代的风尚中 。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方兴未艾 清规戒律 铺张浪费 健步如飞 B.方兴未艾 陈规陋习 暴殄天物 大步流星 C.愈演愈烈 清规戒律 暴殄天物 大步流星 D.愈演愈烈 陈规陋习 铺张浪费 健步如飞

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①愈演愈烈:(事情、情况)变得越来越严重。方兴未艾:事物正在兴起、发展,一时不会终止。“愈演愈烈”指坏的事情越发展越厉害。下文对“人情礼”是贬的态度,故用“愈演愈烈”更恰当。②陈规陋习:陈旧过时的规章制度和不文明、不合理的习惯。清规戒律:a.僧尼、道士必须遵守的规则和制度;b.借指束缚人的死板的规章制度。此处意在强调有别于“传统礼俗”的陈旧过时且不合理的风俗习惯,用“陈规陋习”更恰当。③铺张浪费:形容为讲排场而过多耗费财物或人力。暴殄天物:任意糟蹋东西。“铺张浪费”多指追求排场,浪费人力物力;“暴殄天物”多指滥杀生物或糟蹋粮食、衣物等。由语境中的“天价人情、天价彩礼”“婚丧大操大办”可知,此处意在强调反对因讲排场而造成的浪费,用“铺张浪费”更恰当。④健步如飞:步伐矫健有力,走路快得像飞一样。大步流星:形容脚步迈得大,走得快。“大步流星”强调步子迈得大,“健步如飞”强调步伐矫健。根据“摆脱人情债的束缚”“新时代的风尚”的语境,用“健步如飞”更恰当。

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人情味是甜的,弥足珍贵 B.弥足珍贵的人情味,是甜的 C.甜的是人情味,弥足珍贵 D.人情味弥足珍贵,更是甜的 答案 A

解析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作答本题,需联系上下文。由题肢中补写语句的大致内容可知,下段首句“然而,人情债却是苦的、咸的、辣的、怪的”显然是对补写语句的转折,两者句式最好一致,这样可使上下文表述更整齐,排除B、C、D三项。故选A。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在南北朝诗人陆凯折梅花时,偶遇北去的信使,于是托付他将花带给远在陇山的友人范晔,留下了“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的千古名句,成就了一段人情往来。

B.在南北朝诗人陆凯折梅花时,偶遇北去的信使,于是托付他将花带给远在陇山的友人范晔,留下了“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的千古名句,成就了一段人情往来的佳话。

C.南北朝诗人陆凯在折梅花时,偶遇北去的信使,于是托付他将花带给远在陇山的友人范晔,留下了“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的千古名句,成就了一段人情往来的故事。

D.南北朝诗人陆凯在折梅花时,偶遇北去的信使,于是托付他将花带给远在陇山的友人范晔,留下了“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的千古名句,成就了一段人情往来的佳话。

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原画线句有两处错误,一是语序不当,介词“在”应放在主语“陆凯”后,据此排除A、B两项;二是搭配不当,“成就”与“故事”不搭配,可将“故事”改为“佳话”,排除C项。据此分析可知,D项修改最恰当。

4.下列语段空缺处应填入的语句,排列正确的一项是(3分)( )

《七月》是一份集体的、或曰“大我”的回忆。因为是回忆,所以思绪是流动的,叙述是跳荡的。一根或起或伏、若明若暗的线,牵绾起活泼的思绪、跳荡的旋律。 。《七月》追述春夏秋冬的故事,却不是记录春夏秋冬的《月令》;铺叙一岁耕桑的苦乐,却不是安排耕种与收获的农书。 。因为是“大我”,所以它可以包容无数的“小我”。 。它是阳刚的,却不妨阳刚中有阴柔。它尽可以在一个大结构中,细心经营一个一个的小结构。《七月》为平平常常的劳作注入了生命, 。

①它是鲜活的诗,也是永久的史 ②它可以散漫开,又可以归拢来 ③它是写实的,却不为“实”所缚 ④它是粗放的,却不妨粗放中有细腻

A.①②③④ C.②①④③ 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第一空,前文写《七月》是“流动”“跳荡”的,但是始终有一根线将其牵绾,说明它虽然散漫,同时又有主线可以将之归拢。故②句“它可以散漫开,又可以归拢来”恰对应“一根或起或伏、若明若暗的线”一句,故第一空应选②句。第二空,前文写《七月》追述春夏秋冬的故事,铺叙一岁耕桑的苦乐,却不是《月令》、农书等以实用为主的篇章书籍。说明它的内容虽然写实,但并不局限于此。故③句应填入第二空处。第三空,后文“它是阳刚的,却不妨阳刚中有阴柔”,此处应保持句式一致。故④句应填入第三空处。第四空,该句总结性概括,前文说到《七月》是集体的回忆,这是其“史”的一面;同时包容着许多“小我”的情感与思绪,具有“诗”的鲜活的特性。故①句应填入第四空处。本题应依次填入②③④①,与D项相符。综上,本题答案为D项。

5.二难推理,也称假言选言推理,它是由两个假言命题和一个选言命题作前提来推出结论。人们常常运用这种推理使对方陷入两难的困境之中,进而解决自

B.①③④② D.②③④①

己的难题。请阅读下面一则故事,在横线上补全二难推理的推断过程。(6分)

有一位青年拜当时著名的辩者普罗塔哥拉斯为师学习法律,就学费给付事宜,两人达成协议:毕业时先给付一半学费,另一半学费待该青年第一次出庭打赢官司后付清。但毕业后该青年一直未出庭打官司,也不肯给付另一半学费。普罗塔哥拉斯无奈,只好将其告上法庭,在法庭辩论时,普罗塔哥拉斯提出以下二难推理:

如果 ① ,那么按照协议约定, ② ;如果 ③ ,那么 ④ , ⑤ 。总之,无论学生的这场官司输还是赢, ⑥ 。

答:① ② ③ ④ ⑤ ⑥ 答案 (示例)①学生打赢这场官司 ②他必须付清另一半学费 ③学生没有打赢这场官司 ④按照法庭判决 ⑤他必须付清另一半学费 ⑥他都应付清所欠的另一半学费(每空1分。最后一处必须有“都”字,否则扣1分)

解析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准确的能力。阅读材料,首先明确该题的最终目的是让青年付清另一半学费,可知本题的假言命题形式应采用“A或者B,如果A则C,如果B则C,所以C”的简单构成式。根据题目给定的内容可知,①和③分别为A、B两种情况,即两个假言命题,而②⑤⑥对应C,即选言命题。根据上述分析,②⑤⑥处应填的都是青年要付清另一半学费之类的内容;结合材料以及题干中的“按照协议约定”可知,①处应填“学生打赢这场官司”,而③处应填另一种情况,即“学生没有打赢这场官司”;由“那么按照协议约定”和“在法庭辩论时”可知,④处应填“按法庭判决”;结合材料第一段内容,②⑤处应是“学生必须付清另一半学费”的内容;由“总之,无论”及前面内容可知,⑥处应填“学生都应付清所欠的另一半学费”。据此作答即可。

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刘禹锡《陋室铭》中“ , ”两句,写出了室外清幽雅致的景物,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

(2)《诗经·氓》中,女主人公遭到了氓在心愿满足后对自己粗暴无礼的对待,自己的家人不仅不同情,反而“ , ”。

(3)苏轼在《赤壁赋》中所写的“ , ”,再现了曹操军队攻破荆州顺流而下的军容盛况。

答案 (1)苔痕上阶绿 草色入帘青 (2)兄弟不知 咥其笑矣 (3)舳舻千里 旌旗蔽空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0题。(19分)

吴复,字伯起,合肥人。少负勇略。元末,集众保乡里。归太祖于濠,从克泗、滁、和、采石、太平,累官万户。从破蛮子海牙水寨,定集庆。从徐达攻镇..江,斩元平章定定。下丹阳、金坛,克常州,进统军元帅。徇江阴、无锡,还守常州。张士诚兵奄至,力战,败之。追奔至长兴,连败之于高桥、太湖及忠节门,士诚夺气。从援安丰,平武昌。从徐达克庐州,下汉、沔、荆诸郡县,授镇武卫指挥同知,守沔阳。从常遇春下襄阳,别将破安陆,擒元同佥任亮,遂守之。克汝州、鲁山。

洪武元年,授怀远将军、安陆卫指挥使。悉平郧、均、房、竹诸山寨之不附..

者。三年从大将军征陕西,败扩廓,擒其将。又败扩廓于秦州。征吐番,克河州,援汉中,拔南郑。明年从傅友德平蜀。又明年从邓愈平九溪、辰州诸蛮,克四十八洞,还守安陆。七年进大都督府佥事。巡北平还,授世袭指挥使。十一年从沐英再征西番,擒三副使,得纳邻哈七站之地。明年,师还,论功封安陆侯,食禄二千石。

十四年从傅友德征云南克普定城水西充总兵官剿捕诸蛮遂由关索岭开箐道①取广西。十六年克墨定苗,至吉剌堡,筑安庄、新城,平七百房诸寨,斩获万计,转饷盘江。是年十月,金疮发,卒于普定。追封黔国公,谥威毅,加禄五百石,...予世券。 ..

复临阵奋发,冲犯矢石,体无完肤。平居恂恂,口不言征伐事。在普定买妾杨氏,年十七。复死,视殓毕,沐浴更衣,自经死。封贞烈淑人。

(选自《明史·吴复传》,有删改)

[注] ①箐道:竹木丛中的山路。

7.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十四年/从傅友德征云南/克普定城/水西充总兵官/剿捕诸蛮/遂由关索岭开箐/道取广西

B.十四年/从傅友德征云南/克普定/城水西/充总兵官/剿捕诸蛮/遂由关索岭开箐道/取广西

C.十四年/从傅友德征云南/克普定/城水西/充总兵官/剿捕诸蛮/遂由关索岭开箐/道取广西

D.十四年/从傅友德征云南/克普定城/水西充总兵官/剿捕诸蛮/遂由关索岭开箐道/取广西

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城水西”,意为在水西筑城,表达意思完整,应在其前后断开,排除A、D两项。“遂由关索岭开箐道取广西”意为“率兵由关索岭在竹木丛中开辟山路,攻取广西”,“箐道”根据注释可知中间不可断开,排除C项,选B项。

8.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万户,本文指官名,金初设置,为世袭官职。元代相沿,万户为“万夫之长”,总领于中央的枢密院。

B.“洪武”为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的年号。明清两代,一个皇帝只有一个年号,故后世即以年号作为皇帝的称呼,如建文帝、康熙皇帝等。

C.谥号是对死去的帝王、皇后、诸侯、大臣以及其他地位很高的人,按其生平事迹进行评定后,给予的或褒或贬或同情的称号。“威毅”即是褒扬性质的谥号。

D.世券,又称铁券。明代赐予功臣,使其世代享有特权的凭证。形制如瓦,其大小依官爵高低分为九等。

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的能力。“明清两代,一个皇帝只有一个年号”错,明清皇帝大多一人只有一个年号,但也有例外,如明英宗、清太宗都有两个年号。

9.下列对原文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吴复是明朝将领,年少时就有勇有谋。元朝末年,吴复召集乡民保卫乡里。后在濠州归附朱元璋,屡建战功。

B.吴复受朱元璋赏识重用。洪武元年被任命为安陆卫指挥使;七年被任命为大都督府佥事、世袭指挥使;十二年论功被封为安陆侯。

C.吴复英勇善战,战功卓著。洪武元年平郧、均、房、竹诸山寨;三年攻克河州、占领南郑;十一年活捉三副使;十六年攻克墨定苗,平定七百房诸寨,杀敌共计数万人。

D.吴复南征北战,一生戎马。最终病逝于贵州普定,被追封为“黔国公”,这也说明了吴复与贵州的渊源。

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洪武元年平……杀敌共计数万人”错,洪武元年平定诸山寨未归附的残部,杀敌和俘虏共计数万人。

10.把文中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徇江阴、无锡,还守常州。张士诚兵奄至,力战,败之。(5分) 译文: (2)复临阵奋发,冲犯矢石,体无完肤。平居恂恂,口不言征伐事。(5分) 译文: 答案 (1)(吴复)巡行江阴、无锡,回来后守卫常州。张士诚的部队突然而至,吴复竭力作战,打败了敌人。

(2)吴复身临战阵振奋勇猛,冒着敌人的箭和石头冲锋,以致体无完肤。平日里谦恭谨慎,闭口不谈出兵打仗的事。

解析 本题考查文言语句翻译的能力。(1)关键词:“徇”,巡行;“奄”,突然;“败之”,打败了敌人。(2)关键词:“冲犯”,冒着;“恂恂”,谦恭谨慎;“征伐”,出兵打仗。

参考译文

吴复,字伯起,是合肥人。年少时就有勇有谋。元朝末年,吴复召集乡民保卫家乡。在濠州归附了太祖,跟从太祖攻克泗、滁、和、采石、太平等地,累功升至万户。(吴复)跟从大军攻破蛮子海牙的水寨,平定集庆。跟从徐达进攻镇江,杀死元平章定定。(吴复)挥师攻下丹阳、金坛,攻克常州,晋升为统军元帅。(吴

复)巡行江阴、无锡,回来后守卫常州。张士诚的部队突然而至,吴复竭力作战,打败了敌人。追敌到长兴,再次于高桥、太湖、忠节门接连打败张士诚,张士诚十分丧气。吴复跟从大军援助安丰,平定武昌。跟从徐达攻克庐州,攻下汉、沔、荆等多个郡县,被任命为镇武卫指挥同知,镇守沔阳。跟从常遇春攻下襄阳,另带兵攻破安陆,活捉了元同佥任亮,于是就地镇守安陆。又攻克汝州、鲁山。

洪武元年(1368),吴复被任命为怀远将军、安陆卫指挥使,全部平定郧、均、房、竹多个山寨未归附的残部。三年,跟从大将军徐达出征陕西,打败扩廓,生擒其守将。又再次在秦州打败扩廓。征讨吐番,攻克河州,援助汉中,占领南郑。第二年跟从傅友德平定蜀地。第三年跟从邓愈平定九溪、辰州诸蛮,占领了四十八洞,回师后镇守安陆。七年,晋升为大都督府佥事。巡视北平回来后,被任命为世袭指挥使。十一年,跟从沐英再次征讨西番,活捉三副使,占领了纳邻哈七站的地方。第二年,班师回朝,论功行赏,吴复被封为安陆侯,食禄二千石。

十四年,跟从傅友德征讨云南,攻克了普定,在水西筑城。吴复担任总兵官,剿捕诸蛮,于是率兵由关索岭在竹木丛中开辟山路,攻取广西。十六年,攻克墨定苗,到吉剌堡,修筑安庄、新城,平定七百房诸寨,杀敌和俘虏共计数万人,转移粮饷至盘江。当年十月,金疮病发,吴复死于普定。朝廷追封为黔国公,谥号威毅,增加食禄五百石,给予世袭的凭证。

吴复身临战阵振奋勇猛,冒着敌人的箭和石头冲锋,以致体无完肤。平日里谦恭谨慎,闭口不谈出兵打仗的事。在普定买得一妾杨氏,十七岁。吴复去世,杨氏办完丧事后,洗完澡更换干净的衣服,自刎而死,被封为贞烈淑人。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