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第1期No.1,2010
学 术 探 索
AcademicExploration2010年2月
Feb.,2010
《学术探索》2009年总目录
第一期
特 稿
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 推动哲学社会 科学繁荣发展………………………张田欣(1)哲学研究
十七大以来理论界关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 大众化研究述评……………………罗会德(4)论探究概念在杜威哲学中的重要地位
……………………………………徐 陶(9)政治学研究
西南边疆多民族地区社会动力机制
……………………………蒋小捷,张瑞才(14)权力腐败与市场经济陷阱……………吴家骥(19)当代两种不同的正义模式论析———罗尔斯与诺奇克的正义思想评述……………………………………栾亚丽(24)经济研究
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资源经济型地区增长 的影响与对策………………杨先明,梁双陆(27)云南对外贸易绩效评价及前景分析
……………………………周龙弟,梁 萍(31)论少数民族经济与少数民族地区经济
……………………………………黄健英(38)法学研究
论我国专门宪法监督机构建立的模式及路径
……………………………………王英津(44)小产权房中的利益博弈和利益平衡研究
…………………李长健,蒋诗媛,陈志科(50)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公布实施 20年的成就与反思…………………杨临宏(57)国际问题研究
俄罗斯政治发展的延续性分析………邱 芝(62)日美同盟与东亚区域合作……杨 扬,钟慧容(67)印度“东向”政策对云南面向东南亚南亚 开放的影响…………………段学品,张海夫(72)旅 游
云南民俗旅游的休闲化特征研究……刘 婷(77)旅游展演艺术研究述评………………魏美仙(82)民族学人类学研究
北方少数民族传统服饰文化地域特征分析
……………………………………高金锁(87)西双版纳傣族文化的空间隐喻
……………………………陈亚颦,余明九(90)少数民族传统手工技艺创新性传承与 滇藏川交接地乡村反贫困优化路径
……………………………周智生,吴映梅(93)祭祀场所性别限制的人类学分析
———以哈尼山寨箐口村为例……………………………卢 鹏,朱 明(99)文化研究
《南诏奉圣乐》的象征意义及文化阐释
……………………………………王志芬(103)山寨文化:抵抗与揶揄………………陈殿林(107)文学研究试论隋唐时期《论语》学衰落的原因……………………………………唐明贵(111)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儿童文学理论研究评述……………………………………李 英(115)闪烁神圣光芒的权威
———古典作者观刍议……………徐 莎(121)教育研究
贫困农村中心校教改的发展与困境
———基于文化人类学视角的分析
…………………………李孝川,夏体韬(125)国际扫盲趋势及其内涵的新发展
…………………………李 官,李劲松(132)文化偶同和差异与英语教学…………欧阳敏(138)
第二期
哲学研究
从解释世界到改变世界
———对马克思“颠倒”黑格尔辩证法的再阐释……………………………………李 兵(1)人类历史的发展是一个自然过程
———恩格斯论人类历史运动的形式…………………………李 杰,冯晓妍(6)
论本体论的禅学终结…………………韩凤鸣(12)现代审美主义救赎刍议………………杨 霓(17)政治学研究
论坛与恳谈会:谁更接近协商民主的理想
———中国协商民主实践形态的比较分析
……………………………………黄振辉(22)新制度主义理论观点评析
———历史唯物主义视角…………田 侠(27)
141
©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法学研究
论我国产品质量管理立法的完善……汪张林(31)俄罗斯联邦检察权性质初探…………李 昕(36)社会学研究中国地方NGO生成机制的制度分析…谈志林(42)政府与NGO合作关系的逻辑与生成
———建构主义的视角……高 猛,赵平安(49)试析农村民间组织管理中的困境……毕天云(54)社会改造的理想与政治稳定的现实
———二十年来大陆社区建设的一般 分析与发展进路……赵振军,袁梦醒(59)国际问题研究
俄美关系走势分析……………………左凤荣(65)新时期的中巴能源合作问题…………陈利君(70)民族学人类学研究
民族共生发展的形成理路及运作机制
……………………………………袁年兴(76)传统的发明与文化的销售
———以泰国东北部Isan地区的排笙制作为例……………………………………李永祥(82)气候、资源与信仰
———白族的传统知识与气候变迁……………………………………杨文辉(89)历史研究
学术伦理和社会伦理的抵牾———试析陈寅恪“对对子”事件…尹奇岭(94)唐继尧与中国近代化…………………潘先林(99)近代民族主义与龙云地方“独立”政权
……………………………………陈征平(104)20世纪末美国反环保运动与联邦政府的行为
…………………………赵 虹,陶婵娟(112)文学与语言研究《二十四诗品》之典雅、清奇及其与孟浩然诗风
……………………………………张国庆(116)当代澳门文学作品特点与走向………张剑桦(125)艺术语言情感个性和超越性解读……骆小所(130)教育研究
论股份制民办学校的特征与优势
———基于新制度经济学视角……明 航(134)大学毕业生的择业偏好及其解释
———一个基于LMS理论的分析框架
……………………………………张宏军(140)
第三期
哲学研究
艾思奇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王伟光(1)论马克思人类学哲学的存在论基础……陈 燕(7)学术视野
红河哈尼梯田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笔谈………(12)142
哈尼梯田的农业文化遗产特征及其保护
…………………………………………闵庆文 元阳梯田红米稻作文化
———一项亟待研究和保护的农业 科学文化遗产………………朱有勇 从哈尼梯田的特点谈其保护…………施惟达 村民参与开发是红河哈尼梯田申遗
及可持续发展的方向…………章建刚 红河哈尼梯田:申遗中保护与发展的困惑
…………………………………………史军超政治学研究
自生秩序视角下政治发展的模式选择
……………………………………叶长茂(24)乡镇政府在农业公共服务供给中的角色定位
……………………………………黄 锐(29)经济学研究
拉动内需之下的文化民生考量
———2009年全国城乡居民文化消费预测……………………………………王亚南(33)新农村建设中农民合作问题研究…………………李 伟,张思竹,史 青(40)国外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前沿述评……………………………张士斌,梁宏志(46)国有控股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机制研究
……………………………………董景山(51)民族学人类学研究文化认同与主体间性
———文化人类学视野中的普米族 非物质文化遗产……朱凌飞,胡仕海(57)从人类学视角看民族传统体育文化
……………………………饶 远,张玉文(62)旅游研究
旅游影响下的生态文化景观变迁和重构
———基于云南藏区R村的研究
…………………唐雪琼,薛熙明,王 浩(66)郎德苗寨社区主导旅游发展中的个人理性 与集体行动的困境…………陈志永,况志国(72)云南境内史迪威公路沿线的旅游资源价值 及开发策略…………………郝士艳,牛何兰(80)历史研究
“问题与主义”之争九十年回顾与思考
…………………袁 刚,陈雪嵩,杨先哲(85)洪水、葫芦神话的衍变与印缅那加族的迁移
……………………………………吕昭义(93)改革开放三十年云南民族关系的发展演变
……………………………………郭家骥(102)语言与文学研究汉藏语系假设
———中国语言学界的“歌德巴赫猜想”
……………………………………孙宏开(110)
©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当代中国文学理论反本质主义批判的批判
……………………………………李自雄(116)“五四”文学人性话语探源……………张 剑(124)教育研究
全球化区域化下的云南—东盟高等教育合作论略
……………………………………刘 稚(130)民族礼俗的教育内涵、价值与启示
———以大理白族礼俗为个案
…………………………田夏彪,黄 丽(134)学术评介
探索的成果 原创的力作
———评张佐邦《美学人类学》……王文光(140)瘴气研究的拓荒之作
———评《清代云南瘴气与生态变迁研究》……………………………………彭 法(142)
●少数民族文化遗产保护笔谈●
第四期
哲学新思维
价值论研究的现实意义………………李德顺(1)规律还是原则:马克思历史必然性的再讨论
…………………………王松岭,关春华(8)政治学研究
金融危机下中国软实力的构建……………………………刘再起,柯幸福(13)西欧主要政党干部的培养与选拔探析
……………………………………赵刚印(18)新形势下多元化解社会矛盾的新型机制研究
……………………………刘中起,张广利(23)法学研究
量刑适用的内在与外在根据研究……潘庸鲁(29)论环境犯罪的侵害法益………………高 巍(34)逃税罪立法实施中的疑难问题研究…杨高峰(39)国际问题研究超越“范式”:国际问题研究的路径探微
……………………………………袁胜育(44)柬泰柏威夏寺及其附近领土争端透析
……………………………………邵建平(49)区域性球权与国家主权的交融与碰撞
———非洲一体化进程中的国家主权问题
……………………………………李文俊(55)民族学人类学研究
新中国马克思主义民族观中国化六十年
……………………………………龚学增(60)企业人类学关于“成功”的案例分析
———对马来西亚二十八位华商和 经理人的访谈及其分析……张继焦(68)从糯稻品种的多样并存看侗族传统文化 的生态适应成效……………………崔海洋(74)
文化展示中的竞争
———促进传统艺术存续的一种路径选择……………………………………洪 颖(80)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固定下来吗
———文化基因与社会…………稻叶明子(83)生态博物馆在保护西部少数民族传统 文化方面的作用……………孔令远,贾 坤(85)从苏绣看传统技艺再生的条件………叶继红(87)历史研究
中原王朝的治边方略…………………方 铁(90)五四运动在云南
———纪念五四运动九十周年……刘达成(97)“国防一线”的“三线建设”
———云南三线建设的历史研究
……………………………………晁丽华(103)文学研究“双重意识”问题与美国黑人的身份建构……………………………………骆 洪(109)《科学》杂志与五四现代白话文的形成———重新审视五四现代白话文的产生 及其现代性意义…唐东堰,李欣仪(115)文化教育研究
陈寅恪佛教研究的文化范式…………张二平(121)山寨制造的正名及调控………………杨枝煌(127)从跨体式新闻语言看新闻报道语言风格的形成
…………………………周 芸,吴 蕾(134)论情绪智力对大学生成才的影响及其教育
……………………………………陈 权(140)
第五期
建国60周年纪念专栏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新中国六十年的历史回顾和理论思考……………………………………赵 曜(1)新中国国际战略的历史演进与基本经验
……………………………………宫 力(6)当代中国哲学六十年:回顾与思考……郭建宁(11)新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之路
……………………………童贤成,宋国秀(18)文化研究●文化产业与文化创意笔谈●
从文化产业到创意产业………………施惟达(25)文化产业,抑或创意产业?
———概念与政策趋向的差异……章建刚(27)文化产业,还是文化创意产业?………祁述裕(29)本自同根生 相煎何太急
———关于“文化产业”与“创意产业” 的一点思考…………………单世联(31)
143
©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对“创意产业”和“文化产业”作为政策性 概念的一些思考……………………胡惠林(33)民族学人类学研究
独龙族文化保护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李金明(35)和谐社会构建背景下的清真女寺考察 及发展思考
———以云南清真女寺为例………武承睿(45)回族婚俗变迁的人类学研究
———以云南纳古为个案…………桂 榕(51)跨国婚姻关系与边疆民族社会变迁
———以中越边境红岩寨苗族为例……………………………郑 宇,杨红巧(57)区域合作与发展
泛北部湾经济合作面临的挑战和发展前景
……………………………………杨祥章(62)云南参与大湄公河次区域物流合作的进展、 问题与趋势…………………………邹春萌(68)法学研究
近代联号企业:关系性契约与个别性契约的融合
……………………………………王 颖(74)妨害司法罪与共犯……………………郑泽善(80)人肉搜索与法治………………蒙晓阳,李 华(87)和谐社会建构中的少数民族习惯法与国家法……………………………………张 然(92)历史研究
信息传递与中国传统官僚的政治心理
———以马戛尔尼访华为中心……………………………陈 雍,熊燕军(96)关于王建假子的情况及王建与假子的关系蠡测
———兼论前蜀宦官干政的缘起
……………………………………田玉英(103)论熊十力早期“体用”论的变进与完善
———以与《新唯识论》为中心的比较之探讨……………………………………杨 勇(109)建国初期云南的禁毒斗争及其成功经验
…………………………齐 霁,马晓丹(114)文学研究
中日文学交流中的诗词唱酬问题……陈友康(123)论第三代诗歌的道家精神……………林平乔(131)论模拟与南朝宫体诗人的新变策略
……………………………………陈恩维(138)
第六期
哲学研究
和谐文化精神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罗本琦,方国根(1)
从世界的视野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理念
……………………………………徐崇温(7)144
本体论学说的近现代流变及其前景…张世远(14)真与善的两失:当前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 困境检讨……………………沈云都,董云川(20)政治学研究
论统筹兼顾……………………………庞元正(25)论中国的国家认同建设………………周 平(35)自决权理论的“三种版本”:比较与评价
……………………………………王英津(41)缅甸:走向2010年大选………………贺圣达(46)法学研究
论马来西亚宪政制度的特点…………米 良(52)限制有前科公民就业资格的刑理分析
……………………………………王 彬(59)
《刑法修正案(七)》视域下:偷税罪的嬗变
……………………………马存伟,苏 静(66)区域史研究
唐代藏彝走廊西部边缘民族分布格局与 文化变迁研究………………………高志英(71)论二十世纪前期人类学家对西南少数民族 的体质调查及研究…………………白兴发(78)民国时期云南匪患及特点研究……………………………郭亚非,宋明彪(83)历史学理论与方法从史学“两重性”到“四分层”
———论新时期史学本质问题的“分层思考”……………………………………李 席(87)史学:在主观与客观之间
———从顾颉刚难题到层累说的变型
……………………………………刘光胜(92)黄仁宇史学方法探要…………………李宝祥(99)民族学人类学研究●民族关系笔谈●
从团体多元主义的角度重新理解中国的 民族和民族关系……………………何 明(104)当前中国民族关系的特点与构建和谐 民族关系的途径……………………马炜(107)中国西北地区民族关系的几个特点
……………………………………徐黎丽(110)全球化对民族关系发展变化的影响
……………………………………王越平(112)文化与教育研究
百年讲武堂的文化品位………………谢本书(114)论徽商文化理念的多元归一性………李 珍(118)中亚东干族文化传统及近年中亚地区 汉语教学的发展……………………孟长勇(123)云南与周边国家跨境民族教育研究现状述评
……………………………………何 跃(128)论民族旅游目的地的营销策略………邓永进(135)西南联大时期冯至的小说创作及其外来影响
———以《伍子胥》为例……………杨绍军(139)
©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