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案例背景
班主任不仅是一个班级的教育教学者,更是一个班级的管理者,学校各方面工作的落实要靠班主任去完成。班级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班风、学风、甚至校风。然而我们的班主任常常抱怨现在的学生越来越难管理,特别有一部分学生上进心不强,班级集体荣誉感淡薄,纪律松散,自由散漫,违规违纪现象严重,有的大事不犯,小事不断,这些学生耗费了老师太多的精力,以至于没有更多的时间去钻研教材和备课,更无心搞科研,因此我们的班主任常常是哎声叹气,无计可施,有的甚至向学校提出不当班主任,宁可多教两个,学校出台了很多鼓励、奖励政策,。而学生呢?他们整天在父母、老师的批评中渡过,没有表扬、没有鼓励,更没有信心。 二、案例描述
个案一: 强强:很小的时候母亲走了,是两个姑姑轮流把他养大,本来他的学习成绩还可以,行为习惯也不错,但由于缺乏家庭的温暖和教养,逐渐养成了逃学、上网、不做作业,上课睡觉的习惯,成绩也一滑到底。班级每次文明班的评比,因他违规违纪扣分太多而评不到。老师把他姑妈叫来,他姑妈也常常是哎声叹气毫无办法,表现只要在学校关关,不出大事情就好了。有一次,他上课讲话,做小动作影响同学,英语老师把他叫到办公室批评他,他态度强硬,顶撞老师,气得老师无话可说。这时我把他叫过来,语重心长的开导他,他的心逐渐恢复了平静。他对我说:“杨老师,我也想改啊,人都要脸,谁愿意整天挨批评啊。可我的成绩跟不上,在老师眼里一无是处,反正差了就这样混混算了。”
个案二:亮亮,自从父亲成了老板后,父母整天吵架,最终走上了法庭,亮亮判给了父亲之后,由于父亲忙于生意和自己的小生活,认为只有多给他钱,多进行物质刺激,成绩肯定会上去。而母亲认为只要多给他钱,多给买新衣服,才能弥补母爱。由于父母分开,不能沟通交流亮亮的情况。而一味的多给钱,亮亮俨然成了同学眼中的“小老板”。吃饭请客、上网请客、吸烟请客,逐渐他疏远了书本,成绩一落千丈。到后来门门功课挂红灯,上课听不懂,惹是生非。事就多了,往往是这个告状的学生刚走,另一个又来了,班务日志上整天挂着他的大名。每次家访,父母只是摇头叹气、毫无办法,求助于老师严加看管。终于有一天,我在亮亮的周记中发现他这样写道:“有些事我也知道做得不对,我也想学好,可我不知不觉去做了,控制不了自己,我对不起妈妈,对不起老师。” 三、案例分析与转化
个案一中:一句“我也想改好啊”,当时深深的触动了我,我感觉到孩子还有救,我有责任和义务要拉孩子一把,使之纳入正规。 个案二中:“我也想学啊”到”对不起老师”,这些发自内心的肺腑之言说明他需要老师的关心、帮助和宽容。
面对这些学生,我深深的感受到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有责任和义务拉孩子一把,想办法用心去面对,寻找转化他们的切入点,让他们走上正道,健康成长。而在班级量化考核的积分表中,他们的扣分往往多于加分。这样下去,他们更会失去信心,破罐子破摔越走越远。如何激活他们的内心情感,让他们在积分表中的加分多起来呢?从而增添他们的信心,让他们看到希望?我陷入了沉思„„。
1、搭建一个平台,给他们创设能加分的机会。根据量化考核加分条例,凡课堂上得到老师特别表扬的可加5分。因此我在第一天放学时,先悄悄的告诉他们第二天要默写的历史题目,让他们回去先背(因我是班主任,讲的话他们比较听),第二天默写时他们两人果然默写了一百分,当我在班级上公布分数的时候,全班同学哄堂大笑,一致认为是抄的。这时我把他们叫到黑板前,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再默写一遍,全部默写出来。这一次我当着全班人
的面表扬了他们。他们也第一次在全班人面前挺直了腰杆。这次他们每人加了5分。后来,我把这种方法悄悄的告诉了科学、语文老师。他们的加分逐渐多了,信心也有点了。再后来早自修、自修课他们也有书看了,有事做了。为了增加他们加分的额度,经全班同学同意,我搞了“试后一百分”制,即等老师讲评好试卷后再考。所得的分数与上次测试分数相比较,进步多少名加多少分。终于他们在积分表中也有加10分,20分的机会了。
2、确立目标,让他们看到也能评优的希望。班级量化考核表的积分值作为各项评比的依据。除了给他们增加加分的机会外,再给他们每月的积分确立明确的目标。他们在3月份的积分都是35分,通过召开班干部和学生代表会议后,一致同意,只要他们在5月份能达到60分以上,就可以成为少年团校的一员。当他们得知这个消息后很兴奋。记得在4月份的时候,他们天天关注班务日志的记录,关注每星期的汇总。这时我又找到了他们,肯定他们的进步,指出他们不足的地方,并让他们对还存在的问题写在纸上,并贴在课桌上时刻提醒自己,就这样一步步离60分的目标越来越近了。终于在6月份他们自豪的跨进了少年团校。他俩的成绩慢慢的由不及格到及格,由后进生到中等生。强强、亮亮变了、同学也变了。他们不仅对他俩刮目相看,而且都愿和他们交朋友。他俩呢,把心思多花在学习上,惹是生非的事少了,再也不逃学、打架、上网„„。到了初二下半学期,强强光荣的加入了共青团,亮亮则被评为品行标兵。中考时都被一所普通高中录取。 四、案例反思
班级量化考核制度的实施,不仅仅能优化学生的行为规范,塑造学生的良好思想品质,营造良好的班风、学分,增强班级的凝聚力和感召力,更能转化我们的问题学生。通过奖罚的办法去激活学生内心深处的情感,一步步去塑造偏离我们的心灵,让每位孩子健康成长,让我们真正成为人类灵魂的教师。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