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思考 2014-04 实践。当学生提问并尝试寻找答案,老师便知道,他们在监控自己 短短的几分钟里,了解这本图画书。有的封底上或引介书中的一个 的学习和理解,并且从文本能够建构出意义。 2.预测 画面,或呼应封面的图像,或把故事的结尾画在封底上。这就将封 面与封底联结成完整的画面,延展成完整的视觉印象。 (四)联结与发展 预测是能够从已知的事情猜钡4将会发生的事。通过预测,学生 可以发挥想象力,积极投入到阅读之中,并从预测的结果获得及时 回应。 通过从绘本的图文元素获取信息,得到一些新的发现,再经过 推论及预测,统整所有线索,掌握绘本的主题与意义后,接着就是 绘本中的悬念,通常通过翻页来设置,且悬念的答案一般在最 联结自身的经验与知识背景,不断地认知自身和周围世界的关系, 后点破。所以,学生阅读绘本就是一个不断猜测、不断验证的过程。 因此,教师根据绘本内容设置悬念,在封面、留白处等不同的地方 引导学生根据已知内容,大胆想象,合理预测故事发展,从而引起 学生继续阅读绘本的兴趣,经常做这样的引导,就可以逐渐培养学 生在阅读绘本时的预测能力。 (三)统整与提取 从单一页面中获取图文信息,通过推论、预测,掌握每一个页 进而对自身进行有意义的思考,发展阅读对于自身的意义,体现 “我的阅读”。比如,阅读《爱心树》后,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文中 的大树让你想起了谁,想到了什么事,想起了哪篇文章?如果让你 选择,你更愿意做孩子还是大树?为什么?每每读绘本的时候都让 学生做相关的联结,这样,阅读绘本就成了可以丰富知识背景、深 化生命层次的事情,延伸知识应用与创造的无限可能,阅读绘本就 发展对自己人生的意义。 面传递的可供理解的线索后,接着通过绘本的形式表现,串联起整 体的信息,合理统整各部分,提取整本书的主旨。 1.封面 这种联结与发展可以是自我独立进行的,也可以与同学家长 分享。在学校里,最好的分享方法就是大家坐下来,一起热烈地讨 也可以听听别人是怎么读这 封面包括书名、作者、译者、出版社等信息,还会绘制封面图 论一本绘本。你可以发表自己的见解,看看自己还有哪些地方没有读出来,得到启发,提升自己 案。图案或介绍书中角色或提供内文的重要信息,或提示文中的关 本书的, 键线索,在阅读后可从书名与封面的图像再次整合起所有的阅读 的阅读力。线索,有助于掌握整本书的思路。 2.环衬 经历以上的步骤,逐渐学会阅读绘本的方法,绘本阅读就会从 表象浏览进展为意义探索的过程,帮学生储备起深度阅读的能力。 环衬包括前环衬和后环衬。有的环衬是单色,借以表现故事的 这样,日后在阅读任何一本绘本时,学生都能用这些丰富的储备知 整体感觉,就应该让学生跟随颜色给自己的暗示调整心情,走进后 识和阅读能力进行探索与联想,响应学习的内容,这正符合了PIRLS 面的故事里;有的环衬有图像,就应该引导学生多停留,好好看这 所强调的理念:阅读力从阅读中学习,从阅读中获得,最终为独立 些图案,因为这些图案一定与故事有某种联系,可能是后面故事的 阅读与终生阅读打下基础。 开头,可能是故事的线索,可能说出了故事的秘密,也可能是故事 的结束。 3.扉页 参考文献: [1]林美琴.绘本有什么了不起.新疆:青少年出版社,2012. [2]陈晖.图画书的讲读艺术.南昌:二十一世纪出版社,2010. [3]阿甲.帮助孩子爱上阅读:儿童阅读推广手册.上海:少年儿 童出版社,2007. 扉页一般写着书名、作者、出版社等信息,有的还会有简单的 图像。扉页不仅仅是告诉你谁是故事的主人公,它有时还会讲故 事,拉开内文的序幕,有时会提供重要的线索,以呼应内文信息。 4.内文 [4]彭懿.图画书就应该这样读.广西:接力出版社,2012. 内文由十N--十几张内页组合成,建立起合理的脉络,统整文 意的一贯性,表达一本书的核心思想。教师引导学生通过翻页,将 各页面的意思串联起来,读懂故事。 [5]王慧君绘本阅读.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1. 作者简介:王乐之,女,小学高级教师,1977年8月出生,北京 师范大学教育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语文学科教学。 5.封底 :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实验小学) 有的封底上写着推荐这本书的文字,这些信息可以让学生在 ・编辑 鲁翠红 ÷.夺.夺.夺.争・夺.÷.牛.{-・÷・夺・夺-寺..夺・夺・÷・{ ・-ss・夺・寺 ・幸・幸・寺・-ss・-ss・争-÷・夺・夺・夺・辛・・÷・÷・{ ・夺-÷・孛・+・夺・夺・÷・争・寺’÷’+・+‘牛‘{ ‘々’辛。{’。 (上秩弟58甄) 5一 比如,一次函数y= 1 一2取x=l代入算得 = ,以上是本人一些粗浅的看法,望各位专家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 J ,这样的分数值不好,实际上是取像x=3,这样3的倍数更 [1]苏兴震.对“一次函数图象”教学环节的几点思考[J].中小 学数学,2013(07). j 加合适。 课程标准中也指出学生掌握数学知识,不能依赖死记硬背, 而要以理解为基础,并在知识的应用中不断巩固、深化。 [2]胡孝平.教材中存在的一个误导[J].中小学数学,2o13(o7). [3]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 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最后,我想说,作为一名数学老师,我在课堂中尽量多地给学 [M].生渗透数学的本质、数学的思想,然后才是具体的方法、技巧等,告 诫自己切勿舍本逐末。 一(作者单位・编辑浙江省诸暨市浣东初中) 鲁翠红 60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