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文言文常考双音节词100例(精品、经典)

来源:九壹网
文言文常考双音节词100例

词语 释 义 例 句 民不罚而畏罪,不赏而欢悦,渐渍於道德,被服於中和之所致也。——汉·陆贾《新语》 感化、蒙受 B 被服 译文:为政能使人民不用惩罚而害怕犯罪,使人民不用奖赏而愉悦,人民渐渐溶于道德的约束之下,被中和的人生态度感染而导致的。 浇身被服强圉兮,纵欲而不忍。——《离骚》 负恃、信奉 翻译:寒浇自恃有强大的力气,放纵情欲不肯节制自己。(强圉yǔ:强壮多力) 君若将欲霸王、举大事乎?则必从其本事本事 根本 矣?——《管子》 译文:国君你想要称霸诸侯成就大事吗那么就一定要从它根本的事情做起。 1. 斟酌事宜,不拘陈规,自行决便宜断处理 biàn 2. 指有利国即不及奏上,辄以便宜施行,上来以闻。——《史记·萧相国世家》 翻译:如果来不及禀报汉王,有些事就酌情处理,等汉王回来再向他汇报。 于屯田、马政、边备、守御,数条上便宜。家,合乎时《明史·马文升传》 翻译:对于屯田、马政、边宜之事 便辟便嬖 1. 君主左右受宠幸的小臣。 备、守御等事务,他多次上书分条陈奏。 观其官职,则其治者不能;观其便嬖,则其信者悫:是明主已。----《荀子·富国》 翻译:考察他的官员,那处理政事的人并无1

便僻 2. 邪佞之臣(人) 才能;看看他左右的亲信,那被信任的人并不诚实:这就是个昏君了。 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论语》 翻译:与谄媚逢迎的邪佞小人交朋友,与表面奉承而背后诽谤人的人交朋友,与善于花言巧语的人交朋友,是有害的。 子之大父一瓢先生,医之不朽者也,高年不不禄 死的委婉说禄。——袁牧《与薛寿鱼书》 法 翻译:你的祖父一瓢先生,是一位不朽的医生,在活到高寿的时候不幸去世了。 押送囚犯、会稽县尉郑虎臣部送似道之贬所,至漳州杀之。——《宋史·瀛国公纪》 翻译:会稽县尉郑虎臣押送贾似道到贬所,到漳州杀了贾似道。 臣负荷殊重,参赞万机,实赖群才,共成栋干。——《梁书·谢朏fěi传》 翻译:我负担特别重,众多事务的参谋协助,实在是有赖于众多人才,来共同成为国家的栋梁。 尝与侪辈聚饮。——清·王士禛 《池北偶谈》 翻译:曾经与同辈聚集在一起喝酒。 房寰上疏丑诋(海瑞)——《明史·海瑞传》 翻译:房寰上奏疏用难听的话毁谤(海瑞)。 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翻译:抱定乐安天命的主意,还有什么可犹疑的呢? 2

部送 官物、畜产等 C. 参赞 协助谋划 侪辈 同辈,朋辈 用难听的话毁谤 丑诋 乘化 顺随自然

古代使臣奉持节 命出行,必执符节以为凭证 冲年 幼年 是日令冯唐持节赦魏尚,复以为云中守。——《史记·冯唐列传》 翻译:这一天,让冯唐带着符节去赦免魏尚,恢复他云中太守的职位。 儿以冲年客万里,母肝肠寸断矣!----和邦额《夜谭随录》 翻译:儿子幼年客居在万里之外,母亲非常悲痛。 若隶兵部,马登耗,太仆不得闻。----《明D. 登耗 增减 史·程信传》 翻译:如果隶属兵部,马匹增减,太仆不能知道。 荆州知府大庾刘永遭父丧,军民万八千余人丧期未满,夺情官员应诏除任官职。 夺服 去丧服,出乞留,英宗命夺情视事。《明史·赵豫传》 翻译:荆州知府大庾人刘永父亲去世,本该去职居丧,军民一万八千多人向朝廷请求挽留他,英宗下令他留任。 抵罪 按罪行处以相当的惩罚 彭越、张敖,南面称孤,系狱抵罪。----司马迁《报任安书》 翻译:彭越、张敖已南面称王,结果都下狱定罪。 陶侃微时,丁艰,将葬,家中忽失牛而不知所在。——《晋书·周光传》 翻译:陶侃尚未显达的时候,父亲去世了,将要下葬的时候,家中的牛突然走丢了,不知道在哪里。 大姓范伟为奸利,冒同姓户籍五十年,持府县短长,数犯法。——《宋史·刘敞传》 翻译:大户人家范伟以奸诈手段获取利益,贪污同姓户籍的赋税五十年,以府县的短处挟制官府,多次犯法。 3

丁艰丁忧 遭父母之丧 短长 短处,把柄,弊端

F. 发愤 城陷,发愤投水死。——曾国藩《江忠烈公含恨 神道碑铭》 翻译:城池被攻陷,江忠源含恨投水而死。 及其著述,亦足以发明神道之不诬也。——《〈搜神记〉序》 翻译:他的著作,也足以表明神鬼之道并不是骗人的。 殷周时的诸既为方伯所知,庶几有以展其足也。——清·刘大櫆《松江府通判许君传》 翻译:既然被地方长官了解,那就差不多有能够施展抱负的地方了。 (郭太)就成皋屈伯彦学,三年业毕,博通坟籍。——《后汉书·郭太传》 翻译:郭太到成皋跟随屈伯彦学习,三年学业完毕,博通典籍。 丁父忧去职,服阕,拜右散骑常侍,仍知制守丧期满除去丧服 诰。——《旧唐书·王丘传》 翻译:父丧去职,服丧期满,拜右散骑常侍,仍管天子的诏书等制诰之事。 勾践自会稽归七年,拊循其士民,士民欲用侯之长,后泛指地方长官 发明 表明 方伯 坟籍 古代典籍 服阙 拊循fǔ 抚慰,安抚 以报吴。——《史记·越王勾践世家》 翻译:越王勾践从会稽回来的七年间,安抚士兵和百姓,想借此报复吴国。 受爵天朝,拜恩私第,自古以为干纪。——G 干纪 触犯法纪 《北齐书·王晞传》 翻译:接受朝廷封的爵位,却感谢有权势的人的推荐提拔,自古以来这种做法就是触犯法律的。 有深谋者不轻言,有奇勇者不轻斗,有远志者不干进。——清·朱锡绶《幽梦续影》 干进 谋求仕进 4

翻译:深谋远虑的人不轻易表态,勇敢的人不轻易争斗,有大志向的人不谋求仕进。 干没 侵吞公家或别人的财物 美好的食甘旨 物,特指奉养父母的食品 钩考勾考 “屿仆葛延遏为屿商贾,多干没其赀。”——《新五代史·李崧传》 翻译:李屿的仆人葛延遏为李屿做买卖,常常侵吞他的资材。 臣母多病,臣家素贫,甘旨或亏,无以为养。——清·朱锡绶《奏陈情状》 翻译:我母亲多病,我家向来贫困,奉养父母的食品有时都不够,没有可以拿来奉养母亲的东西。 (绍兴十一年十二月)癸酉,命尚书省置籍,勾考探求、考核 诸路滞狱。----《宋史·高宗纪六》 翻译:初九,命令尚书省设置簿籍检查考核各路积滞案件。 1. 供给行旅宴饮所需之物。 驱令供顿不敢藏,万姓无声泪潜堕。----唐·元稹《连昌宫词》 翻译:强迫供应食宿不敢有私藏,百姓们无声暗暗流泪。 江南风俗,儿生一期jī……常有酒食之事耳。供顿 2. 设宴待 客。 无教之徒,虽已孤露,其日皆为供顿。----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孤露:孤单无所荫庇,指丧父,丧母,或父母双亡) 翃备供顿,肉败粮臭,众怒以叛。----《旧3. 指饮食。 唐书·王翃传》 翻译:王翃为部队准备了饮食,但是肉和粮都是腐败的,部队愤怒而叛乱。 H 汗漫

漫无边际 后湖汗慢无际,贼舟楫未具,不得渡。——《鸥陂渔话·汉口后湖诗》 翻译:后湖漫无边5

际,敌人没有船只,没法渡湖。 诩好刺举,无所回容。数以此忤权戚。——回容 曲法宽容 《后汉书·虞诩传》 翻译:虞诩喜欢探查揭发坏人,毫不宽容,屡次因此触怒权臣贵戚。 天子实云,虽有后事,晋勿与知可也。----1.后来的事。 《左传·昭公三十二年》 翻译:天子已经说了话,即使以后有事,晋国可以不参加。 吾疾甚,以后事属君,君其与爽辅少子。----后事 2.身后之事。 《三国志·明帝纪》 翻译:我病得很严重,将身后事托付给你,你一定要跟曹爽共同辅佐年幼的儿子。 高祖举兵将入洛,留暹佐琛知后事。----《北3.后方事宜。 齐书·崔暹传》 译文:高祖起兵将入洛阳,把崔暹留下来辅佐高琛主持后方的政务。 毁瘠 哀伤过度而消瘦 坐时两腿前J. 箕踞 伸,形如箕,是倨傲无礼的表现。箕,名词作状语 绩文 写文章 经纪 管理照料 筠有孝性,毁瘠过礼,服阙后,疾废久之。——《梁书·王筠传》 翻译:王筠特别孝敬,哀伤过度,服丧期满后,病了很久。 庄子妻死,惠子吊之,庄子则方箕踞鼓盆而歌。——《庄子》 翻译:庄子的妻子死了,惠子前去吊唁,庄子却像方簸箕一样岔开脚坐着敲打瓦盆唱歌。 读书绩文,志行高洁。——明·杜琼《雪屋记》 翻译:读书写文章,志向品行高洁。 自子厚之斥,遵从而家焉,逮其死不去,既6

往葬子厚,又将经纪其家,庶几有始终者。——韩愈《柳子厚墓志铭》 翻译:自从子厚被贬斥之后,卢遵就跟随他和他家住在一起,直到他去世也没有离开;既送子厚归葬,又准备安排料理子厚的家属,可以称得上是有始有终的人了。 前者舟行往来,屡辱见过。——欧阳修《与见过 访问我 荆南乐秀才书》 翻译:前些时候,我乘船从江上往来,多次让你屈尊过访。 间道 抄小路 乞给轻兵间道驰滑台。——《宋史·郭浩传》 翻译:请求派轻兵从小路驰往滑台。 周公恐天下闻武王崩而畔,周公乃践阼代成践阼 即位,登基 王摄行政当国。——《史记·鲁周公世家》 翻译:周公怕天下人听说武王死而背叛朝廷,就登位替成王代为处理政务,主持国家大权。 脱去粗布衣解褐 服,指入仕做官 铠甲和头介胄 盔,代指武士 靖难 平定变乱 永淳初,解褐婺州参军事。——《新唐书·韦凑传》 翻译:永淳初年,韦凑出仕任婺州参军事。 固有衣冠介胄所不逮者。——明·罗洪先《战马记》 翻译:本身竟有文人武士比不上的地方。 济阳死靖难,公死贼,获赠于朝。——《战马记》 翻译:济阳公在平乱中战死。王桢在剿匪中战死,被朝廷追封。 天长县鞫王甲杀人,既具狱,敞见而察其冤。具狱 定案 ——《宋史·刘敞传》翻译:天长县审问王甲杀人一案,随后定案,刘敞看案卷觉得有怨情。 沮格 阻止;阻挠 説畏其扰,数沮格之。——《新唐书·张说传》 翻译:张说怕他们扰人不便,多次建议不7

这样做。 穰侯使者操王之重,决裂诸侯,剖符于天下,征敌伐国,莫敢不听。——《战国策》 决裂 分割 翻译:穰侯派出的使者操纵王权,任意和诸侯结盟或断交,擅自对外用兵,征伐敌国,朝野上下,莫敢不从。 公卿以下皆卑奉之,独汲黯与亢礼。——K. 彼此以平等清·吴乘权《纲鉴易知录》 翻译:三公、九卿及以下官员都对卫青卑身奉承,唯独汲黯用平等的礼节对待卫青。 臣君者,岂为其口实,社稷是养。——《左俸禄 传》 翻译:君主的臣子,岂是为了俸禄?臣子的职责要保护国家。 今滨江湖郡率少蚕桑,民资渔採以助口实。食物 ——《后汉书·刘般传》 翻译:现在沿江湖的郡多半少种桑养蚕,百姓借打鱼捕猎来补助口粮。 口实 话柄,借口 能作训辞,以行事于诸侯,使无以寡君为口实。----《国语》 翻译:他能发表(上乘的)训导和外交辞令,来和各诸侯国打交道,使我国国君不会有什么话柄。 其秋病卒,黎庶追思,以为口实。----《三谈话的资料 国志·诸葛亮传》 翻译:这年秋天,诸葛亮因病去世,老百姓缅怀他的人品与功绩,经常谈论起他。 且宽假延期,必不敢有爱。——西汉·扬雄宽假 宽容,宽纵 《答刘歆书》 翻译:如果可以宽延期限,必定不敢有所吝惜。 8

亢礼 礼节相待 彼虽新胜,其众亦疲,惧吾再举,故款附以图自安。——《宋史·刘韐gé传》 款附 诚心归附 翻译:他们虽然刚刚取胜,但他们的士兵也疲惫不堪,害怕我们再次进攻,所以诚心归附来谋求自我安定。 叩塞门。指款塞 外族前来通好归附 海外殊俗,重译款塞,请来献见者,不可胜道。——《史记·太史公自序》 翻译:海外不同习俗的国家,辗转几重翻译到中国边关来,请求进献朝见的不可胜数。 因亢旱上章极谏,复以言官旷职召灾,自劾旷职 旷废职守 求退。——《镇海县志·贺钦传》 翻译:由于大旱向皇帝上书尽力规劝,又用言官旷废职守招来灾祸,自我检举请求辞职。 遂乃抗言率众,欲除国患。翼存天子,甘心1.高声而言 毁旦。----三国·嵇康《管蔡论》 翻译:于是公然提出反对的言论,带领自己的国民想要为国除患,为了保护天子而忍痛谗毁自己的兄弟。 抗言 2. 直言 抗言邑小不足容车马。——《明史》 翻译:(海瑞)直言本县太小,容纳不下都御史车马。 邻曲时时来,抗言谈在昔。----晋·陶潜 《移3.对面交谈。 居》 翻译:邻居朋友经常来我这里,谈谈过去的事情,人人畅所欲言。 L. 缧绁léi xiè

捆绑犯人的绳索,引申为牢狱 七年而太史公遭李陵之祸,幽于缧绁。——司马迁《报任安书》 翻译:过了七年,我因“李陵事件”而大祸临头,被关进了监狱。 9

敛衽liǎn rèn 德义已行,陛下南乡称霸,楚必敛衽而朝。整饬衣襟,表示恭敬 ——《史记·留侯世家》 翻译:随着恩德道义的施行,陛下就可以面南称霸,楚王一定整好衣冠恭恭敬敬地前来朝拜了。 人有劝术使遂即帝位,露布天下。——曹操不缄封的文书 《让县自明本志令》 翻译:有人劝说袁术立即登基,向天下人公开宣布。 1.征讨的檄文。“桓宣武北征,袁虎时从,被责免官,会须露布文,唤袁倚马前令作,手不輟笔,俄得七纸,殊可观。”----《世说新语》 翻译:桓温进行北征,当时袁虎随从,结果被斥责露布 军旅文书 免了官职。于是需要公布免职的文书,就叫袁宏靠马背当即完成。袁宏手不停笔,很快写了七张纸,写得十分可观。 2.告捷文书。“露布,捷书之别名也。诸军破贼,则以帛书建诸竿上,兵部谓之露布。”----唐封演《封氏闻见记·露布》 庞勛自谓无敌於天下,作露布,散示诸寨及乡村。——《资治通鉴》 翻译:庞勛自认为天下无敌,他写了布告,并散发到各村寨。 臣以为不幸有疾,罢之可也,至于廪给,糜费于累岁,而追索于一朝,固亦难矣。——黄宗羲《文清薛敬轩先生瑄》 翻译:我认为,不幸染有疾病,罢退他们是可以的。至于膳食津贴,几年的消耗却要在一时归还,本来已经很难了。 从弟穆亦有美誉,欲陵折顗,顗陶然弗与之泛指布告、通告之类 俸禄,薪给,廪给lǐn 指科举时代公家给予在学生员的膳食津贴 陵折 压倒折服 10

校,于是人士益宗附之。----《晋书·周顗yǐ传》 翻译:堂弟周穆也有美好的声誉,想压倒周顗,周顗态度和悦,不与他计较,于是人们更加尊崇依附周顗。 流移 流离、转徒 分别、 剖析 百姓荒馑,流移道路。——《后汉书·朱穆传》 翻译:百姓饥荒,流亡的人充塞道路。 酌其轻重大小之差,胪析以上。——《明史·王宪传》 翻译:斟酌其轻重大小的差异,罗列品析呈上。 乃欲仰首信眉,论列是非,不亦轻朝廷、羞论列 议论,评定 当世之士邪!——《报任安书》 翻译:还想昂首扬眉,评论是非,不也是轻视朝廷、使当世的君子们感到羞耻吗? 盖瓦级甎之破缺者,赤白之漫漶不鲜者,治之则已,无侈前人,无废后观。——韩愈《新修M. 漫漶 模糊难辨 滕王阁记》 翻译:盖瓦、级砖有破了缺了的,红白浸染不鲜明了的,都加以修整治理。不比前人奢侈,但也没有荒废作为后代可观赏的美景。 父友冯侍郎跻仲诸子没入勋卫家。先生赎而没入 没收财物、归之。——清·全祖望《万贞文先生传》 翻译:家为奴,先生给他们赎身并让他们回家。 N. 内兄 逆旅 妻子的哥哥 1.客舍; 旅馆。 编排官王尧臣,其内兄也。《宋史·刘敞传》翻译:编排官王尧臣是刘敞妻子的哥哥。 寓逆旅,主人日再食。——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翻译:住在旅馆,旅馆主人每天提供两11

胪析 人口等入官 父亲的朋友侍郞冯跻仲的几个儿子被没入勋卫人顿饭。 2.旅居。比喻人生匆遽短促。 3.对抗现政权的叛军。 Q. 侵吞牟利,指地位显清要 贵、职司重要而政务不繁的官职 1.封建时代官员遭父母起复 丧,守制尚未满期而应召任职。 2. 明清后又指服父母丧满期后重行出来做官。 3. 泛指一般官员重被起用。 丁、戊年在家抱病,常恐溘逝牖下,渝我初志,失信于世。起复再出,意尤坚定。——曾国藩《谕纪泽纪鸿》 翻译:丁巳和戊午那两年在家养病,常常担心自己突然在家中去世,违背了12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苏轼《临江仙·送钱穆父》 翻译:人生在世就好像旅行,我也包括在旅行者里边。 又与少保于谦、王文等图为不轨,纠合逆旅,迎立外藩。——明·王世贞《中官考二》 翻译:又跟少保于谦、王文等人图谋不轨,勾结叛军,迎立外国君主。 侵渔细民。——宋·司马光《奏为乞不将米折青苗钱状》 翻译:侵夺平民百姓的利益。 今以怜才,拔充清要;宜洗心供职,勿蹈前愆。——《聊斋志异》 翻译:现在因为怜惜你的才能,才选拔你充任这个清高的要职,你要改过自新,认真办事,不要再犯以前的错误了! 侵渔 侵夺 见“夺情”。 内艰起复。——《明史·赵豫传》 翻译:母死守丧,期满复职。 起复 开缺或革职我最初的志向,失信于天下人。后来重被任用再出山(打仗),意志尤其坚定。 权知 暂时代理 某官职 召权知开封府,迁右司郎中。——《宋史·包拯传》 翻译:召令暂时代理开封府尹,升为右司郎中。 开元末,举进士,献书阙下,诏中书试文章,阙下 帝王宫阙之下 擢拜右拾遗。——《旧唐书·李揆传》 翻译:开元末年,应试进士,向皇帝建言献策,皇帝下诏让中书省考察他的文学才能,破格任命为右拾遗。 迟疑徘徊、逡巡 欲行又止的样子 名义高而没有多少事可清秩 做的官 清贵的官职。 秦人开关延敌,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贾谊《过秦论》 翻译:秦人打开函谷关口迎战敌人,九国的军队有所顾虑徘徊不敢入关。 宜以南京清秩处之。——《明史》 翻译:应当用南京清闲的职务安置他。 丞相初得君,有志重儒术。乃言天下士,徒此占清秩。----宋·梅尧臣《送何济川学士知汉州》 缙绅儒流,茅靡麇集。 ——明·胡应麟 《少群集,群聚 室山房笔丛》 翻译:官宦和士大夫们络绎不绝聚集(于此)。 纳钱财以赎爵功名 梁太祖初镇宣武,让以入赀得幸,养为子,易其姓名曰朱友让。——《新五代史·南平世家》 翻译:梁太祖最初为宣武节镇时,李让靠进献资13

麇集qún R. zī 入赀 罪或取得官财得到宠幸,梁太祖收养他作儿子,更改他的姓名为朱友让。 S. 病情好转一疾少间,复求外,以为汝州。 ——《宋史·刘敞传》 翻译:疾病稍好期间,又请求出任外职,任为汝州知州。 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征拜尚书。《后汉书·张视事 治事,任职 衡传》 翻译:(张衡)在河间相位上任职三年,给朝廷上书,请求辞职回家,朝廷任命他为尚书。 或许, 差不多 庶几 希望 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孟子》 翻译:大王如果非常喜好音乐,那齐国恐怕就治理得很不错了! 始大改其为,庶几有立。——欧阳修《与荆南乐秀才书》 翻译:这才大大改进了我所写的文章,差不多可以在世上立足。 司令 掌管节令 斯须 片刻, 一会儿 夫玄冥司令,草木消歇闭塞。——明·杜琼《雪屋记》 翻译:冬神掌管时令,草木消褪凋零。 礼乐不可以斯须去身。——《礼记》 翻译:礼乐片刻都不能离开身心。 句践患吴之整也,使死士再禽焉,不动。《左死士 敢死的勇士 传·定公十四年》 翻译:勾践担心吴军军阵严整,派敢死队再冲锋擒捉吴军,吴军阵势不动。 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允之任也。损益 增减,改动 ——《出师表》 翻译:至于处理事务,斟酌情理,毫无保留地贡献忠言,那是郭攸之、费祎、董允的责任。 深刻刻深 是时赵禹、张汤以深刻为九卿矣。——《史严峻苛刻 记·酷吏列传》 翻译:这时赵禹、张汤由于严峻刻薄而位列九卿了。 14

少间 些 至若启斯屋而观夫雪之态度,则见于诸作者T. 态度 之形容,予不暇多记也。——明·杜琼《雪屋记》

姿态风度 翻译:至于打开这座雪屋所能看到的雪的样子,就从各位作者的描述中看得到,我没有空闲多加记录了。 安到郡,不入府,先往案狱,理其无明验者,条上 备文向上陈述 条上出之。——《后汉书·袁安传》 翻译:袁安到郡后,不进官府,先去审查案件,查出那些没有明确证据的犯人,列条上奏,要求放他们出狱。 指初作官。通籍 意谓朝中已有了名籍。 洪愈通籍四十餘年,所居不增一椽,出入徒步。——《明史·袁洪愈传》 翻译:袁洪愈为官四十多年,居住的房子没有扩建过,出门都是步行。 莽(王莽)败,天下乱,与外氏家属从田间奔入W. 指外祖父母宛城。——《东观汉记·朱晖传》 翻译:王莽失败,天下大乱,朱晖与外婆家人从田间进入宛城。 家既落,君委曲以奉甘旨,故乡望公得与二三故旧歌啸山水间二十余年。——清·魏禧《文委曲 曲意迁就 学徐家君传》 翻译:家道衰落后,徐谦尊殷勤地奉养父母,所以父亲能够与几个老友在山水间歌咏吟啸,(过这种闲适自在的生活)达二十多年。 亡何 X.

外氏 家 同“无何”,不久 袭职与替职 亡何,使者至。——[清]蓝千秋《江公皋传》 翻译:不久,使者到了。 宪定军功袭替格。——《明史·王宪列传》

15

袭替 在此以前。先是 用以追述往事 乡闾 乡里 孝顺父母, 友爱兄弟 翻译:王宪订立了按军功袭荫官职的办法。 先是,祥尝行荆州事。——《周书·贺兰祥传》 翻译:在这之前,贺兰祥曾经代理荆州事务。 少知名,为乡闾所重。----《周书·贺兰祥传》 翻译:年轻时就已有名气,被乡里看重。 事母、兄以孝友闻。——《新唐书·张文瓘传》 翻译:他侍奉母亲、兄长,凭借孝友闻名乡里。 平日重名节,慎行藏,视世之名位利禄,若将浼焉。——归庄《严祺先文集序》 翻译:平日看重名节,行止(行,做事;藏,隐退)谨慎。看待社会的功名利禄就好像将要玷污了他。 (唐)德宗之末,十年无赦,群臣以微过谴逐者皆不复叙用,至是始得量移。——司马光《资1、任用 治通鉴》 翻译:唐德宗末年,连续十年没有大赦天下,因为小过失而被驱逐的很多大臣都不再任用,到这个时候才得到升迁。 孝友 行藏 出处或行止 叙用 (明帝)又尝梦见后,於是差次舅氏亲疏高下,敍用各有差,赏赐累钜万。”----《三国志·文2、分等级进昭甄皇后传》 用 翻译:此后明帝又多次梦见母亲,益发增加了对母亲的思念之情。于是对诸舅氏按亲疏排出顺序,分别予以任用,赏赐累计达到万两之巨。 16

宪宗数欲亲用,颇为韦贯之奇詆,偃蹇不得犹困顿。 进。----《新唐书·段文昌传》 翻译:唐宪宗多次想重用段文昌,但是段文昌总是被韦贯之诋毁,因此困顿得不到重用。 遇薛怀义于朝,怀义偃蹇,良嗣怒,叱左右批其颊,曳去。——《新唐书·苏良嗣传》 骄傲,傲慢 翻译:在朝堂遇到薛怀义,薛怀义傲慢无礼,苏良嗣大怒,命随从扇薛怀义耳光,拽他离开。 Y. 偃蹇 偃蹇 艰涩; 艰难。 诗人以一字为工,世固知之,惟老杜变化开闔,出奇无穷……今人多取其已用字模放用之,偃蹇狭陋,尽成死法。——宋·叶梦得《石林诗话》 及臻厥成,天下晏如也。——《史记·司马相如列传》 翻译:而等到它获得成功,天下就安然无恙了。(厥:代词) 乃赐边民谷帛牛马有差,赖以存活者众。——《元史·彻里传》 翻译:于是分别赐给边疆人民粮食、布帛、牛、马,依靠这些而生存下来的人很多。 安定; 晏如 安宁; 恬适。 不一, 有区别 有差 17

士大夫的代称。 衣冠 借指文明礼教。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李白《登金陵凤凰台》 翻译:吴国宫殿的鲜花芳草遮没荒凉小径,晋代多少王族已成荒冢古丘。 秦桧,大国之相也,反驱衣冠之俗,而为左衽之乡。——《宋史·胡铨传》 翻译:秦桧是大国的宰相,反而驱使百姓放弃文明风俗,成为衣衽向左的地区。 有间 过一会儿 有具体职有司 务、做具体工作的官吏 诱进 引导别人进取或进用 官名,古时谒者 亦用以泛指传达﹑通报的奴仆。 扁鹊见齐桓公,立有间。《韩非子·喻老》翻译:扁鹊去拜见齐桓公,站了了一会儿。 若此,乃有司职耳。——《明史·程信传》 翻译:像这些事,是主管官吏的职责。 见蜀地辟陋有蛮夷风,文翁欲诱进之。——《汉书·文翁传》 翻译:看见蜀地的民风野蛮落后,文翁就打算诱导教化,加以改进。 据传春秋战国时国君左右掌传达等事的近侍,已用此称。宋以前宦官职名有谒者,东汉有中宫谒者令、中宫谒者。北朝魏、齐有中谒者仆射。 奉命祭西岳 ,道经华阴,忽有舆从羽葆,驰冲卤簿。----蒲松龄《聊斋志异》 舆从 车马随从。 翻译:奉皇帝令去祭祀西岳华山。路过华阴的时候,忽然有支打着仪仗的人马,急速冲来,也不回避朱玮的队伍。 18

歆因移书太常博士,责让之。——《汉书·刘致书 移书 移文 布告, 发送公文 1.汉代二千石以上官员高祖为亭长,常告归之田。——《史记·高翻译:高祖做亭长的时候,经常请假回家到田里去。 歆传》 翻译:刘歆于是给太常博士发文书,责备他。 公(袁可立)心疑之,移文东江审其颠末。毛帅以是恨公。——明·黄道周《节寰袁公传》

翻译:袁可立对这个数字不相信,于是正式发布公文审查毛龙文东江军的战况始末,毛龙文因此嫉恨袁可立。 依例给以在祖本纪》 任休假的待遇。告,休予告 假。 2.后代凡大臣因病、老准予休假或退休的都叫予告。 故事,外官谢病不再起,吏部重其才,用何景明例,特予告归。予告者,例得再起。——《明史·李攀龙传》 翻译:按惯例,地方官因病辞职的便不再起用,吏部看重他的才能,沿用何景明的先例,特地准许他休假回家.休假的,依惯例可以再次起用。 抚安西土,振旅而还。——《周书·贺兰祥整队班师 传》 翻译:安抚西边国土的百姓后,才整顿大军班师。 其尊府以直谅为族人所怨怒。——[清]刘大櫆《松江府通判许君传》 翻译:他的父亲因为19

Z 振旅 直谅 正直、诚信 正直诚信被同族人所怨愤。 予既附志于《潜斋墓表》中,复摭拾其事以摭拾zhí 挑选,摘取 传之。—— [清]全祖望《姚敬恒先生事略》 翻译:我在把志文附在了《潜斋墓表》中之后,有捡拾他的一些轶事为他作传。 至察 过于明察,苛察 宋庆礼大刚则折,至察无徒。----《旧唐书·宋庆礼传》 翻译:宋庆礼为人太刚硬而易受挫,对人太苛察就无可用之人。 于是约车治装,载券契而行。——《战国策·冯治装 整治行装 交还官职, 即退休 古代称父之姐妹所生子女为外兄弟姐妹,称母中表 之姐妹所生子女为内兄弟姐妹。外为表,内为中,合而称之“中表” 中贵 有权势的太监 皇帝的诏谕,唐宋以中贵督太和山,干没公费。——《明史·韩文传》 翻译:皇帝亲信的宦官监管太和山,侵吞公款。 驾旋,以中旨代王琼为兵部尚书。——《明史·王宪传》 20

谖客孟尝君》 翻译:于是套好车马,整治行装,载上契约票据动身了。 明年致仕,逾年卒。——《明史·程信传》 翻译:第二年退休,过了一年就去世了。 致仕 祥与护中表,少相亲爱。——《周书·贺兰祥传》 翻译:贺兰祥与晋公护师是中表亲戚,从小关系就很亲密。 中旨 后指不经中书门下而由内廷直接发出的敕谕 翻译:皇帝回京,以皇帝诏谕任命他代替王琼担任兵部尚书。 意欲赴礼部试,而绌于资斧。——[清]张潮《虞资斧 盘缠,旅费 初广志》 翻译:打算赴京参加礼部举行的考试,然而盘缠不足。 民畜官驴四十匹,莱守核其孳息状,与籍不孳息 滋长、繁殖 合。——明·宋濂《吴德基传》 翻译:有百姓饲养了四十匹官驴,莱郡太守核查官驴繁殖的情况,与登记在册的情况不一致。

2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