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 明 天 做 准 备
电子教案
任教学科: 音乐 (基本乐理) 所教班级: 七、八年级
教师姓名: 宋静宣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学习、认识音的产生、性质、时值。
教学班级:
七、八年级
重点难点:
音的认识
音的分组,音的时值,各休止符时值。
教学方法:
讲解法、讨论法、练习法等。
教学内容:
1、 音的产生:由于物体的震动而产生。
2、 音的性质:高低(振动频率)、强弱(振幅大小)、长短(时值)音色。
3、介绍键盘
白键:52个,基本音级(音名:CDEFGAB排列,唱名:do re mi fa soi la si 排列。)
黑键:36个,变化音级(无固定音名,其名称按相邻白键,通过使用变音记号表达)
八度:在一个八度内,白键和黑键上的乐音共有12个,相邻两键的音高距离为半音,相隔两键上午音高距离为全音。
4、音的分组:A2---- c5
A2 C1 C c c1 c2 c3 c4 c5
大字二组—大字一组—大字组—小字组—小字一组—小字二组—小字三组—小字四
组—小字五组
( 低 音 区 ) ( 中 音 区 ) ( 高 音 区 )
共有七种完整的,两组不完整的。
5、音符的组成
一般情况下,音符通常由三个部分组成:符头、符干、符尾。
4、音的唱名与音名
从记谱中我们不难看出,在许许多多的音当中具有实际意义的只有七个(不包括黑键)。而这七个音则各自有它们的唱名和音名(常被人忽视)。如图:
第二课时 五线谱
教学目标:
学习、认识五线谱,音符,休止符,省略记号,演奏法记号
教学班级:
初中一、二年级
教学重难点:
音符时值的基本划分与特殊划分,省略记号。
教学方法:
讲解法、讨论法、练习法等。
教学内容:
1、记谱法的种类:五线谱,简谱
2、谱表 谱号
(1)高音谱号(G谱号):
(2)低音谱号(F谱号):
(3)中音谱号(C谱号)、(次中音)
(4)五线谱的线与间(上下加线与加间)
(5)大谱表:高音谱表与低音谱表的结合形式
3、音符
(1)概念
(2)简谱、五线谱中的音符及其时值比较
全音符,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十六分音符,三十二分音符,六十四分音符
(3)音符的规范写法:
符头、符杆、符尾
符杆的方向
两个声部的五线谱记写
4、休止符
(1)概念
(2)常见休止符表
(3)全休止符的使用说明
5、附点:
(1)概念
(2)常见附点音符表
(3)“附点”的写法:“· ”
(4)常见复附点音符
6.线与间
(1)五线谱上的线从下向上依次可分为五条线。
(2)从下往上又可依次分为四个间。
7.加线与加间
由于记谱需要,经常在乐谱上或下出现加线现象,于是又分别形成了下加线,下加间;上加线,上加间。如图:
加线、加间应注意:
1.加线的长度以记写一个音符为准,不能连用。
2.加线之间应保持一间的距离,不要过密或过宽。
3.加线不能省略。
4.记在上、下加间的音,不应在音符上、下加线。
5.加线一般不超过五条,过多加线则用移动八度记号。
小结:
乐理课视唱课是一门音乐共同基础课,是音乐理论科目中一门系统讲授音乐理论基础知识的课程。这些知识是学习、理解、表现音乐所不可缺少的。认谱,是学习音乐初级阶段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五线谱是已知各类乐谱中记谱较为完善和规范的且被运用得最广泛的乐谱之一,因此,我们应当理解,学好五线谱不仅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前提,也是学习基本乐理的主要环节之一。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