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二 用EXCEL计算描述统计量
一. 实验目的:
1. 掌握Excel中基本的数据处理方法;
2.学会使用Excel进行统计分组,能以此方式独立完成相关作业。 二.实验要求:
1.已学习教材相关内容,理解数据整理中的统计计算问题;已阅读本次实验导引,了解Excel中相关的计算工具。 2.准备好一个统计分组问题及相应数据(可用本实验导引所提供问题和数据)。 三.实验内容:
1.熟练运用进行统计分组。
2.了解Excel的图表功能:创建图表、增强图表; 四. 实验步骤
1. 按照题目把数据输入excel中,如下图所示。
2.制作频数(率)分布表,如下面两个图所示。
3.根据频数(率)分布表在分别制作直方图,折线图和曲线图,如下三个图所示。
实验五 用EXCEL进行假设检验
一.实验目的:用EXCEL进行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 二.实验步骤:
在EXCEL中,进行参数估计只能使用公式和函数的方法,而假设检验除以上两种方法外,还可以使用假设检验工具。 1、假设检验公式
⑴ 构造工作表。如图所示,首先在各个单元格输入以下内容,其中左边是变量名,右边是相应的计算公式。
数据可使用实验三的样本数据
⑵ 将A列的名称定义成为B列各个公式计算结果的变量名。选定A3:B4,A6:B8, A10:B11,A13:B15和A17:B19单元格,选择“公式”菜单的“定义的名称”子菜单的“根据所选内容创建”选项,用鼠标点击“最左列”,点击“确定”按钮即可。如下图所示:
⑶ 输入样本数据,以及总体标准差、总体均值假设、置信水平数据。 ⑷ 为样本数据指定名称。选定C1:C11单元格,选择“公式”菜单的“定义的名
称”选项,用鼠标点击“首行”选项,然后点击“确定”按钮,得到如下图计算结果。
⑸ 结果说明:如上图所示,该例子的检验结果不论是单侧还是双侧均为拒绝H0假设。所以,根据样本的计算结果,在5%的显著水平之下,拒绝总体均值为35的假设。同时由单侧显著水平的计算结果还可以看出:在总体均值是35的假设之下,样本均值小于等于31.4的概率仅为0.020303562<0.05,小概率事件居然发生,所以,同样得出5%的显著水平下,拒绝总体均值为35的假设的结论。
实验感悟和心得:
1.excel是一个很好的计算工具,和传统计算相比,大大提高了计算效率和减少了工作量。但是现在我们接触的还不够多,不够深,有机会一定要好好学习。 2.在做实验的过程中,第一,由于对数据处理不熟悉,比如计算组距,不知道用到什么数据,怎么样处理,所以在运用公式的的时候还要慢慢找。第二,对统计数据的意义不了解,就算跟着步骤走完,得出结论,但是还是不了解得出数据其中的含义。
3.对excel操作不熟悉,如引用公式,制作图表,还有一些快捷方式等,在做实验的过程中慢慢摸索,所以做实验的进度有些慢。不过在重复操作过程中,速度才慢慢有所加快。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