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教学相长构建"做学"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

来源:九壹网
SSN1672—1438 CN11—4994/T 中国观代苁唷装备 20总第11 3年第363期 期 实践教学与课程建设 教学相长构建“做学"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 李滨郭兴启王芳 山东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山东泰安271018 摘要:根据农业生物学实验教学中心建设的实践,从教师和学生两个层面阐述和探讨了适应农业院校发展的大学生实践 创新体系建设。 关键词:实验教学中心实践教学体系创新平台 The construction of a practically teaching system,a combination of doing and studying Li Bin,Guo Xingqi,Wang Fang Shando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Tai’an,271018,China Abstract:According to the practice of the construction of agrobiology experiment teaching center,this article discusses the construction of practically innovative system of undergraduates from two perspectives,teachers and students.The system is adapted to th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al universities. Key words:experimental teaching center;practical teaching system;innovation platform 我校现已发展成为一所“以农业科学为优势, 生命科学为特色”的多科性大学。农业生物学实验教 学中心一贯秉承“教学与科研并重、素质与知识并 重”的理念,坚持“做学结合、以做促学”,充分发 主讲教师负责制,每门实验课程均由承担国家级科研 项目的教授作为主讲教师,并要求主讲教师注重将科 学研究的新技术、新方法和新进展及时运用于实验教 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启迪学生的科学思 挥学科专业的特点,以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提高学生 综合素质为基础,以培养学生的优良学风和创新意识 为核心,以强大的师资力量和优越的教学科研环境为 保障,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开展了包括优化课程结 构,增设双语课程和特色选修课为主要内容的教学方 法和管理体制等的研究和改革,以着力学生的实践能 力和创新能力。 维方式和创新意识。学院还鼓励教授、业务骨干投入 实验教学工作,并逐步形成了一支由学术带头人或知 名教授负责、热爱实验教学、教育理念先进、学术水 平高、教学科研能力强、实践经验丰富、熟练掌握实 验技术、勇于创新的实验教学队伍。 国家级教学名师、校级教学名师以及许多知名教 授常年参与大学生创新实践和实验教学活动。这些学 术水平高、事业心强、师德高尚的教师的辛勤工作, 1教师层面的改革 农业生物学实验教学中心重视实践教学,将提高 学生实践动手能力放在人才培养的突出位置,通过多 种形式加强实践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改变以往教 师手把手教学生做实验的局面,为学生提供了培养创 新和自由发挥的空间。 1.1名师参与,传承传统教学经验 农业生物学实验教学中心在实验教学中采取课程 不仅提高了实验教学水平,也为实验室各项管理制度 的有效实施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带动作用。 1.2与时俱进,研发创新教学项目 农业生物学实验教学中心一贯重视加强学生基础 实验技能的训练,要求教师严肃认真地对待每一堂实 验课,精益求精地完成每个实验环节和步骤,使学牛 的实验技能和素养得以不断提高。 中心在实验教学管理过程中注重实验技术的改 进,积极鼓励教师将科研成果转化为优质的教学资 源。广大教师依据所从事的科研项目,将成熟的科研 成果转化为优质的教学资源并应用到实验教学中,或 者用于指导学生进行国家级大学牛创新性实验、校级 SRT和中心S0RTP项目,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 收稿日期:2012—08—15 作者简介:李滨,博士,教授,主任。 基金项目:山东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编号: 2009291 o 26 2013年2,9 201 3年第3期 总第163期 中国观代孝 装备 SCN1SN11672.1438 4994/'1" -新能力起到了显著的促进作用。 2008年l2月,中心在教师和实验技术人员中启动 用。学生在《微生物学报》《菌物系统》《山东农 业科学》《食品与发酵工业》等学术期刊上多次发 表研究论文。 了面向本科生的创新性实验教学项目的研发活动。此 项活动旨在鼓励教师和实验技术人员开展实验教学内 容、方法及实验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提高设计性 和综合性实验比例,开发、凝练、建设一批激发学生 2.3激发兴趣,组织学生创建科技社团 农业生物学实验教学中心为了更有效地引导学生 开展科技创新活动,鼓励学生组建各种有利于学习或 激发学习兴趣的科技社团。在学生社团的管理中,学 院充分发挥实验教学中心的引导作用,积极联系各级 兴趣和探索精神、引导学生创新的实验教学项目。通 过专家评审,20个项目获得资助并展开研究。通过不 断丰富实验教学内容,改进实验教学手段,提高实验 教学效果,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实验兴趣,也为学生独 立开展创新研究奠定了基础。 2学生层面的进展 学院通过不断丰富实验教学内容,改进实验教学 手段,提高实验教学效果,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实验兴 趣,也为学生独立开展创新研究奠定了基础。 2.1做好保障,为学生开放实验提供场所 2009年,农业生物学实验教学中心设立“大学生 创新研究实验室”,全天候面向全校本科生开放,鼓 励学生自主选题,将相对独立的科研训练起始时间前 移到一、二年级。为便于管理,学院将所有相关的学 生科技活动和课外实验纳入实验中心统一管理,提供 专用研究场所,配备相应的常规仪器设备,并给予适 当的资金支持。由学生自发成立管理机构,负责实验 室的日常管理和维护。 2.2积极引导,鼓励学生主持或参与科技项目 实验中心所在的生命科学学院每年有40多名 学生申请到国家级和校级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项目 以及泰安市科协下达的大学生科技创新引导计划课 题,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对实验思路、方法等进行 设计,开展研究。多名学生参与到指导教师的国家 “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技资源 平台项目或国家自然基金项目的研究工作当中。学 生通过参与这些项目,增强了创新思维,培养了科 研素质。 2008级生物工程专业5名学生参与了校级山东 农业微生物资源与利用创新平台的建设,从泰山筛 选分离了部分具有应用价值的菌种,为“山东省农 业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的平台建设起到了推动作 2013年2月 团组织,使社团在教师的指导和监督下健康发展,做 到“以优秀素质开展优质活动,以品牌活动建设精品 社团”,实现了社团与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 大学生基于校园网建立了内容丰富的协会活动网 站,将他们取得的成果和活动内容等资源放到网上。 2005年3月建成“飞”动植物协会网站,2007年5月建 成“百奥”微生物科技协会以及地衣分类网站,这些 网站均由学生自己制作完成,将实践项目的成果信息 及时通过网站展示出来。 2007年3月成立了“百奥”微生物科技协会。协 会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对泰山自然资源进行了一系列 科学研究,包括泰山大型真菌资源调查研究与开发, 泰山菌种资源的分离、鉴定分类利用,泰山地衣种质 资源的分离、鉴定分类利用,利用地衣进行泰山区大 气质量监测的研究,地衣共生菌藻的分离与培养,野 生蛹虫草的驯化及其培养条件的优化等研究。近年 来,本科生采集泰山地衣标本1 500余份,学生参与鉴 定500余份,建成地衣教学与研究网页。 白2008年10月开始, “飞”动植物艺术协会 的学生结合课外创新实践活动,在专业课教师指导 下着手建设数字标本馆。学校有关部门和实验区对 这项工作高度重视,把它列入校级SRT课题和“挑 战杯”项目,并提供经费和设备支持。经过一年 多的努力,这个山东省首家数字标本馆已经开通 ,目前已经完成 了1 200多种植物标本的数字化制作。馆内每件标本都 有照片,并附有详细的文字介绍。读者通过网站可以 利用植物的科名、属名、学名或者.中文名进行查询。 2.4以赛促学,举办生化技能大赛 农业生物学实验教学中心先后2次举办大学生生 化技能大赛。2009年5月,中心主办了山东农业大学 (下转30页) 27 SSN1 672.1438 CN11.4994/T 中国现代苁唷装备 20总第11 3年第363期 期 真性强,尤其是配备的实践操作演练,能让学生真正 达到工厂模拟化的操作练习。 烟台大学生物工程系将计算机模拟仿真引入实践 教学【6]。这种仿真系统能逼真地模拟工厂运行和各种 事故状态的现象,大大缩短培训时间。 在计算机仿真环节,该校选用了北京东方仿真公 司开发的青霉素发酵工艺仿真软件,以单元操作的形 式进行仿真模拟。青霉素发酵工艺仿真包括青霉素发 酵生产、青霉素的精制和提纯等内容。同时,教师可 以通过计算机监测系统,全程跟踪每组学生的操作, 真正达到实践训练教学的目的。 全的需要,体现了现代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的要求。微 型化实验具有现象明显、操作简便快速、节省经费、 减少污染、安全和便于携带等优点。 参考文献 梁运祥,陈守文.生物工程实验教学体系改革与实践[J]. [1] 段德君,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l,30(7):l11—114. 陈必链.生物工程专业实践性教学的改革与探索 .福 【2] 陈建平,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27(3):48—51. 饶志明,堵国成.本科实践教学的创新与探索:江南大学 [3] 夏海锋,生物工程专业四阶段递进式科学研究能力的培养[J].中国轻 工教育,2010(4):56—59. 3.2建立和推广微量化实验体系 传统实验项目普遍存在反应体系大、样品处理 量多和处理时间长等特点,也使微量移液器、微量与 狭缝分光光度计等现代科教仪器不能充分发挥其先进 性。微型化实验于1988年末开始引入我国,关于微型 实验已有文献报道 J。 贾士儒l力口强生物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环节的探索与实践[J】l [4] 杨华,中国轻工教育,2010(4):59—62. 生物工程综合实践教学创新体系的构建[J].吉林农业 [5] 徐亚维.科技学院学报,201l,20(2):1l3—115. 林剑,于贞.烟台大学生物工程专业生产实习教学改革 [6] 姜爱莉,的探索和实践[J】.微生物学通报,2010,37(12):l8l6一l819. 张恩平.高校生物技术绿色实验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7] 刘林丽,… 实验室科学,2011,l4(2):182一l84. 微型化实验的研究,是着眼于环境保护和实验安 (上接27页) 参考文献 李滨,王芳,宋瑛琳,姚建.大学生实验创新能力培养的新途径 . 实验技术与管理,2010(1O):194.196. 李滨,王芳,张立立,姚建.强化能力建设新型农业生物实验教学 平台『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0(9):124—126. 王芳,李滨,郭兴启.农业生物学实验教学中心网络信息化 台 系统的构建[J].高等农业教育,2008(4):57—60. 郭兴启,李菡,郭恒俊.国内外大学生仓U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比 较fJ].高等农业教育,2009(2):89—91. 王芳,郭兴启,李滨.建设具有农业特色和非农业特色并存的农 业生物学实验教学中心 .中国农业教育,2008(5):19—20. 王芳,李滨 日兴启.农业生物学“三三式”实验教学体系的研 究与实践Ⅲ.实验技术与管理,2008(11):l57.160. 郭兴启,朱常香.农业院校生物学实验教学体系的构建[J].实验 室研究与探索,2009(8):141—144. 首届生物化学实验技能大赛。竞赛面向全体在校学 生,通过笔试、实验选题、实验操作、理念阐述4个 阶段,锻炼学生实际动手能力,激发科研兴趣,打牢 专业基础,培养团队精神,从而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 质。2011年5月举办的第二届生化技能大赛,收到来 自生科学院等9个团队、207名学生的自选命题项目, 并由学生自主创新和设计实验。决赛实验项目中,与 实际生活联系紧密的“生活”课题占据了相当比重, 如分别提取大宝SOD和新鲜黄瓜SOD,并对两者活力 进行比较、现场制作黄瓜SOD霜,还有洗衣粉中磷含 量的测定等项目,可操作性、实用相当强。 郭霄鹏.探索构建地方院校本科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中国高 3结束语 农业生物学实验教学中心有关实验教学新模式的 建立与实施,完善了学生的知识结构,培养了学生的 等教育,2010(18):40—41. 戚业国.大学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改革的深层次思考[J].国内高 等教育教学研究动态,201l(1):12 郑家茂,熊宏齐,潘晓卉.构建开放创新实验教学体系推动学生 自主学习 .中国高等教育,2009(5):39—41. 创新意识,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社会实践能力。 通过多种形式扩大了实验室的开放程度,该实验教学 中心已经成为学生的创新平台,学生的实践技能和创 新能力得以不断提高。 30 2013年2,q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