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初二物理机械运动教案

来源:九壹网


初二物理机械运动 教学目标: 1.认识机械运动的现象?? 2.会选择参照物描述机械运动,会根据对运动的描述指明参照物.知道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3.会运用速度公式解决问题? 机械运动的兴趣引入(如宏观的天体运动或微观的分子运动) 教学重难点: 1.参照物选择? 2.平均速度的测量和计算 知识点一:正确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量程、最小分度值)? 测量长度的常用工具:刻度尺。刻度尺的使用方法:①注意刻度标尺的零刻度线、最小分度值和量程;②测量时刻度尺的刻度线要紧贴被测物体,位置要放正,不得歪斜,零刻度线应对准所测物体的一端;③读数时视线要垂直于尺面,并且对正观测点,不能仰视或者俯视。 长度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米(m),其他单位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 1.测量长度的工具有:,,,测量长度的主要工具是,使用刻度尺前应观察①,②,③, 2.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主要单位是,常用单位是, ⑴0.28Km=m=cm,⑵720s=min=h,⑶36min=h=s, 3.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方法测量细钢丝的直径,把细钢丝紧密排绕在铅笔上,绕32圈后用刻度尺量线圈长度为cm,细钢丝的直径是mm。 4.如图所示,请你写出圆柱体的直径为cm, 5.⑴为了测量一张纸的厚度,小刚数出了100张相同的纸张,压齐后,用刻度尺测出了100张纸的厚度为1cm,则一张纸的厚度大约为μm。 ⑵把细铜丝在铅笔上紧密排绕n圈,测出了这段线圈的总长度为L,则细铜丝的直径为。⑶小明想知道自己脉搏跳动一次所间隔的时间,他用停表测量,在1min内脉搏跳动了72次,则脉搏跳动一次大约需 s。 知识点二:时间的测量 表盘上有长的秒针和短的分针,秒针转一圈通常是30s和60s两种,常用停表的分度值有两种0.2s和0.1s,停表上边的按钮用来旋紧发条和控制表秒的转动。小表盘一周量度30min,分度值为0.2s. 在做“测平均速度”的实验时,停表的示数如图所示, 该停表所示的时间为 min s. 知识点三:误差和错误 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做误差,我们不能消灭误差,但应尽量减小误差。误差的产生与测量仪器、测量方法、测量的人有关。减少误差方法:多次测量求平均值、选用精密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误差与错误区别:

误差不是错误,错误不该发生能够避免,误差永远存在不能避免。 1.关于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误差是实验中的错误,B若方法正确,态度认真,则误差可以避免的, C选用精密仪器,并取多次测量的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 D无论测什么长度,都应该选择最小刻度是毫米的刻度尺。 2.下列有关误差说法中,正确的是() A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B误差就是测量中产生的错误, C只要认真测量,就可以避免误差,D选用精密的测量仪器可以消除误差, 知识点四:参照系 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物理学里把物体位置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运动和静止具有相对性 1“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这是唐代诗人李白《早发白帝城》中的诗句.从物理学的角度看,我们说乘船的人是静止的,所选的参照物是( ) A.彩云B.轻舟C.高山D.两岸 2.据报道,有一天在某工地上,工人在一幢高190m的大楼上施工时,一大片乌云飞快地?飘过大楼的上空,突然有人惊呼“楼要倒了“,引起数千人惊叫狂奔.造成这种错觉的原因是这些人以 为参照物,所以他们以为大楼是 (选填“运动“或“静止”的). 3.观察如图的烟和小旗,可判断现在吹的是 风,乙小车不可能 ,也不可能向 方向运动. 4.A、B、C三列火车在一个车站(如图所示),A车上的乘客看到B车向东运动,B车上的乘客看到C车和站台都向东运动,C车上的乘客看到A车向西运动.站台上的人看A、B、C三列火车各向什么方向运动? 知识点五:运动的快慢,以及运算。 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计算公式:v= 测平均速度 1、实验原理:V=S/t2、实验器材:刻度尺、停表、小车斜面 3、实验时用刻度尺测出小车通过的路程,用停表测出小车通过这段路程所用的时间,在用公式v=s/t计算出小车在这段路程的平均速度。 例1: 子弹在离人17m处以680m/s的速度离开枪口,若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为340m/s,当人听到枪声时,子弹己前进了多少?? 习题1: 飞机速是声速的1.5倍飞行高度为2720m,,当你听到飞机的轰鸣声时,抬头观看飞机已飞到你前方多远的地方?(15℃) 例2:一列队长360m的军队匀速通过一条长1.8km的大桥,测得军队通过大桥用时9min,求:(1)军队前进的速度;

(2)这列军队全部在大桥上行走的时间。 习题2:长130米的列车,以16米/秒的速度正在速度正在行驶,它通过一个隧道用了48秒,这个隧道长多少米? 例3:汽车先以4米/秒的速度开行20秒,接着又以7.5米/秒的速度开行20秒,最后改用36千米/小时的速度开行5分种到达目的地,求:(1)汽车在前40秒内的平均速度;(2)整个路程的平均速度。 习题3:汽车在出厂前要进行测试。某次测试中,先让汽车在模拟山路上以8米/秒的速度行驶500秒,紧接着在模拟公路上以20米/秒的速度行驶100秒。求:(1)该汽车在模拟公路上行驶的路程。(2)汽车在整个测试中的平均速度。 课后作业 1、.如图所示,木块的长度为 cm. 2、参照物:判断物体是否在运动,总要选取某一物体作为标准,这个作为的物体叫。 都可以作为参照物,但人们通常选为参照物。 3、在校运动会上,裁判员要测量运动员的跳远成绩,下列测量工具中合适的是( ) A.分度值是1mm的米尺 B.分度值是1cm,长30m的皮卷尺 C.分度值是1mm,长30m的钢卷尺 D.游标长尺 4、某实验小组用同一把最小分度值为厘米的刻度尺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在下列记录的数据中正确的是( ) A.6.2分米 B.62厘米 C.6.20分米 D.620.0毫米 5、⑴某同学用厘米刻度尺测量物理课本的宽度,共测量4次,其结果分别是17.40㎝、17.50㎝、17.48㎝、17.49㎝,则物理课本的宽度应记作㎝。 ⑵某同学用学生直尺测量活页本的长度时,记录下五组数据10.76cm、10.77cm、10.92cm、10.75cm、10.77cm,其中有次测量值明显是错误的,它是。测量中接近活页本真实的长度是。 6、两辆汽车同时同地向东行驶,甲车的速度为36km/h,乙车的速度为12m/s,若以甲车为参照物,乙车向 运动;若以乙车为参照物,甲车向 运动. 7、研究运动的时候,地面、树木、太阳、人体自身都可以作为运动的参照物.毛泽东主席写的“坐地日行八万里”的着名诗句,从运动学的角度来理解,是以 为参照物,判断 运动了八万里. 8、在一次爆破中,用一根长1m的导火线引爆炸药,导火线以0.5cm/s的速度燃烧,点火者点着导火线后以4m/s的速度跑开,他能否在爆炸前跑到离爆炸地点600m的安全地区? 9、长20m的一列火车,以36km/h的速度匀速通过一铁桥,铁桥长980m.问这列火车过桥要用多少时间? 10、如图所示为某交通标志牌, (1) 请你说出这两个数据的含义, 甲“80”的含义:, 80 乙“南京市60km”的含义:。 南京市 (2)按这样的速度到南京还需的时间至少需要多少小时? 60km 甲 乙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