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判断题
1. 理想气体经历绝热自由膨胀后,其内能变化为零。
2. 当系统的状态一定时,所有的状态函数都有一定的数值。当系统的状态发生改变时,所有的状态函数的数值也随之发生变化。
3. 一定量的理想气体,当热力学能U与温度确定后,则所有的状态函数也完全确定了。 4. 卡诺循环是可逆循环,当系统经一个卡诺循环后,不仅系统复原了,而且环境也复原了。 5. 理想气体非等压过程温度从T1升至T2,其焓变为ΔH=∫T1T2 CpdT
6. 节流膨胀过程,不论是理想气体还是实际气体,也不论结果温度下降还是上升,都是等焓过程。
7. 稳定态单质的ΔfHmO (500K) = 0 。
8. 热化学方程式 N2(g)+3H2(g)=2NH3(g) ΔrHm=-92.36kJ.mol-1 其中的mol-1 意指每生成1mol NH3(g)的热效应。
9. 因理想气体的热力学能与体积,压力无关,所以(ðU/ðV)P=0,(ðU/ðP)V=0 10. 1mol水在101.325kPa下由25ºC升温至120ºC,其ΔH=∫T1T2 Cp,mdT。 11. 因为内能和焓都是状态函数, 而恒容过程UQV, 恒压过程HQp, 所以Qp何Qv是状态函数
12. 恒温过程表示系统既不放热, 也不吸热
13. 由于绝热过程Q=0, W=ΔU, 所以W也是状态函数
14. 当理想气体反抗一定的压力做绝热膨胀时, 其内能总是减小的.
15. 理想气体的内能只是温度的函数, 当其做自由膨胀时, 温度何内能不变, 则其状态函数也不发生变化
16. H2O(1)的标准摩尔生成焓也是同温度下H2(g)的标准摩尔燃烧焓 17. CO 的标准摩尔生成焓 也就是同温度下石墨的标准摩尔燃烧焓
18. 1mol 乙醇在等温变为蒸汽, 假设为理想气体, 因该过程温度不变, 故ΔU=ΔH=0 19. 系统的温度愈高, 热量就愈高, 内能就愈大 20. 不可逆过程的特征是系统不能恢复到原态
二 选择题
1. 在绝热盛水容器中,浸有电阻丝,通以电流一段时间,如以电阻丝为体系,则上述过程的Q,W和体系的△U值的符号为( ) A:W=0,Q<0,△U<0 B;W<0,Q=0,△U>0 C:W=0,Q>0,△U>0 D:W<0,Q<0,△U>0
2. 隔离系统内 ( ) A 热力学能守恒,焓守恒 B 热力学能不一定守恒,焓守恒 C 热力学能守恒,焓不一定守恒 D 热力学能. 焓均不一定守恒
3. 非理想气体在绝热条件下向真空膨胀后,下述答案中不正确的是( ) A Q=0 B W=0 C ΔU=0 D ΔH=0
4. 1mol水银蒸气在正常沸点630K时压缩成液体。知其蒸发热为54566J∙mol-1,设水银蒸气为理想气体,则此过程的ΔH. ΔU为 ( ) A ΔH=ΔU=54566J B ΔH=-54566J,ΔU=-49328J C 由于恒温,故ΔH=0,ΔU=0 D ΔH=-54566J,ΔU=-59804J
5. 373.2K和P0下,水的摩尔气化焓为40.7kJ∙mol-1,1mol水的体积为18.8cm3,1mol水蒸气的体积为30200cm3,在该条件下,1摩尔水气化为水蒸气的ΔU/ kJ∙mol-1为 ( ) A 45.2 B 40.7 C 37.6 D 52.2 6. 体系经历一不可逆循环后,下列答案不正确的是( ) A:ΔU=0 B. ΔH=0 C. W=0 D. ΔCP=0 7. 1mol单原子理想气体从298K,202.65kPa经历①等温 ②绝热 ③等压 三条途径可逆膨胀使体积增大到原来的2倍,所作的功分别为W1. W2. W3,三者的关系是( ) A W1>W2>W3 B W2>W1>W3 C W3>W2>W1 D W3>W1>W2
8. 实际气体经节流膨胀后,若节流膨胀系数μT-J > 0,则过程中 ( ) A ΔH=0,Δp>0,ΔT>0 B ΔH>0,Δp<0,ΔT<0 C ΔH=0,Δp<0,ΔT<0 D ΔH<0,Δp>0,ΔT>0 9. 1mol氧气由0ºC,106Pa经绝热可逆膨胀到最终压力105Pa。已知氧气CV,m=21.05J∙K-1∙mol-1,且可视为理想气体,则最终温度为( )
A 142.3K B 2732K C 203.6K D 1422.7K
10. 将某理想气体从温度T1加热到T2,若此变化为非恒容途径,则其内能变化ΔU为( ) A ΔU=0 B ΔU=CV(T2-T1) C ΔU不存在 D ΔU等于其他值
11. 某理想气体进行绝热自由膨胀,其内能和焓的变化为( ) A ΔU=0,ΔH=0 B ΔU>0,ΔH<0 C ΔU=0,ΔH≠0 D ΔU<0,ΔH<0 12. 有一温泉的温度为60ºC,周围在气温度为25ºC,假设一卡诺热机工作在上述两个热源之间,从温泉吸热100KJ,则对环境作功( )
A 66.67kJ B 10.5kJ C 11.74kJ D 58.33kJ
13. 某化学反应在恒压. 绝热和只做体积功的条件下进行,体系的温度由T1升高至T2, 则此过程的焓变ΔH为 ( )
A:小于零 B:等于零 C:大于零 D:不能确定
14. 298K,将0.005mol的C7H16(l)放在弹形量热计中完全燃烧后温度升高2.95K。若量热计本身及其附件的热容量为8.18kJ∙K-1, 则在该温度下的ΔCHm/ kJ∙mol-1为 ( ) A -4810 B -4820 C 4820 D -4830
15. 氧的燃烧热应 ( ) A 大于零 B 小于零 C 等于零 D 不确定
16. 分子数增加的放热反应在一绝热钢瓶中进行,则 ( ) A ΔH=0 B ΔH < 0 C ΔH > 0 D 不能确定
17. 液体B在P0,沸点T下气化热为ΔVapHmO。1mol P0, T下的该液体向真空蒸发为P0,T气体,吸热Q,对该过程下列各式中不适用的是( ) A ΔH=ΔVapHmO B ΔU=Q
C ΔH=Q+RT D ΔU=ΔVapHmO
18. 戊烷的标准摩尔燃烧焓是-3520 kJ∙mol-1,CO2(g)和H2O(l)的标准摩尔生成焓分别
是-395 kJ∙mol-1和-286kJ∙mol-1 ,则戊烷的标准摩尔生成焓/kJ∙mol-1为 ( )
A 2839 B -2839 C 171 D -171
19. 某化学反应在烧杯中进行,放热2000J,若在电池中进行,该体系作电功800J,若两过程的始终态相同,而且不做体积功,电池中进行的反应的Q为 ( )
A -1200J B 1200J C -2800J D 2800J 20. 理想气体在恒定外压po下,从10dm3膨胀16dm3,同时吸热126J。计算此气体的△U( ) A : -248J B: 842J C: -482J D: 482J
21. 对于任何循环过程, 系统经历几步变化, 则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是: A)
Q0 B) W0 C) QW0 D) QW0
iiiiii22. 一封闭系统当状态从 A到 B发生变化时, 经历两条任意的不同途径, 则: A) Q1Q2 B) W1W2 C) Q1W1Q2W2 D) U0
23. 在一个绝热的刚性容器中, 发生一个化学反应, 使系统的温度和压力都升高, 则: A) Q>0, W>0, ΔU>0 B) Q=0, W=0, ΔU=0 C) Q=0, W>0, ΔU>0 D) Q>0, W=0, ΔU>0 24. 物质的量为n的纯理想气体, 该气体的哪组物理量确定后, 其他状态函数方有定值? A) p B) V C) T, U D) T, p
25. 一定量的理想气体从始态(p1, V1, T1)出发, 分别经过(1) 等温可逆压缩(2) 绝热可逆压缩至相同的体积V2, 则:
A) p2>p1 B) p2 27. 在恒温恒压下, 已知反应A=2B和2A=C的反应热分别是ΔH1和ΔH2, 则反应C=4B的反应热ΔH3为: A) 2ΔH1+ΔH2 B) ΔH2-2ΔH1 C) ΔH1+ΔH2 D) 2ΔH1-ΔH2 28. 已知25ºC时, 反应H2(g)+Cl2(g)=HCl(g)的ΔHwei -92.5kJ, 此时反应的ΔU为: A) 无法确定 B) 一定大于ΔH C) 一定小于ΔH BD) 一定等于ΔH 29. 已知反应C(s)+O2(g)=CO2(g)的ΔH, 下列说法中, 哪个不正确: A) ΔH为CO2(g)的生成热 B) ΔH为C(s)的生成热 C) ΔH与ΔU不相等 D) ΔH与ΔU相等 三 填空题 1. 1mol实际气体做某一不可逆循环, 又回到始态, 则ΔH 0, ΔU 0. 2. 在恒温恒压下, 反应CH4(g)+2O2(g)→CO2(g)+2H2O(l)的Q 0, W 0, ΔH 0. 3. 理想气体由101.325kPa下, 受恒定外压1013.25kPa绝热压缩至平衡态, 则ΔU 0, Q 0, W 0. 4. 饱和水蒸气在等温等压下凝结成液体, 则ΔH 0, ΔU 0, Q 0, W 0. 5. 化学反应的等压热效应Qp与等容热效应QV的变换关系式是 . 6. 反应CO(g)+2H2(g)=CH3OH(l)的rHm(298K)= , rUm(298K)= . 已知fHm(CH3OH,l,298K)238.35kJmol, fHm(CO,g,298K)110.525kJmol1 1第三章 热力学第二定律 一 判断题 1. 自发过程一定是不可逆过程。 2. 绝热可逆过程的ΔS=0,绝热不可逆膨胀过程的ΔS>0,绝热不可逆压缩过程的ΔS<0。 3. 自发过程的熵变,ΔS>0。 4. 体系经一不可逆循环后,其ΔS>0 5. 体系经一不可逆循环后,其环境熵一定增大。 6. 自然界中存在温度降低,但熵值增加的过程。 7. 熵值不可能为负值。 8. 化学势是容量性质。 9. 过冷水结冰的过程是在恒温. 恒压. 不做非体积功的条件,由基本方程可得ΔG=0。 10. 绝热循环过程一定是个可逆循环过程。 11. 298K时,稳定态单质,其标准摩尔熵Sm0(B,298K) = 0 。 12. 100ºC,101325Pa时H2O(l)变为H2O(g)该过程的熵变为0。 13. 一定量的理想气体的熵只是温度的函数。 14. 化学势高的相,其吉布斯自由能一定高。 15. 一体系中发生任何过程的熵产生都不会小于零。 16. 等压条件下,理想气体的化学势随温度升高而降低。 17. 熵增加的过程一定是自发过程. 18. 为了计算绝热不可逆过程的熵变, 可以在始终态之间设计一条绝热可逆途径来计算. 19. 冰在273K, 101.325KPa下转化为液态水, 其熵变ΔS=ΔH/T>0, 所以该过程为自发过程. 20. 熵增加原理适用于一切过程. 21. 在等温等压不做非体积功的条件下吉布斯函数减小的过程一定是自发过程. 22. 在等温等压下, 吉布斯函数变化大于零的化学变化都不能进行. 23. 绝热过程都是定熵过程. 二 选择题 1. 在一个密闭绝热的房间里放置一台电冰箱,将冰箱门打开,并接通电源使其工作一段时间之后,室内的平均气温将( ) A:升高 B:降低 C:不变 D:不一定 2. 对于孤立体系中发生的实际过程,下列式中不正确的是( ) A:W=0 B:Q=0 C:ΔS>0 D:ΔH=0 3. 过程A→B,经可逆途径熵变为ΔS1, 经不可逆途径熵变为ΔS2 按克劳修斯不等式ΔS≧∫δQ/T 下述结论正确的是( ) A:ΔS1>ΔS2 B:ΔS1=ΔS2 C:ΔS1<ΔS2 D:ΔS1. ΔS2无必然联系 4. 一列火车在我国铁路上行驶,在下述哪一种地理和气候条件下内燃机的热效率最高 ( ) A;南方的夏天 B:北方的夏天 C:南方的冬季 D:北方的冬季 5. 某化学反应在300K. PO下于烧杯中进行,放热60KJ∙mol-1若在相同条件下安排成可逆电池 进行,吸热6KJ∙mol-1则该体系的熵变为( ) -- A:-200J∙K1∙mol-1 B:200 J∙K1∙mol-1 -- C: -20 J∙K1∙mol-1 D:20 J∙K1∙mol-1 6. 单原子理想气体的CV,m =(3/2)R, 温度由T1变到T2时,等压过程的熵变ΔSP与等容熵变ΔSV之比是 ( ) A:1∶1 B:2∶1 C:3∶5 D:5∶3 7. 体系由初态A经不同的不可逆途径到达终态B时,其熵变ΔS应如何 ( ) A:各不相同 B:都相同 C:不等于可逆途径熵变 D:不一定相同 8. 一摩尔理想气体从V1,P1到V2,P2,体系熵变计算公式为( ) A:无公式可算; B:ΔS=CV,m ln(P2/P1) + CP,m ln(V2/V1) C:ΔS=CP,m ln(V2/V1)+ R ln(V2/V1) D:ΔS=CP,m ln(P2/P1) + CV,m ln(V2/V1) 9. 一绝热容器分成两部分,分别置入同温. 同压的1molO2和3molN2(均为理想气体),抽去隔板使两气体混合达到平衡,则终态与始态热力学概率之比率(Ω2:Ω1)为: ( ) A:e×p(13.5×1023) B:e×p(27.0×1023) C: e×p(54.0×1023) D:e×p(6.75×1023) 10. 根据熵的统计意义可以判断下列过程中熵值增大的是( ) A:水蒸气冷却成水 B:石灰石分解成石灰 C:乙烯聚合成聚乙烯 D:理想气体绝热可逆膨胀 11. 恒温下将压力为P的0.8mol的氮气和压力为P的0.2mol的氧气,混合为压力P的混合气,设氮气和氧气均为理想气体,则混合过程熵变为 ( ) A: ΔS=0 B:ΔS=0.416J∙K-1 C: ΔS=4.16J∙K-1 D: ΔS=8.32J∙K-1 12. 将1mol甲苯在101.325kPa,110ºC(正常沸点)下与的热源接触,使它向真空容器蒸发,完全变成101.325kPa,110ºC下的。该过程的: ( ) A ΔvapSm = 0 B ΔvapGm = 0 C ΔvapHm = 0 D ΔvapUm = 0 13. 25ºC时1mol理想气体等温膨胀,压力从10 po 变到po,体系吉布斯自由能变化多少?( ) A:0.04kJ B: -12.4kJ C:1.24kJ D:-5.7kJ 14. 2molH2和2molCl2在绝热钢筒中反应生成HCl气体,起始为常温常压,则 ( ) A:△rU=0 △r H=0 △r S>0 △r G<0 B: △rU<0 △r H<0 △r S>0 △r G<0 C: △rU=0 △r H>0 △r S>0 △r G<0 D: △rU>0 △r H>0 △r S=0 △r G>0 - 15. 1molN2(g)(可视为理想气体),在始态P1=101325Pa,T1=298K,熵S1=191.5J∙K1,经绝热可逆膨胀,温度降到-40ºC过程的ΔF为( ) A:10556J B:11907J C:14340J D:13799J 16. 1mol理想气体从300K,P0 下等压加热到600K,已知此气体的S0m(300K)=150.0J∙K-1∙mol-1,CP,m = 30.00 J∙K-1∙mol-1,则此气体S0m(600K)/ J∙K-1∙mol-1为 ( ) A 150.0 B 300.0 C 20.8 D 170.8 17. 恒温恒压条件下,某化学反应若在可逆电池中进行时吸热,据此可以判定下列热力学量中何者一定大于零 ( ) A ΔU B ΔH C ΔS D ΔG 18. 从热力学基本关系式可导出(∂U/∂S)V等于: ( ) A:(∂H/∂S)P B:(∂A/∂V)S C:(∂U/∂V)S D:(∂G/∂T)P 19. 下列四个关系式中,哪一个不是麦克斯韦关系式?( ) A:(∂T/∂V)S=(∂V/∂S)P B:(∂T/∂P)S=(∂V/∂S)P C:(∂S/∂V)T=(∂P/∂T)V D:(∂S/∂P)T=-(∂V/∂T)P 20. 1mol范德华气体的(∂S/∂V)T应等于 ( ) A:R/(Vm-b) B: R/Vm C: 0 D: -R/(Vm-b) 21. 某实际气体的状态方程为PVm=RT+αP,其中α为大于零的常数当该气体经绝热向真空膨胀后,气体的温度 ( ) A:上升 B:下降 C:不变 D:无法确定 22. 对273K─277K的水进行绝热可逆压缩(已知:水在277K时密度最大),水的温度将 ( ) A:上升 B:下降 C:不变 D:不确定 23. 下列偏导数必小于零的是 ( ) A (∂G/∂P)T B (∂U/∂S)V C (∂U/∂V)S D (∂S/∂P)T 24. 某物质溶解在互不相溶的两液相α和β中,该物质在α相中以A形式存在,在β相中以A2形式存在,则α和β两相平衡时( ) A:μaAdnaA=μβA2dnβA2 B: CαA= CβA2 D: aαA= aβA2 D: 2μαA= μβA2 25. 恒温下,单一组分的过冷液体的化学势比其固体的化学势( ) A:高 B:低 C:相等 D:不可比较 26. 把下列化学势与偏摩尔量区别开来 ( ) ⑴ (∂S/∂nB)T,p,nC≠B ⑵ (∂H/∂nB)S,p,nC≠B ⑶ (∂U/∂nB)T,V,nC≠B ⑷ (∂A/∂nB)T,V,nC≠B A:⑴. ⑷偏摩尔量;⑵. ⑶化学势 B:⑴偏摩尔量;⑵化学势;⑶. ⑷都不是 C:⑴偏摩尔量;⑵. ⑷化学势;⑶都不是 D:⑵化学势;⑶. ⑷偏摩尔量;⑴都不是 27. 热力学第三定律可以表示为: ( ) A:在0K时,任何晶体的熵等于零 B;在0K时,任何完整晶体的熵等于零 C:在0ºC时,任何晶体的熵等于零 D:在0ºC时,任何完整晶体的熵等于零 28. 对于标准态稳定单质O2,273K下列物理量中不为零的是( ) A:ΔfH0m B: ΔCH0m C: ΔfG0m D: S0m 29. 已知A(l)在300K时的蒸气压为50.00kPa,蒸发焓为40.00kJ∙mol-1。今有1mol A(l)在300K,100 kPa下变为同温同压的蒸气该过程的ΔG/J为 ( ) A 0 B 133.3 C 1729 D 40000 30 下列各能量函数中哪一个是温度T和p的特征函数 ( ) A 内能U B 焓H C 亥姆霍兹函数A D 吉布斯函数G 31. 在100ºC和25ºC的两个大热源之间的卡诺热机效率是: A) 20% B) 25% C) 75% D) 100% 32. 理想气体在可逆的绝热膨胀过程中: A) 内能增加 B) 熵不变 C) 熵增大 D) 温度不变 33. 水在100ºC和101325Pa下气化, 则该过程: A) ΔH=0 B) ΔS=0 C0 ΔA=0 D) ΔG=0 34. 可逆热机的效率最高,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 假设由可逆热机牵引火车, 其速率将: A) 最快 B) 最慢 C) 中等 D) 不确定 35. 理想气体: (1) 经等温自由膨胀使体积增加一倍, (2) 经等温可逆膨胀使体积增加一倍, (3) 经绝热膨胀使体积增加一倍, (4) 经绝热可逆膨胀使体积增加一倍, 下列说法中何种正确: A) ΔS1=ΔS2=ΔS3=ΔS4 B) ΔS1=ΔS2, ΔS3=ΔS4=0 C)ΔS1=ΔS4, ΔS3=ΔS2 D)ΔS1=ΔS2=ΔS3, ΔS4=0 36. 氧气和氢气在绝热钢瓶中反应生成水, 系统的温度升高, 此时: A) ΔH=0 B) ΔS=0 C0 ΔG=0 D) ΔU=0 37. 1mol理想气体经一等温可逆压缩过程, 则: A) ΔG>ΔA B) ΔG<ΔA C) ΔG=ΔA D) 无法比较 38. 在100ºC和101325Pa下, 1mol水全部气化为100ºC和101325Pa的水蒸气, 则该过程为: A) ΔG<0, 不可逆 B) ΔG=0, 不可逆 C) ΔG>0, 不可逆 D) ΔG<0, 可逆 39. 封闭系统中吉布斯函数G与内能U的关系是: A) G>U B) GA) S体0 B) S环0 C) S体S环0 D) S体S环0 三 填空题 1. 某系统进行不可你循环后, 其系统的ΔS 0, 环境的ΔS . 2. 纯液体在沸点时蒸发,ΔU 0, ΔG 0. 3. 1mol理想气体绝热向真空膨胀, 体积扩大1倍, 则此过程S体S环 0, S体 0. 4. 在绝热, 体积恒定的容器中发生一个化学反应, 使容器的温度和压力都增加, 则该过程的ΔU 0, ΔH 0, ΔS 0, ΔA 0. 5. 1mol理想气体体积由V变成2V, 若经等温自由膨胀ΔS1= J/K, 若经等温可逆膨胀ΔS2= J/K, 若经绝热自由膨胀ΔS3= J/K,若经绝热可逆膨胀ΔS4= J/K. 6. 已知某系统从300K的恒温热源中吸热1000J, 系统的熵变为10J/K, 则此过程是 过程.(填可逆或不可逆) 7. 1mol理想气体由0ºC, 100kPa变成0ºC, 200kPa, 此过程ΔG= J. 8. 在 条件下, 才可使用ΔG<=0来判断一个过程是否可逆. 9. 1mol单原子理想气体等容从T1冷却到T2, 则改过程的ΔS 0, W 0. 10. 使一过程的ΔS=0, 应满足的条件是 . 第四章 溶液 一 判断题 1. 对于纯组分,化学势等于其摩尔吉布斯函数。 2. 在同一稀溶液中组分B的浓度可用×B,mB ,cB表示,因而标准态的选择是不同的,所以相应的化学势也不同。 3. 纯物质的沸点一定随压力的升高而升高。 4. 在298K时0.01mol∙kg-1的蔗糖水溶液的渗透压与0.01mol∙kg-1 的食盐水的渗透压相同。 5. 当温度一定时,在同一溶剂中,某气体的亨利系数越大,则此气体在该溶剂中的溶解度也越大。 6. 理想气体等温可逆过程化学势不变。 7. 对实际溶液,活度是有效浓度,因而它有浓度的量纲。 8. 对实际气体,逸度是有效压力,因而它有压力的量纲。 9. 理想溶液中溶剂分子与溶质分子之间只有非常小的作用力,以致可以忽略不计。 10. 吉布斯-杜亥姆公式只适用于稀溶液 。 11. 只有广度量才有偏摩尔量. 12. 如果两种组分混合成溶液时没有热效应, 则此溶液为理想溶液. 13. 如果二元溶液的溶质在一定浓度区间服从亨利定律, 则在该浓度区间溶剂必然服从拉乌尔定律. 14. 理想溶液与理想气体一样, 是科学上的抽象定义. 15. 稀溶液的沸点总是高于纯溶剂的沸点. 二 选择题 1. 已知373K时液体A的饱和蒸气压为5×104Pa,液体B的饱和蒸气压为105Pa,A和B构成 理想液体混合物,当A在溶液中的物质的量分数为0.5时,气相中B的物质的量分数为 ( ) A 2/3 B 1/2 C 1/5 D 1/3 2. 在298K时, 向甲苯的物质的量分数为0.6的大量的苯-甲苯理想溶液中,加入1mol纯苯,这一过程的ΔG. ΔH. ΔS为( ) ΔG/J ΔH/J ΔS/J A 0 0 0 B -1266 0 4.274 C -2270 0 7.618 D -542.6 0 1.821 3. 298K,PO 下,苯和甲苯形成理想液体混合物,第一份溶液体积为2dm3,苯的摩尔分数为0.25,苯的化学势为μ1 ,第二份溶液的体积为1dm3,苯的摩尔分数为0.5,化学势为μ2 ,则 ( ) A μ1 >μ2 B μ1 <μ2 C μ1 =μ2 D 不确定 4. 298K,PO 下,苯和甲苯形成理想液体混合物,若苯的摩尔分数为0.25,则其中苯的化学势μ1与甲苯的化学势μ2相差Δμ(=μ1-μ2) /J∙mol-1 为 ( ) A 3435 B -3435 C 0 D 无法比较 ** 5. 320K时液体A的饱和蒸气压PA=42.00kPa,液体B的饱和蒸气压PB=108.0kPa, 将×A=0.4的该两液体组成的理想液体混合物置于带活塞的气缸中,开始活塞溶液相接触,在320K下逐渐提升活塞,降低压力,缸内出现第一个气泡时,气相组成YA= ( ) A 0.168 B 0.21 C. 0.28 D 0.79 6. 已知H2服从pVm = RT +αp , α= 0.01481dm3.mol-1。在300K ,p1 = PO 和 p2 =20 PO 的两状态间的化学势之差Δμ(=μ2-μ1)/J∙mol-1为 ( ) A 7500 B 7472 C 20.23 D 3.007 7. 对于理想液体混合物: ( ) A Δmi×H=0 Δmi×S=0 B Δmi×H=0 Δmi×G=0 C Δmi×V=0 Δmi×H=0 D Δmi×V=0 Δmi×S=0 8. 质量摩尔浓度凝固点降低常数Kf,其值取决于 ( ) A 溶剂的本性 B 溶质的本性 C 溶液的浓度 D 温度 9. 恒压下将分子量为50的二元电解质5g溶于250g水中,测得凝固点为-0.93ºC,该电解质在水中的解离度为(已知水的冰点降低常数Kf=1.86K∙kg∙mol-1 ) ( ) A 100% B 50% C 25% D 0 10. 当溶质B分子间作用力小于溶质与溶剂分子间的作用力,则该溶质的亨利常数k×,B与纯溶质的蒸气压PB*之间的关系为( ) A k×,B = PB* B k×,B < PB* C k×,B > PB* D 两者没有联系,无法比较。 11. 已知水在正常冰点时的摩尔熔化热ΔfusHm =6025J∙mol-1, 某水溶液的凝固点为258.15K,该 溶液的浓度×B为 ( ) A 0.8644 B 0.1356 C 0.9353 D 0.0647 12. 298K从大量的A和B的等物质量的理想混合物中分出1molA,至少必须对它作功 ( ) A 1717J B 5.76J C 746J D 207J 13. 298K时,欲从由2molA和2molB组成的理想液体混合物中分出1molA,至少必须对它作功 ( ) A 1717J B 2138J C 928J D 无法计算 14. 某化合物1.5g溶于1kg纯水中。若形成非电解质溶液,冰点降低了0.015K该化合物的摩尔质量m/g∙mol-1可能是 ( ) (Kf=1.86K∙mol-1∙kg-1) A 100 B 200 C 186 D 150 15. 自然界中,有的高大树种可以长到100m以上。能够提供营养及水份到树冠的主要动力是 ( ) A 因外界大气压引起的树干内管的空吸作用 B 树干中内导管的毛细作用 C 树内体液含盐度高,渗透压大 D 营养和水份自雨水直接落到树冠上 16. 烧杯A装有0.1kg, 273K的水,烧杯B装有0.1kg, 273K的冰水(各0.05kg)混合物,用 滴管向二烧杯中分别滴入数滴浓H2SO4。则二烧杯中的温度变化将是 ( ) A A升高. B升高 B A升高. B降低 C A降低. B升高 D A 降低. B降低 17. 过饱和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势比纯溶质的化学势 ( ) A 更高 B 更低 C 相等 D 不可比较 18. 摩尔分数为0.5的甲醇水溶液在293.15K和PO下每摩尔溶液的体积为2.83×10-5m3∙mol-1,甲醇的偏摩尔体积为3.95×10-5 m3∙mol-1, 把1mol水加入大量上述溶液中,溶液体积增加 ( ) A 2.83×10-5m3 B 1.80×10-5m3 C 1.71×10-5m3 D 1.12×10-5m3 19. 在恒温恒压下形成理想液体混合物的混合吉布斯自由能Δmi×G≠O,恒压下Δmi×G对温度T进行微商,则 ( ) A (ðΔmi×G /ðT)P<0 B (ðΔmi×G /ðT)P>0 C (ðΔmi×G /ðT)P=0 D (ðΔmi×G /ðT)P≠0 20. 对于理想溶液,下列偏微商不为零的是 ( ) A [ð(Δmi×G/T)/ðT]P B (ðΔmi×S /ðT)P C [ð(Δmi×F/T)/ðT]P D (ðΔmi×G /ðT)P 21. 下列各式哪个表示了偏摩尔量: A) U B) nBT,p,n(AB)U B) nBT,p,n(AB)H C) nBS,p,n(AB)H C) nBT,p,n(AB)A D) nBT,V,n(AB)A D) nBT,V,n(AB)B nBT,p,n(AB)G nBT,V,n(AB)12. 下列各式哪个是化学势: A) 13. 不挥发溶质溶于溶剂中形成溶液后, 将会引起: A) 熔点升高 B) 沸点降低 C0 蒸气压下降 D) 总是放出热量 14. 二组分理想溶液的总蒸气压是: A) 与溶液的组成无关 B) 介于两纯组分的蒸气压之间 C) 大于任一纯组分的蒸气压 D) 教育任一纯组分的蒸气压 15. 溶剂服从拉乌尔定律及溶质服从亨利定律的二元溶液是: A) 理想稀溶液 B) 理想溶液 C0 实际溶液 D) 共轭溶液 16. 理想溶液的通性是: A) mixV0,mixS0,mixH0,mixG0 B) mixV0,mixS0,mixH0,mixG0 C) mixV0,mixS0,mixH0,mixG0 D) mixV0,mixS0,mixH0,mixG0 17. 在纯水中加入可挥发的A物质形成稀溶液, 在常压下该溶液的沸点将: A) 必然高于纯水的沸点 B) 必然低于纯水的沸点 C) 必然等于纯水的沸点 D) 因条件不全无法确定 18. -5ºC时, 水自动结成冰, 若在此温度下, 过冷水与冰的饱和蒸气压分别为p1和p2, 则: A) p1>p2 B) p1=p2 C) p1 A) yA 三 填空题 1. 在稀溶液中溶剂服从拉乌尔定律, 在 范围内溶质服从亨利定律. 2. 所谓溶液的渗透压时为了阻止 , 保持溶液同溶剂的平衡而必须加在 的额外压力. 3. 第五章 相平衡 一 判断题 1. 在一个给定的体系中,物种数可以因分析问题的角度的不同而不同,但独立组分数是一个确定的数。 2 单组分系统的物种数一定等于1。 3. 二元液系中,若A组分对拉乌尔定律产生正偏差,那么B组分必定对拉乌尔定律产生负偏差。 4. 恒沸物的组成不变。 5. 在简单低共熔系相图中,三相线上的任何一点对应的液相组成都相同。 6. 三组分系统最多同时存在5相。 7. 在苯中加少量的萘固体,用凝固点降低法测萘的分子量,冷却降温而析出的固相是萘结晶。 8. 除恒沸组成处两线重合外,相图中气相线总在液相线之上。 9. 单组分体系相图中液-气平衡线. 固-气平衡线的斜率dp/dT一定大于零。 10. 两液体组分形成完全互溶理想液体混合物时,溶液的蒸气压介乎两组分纯态的饱和蒸气压之间;两液体组分完全不互溶时,系统的总蒸气压等于两组分纯态的饱和蒸气压之和。 11. 对二组分完全互溶的双液态系统, 总是可以通过精馏的方法一次将两个液体完全分开. 12. 若平衡体系的自由度为1, 则在一定范围内改变系统的温度或浓度, 系统的相数不会发生变化. 13. 恒沸混合物的沸点是恒定的, 所以又称恒沸点. 二 选择题 1. 某体系存在C(s). H2O(g). CO(g). CO2(g),H2(g)五种物质,相互建立了下述三个平衡: H2O(g)+C(s)=H2(g)+CO(g) CO2(g)+H2(g)=H2O(g)+CO(g) CO2(g)+C(s)=2CO(g) 则该体系的独立组分数C为 ( ) A C=3 B C=2 C C=1 D C=4 2. 298K时蔗糖水溶液与纯水达渗透平衡,体系的组分数. 相数. 自由度为 ( ) A C=2 Φ=2 f*=1 B C=2 Φ=2 f*=2 C C=2 Φ=1 f*=2 D C=2 Φ=1 f*=3 3. 水的三相点附近,其蒸发热和熔化热分别为44.82和5.994kJ∙mol-1。则在三相附近冰的升华热约为 ( ) A 38.83 kJ∙mol-1。 B 50.81 kJ∙mol-1。 C -38.83 kJ∙mol-1。 D -50.81 kJ∙mol-1。 4. 在0ºC到100ºC的范围内液态水的蒸气压P和T的关系为lg(p/Pa)=-2265/T+11.101, 某高原地区的气压只有60kPa,则该地区水的沸点为 ( ) A 358.2K B 85.2K C 358.2ºC D 373K 5. 一个含有K+. Na+. NO3-和SO42-四种离子的不饱和水溶液,其组分数为 ( ) A C=3 B C=4 C C=5 D C=6 6. 碳酸钠与水可组成下列几种水合物:Na2CO3.H2O, Na2CO3.7H2O, Na2CO3.10H2O, 问在 101.3Pa下与Na2CO3.的水溶液和冰共存的含水盐最多可以有几种 ( ) A 没有 B 1种 C 2种 D 3种 7. 乙醚的正常沸点为307.5K,此时摩尔气化焓为27.4kJ∙mol-1,则正常沸点附近,其dp/dT为 ( ) A 3.521kPa∙k-1 B 1.086kPa∙k-1 C 2685kPa∙k-1 D 352.1kPa∙k-1 8. 水的熔点随压力升高而 ( ) A 降低 B 升高 C 不变 D 升高或降低 9. 已知硫可以有单斜硫. 斜方硫. 液态硫和气态硫四种存在状态。它们可以一起稳定共存 吗? ( ) A 可以 B 不可以 C 特定温度压力下可以 D 不一定 10. NaCO3可形成三种水合盐:NaCO3∙H2O. NaCO3∙7H2O. NaCO3∙10H2O,常压下当将Na2CO3(S)投入其水溶液中,待达三相平衡时,若一相是水溶液,一相是Na2CO3(s),则另一相是 ( ) A冰 B NaCO3∙10H2O(s) C NaCO3∙7H2O(s) D NaCO3∙H2O(s) 11. 己知苯-乙醇双液系中,苯的沸点是353.3K,乙醇的沸点是351.6K,两者的共沸组成为:含乙醇47.5%,沸点为341.2K。今有含乙醇77.5%的苯溶液,在达到气. 液平衡后,气相中含乙醇为y2,液相中含乙醇为×2,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 A y2>×2 B y2=×2 C y2<×2 D 不能确定 12. 外压恒定时,同一比例的A和B组成的溶液和蒸气,其沸点和冷凝点有何关系 ( ) A 沸点一定高于冷凝点 B 冷凝点一定高于沸点 C沸点. 冷凝点一定重合 D 沸点. 冷凝点一定不重合 13. 在二组分体系恒温或恒压相图中系统点(物系点)和相点一致的是 ( ) A 单相区 B 两相平衡区 C 三相线 D 不存在 * 14. 若A(l)与B(l)可形成理想液体混合物,温度T时,纯A和纯B的饱和蒸气压PB>***PA,则当混合物的组成为0<×B<1时其蒸气总压P与PB. PA的相对大小为 ( ) **** A P>PB B P<PA C PA<P<PB D 无确定关系 15. 组分A和B可以形成以下几种稳定化合物:A2B(S). AB(S). AB2(S). AB3(S)设所有这些化合物都有相合熔点,则此体系低共熔点最多有几个? ( ) A 3个 B 4个 C 5个 D 6个 16. 某盐-水体系T-×C时液相线的坐标×C时低B相图(×B为质量分数),在80ºB=0.35,而-21º共熔点上,×C时,将100g粗盐溶于水中,通过一次冷却结晶,最多可得B=0.19。问在80º精盐m/g ( ) A 16 B 19 C 35 D 56.4 17. 关于不相合熔点化合物,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该化合物熔体开始凝固的温度和固体开始熔化的温度不相合 B 该化合物开始熔化时液相组成和固相组成不相合 C 在T-×图上,不相合熔点化合物组成线上方是一条水平线 D 在不相合熔点上是固液两相平衡。 18. 当用三角形坐标来表示三组分物系时,若某物系其组成在平行于底边BC的直线上变动时,则该物系的特点是 ( ) A B的百分含量不变 B A的百分含量不变 C C的百分含量不变以 D B和C的百分含量之比不变 19. 常用食盐水溶液作为较低温度的循环液,若盐水的低共熔点T=Te,盐水浓度C=Ce为了 得到较低温度和不堵塞管道的效果盐水的浓度C和使用温度T应控制在 ( ) A 温度略高于低共熔点T>Te,浓度小于低共熔物组成C 21. 在描述恒沸混合物时, 下列哪种说法是不正确的: A) 与化合物一样具有确定的组成 B) 不具有确定组成 C) 平衡时气相和液相的组成相同 D) 其沸点随外压改变而改变 22. 由CaCO3(s), BaCO3(s), BaO(s), Cao(s)及CO2(g)组成的平衡系统, 其独立组分数和自由度分别为: A) 5, 3 B) 4, 2 C) 3, 1 D) 3, 0 三 填空题 1. 在一抽空的容器中放有过量的固体碳酸氢铵, 加热时发生分解, 当反应达到平衡时, 系统的相数= , 独立组分数= , 自由度= . 2. 在一抽空的容器中放有过量的固体碳酸氢铵, 通入少量的氨气, 加热时发生分解, 当反应达到平衡时, 系统的相数= , 独立组分数= , 自由度= . 3. 水的三相点温度为 . 4. A和B组分的气液平衡相图中, 有一最低恒沸点, 恒沸物组成为xA=0.7. 现有一组成xA=0.5的溶液, 将其精馏可得到 和 . 5. 将磨得很细得Cu粉和Zn粉充分混合均匀, 此时系统的相数为 , 将此系统加热熔化后, 在冷却下来成为固体, 则此系统的相数为 . 6. 对于单组分, 二组分和三组分系统, 他们的最大自由度分别为 , 和 . 7. 水蒸气蒸馏时, 馏出的液体物质的摩尔比等于他们的 之比. 8. 相图表明了系统在不同条件下的 状态. 第六章 化学平衡 一 判断题 1. 在恒定的温度和压力下,某化学的ΔrGm就是在一定量的系统中进行1mol的化学反应时产物与反应物之间的吉布斯函数之间的差值。 2. 由ΔrGm0 =-RTlnKO 可知ΔrGm0 是平衡态时的反应吉布函数变。 3. 在等温. 等压条件下,系统总是沿着吉布斯自由能减少的方向进行。若某化学反应在给定条件下ΔrGm <0,则反应物将完全变为产物,反应将进行到底。 4. 在等温. 等压. Wˊ=0的条件下,反应的ΔrGm <0时,若ΔrGm值越小,自发进行的趋势越强,反应进行得越快。 5. 某化学反应的ΔrGm >0,则KO 一定小于1。 6. 当气相反应体系总压P=PO时,KPO=K×。 7. 理想气体反应A+B=2C,当A. B. C的分压相等时,可以用ΔrGm0 来判断反应进行的方向。 8. 标准平衡常数的数值不仅与方程式的写法有关,而且还和标准态的选择有关。 9. 对理想气体反应当反应体系的温度和体积不变,加入惰性气体使压力升高,平衡不会移动。 10. 若已知某气相生成反应的平衡组成,则能求得产物的ΔfGm0. 二 选择题 1. 已知反应2NH3=N2+3H2在等温条件下,标准平衡常数为0.25。那么氨的合成反应(1/2)N2+(3/2)H2=NH3的标准平衡常数为( ) A 4 B 0.5 C 2 D 1 2. 若298K时反应N2O4(g)=2NO2(g)的KP=0.1132kPa, 则当p(N2O4)=p(NO2)=1kPa时,反应 将 ( ) A 向生成NO2的方向进行 B 向生成N2O4的方向进行 C 正好达化学平衡状态 D 难于判断其进行方向 3. 化学反应等温式ΔrGm =ΔrGm0 +RTlnQa,当选取不同的标准态时反应的ΔrGm0将改变,该反应的ΔrGm 和Qa将 ( ) A 都随之改变 B 都不改变 C ΔrGm 不变,Qa变 D ΔrGm 变,Qa不变 4. 对于理想气体反应,以各种形式表示的平衡常数中,其值和温度. 压力皆有关系的是( ) A Ka B Kc C Kp D K× 5. 某低压下气相反应,在T=200K时KP=831400Pa,则Kc/(mol∙dm-3)是 ( ) A 5×102 B 14×106 C 14×103 D 0.5 6. 理想气体反应平衡常数K×与Kc的关系是 ( ) A K×=Kc(RT)ΣυВ B K×=KcPΣυВ C K×=Kc(RT)-ΣυΒ D K×=Kc(V/ΣnВ)ΣυВ 7. 已知718K时Ag2O(s)的分解压力为20.9743Mpa则此时分解反应 Ag2O(s)=2Ag(s)+(1/2)O2(s)的ΔrGm0/kJ∙mol-1= ( ) A -9.865 B -15.96 C -19.73 D -31.83 8. 将NH4Cl(s)置于抽空容器中,加热到597K,使NH4Cl(s)分解, NH4Cl(s)=NH(+HCl(g)3g) 达到平衡时系统总压力为100kPa,则标准平衡常数KO为 ( ) A 0.5 B 0.025 C 0.5 D 0.25 9. 反应 C(s)+2H2(g)=CH4(g) 在1000K时的ΔrGm0=19.29kJ∙mol-1。当总压为100kPa,气相组成在×(H2)=0.7, ×(CH4)=0.20, ×(N2)=0.1 条件下,反应的方向是 ( ) A 向左 B 向右 C 已平衡 D 无法判断 10. 反应 2A+B=3D,在一定条件下该反应达平衡时化学势间的关系为 ( ) A μA=μB=μC B (1/2)μA+μB=(1/3)μC C 2μA=μB=3μC D 2μA+μB=3μC 11. 设有一气相反应 2A+B=3C+2D 现将1molA,2molB和1molD混合,待反应达到平衡后,发现混合物中有0.9molC则该反应 的K×为 ( ) A 2.118 B 6.861 C 0.100 D 0.324 12. 反应 2A+B=3C+2D 当A因反应消耗了0.2mol时,反应进度ξ/mol为 ( ) A 0.2 B 0.1 C 0.4 D 无法确定 13. T,P恒定,化学反应达到平衡,下列式子不一定成立的是( ) A ΔrHm0=0 B ΔrGm=0 C ΔrGm0=-RTln KO D ΣυВμВ=0 14. 标准条件下红辰砂α-HgS与黑辰砂β-HgS的转化反应: α-HgS=β-HgS, 其ΔrGm0=(980-1.456T/K)J∙mol-1,则在373K时 ( ) A α-HgS较β-HgS稳定 B 反应达到平衡 C β-HgS较α-HgS稳定 D 无法判断 15. 298K时水的饱和蒸汽压为3167.74Pa此时液态水的标准生成吉布斯函数ΔfGm0(l)=-237.19 kJ∙mol-1,则水蒸汽的标准生成吉布斯函数ΔfGm0(g)/kJ∙mol-1为 ( ) A -228.19 B -245.76 C -229.34 D -245.04 16. 气相反应 2NO+O2=2NO2 在27ºC时的Kp/KC约为 ( ) A 4×10-4 B 4×10-3 C 2.5×10 -3 D 2.5×103 17. 在相同条件下有反应 (1)A+B=2C ΔrGmO(1) (2) (1/2)A+(1/2)B=C ΔrGmO(2),则 对应于(1). (2)两式的标准摩尔吉布斯自由能变化以及平衡常数之间的关系为 ( ) A ΔrGmO(1)=2ΔrGmO(2),KO(1)=KO(2) B ΔrGmO(1)=2ΔrGmO(2),KO(1)=[KO(2)]2 C ΔrGmO(1)=ΔrGmO(2),KO(1)=[KO(2)]2 D ΔrGmO(1)=ΔrGmO(2),KO(1)=KO(2) 18. 已知298K时乙醇纯液的ΔfGmO/kJ.mol-1=-174.8,其饱和蒸气压为57mmHg, 同温下乙醇1mol∙dm-3水溶液乙醇的平衡蒸气压为4mmHg, 若以C=1mol.dm-3为标准态,则乙醇的ΔfGmO(CO)/kJ∙mol-1=( ) 19. 已知化合物A的无水固体在298K时的标准生成吉布斯函数ΔfGmO/kJ∙mol-1=-90.52,在水中的溶解度为0.1mol∙dm-3,则A在水溶液中(以C=1mol∙dm-3为标准态)298K时的标准生成吉布斯函数ΔfGmO(CO)/kJ∙mol-1= ( ) A -90.52 B -84.82 C -96.22 D 不确定 20. 已知反应 3O(=2O3(g)在25ºC时ΔrHm0=-280 J∙mol-1,则对该反应有利条件是( ) 2g) A 升温升压 B 升温降压 C 降温升压 D 降温降压 21. 已知在某温度区间某反应的平衡常数与温度的关系可表示为lg KPO =-6690/(T/K)+17.3 则反应的ΔrHmO /kJ∙mol-1为( ) A 6690 B -6690 C 6.69 D 128.1 22. 已知在某温度区间某反应的平衡常数与温度的关系可表示为lg KPO =-6690/(T/K)+17.3 - 则反应的ΔrSmO /J.K1∙mol-1为( ) A 17.3 B 143.8 C 331.2 D 条件不全,无法计算 23. 在温度117~237区间得出甲醇脱氧反应的平衡常数与温度的关系为:ln KO=-10593.8K/T+6.470。该反应在此温度区间的ΔrHm0/kJ∙mol-1 为 ( ) A -88.082 B 88.082 C -38.247 D 38.247 24. 某反应的ΔrHm=-102kJ∙mol-1, ΔrS m=-330J∙K-1∙mol-1,该反应的转折温度为 ( ) A 300K B 309K C 400K D 无法确定 25. 10ºC时苯甲酸在水中的溶解度S1=0.207, 30ºC时为S2=0.426。每摩尔苯甲酸的平均溶解热为: ( ) A 6400J B 12000J C 25730J D 36740J 参考答案 第二章 一 判断题 1. 对 2. 错。前一句是对的。错在后一句:状态函数只要有一个改变了,状态就改变了。相应的状态变了就不一定所有的状态函数都变。 3. 错。理想气体的内能只是温度的函数,故温度和内能确定,实际上只确定了一个状态变量。 4. 错。卡诺循环一周,体系复原了,但从高温热源吸热向低温热源放热,并对环境作功。 故环境并未复原。而所谓可逆过程体系,环境同时复原是指可逆过程发生后,过程逆向按原手续进行,当体系复原时,环境也同时复原。 5. 对。理想气体的内能和焓只是温度的函数。 6. 对。 7. 对。 标准态只规定压力为P0 ,而没规定温度。即任一温度下都有相应的标准态,其标准生成焓都为零。 8. 错。该 mol-1 系反应进度1mol,对该反应即生成2molNH3。 9. 错。两式的下角标换为T方成立。 10. 错。该过程的焓变还应包括100ºC时的气化热。且应注意在此温度前后Cp是不同的,还应分段积分。 11. 错 12. 错 13. 错 14. 对 15. 错 16. 对 17. 错 18. 错 19. 错 20. 错 二 选择题 1. D,通电,对电阻丝作了非体积功,W<0,电阻丝对水放热,Q<0,电阻丝温度升高,△U>0。 2. C 隔离系统热力学能(内能)守恒,这是热力学第一定律,而隔离体系内有可能发生PV变化的过程,故焓不守恒。 3. D, 非理想气体绝热自由膨胀Δ(PV)不为零。 4. B,ΔH=-ΔVapH=-54566J; ΔU=ΔH-Δ(PV) =ΔH-RTΔn =-54566J+RT (凝聚过程Δn =-1) 故为B。 5. C ΔH=ΔU+ΔPV=ΔU+ PΔV 气化过程ΔV > 0,所以ΔH>ΔU 或ΔU=ΔH- PΔV =[ 40.7×103-101325×(30200-18.8)×10-6]J = (40.7×103-3.05 ×103)J = 37.6 ×103 J 6. C 体系经一循环,其状态函数改变量为零。唯有W不是状态函数:故有结论C 。 7. A 从P-V图分析。 8. C, 节流膨胀,等焓过程,ΔH = 0。膨胀,ΔP < 0 , μJ-T =(ð T/ð P ) H< 0,必有ΔT<0 9. A 理想气体绝热可逆过程 P1-r Tr = 常数,即 (T2/T1)r = (p2/p1) r-1 r = (21.05+8.314)/21.05=1.395 (T2/T1)r = (1/10) 0.395 = 0.4027 T2 = T1 0.4027 1/1.395 = 273K× 0.521 =142.2K 选D者,是把p2/p1搞反了,成 10/1 了 10. B 理想气体的内能只是温度的函数 11. A 绝热,Q=0,自由膨胀,W=0,故ΔU =0,理想气体,内能和焓只是温度的函数,故ΔT = 0,ΔH = 0。 12. B W =Q(T1-T2)/T1 = 100kJ(333-298)/333 = 10.5kJ 选D者是未将摄氏温度换成热力学温度出错。 13. B 封闭体系,等压,不做非体积功,ΔH=QP 绝热,Q = 0。注意,题问该过程, 而非该反应。如问该反应又如何? 14. D 放热 QV = -8.18×2.95kJ = -24.1kJ ΔCUm = -24.1kJ/ 0.005mol = -4820kJ∙mol-1 由 C7H16(l) +11O2(g) = 7CO2(g) + 8H2O(l) 得Δn=7-11=-4 ΔCHm =ΔCUm +ΔnRT = -4820kJ∙mol-1+(-4)×8.314×298 J∙mol-1 = -4830 kJ∙mol-1 15. C 16. C 绝热,等容(钢瓶)ΔU = 0 ,放热,分子数增加的反应,ΔPV > 0 ,故ΔH > 0。 17. D 始态,终态与P0下的沸腾过程相同,故ΔH=ΔVapHmO,A对。 向真空蒸发,W = 0 ,故ΔU=Q,B对。 ΔH=ΔU+Δ(PV) = Q+ P(Vg-Vl) = Q + PVg = Q + RT C对。 18. D, C5H12(g) + 8O2 = 5CO2(g) + 6H2O(l) ΔrHm=ΔCHm(C5H12)=5ΔfHm(CO2)+ 6ΔfHm(H2O)-ΔfHm(C5H12) = [5(-395)+6(-286)-(-3520)] kJ∙mol-1 = -171kJ∙mol-1 19. A 两过程始终态相同,△U 相等,如作体积功两过程的P△V亦相同。 故 –2000J-P△V = Q -P△V – 800J ∴ Q = 800J – 2000J = -1200J 。 20. C △U= Q - W =126J – 101325Pa×(16-10)×10-3m3= -482J . 21. D 22. C 23. B 24. D 25. A 26. B 27. B 28. A 29. C 三 填空题 1. = = 2. > > > 3. > = > 4. < << > 5. QpQVnRT 6. 128.045kJ/mol, 133.0kJ/mol 第三章 一 判断题 1. 对 这是热力学第二定律的一种表述。 2. 错 绝热不可逆压缩过程ΔS>0 。 3.错 没有孤立体系或绝热过程的前题,此说不成立。 4. 错 熵是状态函数,循环过程体系的ΔS=0。 5. 对 循环,体系的ΔS=0。不可逆循环,总ΔS>0。故环境的熵变必大于零,才能总ΔS>0。 6. 对 熵不仅与温度有关,还和其他状态函数有关。熵变将取决于这些因素变化的综合效应。如绝热不可逆膨胀过程就是温度降低而熵值增加的过程。 7. 对 根据玻耳兹曼公式S= klnΩ,式中Ω为微观状态数,一定大于或等于1。故∆S ≥ 0。 8. 错 是强度性质。 9. 错 不满足均相系统这一条件。 10. 对 循环过程ΔS=0,绝热且ΔS=0的过程,必是可逆过程。 11. 错 0K,纯物质完整晶体的熵值才为0。 12. 错 该过程ΔS = ΔH/T > 0 。 13. 错 理想气体的熵不只是温度的函数。 14. 错 所谓化学势高是指某一组分的偏摩尔吉布斯自由能高。不是该组分的吉布斯自由能高,更不是该相的吉布斯自由能高。 15. 对 16. 对 dμA =-SA,mdT 17. 错 18. 错 19. 错 20. 错 21. 对 22. 错 23. 错 二 选择题 1. A 电冰箱通电,电功将自发转为热,房间的温度升高。 2. D A B 是孤立体系规定的。C是第二定律规定的。只能是D了。又,孤立体系 ΔU=0,如果还有ΔH=0,那就没有什么实际过程发生了。 3. B 熵是状态函数,一个过程的熵变只决定其始终态而与途径无关。 4. D 北方的冬天环境的温度最低。 5. D 熵变等于可逆过程的热温熵ΔS=6 KJ∙mol-1/300K 6. D ΔSp= nCP,mln(T2/T1) ΔSv= nCv,mln(T2/T1) CP,m = (5/2)R CV,m = (3/2)R 7. B 状态函数的性质决定的。 8. B ΔS=CV,m ln(T2/T1)+ R ln(V2/V1) = CV,m ln(P2V2/P1V1)+ R ln(V2/V1) = CV,m ln(P2/P1) + CP,m ln(V2/V1) 9. A ΔS= -∑nBRln×B = -R(1ln1/4+3ln3/4)=2.249R ΔS=kBlnΩ2/Ω1= (R/NA) lnΩ2/Ω1=2.249R lnΩ2/Ω1= 2.249NA =1.35×1024 Ω2/Ω1=e×p(13.5×1023) 10. B B是一固相分解成气相,体积增大的过程,是有序度增大的过程。熵增。而A气体凝聚,C,聚合反应,都是有序度减少的过程。熵减。D绝热可逆过程,ΔS=0。 -1-1 11. C ΔS= -∑nBRln×B = -R(0.8ln0.8+0.2ln0.2) = 4.16J∙K∙mol 12. C 该向真空蒸发过程的始. 终态和正常沸点可逆蒸发的始. 终态相同。而可逆蒸发过程ΔG = 0。 13. D ΔG = nRTlnp2/p1 = 8.314×300Jln0.1= -5743J 14. C 绝热Q=0。钢瓶。W=0。ΔU= 0;该反应本是气体分子数不变的放热反应,在绝热钢瓶中反应时温度升高Δ(PV)>0。故ΔH>0。 反应是自发的,又绝热。ΔS>0 。至此 已可判定为C。 15. B 绝热可逆膨胀是等熵过程 ΔA=ΔU-Δ(TS)= CVΔT- SΔT=(CV-S)ΔT =(1.5×8.314-191.5)(233-298)J = 11097J 16. D ΔSm = CP,m ln(T2/T1) = 30.00 J∙K-1∙mol-1ln2=20.79 J∙K-1∙mol-1 S0m(600K) = S0m(300K) +ΔSm =170.8 J∙K-1∙mol-1 17. C 可逆过程,熵变等于热温商。吸热。Q>0. 18. A (∂U/∂S)V = (∂H/∂S)P=T 19. A 应是(∂T/∂V)S = - (∂P/∂S)V 可由dU=TdS-PdV导得 20. A (∂S/∂V)T = (∂P/∂T)V 范德华气体 P = RT/(Vm- b ) – a / Vm2 (∂P/∂T)V = R/(Vm- b ) 21. C 绝热向真空膨胀是等内能过程 (∂T/∂V)U= -(∂U/∂V)T/(∂U/∂T)V = -(∂U/∂V)T/CV (∂U/∂V)T = T(∂P/∂T)V – P = T[ R/(Vm-α)] - RT/(Vm-α) =0 所以,(∂T/∂V)U= 0 即温度不变。 22. B 水在277K时密度最大即在273K─277K水的体积随温度上升而降即(∂V/∂T)P < 0, 又,绝热可逆压缩是等熵过程 (∂T/∂P)S=-(∂S/∂P)T/(∂S/∂T)P = T(∂V/∂T)P/Cp < 0 23. C (∂U/∂V)S=-P<0 其他(∂G/∂P)T=V>0 (∂U/∂S)V=T>0 答案D (∂S/∂P)T = -(∂V/∂T)P一般情况下是小于零的,但也有的物质如水在0~4ºC,(∂V/∂T)P < 0,则(∂S/∂P)T = -(∂V/∂T)P > 0 24. D 在β相内,化学平衡 μβA2 = 2μβA 两相平衡时平衡条件为μαA = μβA ,综合两式得 2μαA= μβA2 。 25. A 过冷液能自发变为固体。按化学势是物质迁移的推动力理解。 26. C 偏摩尔量下标为T,P。化学势下标为其特征变量。U的特征变量为S,T,(3)错为T,V。故什么都不是。 27. B 28. D 29. C 1, A ( l, 300K,100kPa) → A ( l, 300K,50kPa) ΔG1 = 0 2, A ( l, 300K,50kPa) → A ( g, 300K,50kPa) 可逆相变过程 ΔG2 =0 3, A ( g, 300K,50kPa) → A ( g, 300K,100kPa) ΔG3 = RTln(p2/p1) = 8.314×300 Jln2 = 1729 J ΔG =ΔG1 +ΔG2 +ΔG3 = 1729 J 30. D 31. A 32. B 33. D 34. B 35. D 36. D 37. C 38. B 39. D 40. C 三 填空题 1. = > 2. > = 3. > > 4. = ≠ ≠ ≠ 5. 5.76J/K, 5.76JK, 5.76J?K, 0 6. 可逆 7. 1573 8. 等温等压, 非体积功为零 9. < = 10. (1) 绝热或孤立 (2) 可逆 第四章 一 判断题 1. 对 纯物质,摩尔吉布斯函数即偏摩尔吉布斯函数。 2. 错 化学势的大小不会因标准态. 浓度的选择不同而改变。 3. 对 按克拉贝龙方程dP/dT = ∆H/T∆V,气化∆H,∆V均大于零,故dP/dT > 0. 4. 错 由于食盐电离,在溶液中实际粒子数更多 5. 错 按亨利定律pB=kCCB 。压力一定,kC大,CB小。 6. 错 Δμ= RTlnp2/p1 =-RTlnV2/V1 7. 错 活度是式μB=μOB+RTlnaB中之aB。 对照μB=μOB+RTlnCB/CO aB和CB/CO 一致,浓度量纲已消去。 8. 对 9. 错 溶液中两种分子之间的作用力和同种分子间的作用力都较大,不可忽略。理想溶液的特点是这两种力大小相近。 10. 错 吉布斯-杜亥姆公式适用于任何均相体系。 11. 错 12. 错 13. 对 14. 错 15. 错 二 选择题 1. A YB=×105/(0.5×5×104+0.5×105) = 2/3 BPB/(×APA+×BPB)=0.5× 2. C 注意是“甲苯的物质的量分数为0.6”,加入的是1mol苯,ΔG/J = RTln×(苯) = 8.314×298ln0.4 = -2270 3. B 理想液体混合物μ=μ*+RTln× ×大μ大 4. D 苯和甲苯的标准态化学势不同,无法比较。注意别误以为苯和甲苯平衡而化学势相等。 5. B 缸内出现第一个气泡时, 液相组成同初始液相组成即×A=×A0=0.4, 则气相的组成YA=42×0.4/[42×0.4+108(1-0.4)] = 0.206 A/[42×A+108(1-×A)] =42× 6. A 纯物质化学势之差即摩尔吉布斯自由能之差 ΔGm = ∫Vmdp =∫(RT/p + α)dp = RTln(p2/p1) +α(p2-p1) =8.314×300J∙mol-1ln20 + 0.01481×10-3×101325×19 J∙mol-1 =(7471.9+28.5) J∙mol-1 = 7500 J∙mol-1 7. C 8. A 由Kf = MA.R(T*f)2/ΔVapHm(A)可看出。 9. C 电解质的浓度为(5/50)mol/0.25kg=0.4mol∙kg-1 而由凝固点降低计算得 m=ΔTf/kf = 0.93K/1.86K.kg.mol-1=0.5 mol∙kg-1 即 0.4(1+α) = 0.5 α = 0.25 ** 10. B 此溶液产生负偏差即k×,B ×B< PB ×B 故k×,B < PB 2 11. B - ln×A = (ΔfusHm /R )× ΔTf/Tf* = 0.1457 ×A = 0.8644 ×B = 0.1356 12. A 对这1molA而言, 在溶液中μA=μ*A+RTln(1/2),分离出来后化学势为μ*A,其他仍在溶液中的,因是大量的,不会因分出1molA,化学势就有所变化,故ΔG=G后-G前 = -RTln(1/2) = 1717J 13. B ΔG=G后-G前=ΣnBμB(后)-ΣnBμB(前) =(1molμ`A+2molμ`B+1molμ*A)-(2molμA+2molμB) =[1mol(μ*A+RTln1/3)+2nol(μ*B+RTln2/3)+1molμ*A] - [2mol(μ*A+RTln1/2)+2mol(μ*A+RTln1/2)] = 1molRTln(1/3)(2/3)224 = 8.314×298J ln2.37 = 2138J 14. C 若摩尔质量为m,则溶液的浓度为 (1.5g/m)/kg 0.015K = 1.86K∙mol-1∙kg×(1.5g/m)/kg m = 186g∙mol-1 15. C 16. B 硫酸滴入释放溶解热,A温度升高。对B杯同样有溶解热,而引起冰的熔化,同时硫酸溶入,溶液的凝固点降低,新的固液平衡温度更低。 17. A 从化学势是物质迁移的推动力来理解 18. C 题求的就是水的偏摩尔体积V水m,按集合公式 0.5 V水,m+ 0.5×3.95×10-5 m3∙mol-1=2.83×10-5m3∙mol-1 由此可得 V水,m = 17.1×10-5m3∙mol-1 19. A (ðΔmi×G /ðT)P =ΣnBRln×B < 0 20. D Δmi×G = ΣnBRTln×B,其对T偏微分显然不为零。 而Δmi×G/T =Δmi×F/T = ΣnBRln×S =-ΣnBRln×B Δmi×B 各式中均不含T,其对T偏微分自然为零。 21. A 22. C 23. C 24. B 25. A 26. B 27. D 28. A 29. C 三 填空题 1. 同一浓度范围 2. 溶液中溶剂分子向纯溶剂扩散, 纯溶剂一侧 第五章 一 判断题 1. 对 2. 错 如纯水是单组分,但如计算物种数就可有水,氢离子,氢氧根离子三种。 3. 错 若A组分正偏差,B组分亦正偏听偏差。 4. 错 恒沸混合物的组成会因压力而变。 5. 对 6. 对 f = 3 – Φ + 2 ,f = 0 时,Φ = 5 7. 错 是苯的固体。实验测定的是溶剂的凝固点降低。 8. 错 P-T图就是液相线在气相线之上。 9. 对 dp/dT = ΔH/TΔV 沸腾. 升华过程ΔH >0,ΔV>0 故必有dp/dT >0 。 10. 对 11. 错 12. 对 13. 错 二 选择题 1. A 物种数5;3个化学反应中只有2 个是独立的。故独立组分数为5-2=3。 2. B 水和蔗糖,独立组分数为2;纯水和溶液间有界面(半透膜)应视为2相;温度一定,但膜两侧压力不同有两个对平衡有影响的强度因素,故对此类体系,相律为f*=2-2+2 = 2。 3. A 以P=60kPa代入P-T关系式 4.778=-2265/T+11.101 得T= 358.2K故为A。 又:按常识大气压低了,沸点应降低,D,373K,未变,不对;C,升高了,更不对;B,降到85.2K,不可能低到如此程度。故也可断定为A。 4. C 熔点,恒沸点均二相平衡,低共熔点三相平衡。唯有在临界点,气相液相的区别已消失,成为一相。 5. B 四种离子和水共5 种物种,但四种离子间有一限制条件:正负离子的电荷相等。故独立组分数为4。 6. B 水和碳酸钠,二元系。压力一定 f*=2-Φ+ 1 = 0 Φ =3 故和水溶液,冰共存的只能还有一种水合盐。 7. A 按克拉贝龙方程 dP/dT =Δ H/TΔV = ΔH/(RT2/P) =27.4×103J∙mol-1×101.3kPa/{8.314J∙K-1mol-1×(307.5K)2}=3.5307kPa∙K-1 8. A 按克拉贝龙方程 dP/dT =Δ H/TΔV 冰熔化Δ H > 0, 而Δ V < 0 ,故dP/dT<0 熔点随压力升高而降低。 9. B 单组分体系,最多只能三相共存。即在三相点特定的温度和压力下可三相共存。4相在特定条件下也不行。 10. D 从相图可看出和冰,低共熔液在同一条三相线上的是Na2CO3∙H2O固体。 11. C 比较苯,乙醇的沸点和恒沸点,可知这是最低恒沸混合物。从组成可知,物系点在乙醇(高沸点组分)和恒沸混合物之间,气相中高沸点组分含量比液相中低,即Y2<×2 。 12. D 当形成恒沸混合物时沸点和冷凝点是重合的故A,B不对;但又不一定形成恒沸混合物,故C也不对。 13. A 14. C 理想液体混合物服从拉乌尔定律P=PA*+(PB*-PA*)×B 故P值在PA*和PB*之间。 15. C 4种化合物和两纯组分共6种物质,组成相邻的两物质之间能形成一低共熔物故共有5种。 16. D 按“一次冷却结晶,最多”的要求,在80ºC100g盐应溶于水形成饱和溶液,即×B=0.35,形成100g/0.35=285.7g溶液。冷却时应尽可能接近低共熔点-21ºC,从而是物系点×B=0.35,液相×B=0.19,固相×B=1 的二相平衡,按杠杆规则 m(1-0.35)=( 285.7g-m)(0.35-0.19) m=56.4g 17. D 对不相合熔点化合物,在不相合熔点上是三相平衡。 18. B 此即所谓等量关系。 19. C T若小于或等于Te,就会有固体析出。且只有C=Ce,才能在T比 Te略高时无固体析出。 20. C 21. A 22. C 三 填空题 1. 2, 1, 1 2. 1, 2, 2 3. 273.15K 4. 纯B和恒沸物 5. 2, 1 6. 2, 3, 4 7. 蒸气压 8. 各组分间达到相平衡 第六章 一 判断题 1. 错 ΔrGm 是由指定态的反应物生成指定态产物,反应进度为1mol时体系的吉布斯自由能的改变量。如题所说的在一定量的反应物中进行,则不可能维持扫应物和产物在指定态。 2. 错 ΔrGmO 是由标准态的反应物生成标准态产物,反应进度为1mol时体系的吉布斯自由能的改变量。平衡时ΔrGm = 0 3. 错 ΔrGm 的大小可反映反应在指定条件QP下的反应趋势,但随着反应进行,QP在变,ΔrGm也会变。故不能由某一ΔrGm值就断定反应能进行到底。 4. 错 ΔrGm 的大小可反映反应趋势的强弱,但不能确定反应的快慢。 5. 错 ΔrGm =-RTlnKO+RTlnQP 可见ΔrGm >0,不能就肯定KO<1,还要看QP的大小。 6. 对 7. 对 当A,B,C的分压相等时,QP=1。ΔrGm =ΔrGmO+RTlnQP =ΔrGmO 故可用ΔrGmO来判断反应进行的方向。 8. 对. 9. 对 10. 对 由平衡组成可求得生成反应的平衡常数K,由ΔrGmO=ΔfGmO=-RTlnK即能求得。 二 选择题 1. C 由计量方程式可知合成反应的平衡常数应是分解反应的平衡常数的倒数的1/2次方。即为(1/0.25)1/2 = 2 . 2. B QP =( 1kPa)2/1kPa=1kPa>KP 3. C 4. D KP = K×P ΣυВ 5. D 从KP的单位可知ΣυВ=1。 故KC=KP /RT = [831400/(8.314×200)]mol∙m-3=500 mol.m-3=0.5 mol∙dm-3 υB υBυBυВ 6. D K×=Π×B=Π(nB/ΣnB) =Π[(nB/V)V/ΣnB]= KC(V/ΣnB)7. B KO=(20.9743×106/101325)1/2=14.3875 ΔrGm0=-RTln KO = -8.314×718Jln14.3875= -15.92kJ 8. D p(NH3)=p(HCl)=(1/2)×100kPa=0.5 PO故 KO=[p(NH3)/ PO].[p(HCl)/ PO]=0.5×0.5=0.25 9. B 总压100kPa.近似标准大气压,故K×=KP。Q×=QP ΔrGm =ΔrGmO+RTlnQP =19.29×103+8.314×1000ln(0.22/0.7) = 19.29×103 – 2.865×8.314×103 = -4.53×103 < 0 10. D 11. D ξ=ΔnC/υC =0.9/3 =0.3 nA =1-2×0.3= 0.4 nB= 2-0.3 = 1.7 nC =0.9 nD=1+2×0.3= 1.6 Σn = 4.6 K× = (0.9/4.6)3.(1.6/4.6)2/[(0.4/4.6)2.1.7/4.6] = 0.324 12. B ξ=ΔnB/υB =-0.2/-2 =0.1 13. A 在T,P恒定下,化学反应达到平衡,必有B,D。而C式,不论反应是否达平衡总是成立的。唯有A,标准反应热效应为零,只有特殊的反应才成立。 14. A 由ΔrGm0=(980-1.456T/K)J∙mol-1,T=373K代入得ΔrGm0>0 故反应α-HgS=β-HgS 的反应物更稳定。 15. A 即应在水的生成吉布斯自由能上加上由水的饱和蒸气变为1大气压的吉布斯自由能变 RTln(101325/3167.74)=8.59kJ 准确值应是(-237.19+8.59)kJ∙mol-1=-228.6 kJ∙mol-1 16. A 该反应ΣυB=-1 KP=KC.RT-1 KP/KC.=RT-1 =(8.314×300)-1 = 4×10-4 17. B 18. A ΔfGmO(CO)/kJ∙mol-1=-174.8+0.008314×298ln(4/57) 计算中略去了溶液压力从57mmHg至760mmHg的G的增量。 19. B ΔfGmO(CO)/kJ∙mol-1=-90.52+0.008314×298ln(1/0.1) 20. C 放热而分子数减少的反应。 21. D lg KPO =-6690/(T/K)+17.3 ln KPO =2.303[-6690/(T/K)+17.3]=-15.41×103/(T/K)+39.84 对照 ln KPO =- (ΔrHmO/RT) + (ΔrSmO/R) ΔrHmO = 15.41×103 K R= 128.1 ×103J∙mol-1 22. C lg KPO =-6690/(T/K)+17.3 ln KPO =2.303[-6690/(T/K)+17.3]=-15.41×103/(T/K)+39.84 - 对照 ln KPO =- (ΔrHmO/RT) + (ΔrSmO/R) ΔrSmO = 39.84R =331.2 J∙K1∙mol-1 23. B ln KO=-10593.8K/T+6.470 对ln KO=-ΔrHOm /RT+C 得ΔrHOm =10593.8K×8.314 J∙.K-1∙mol-1 =88.08 kJ∙mol-1 24. B ΔrGm=ΔrHm -TΔrS m =-102kJ∙mol-1 –T(-330J∙K-1∙mol-1) =0 T=309.1K 25. C ln(S2/S1) = (ΔH/R) × (1/T1-1/T2) ΔH = RT1T2 ln(S2/S1) / (T2-T1) = 8.314×283×303Jln(0.426/0.207)/20= 25726J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