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文化知识问答
1、 中国玉器发源于何时,至今已有少年的历史?
根据考古学家和历史学家考证,中国玉器诞生于原始社会新石器时代早期。距今已有七八千年的历史。从出土玉器考证,公元前四五千年前左右的浙江余姚河姆渡文化,辽河流域红山文化、黄河流域龙山文化。太湖流域良渚文化,均发现不少玉器。玉器时代距今6000——4000年之间,此后玉器与铜器并用了约1000年,玉器盛行上下约3000年。我国是世界上用玉最早,且绵延时间最长的国家,素有“玉石之国”的美誉。
2、 古代人们认识玉的观念是如何形成的?
主要渊源于原始人们审美意识的发展——在选择打制琢磨玉石生产工具的过程中开始认识到玉石的坚硬和美观,继而赋予它原始的信仰和崇拜意识,从而孕育产生了原始宗教笼罩下的装饰和礼仪玉器。
3、“玉”字始于什么时代,汉字中从玉的字有多少?
玉字始于我国最古的文字,商代甲骨文和钟鼎文中。
汉字曾选出从玉的字近500个,而用玉组织更是无计其数,汉字中的珍宝等都于玉有关,“玉”字在古人心目中是一个美好、高尚的字眼,在古代诗文中,常用来比喻和形容一切美好的人或事物。
4、 汉代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对玉的解释是什么?
“玉,石之美者”,这一注解从物质上(石)和艺术上(美)两个方面科学阐述了玉字的概念。
“象三玉之连一其贯也”,即玉象形字初意是三块美玉用一根丝绳贯穿起来,是“丰”型。比喻意古人用玉象征万物,“三玉之连”代表天地人参通。玉能代表天地四方及世间帝王,能够沟通与人的关系,表达上帝的信息和意志,是天地宇宙和人间祸福的主宰。
5、 中国四大国粹是什么?
玉器、京剧、国画、中医
6、 中国人自古以来传统的用玉观念是什么?
尊玉、爱玉、佩玉、赏玉、玩玉
7、 我国古代以玉寄托理想的名著是什么?
《红楼梦》——多少人把自己心爱的儿女以玉来取名,贾宝玉、林黛玉,多少年代读不厌一部感人至深的《红楼梦》,是曹雪芹把人生的理想寄托在这快玩石美玉里了,对玉的爱在中国人的心目中扎下了深深的根。
8、 反映周初社会生活的《诗经》是如何用玉比喻人的品德的?
“白玉之玷,尚可磨也,斯言之玷,不可为也”。认为白玉有了瑕疵可以磨掉,而人的言行若有不轨,是磨不掉的。所以要求人要执身如玉,要象玉那样质地纯正,无污点,无邪恶。
另外用治玉比喻人的品德修养,君子成才也如同金锡、圭璧一样,经过锻炼、切磋、琢磨的加工改造、锤炼才能成材。
9、 儒家经典著作《礼记》是如何借用孔子的话对玉进行阐述的?
对玉从仁、知、义、礼、乐、忠、信、天、地、德、道等十一个方面进行了概括阐述,比如温润色泽代表仁慈,坚韧质地象征智慧,不伤人的棱角表示公平正义,敲击时发出的清脆舒畅的乐音是廉直美德的反映,这些方面正是汉儒关于人格、道德规范的要求,也是儒家用玉理论的基础。
10、《礼记》是如何强调佩玉的本质的?
佩玉主要不是简单的装饰,不仅仅是表现外在的美,而是表现人的精神和自我修养的程度,也就是表现德,同时还具有体现人的身份、感情、风度以及语言交流的作用。
11、“君子无故,玉不去身”是指什么?
是要求君子时刻佩玉,并用玉的品性要求自己,强调不仅要用佩玉规范人的道德,还要用鸣玉之声限制人的行为动作。也即在行走时,用佩玉锵鸣之声,来驱除非辟之心。
12、近代赵汝珍在古玩指要一书中对传统的爱玉、重玉风尚是如何描述的?
凡京中之中上等社会人物无不腰缠累累玎玎当当者。居则以玉为消遣之品,行则以玉为表示富厚之征,朋友相见,必以所得之玉相夸示,集会谈话,必以玉为主要论题。居家无玉,宛如非士夫之第,服饰无玉,直同非完整之衣履;身上无玉似不便与朋友相会;无玉之知识,直不能插入友朋集会之谈话。玉之重要如此,故社会人士无不竭力以求之者。
13、古人是如何受五行学说影响来区分玉色的?
古人将玉色与天、地、四方联系起来,分为苍、黄、青、赤、白、玄等色,这在战国时期的《周礼》中和《吕氏春秋》中均有记载。所谓六器中的璧之苍,琮之黄,圭之青,璋之赤,琥之白,璜之玄等皆为古代对玉色的典型用例。
14、根据我国传统观念,在所有玉材中以哪四种为最上?
白者以白玉为最尊,绿者以翡翠为最贵。
红者以珊瑚为最美,蓝者以青金为最佳。
15、《礼记》中对玉质美是如何阐述的?
“大圭不琢,美其质也”,即指天子使用的大圭不在其上镌刻纹理,所尊贵看重的是玉料本身优美的质地。
16、《说文解字》中对“玉音”是如何阐述的?
在解释玉字时,把“玉音”作为五德之一,“其声舒扬,专以远闻,智之方也”。因其音质悠扬悦耳,传播久远,而喻之为一种无上的智慧。
17、《山海经》中对“玉音”是如何阐述的?
在其多处关于“磬石”的记载中均提到:石的音色没有玉石的音色来得好。玉石的硬度大,质地紧,石质一般比较均匀,振动最大,传音最远。
18、历史上琢玉工具的运用主要遵循的什么琢磨原理?
以柔克刚,刚柔并致的圆形砣旋转运动的原理。
19、古玉的发展主要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孕育期——新石器时代(公元前5000——2000年)
成长期——夏商周(公元前2100——770年)
嬗变期——春秋战国(公元前770——221年)
发展期——秦汉、魏晋南北朝(公元前221——公元589年)
繁荣期——隋唐五代辽宋金(公元581——1279年)
鼎盛期——元、明、清(公元1271——1911年)
20、说出和阗玉的产地和特征?
和阗玉又称昆仑玉,主要产于昆仑山北侧,东起若羌,西至哈什,蕴藏丰富,其玉质细腻柔润,坚硬而有韧性。所以也称为软玉,是玉类中的名贵品种。(其中有质地很纯的青玉,有墨玉中的佳品糖色墨玉,哟珍贵细腻如羊脂的高白玉等)不含杂质和裂纹的玉质,深埋地下三千年丝毫不带水土和其他矿物质浸蚀痕迹,可见其玉质的纯正。“和阗”在当地的维吾尔语中,意思为“玉石村镇”。
21、我国迄今发现年代最早的一件玉制品是什么?
距今28000年前山西朔县旧石器时代晚期遗址所出土的用水晶制成的小石刀。
22、我国迄今发现年代最早的装饰用彩石玉器是什么?
距今7000——6800年前的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出土的璜、玦、管、珠、坠等。
23、我国迄今发现年代最早的俏色玉器是什么?
距今3000年前,殷商时代,河南安阳小屯村北出土的青玉鳖,巧妙地把握玉料的自然色泽和纹理特点,将原有黑褐色皮保留下来琢成鳖的背甲。头、腹、足均为青白色,黑色双目和白爪上都留着黑色爪尖,从而把玉鳖表现得更为真实、神韵天成,妙趣横生。
24、我国迄今发现年代最早的翡翠制品是什么?
北京明定陵中出土的翡翠如意(公元1368年——1644年)
25、我国迄今发现年代最早的汉代玉器是什么?
元帝渭陵附近出土的镂空羊脂白玉、仙人奔马、玉熊玉鹰、玉辟邪,皆以和阗玉制成。
26、自古以来,我国最大的一件玉制作品是什么?
《大禹治水图》玉山,现藏故宫博物院珍宝馆。为青白玉,高224厘米,宽96厘米,重约5300多公斤,由清代扬州玉工制作,前后共用10年时间完成。
27、明代末期的哪一位玉器艺人是我国最著名的琢玉大师?
陆子冈,他是我国最早以作品和艺人相联系的琢玉名家,其作品大部分均落款“子冈”“子冈制”他擅长各种造型玉器,尤以子冈佩最出名,他的平线刻无论是真草隶篆字体都堪称绝妙之作。
28、我国最早的一部金石学图录是什么?
宋代吕大临编撰的《考古图》。
成书于1092年,选录了圭、璧等玉器14件。
29、我国第一部古玉学术研究专著是什么?
清光绪15年(1889年)吴一澂编纂的《古玉图考》
30、我国第一部专门的玉器图录是什么?
元代的《古玉图》,成书于1341年。
31、我国原始社会玉器造型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玉器形体大都是一些平面体,柱状体的兵器、礼器和一些珠饰、片饰等。具有对称匀衡,整齐,光滑,实用的特点,器形均为素面,偶尔出现极为简单的阴刻线纹。
32、夏商周奴隶社会玉器造型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器形单纯简练,具有象征性,装饰性,花纹装饰趋于抽象化,几何纹化,平面化,其风格与青铜器相吻合,用线挺劲、流畅、生动自然,能运用勾勒手法在一些表面上琢出很精致的深浅浮雕花纹。
33、春秋战国玉器造型特点是什么?
基本突破礼仪器的形制,创造了精雕细刻生动传神的具高度艺术造诣,精致灵巧作风的新型玉器,较为自觉地运用对称,平衡,排列,紧凑等规律,由平面向隐起,由简向繁方面转变,采用隐起镂空,隐线,单面或双面的雕琢手法,其典型的春秋玉器有玉牌;战国代表作有玉多节佩,玉龙首璜,玉兽面纹琮,和阗黑玉带钩等。
34、秦汉魏晋南北朝玉器造型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汉豪放博大的风格,在造型、琢磨、镶嵌诸方面都有重大发展,镂空技艺普遍应用,构图打破对称的格局,成功地运用均衡规律,求得变化灵巧效果。大胆应用S结构(尤其在螭虎身躯上运用广泛和成功,给人以无穷的动态美)。
在雕琢手法上,如明人高濂所说:汉人琢磨,妙在双钩,碾法婉转流动,细入秋毫,更无疏密不匀,交接断续,俨若游丝白描,毫无滞迹。刚卯上的刻字,其钩字之细,其大小图书,碾法之工,宋人亦自甘心。
35、隋唐五代玉器造型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隋唐玉器形体夸张,气韵生动。在琢制手法上大刀阔斧,与当时绘画、壁画、雕塑(石雕、泥雕)风格相一致,发展想吻合。在造型上,人物、动物,重在揭示对象的精神面貌,
夸张其形体的突出关键部位颇有浪漫色彩,不失法度。在碾磨上,擅用较密集的阴线,装饰细部,类似绘画上的铁线描,有的隐起注重起伏,不加任何装饰,浑厚自然,气韵生动。出现了金镶玉,金玉互为衬托。
36、宋辽金时期玉器造型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宋辽金玉器着力表现对象的内心世界,而且能准确地进行细部刻画,细腻精练,真实自然,故以“形神兼备”概括这一时期玉器的特点比较适宜。
宋代玉器受绘画影响形成自己的面貌特征,尤其是玉器装饰题材在写实主义花鸟影响下,出现崭新面貌,适应现实主义方法的镂雕技艺进一步显示出生命力。在这一时期的“玉折枝花饰,花锁”“双鹤御草饰件”等均达到生活与艺术的高度统一。
金石学的兴起,促使古玉的收藏和考证之风萌发,唐创新,宋模古,这是人们对唐宋两个时期不同艺术思潮的总评价。
37、元明清时期玉器造型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与当时的绘画书法以及工艺雕刻紧密联系,全面继承了前代玉器多种碾工和技巧,并有显著的发展与提高。碾法,突出体量感,并追求工笔画功力。其玉质之美,品种之多,调琢之精,应用之广都是空前绝后。另外,元明碾法,有不拘小节特点,磨工只注意表面,对其侧面不甚注意,对内膛与底部等次要部位在大面上过得去即可。
清代碾法,要求严格,规矩方圆,线如直尺、圆似满月,委角圆润光滑,无论是器物的内膛、侧壁或底足等次要部位也一丝不苟,里外均花费大力气,作工十分讲究,镂空活
尤其讲究玲珑剔透。这一时期的仿古玉,足以以假乱真,悄色玉各种色泽组合天衣无缝。
38、清代宫廷玉器的主要来源有哪三条?
由直属玉器作坊琢造;
由地方官吏、外国使节进奉;
从民间搜集。
39、清乾隆中晚期作为贡玉大量进供朝廷的玉材主要来自何地?
新疆和阗
40、从考古角度出发,古玉分为哪三古,分别说明三古的区别。
传世古——指经代代相传而至今,经常接受人的精气和汗渍,玉的肌理含有若隐若现的红色丝条。
土古——指出土的古玉,但不是墓穴中的玉,是不慎被人们落入河湖或泥地之后,于今被挖出来的,玉中含有土锈,土蚀但色沁较单一。
含玉——指陪葬之玉,它的沁色多样,出土后经人摩挲把玩,玉气吐尽污物而将多样的色沁保存在玉的表面和肌理,此种玉一旦焕发宝石色泽,令人爱不释手,价位也居高不下。
41、玉和石的共同点及其主要区别是什么?
共同点均是一种矿物质。
主要区别是:原素的化学组成、物理学上的密度和比重上的差异。
玉的涵义:广义的讲,是指自然生成的,加工后能成为细腻匀润,色彩鲜丽、质地坚韧、化学性能稳定的美石,都可在玉类归属。
42、玉和宝石比较,其主要区别是什么?
玉性主温,翡翠宝石性主寒,故佩玉无论冬夏皆相宜,而宝石翡翠宜于夏,不宜于冬,如冬日佩之,寒能彻骨。
玉之美德,温润而泽,足以和人之气血,养人之心性,是以君子无故不去身也。
宝石翡翠多浮光,光气未退,能悦人之目,不能悦人之心,古玉清光内蕴,有静穆之气,内文明而外柔顺者是也,较之自来旧玉,尤足养人,因其受地气之酝酿,毫无贼光躁性。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