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浅析“快乐读书吧”在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现状

来源:九壹网


浅析“快乐读书吧”在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现状

经过几年来对小学语文部编教材的教学,我们这些一线的语文教师感受到了部编教材的独到之处。特别是教材贯彻了“课外阅读课程化”的理念,根据每个年段的特点,每册教材编入了“快乐读书吧”板块,指导学生从小就要将阅读延伸到课外。

“快乐读书吧”在编排上是每册教材一次,低年级一般是在教材第一单元中出现,主题内容都是围绕某个方面对学生进行阅读指导,如我所教学的二年级上册的主题是“读读童话故事”,一年级上册的主题是“读书真快乐”。

从这些内容当中,我们不难体会出编者的用心良苦。“读书真快乐”这个主题安排在一年级上册,是因为孩子们才上学,对一切都很新奇,这个标题本身就有一种吸引力,吸引孩子们去读书,对读书产生兴趣。

可以说,部编教材的中心思想就是让小学生从小就爱上阅读,爱上语文,实现真正的快乐阅读!

既然“快乐读书吧”的内容如此精彩,那么我们的语文教师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特别是农村小学在此板块的教学上,情况又是如何呢?

就拿我们学校来说吧,据我调查,我校一二年级的语文教师在教学此板块时,大部分只是轻描淡写地一笔带过,一般都是请同学读一读此板块的几段文字,当成了一节识字课来上,有的干脆就不上这一板块,将它当做家庭作业,布置给孩子回家与家长一起去读一读。农村的留守儿童是特别多的,许多父母均不在孩子身边,只留下爷爷奶奶照顾孩子的生活,因此,回家之后的完成情况就可想而知了!只有极少数的教师在上完“快乐读书吧”

后还能布置与主题有关的阅读内容。而目标很明确,布置阅读延续整个学期的几乎没有!

今年,我教学的是二年级语文。当我在教本册教材中“快乐读书吧”中的“读读童话故事”时,还是用心进行了备课、认真钻研了教材的,但在教学时,太注重孩子说话表达能力的提高,多次训练学生说话,甚至让他们进行了课堂表演,看起来热热闹闹,但现在看来,孩子们并没有感受到童话的趣味性。这一板块的设计不是语言文字的训练,重点是要激发孩子们的阅读童话的兴趣。所以说,在教学中对教学目标的偏离往往是大部分语文教师存在的突出问题。

我们校有几个青年语文教师跟我聊天时总是在说,经常要求孩子们回家与家长一起读书,到反馈回来的结果总是差强人意。一个班级中,家长能与孩子一起读书的,主动为孩子购买课外书的是少之又少。即使买了课外书,但往往只是一个摆设而已,一个学期下来,连一本课外书都不能读完,这让农村小学的教师感到十分苦恼。

可以说,农村小学的语文教学,特别是对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确实存在较大的问题!

那么如何才能更好地用好“快乐读书吧”这一很好的课程内容呢?

一、通过培训,改变教师的观念

上级部门应重视对教师队伍的培训,通过各级培训,让教师明白“快乐读书吧”的编写目的,让每学期的主题阅读有计划、有目的地落实到位,从而真正用好“快乐读书吧”,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

二、教师本身要钻研探究

“快乐读书吧”能否用的好,还要依靠任课教师,因此老师要加强自身学习,提高教学能力。

1、上好阅读指导课,激发学生兴趣

许多老师在上阅读指导课时随意性很大,一般只是让学生读一读,或带领孩子读一读就完了。教师必须精心准备,多动脑筋,以激发学生阅读兴趣为目标,上好“快乐读书吧”的内容。

2、通过多种形式的共读来营造读书氛围

前面说了,农村孩子回家后,家长能与其一起读书的少之又少。那么,作为农村教师的我们应该创造条件创造机会,多种渠道营造读书氛围,让孩子真正爱上阅读。

家长不能与之共读书,那就师生共读!孩子们总喜欢以老师为榜样,教师与学生一起读书,孩子们更有劲!

同时,还可以让孩子们与同学好友共读书。由于孩子之间有共同语言,容易沟通交流、产生共鸣。

当然,光布置阅读那是远远不够的,应当经常性地进行阅读反馈,可组织一些读书活动,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动性,让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形成互动,真正激发学生的阅读动力。农村小学语文教学路上注定不是一帆风顺的,让我们所有的小语教师带领孩子们随着“快乐读书吧”这一阅读板块真正地将读书进行到底吧!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