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浅析高职教育中多媒体技术运用的技艺结合

来源:九壹网
■圈鬯 塑 曹艳华 (拉萨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信息技术系,西藏拉萨850000) 浅析高职教育中多媒体技术运用的技艺结合 摘 要:在现代教育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运用越 来越重要..西藏的高职教育有其独特的地域特点.怎样很 好地利用多媒体技术为高职教育服务成为了一个值得思 多媒体技术在高职教育中的运用从两方面带来了巨 大的转变。 一考的问题.、本文根据西藏高职学生的特点,剖析在多媒体 教育主流趋势下.多媒体教育教学中技艺结合的重要性。 关键词:西藏 高职教育 多媒体技术技艺结合 方面.就教师而言: 第一,传统的教授方式因为多媒体技术的运用而逐 渐改变。过去的备课,写教案逐渐变为PPT课件制作,电 子教案的制作。 第二,课堂之上,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也从单纯的 在现代人类社会中,欣喜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这些表现形式称为媒体(Media),一般来说,媒体是一种 问答变作了实际操作反馈,教师能够通过教师机观察学 生的学习情况,从而把握教学进度,调整教学策略,这样 的变化无疑能提高教学质量。 另一方面,就学生而言: 信息发布和表现的方法。(-咱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多 媒体技术迅速兴起、蓬勃发展,其应用已遍及国民经济与 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正在给人类的生产方式、工作方式 乃至生活方式带来巨大的变革。多媒体一般理解为多种 媒体的综合,是计算机和视频技术的结合,实际上它是两 个媒休:声音和图像。通常所指的多媒体就是各种感觉媒 体的组合,也就是声音、图像、罔形、动嘶、文字数据、文件 等各种媒体的组合。②多媒体诞生后.从简便的实用功能 向满足人们精神领域需求的功能转变。 第一.与教师的交流从原来的多对一转变为一对一, 可以直接通过计算机的相连,向老师提问,解开学习中的 困惑,教师可以通过个别化教学模式或者协商讨论等模 式对学生进行单独辅导。 第二.多媒体技术运用于教学之中,为学生营造了交 互式学习环境。课外时间,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学习基 础、学习兴趣来选择所要学习的内容,比如学校局域网内 加拿大传播学家麦克卢汉认为:媒介是人的延伸。自 从有了媒介以后,人可以看得更远,町以听得更远,可以 的计算机基础精品课程。这样,学生在这样的交互式学习 环境中有了主动参与的可能,而不是一切都由教师安排 好.学生只能被动接受。 可是。以上所阐述的仅仅是多媒体在高职教育中的 将想法传达得更远。随着科技的发展,多媒体和人之间已 经不是简单的传 受的关系,而是逐渐演变成了一种交 互式的关系。人x ̄ ̄i-算机而言,是~个指令的发出者,而 计算机对于人而苦是一个指令的完成者.两者交互合作 就能够进行创造性活动。 基础性运用,多媒体技术在高职教育中能发挥的力量并 不局限于此。创造性是人的一种属性,这种属性与生俱 来。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研究的所有对象共同的特征之 一多媒体技术(Multimedia Technology)是利用计算机 对文本、图形、图像、声音、动画、视频等多种信息综合处 理、建立逻辑关系和人机交互作用的技术。通俗地说,多 媒体技术是一种客观存在体.而这个客观存在体在没有 人介入的情况下。是无法独立实现创造性活动的,简而言 之,只有技术没有人.就没有创造性的活动。 今天,多媒体技术发展迅猛,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几 就是:富于创造性。他指出,每个人都在某个方面显示 出独到之处和创造性。虽然他们中某些人并不一定是作 家、艺术家或发明家,但他们具有同儿童天真想象相类似 的能力.具有独创、发明和追求创新的特点。 正因为人具有创造性,而且富有创造性,所以才产生 了艺术,而艺术活动几乎伴随着人类的发展而发展。艺术 生产作为一种特殊的精神生产,必然是艺术家有意识的 一乎都有多媒体技术的影子,高职教育也不例外。多媒体具 有冈、文、声并茂甚至有活动影像这样的特点,这些特点 对于教育、教学过程来说是特别宝贵的特性与功能,而这 些特性与功能是其他媒体(例如幻灯、投影、电影、录音、 录像、电视等)所小具备或是不完全具备的。 『4]叶宁,张莉娟.宁夏高职院校学生学习质量评价 的现状分析lJ].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5. [5]张莉娟,叶宁.《高职院校学生学习质量评价探 讨》f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10,6. 『6]叶宁,姚红,黎军.宁夏高职院校学生学习质量评 种创造性活动。(萤对于艺术,列夫・托尔斯泰这样说:“在 自己心里唤起曾经一度体验过的感情,在唤起这种感情 之后,用动作、线条、色彩、声音,以及言词多表达的形象 来传达出这种情感,使别人也能体验到这同样的感 [7]叶宁,张铮.高职院校学生实践技能学习质量评 价体系分析探究[J]. 基金项目:宁夏高等学校科学技术研究项目课题《宁 夏地区高职院校学生学习质量评价与对策研究》课题编 价指标体系的研究『J]. 234 号:[2009]l93号。 l高职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设计初探 韩璐 300250)  (天津城市职业学院,天津摘要:本文通过对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 费。”首次明确提出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当中设置实践教学 的理念。而在2o08年9月下发的《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 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 践教学现状的分析,结合对于上级相关文件的分析,剖析 了高职教育思政课的教学目的,并以此为依据,提出了高 职教育思政课实践教学较为合理的设计思路。 关键词:高职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 的意见》(教社科E2008]5号)进一步对于实践教学的设置 进行了规范:“要从本科思想政治理论课现有学分中划出 2个学分、从专科思想政治理论课现有学分中划出1个学 国务院在2004年8月下发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 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 分开展本专科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要探索实践育 人的长效机制,提供制度、条件和环境保障,确保不流于 形式。”实践教学环节已经成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当中 一[2004]16号)指出:“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 重要环节,对于促进大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增长才 干、奉献社会,锻炼毅力、培养品格,增强社会责任感具有 不可替代的作用。要建立大学生社会实践保障体系,探索 实践育人的长效机制,引导大学生走出校门.到基层去, 个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各大专院校也投入了大量的 人力物力开始了对于实践教学有效方式的探索。而由于 思想政治理论课传统的课堂授课方式的影响.实践教学 的策划和开展显得较为困难。开展哪些与课程密切相关 并能体现时代精神的实践活动.以及如何在实践教学当 中体现学校的育人特色等问题已成为各大专院校面临的 的审美素养,提高美的意识,教授给他们将脑海中美的想 法付诸实际的方式方法,引导他们激发自身潜力,创造出 具有艺术性的作品。 第三,对表现突出的学生进行公众评奖,让学生影 响学生,从而实现学生的自我价值,激发自豪感,从而 进入学习的良性循环.为将来踏入社会奠定坚实的能 力基础。 到工农群众中去。高等学校要把社会实践纳入学校教育 教学总体规划和教学大纲,规定学时和学分,提供必要经 情——这就是艺术活动。”④ 当今社会,艺术已经不仅仅属于精英阶层.而是普及 到了大众阶层,以及社会各处,比如:环境建筑,广告灯 箱,等等。虽然不能说这些社会组成都是艺术。但不可否 认,它们都具有一定的艺术性。艺术不再属于一部分人。 而是属于全人类,只要有创造性活动,我们就可以赋予这 种活动艺术性。事实证明具有艺术性的产物更能被大多 数人所接受 四 在科技发达的今天,技术的掌握似乎已经不再是一 件难事,而利用技术创造出具有新意的事物才是社会所 再进一步来看,多媒体技术的艺术性运用在高职教 需要的。高职教育的目标应该是培养技艺一体的高素质 人才,而不仅仅是培养掌握多媒体技术的人才。 注释: 育中也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西藏的高职教育有着自己 的独特环境:首先,大部分农牧区教学硬件依旧很落后. 这就造成了中学阶段,学生接触多媒体的机会少之又少 其次,学生活泼好动。难以接受理论性强的学科.几乎是 西藏高职学生中的普遍现象。最后,高职教学的学科设置 本身就偏向于操作能力。 因此,在高职教学中,多媒体运用的“技艺结合”就显 得尤为重要。多媒体技术是基础,艺术活动是上层建筑。 离开哪一方都是片面不可行的。只有多媒体技术,没有艺 术创造,那么创造活动无法完成,掌握技术也就失去了价 值;只有艺术创造,没有多媒体技术作为支撑,那么再好 ①②高玉德主编.多媒体技术与应用.清华大学出版 社,2009.4:1,2. ③彭吉象.艺术学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304. ( [俄]列夫・托尔斯泰.艺术论.人民文学出版社, 1958:48. 参考文献: [1]高玉德主编.多媒体技术与应用.清华大学出版 社.2009.4. 的想法也只能是空想。所以,套用一句老话,技术和艺术 必须两手都要抓。而且两手都要硬 为此,在高职教学中还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2]马歇尔・麦克卢.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商务印书 馆.2000. 第一,在教学过程中,不能仅仅把教会学生使用多媒 体硬件作为最终目标,而是要把眼界放宽,将学生的创造 力通过多媒体技术完全激发出来,形成完整的创造性活 动作为最终教学目标。 第二,无论课堂上还是课下。时刻都要用心培养学生 [3]马斯洛著.李文恬译.存在心理学探索.云南人民 出版社,1988. [4]彭吉象.艺术学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5][俄]列夫・托尔斯泰.艺术论.人民文学出版社, 1958. 23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