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古代汉语第1阶段测试题(文字、词汇)

来源:九壹网
 . 江南大学现代远程教育 第一阶段测试卷

考试科目:《古代汉语》第 一、二 章(总分100分) 时间:90分钟 __________学习中心(教学点) 批次: 层次:

专业: 学号: 身份证号: 姓名: 得分:

文字部分

一、判断题:要求: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六书”是指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这是六种造字方法。

2、关于汉字的起源,有结绳说、八卦说、仓颉造字说、图画说和契刻说,其中,契刻和图画,是汉字产生的主要途径。 3、甲骨文是我国最古老的文字。

4、部首最早是由许慎提出来的,是指汉字所属的意义类别。

二、选择题:要求:在四个答案中,选择一个正确的答案。

1、汉字的四种造字结构中,( )是最基本的造字方法;( )是最能产的造字方法。…………( )

A、指事、会意 B、象形、指事 C、会意、形声 D、象形、形声 2、“六书”中,只有象形、会意、形声( )是造字方法,( )是用字方法。

0 / 20

. A、假借、指事; B、转注、指事 C、转注、指事;假借 D、指事;转注、假借 3、形声字的结构形式,大多采用( )的结构形式。…………( ) A、右形左声 B、左形右声 C、上形下声 D、内形外声 4、用作第一人称的“我”字,属于( )字。…………( ) A、通假字 B、假借字 C、象形字 D、形声字

5、汉字形体的演变经历了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五个阶段,( )是古文字和今文字的分水岭。…………( )

A、篆书 B、金文 C、隶书 D、楷书

6、在汉字的四种造字方法中,其中只有( )带表音成分。…………( ) A、象形 B、指事 C、会意 D、形声

7、汉字是属于( )体系的文字,字形和意义有密切关系,分析字形有助于对( )的了解。

A、表音,字体 B、表音,结构 C、表意,本义 D、表意、字体

8、( )的建立是许慎《说文解字》的重大创造,共概括出了( )个,将意义类别相同的字分列其下成为有一定系统的体系。

A.偏旁,540 B、部首,540 C、部首,214 D、偏旁,214

1 / 20

.

三、填空题:

1、汉字是属于( )体系的文字,字形和意义有密切联系。

2、关于汉字形体的构造,传统有“六书”的说法。“六书”是( )的结论。“六书”中只有( )、( )、( )、( )是造字之法,( )和( )则是用字之法。 3、在汉字的发展过程中,( )的产生是一次重大的改革,它直接影响到汉字的构造。 4、“六书”在清代以后,通常采用许慎的名称,班固的次序,这是因为许慎不仅( ),而且( ),影响最大;而班固的次序,( )。

2 / 20

.

四、名词解释

1、书契 2、仓颉造字 3、形声 4、象形: 5、破读: 6、《说文解字》 7、异体字

8、部首】

3 / 20

.

4 / 20

.

五、简化汉字的方法有那些?分析下列各组繁简字用法上的异同。

1、发、發、髮; 2、饥、飢、饑; 3、钟、鍾; 4、丑、醜; 5、後、后; 6、余、餘;

5 / 20

.

六、简答题:

1、汉字与图画有什么本质的区别?

2、形声为什么是一种最能产的造字方法?

3、“隶变”对汉字结构的影响怎样?

6 / 20

.

4、通假与假借的区别。

5、简述汉字演变发展过程中的两大段落。

7 / 20

. 词汇部分

一、判断题:

1、在词义演变的历史过程中,凡是不属于扩大、缩小的,都可以看作转移。 2、词的本义,就是词的本来意义,也就是词的原始意义。

3、一般来说,一个字的形体结构所表现出来的意义与实际语言中作为词的意义相符合时,这就是造字时候的本义。

4、从本义与引申义所表示的内容看,由具体到抽象,由个别到一般,是本义发展为各种引申义的基本方式,也是词义发展的一般趋势。

5、我们只要分析字形,不必要有语言资料加以佐证,就足以分析了解词的本义。

二、选择题:

1、在“文臣不爱钱,武臣不爱死。”一句中,“爱”的意思是( )。 A、喜欢 B、亲爱 C、吝啬 D、喜爱 2、下列各组词语中,属于双声联绵词的是( )。

A、窈窕、饥谨 B、踌躇、倜傥 C、望洋、狼狈 D、狼狈、匍匐 3、下列各组词语的词义,比起本义来,属于缩小的是( )。

A、菜饭的“菜” B、睡觉的“觉” C、宫室的“宫” D、泥水匠的“匠” 4、在“叶公子高好龙。钩以写龙,凿以写龙。” 一句中,“写”的意思是( )。 A、写作 B、描写 C、铸刻 D、描画

5、《郑伯克段于鄢》中庄公云:“多行不义必自毙。””句中“毙”的意思是( )。 A、倒下,引申指失败 B、被枪毙 C、死去 D、通“弊”。 6、“文章不成者不可以诛罚。”句中“文章”的意思是( )。 A、作品 B、政策法令 C、小说 D、泛指写下的文字

8 / 20

三、解释下面带划线部分的词的意义,并说明其在句中用的是基本义、引申义还是假借义。

1、“作”

①“舍瑟而作。” (《论语》)

②“周室微而五伯作。” (王符《潜夫论》) ③“述而不作。”(《论语》) ④“作舟以行水。 (《周礼》》) 2、“错”

①错刀以黄金错其文。 (《汉书·王莽传》) ②譬如四时之错行。(《赤壁之战》)

③江边老翁错料事,眼暗不见风尘清。(杜甫《释闷》) ④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论语·颜渊》) 3、“文”

①“青黄杂糅,文章烂兮。”(《楚辞·九章·橘颂》) ②“圣贤书辞,总称文章,非采而何?”(《文心雕龙·情采》) ③“文之以礼乐。” (《论语》) ④“小人之过也必文。”。 (《论语》)

4、“绝”

①“绝头刳腹。”(《韩非子·内储说上》)

②“淳于髡仰天大笑,冠缨索绝。” (《史记·滑稽列传》》) ③“必绝其谋。” (《战国策·秦策四》) ④“绝圣弃智。”(《老子》)

四、解释下列划线的字的意义,并指出在句中用的是本义还是引申义。

1、帝之季女,名曰瑶姬,未行而亡。(《巫山·巫峡》) 2、将军身被坚执锐。(《陈涉起义》) 3、乃斫大树白而书之。(《孙膑》) 4、烈火而焚之。(《钴姆潭西小丘记》) 5、九月叔苴。(《诗经·七月》) 6、譬众星之环极。(张衡《西京赋》)

9 / 20

7、驰骋田猎,令人心发狂。(《老子》) 8、横术何广广兮?(《汉书·燕剌王旦传》) 9、有美玉于斯。(《论语·子罕》) 10、消息盈虚。(《庄子·秋水》)

五、解释下列句中加下划线的词,并指出是单音词还是复音词?

1、消息盈虚,终则有始。(《庄子•秋水》) 2、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易经•革卦》)

3、吾闻国家之立也,本大而末小,是以能固。(《左传•桓公二年》) 4、布帛寻常,庸人不释。(《五蠹》)

5、爷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杜甫《兵车行》)

六、指出下列各句加下划线的复音词是哪类单纯词或复合词。

1、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鸿门宴》) 2、今天下三分,益州疲敝,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出师表》) 3、举手长劳劳,二情同依依。(《孔雀东南飞》)

4、秦人开关而延敌,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过秦论上》) 5、“摇唇鼓舌,擅生是非。”(《庄子·盗跖》)

七、写出下列各词古今词义的最主要的不同点:

1、“窃人之财犹谓之盗。”的“盗” 2、“惟此党人之不谅兮。”的“谅” 3、“非愚则诬也。”的“诬”

4、“子路从而后,遇丈人。”的“丈人”。

5、“然谋臣与爪牙之士不可不养而择也。”中是“爪牙”。

八、辩析下列句子中的同义词(划线的字)间的差别。

1、疾、病

(1)“婴疾甚,且死。”(《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2)“士民疲病于内,霸王之名不成。”(《韩非子·初见秦》)

10 / 20

2、人、民:

(1)“惟人,万物之灵。”(《尚书·周书·泰誓》) (2)“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论语·泰伯》) 3、恭、敬

(1)“相国年老,素恭谨。”(《史记·肖相国世家》) (2)“又覩亮奇雅,甚敬重之。”(《三国志·蜀书》)

九、名词解释:

1、词的本义和引申义 2、偏义复词

十、简答题:

1、什么是词的引申意义?词义引申的基本方法有哪些?词义引申的基本规律怎样? 2、什么是联绵词?

3、由分析字形结构来掌握词的本义时应遵循怎样的原则? 4、什么是复合词?请简述复合词的组成。

11 / 20

.

12 / 20

.

13 / 20

.

14 / 20

.

15 / 20

.

16 / 20

.

17 / 20

.

18 / 20

.

19 / 2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