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旅游经济发展的因素
摘要:由于我国政府逐渐对旅游业的重视, 我国国内旅游收入不断增加, 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得作用日益显著。 旅游业作为当今推动经济社会不断向前发展的支柱产业 , 其发展涉及多方面的内容 , 只有详细分析掌握影响旅游经济发展的各种因素才能真正使得旅游经济向更高的层次迈进。
关键词: 旅游经济发展 ; 旅游资源 ; 人力资本 ;制度变迁; 环境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持续高速增长, 旅游业的地位也日益凸显出来。 旅游业是国民经济中具有很强的关联性和综合性的产业。 因此,对旅游经济发展有着重大作用。
由《中国统计年鉴》可知, 2010 年,我国国内旅游人数达 21 亿人次,比上年增长 10.6%,国内旅游收入 1.26 万亿元,增长 23.5%。在 2011 年旅游人数已经达到 26.4 亿人次,国内旅游收入已经达到 1.93 万亿元。虽然旅游经济每年都有良好的发展,但是掌握影响旅游经济发展的因素尤为重要。
一、 内生因素
(一)旅游经济结构与旅游经济发展 旅游经济发展既离不开旅游经济总量的增长, 又离不开旅游经济结构的合理化和高级化。在旅游经济发展过程中旅游经济结构合理与否, 直接关系到旅游经济增长的速度和旅游经济发展的质量, 因此,从旅游经济发展的角度考虑, 不能片面追求旅游经济的高速增长, 必须在旅游经济增长的同时努力促进旅游经济结构的优化。优化旅游经济结构的根本目的, 是要使旅游资源得到合理的开发利用,使旅游供给体系不断完善和提高, 使旅游产业结构更加合理和优化, 使旅游产业外部和内部各种重要的比例关系不断趋于协调, 并不断向高级化发展, 从而充分有效的发挥旅游经济的产业功能和经济优势,全面提高旅游业的综合经济效益, 促进旅游经济快速增长和持续发展。
(二)旅游资源与旅游经济发展 1. 旅游资源的理论分析 旅游资源是发展旅游业的基本条件之一。 对旅游资源的认识, 是随着旅游业的兴起而出现和不断深化的。 由于旅游业是一项新兴产业, 而旅游资源相对于其它单一的传统资源,在内容和构成上都要复杂得多, 因此对旅游资源的确切定义,目前国内外尚未形成统一的表述。
对旅游资源的定义比较确切和规范: “所谓旅游资源是指: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凡能对旅游者有吸引力、 能激发旅游者的旅游动机, 具备一定旅游功能和价值,可以为旅游业开发利用, 并能产生经济效益、 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事物和因素”。 旅游资源是旅游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前提条件, 是旅游业产生的物质基础,是旅游的客体,是旅游产品和旅游活动的基本要素之一。
2. 旅游资源与旅游经济发展的联系 在现代旅游经济中,旅游资源作为旅游的对象物或客体与旅游经济发展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旅游资源的本质就是能够激发旅游者的旅游动机和行为, 具有吸引旅游者的功能,因此旅游资源是旅游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
1
旅游资源是能够为旅游业所利用的一切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的集合, 其丰裕程度仅仅意味着自然和社会所赋予的资源优势, 但还不是社会财富, 要使旅游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并形成社会财富, 就必须开发和利用旅游资源。 因此,从旅游资源的角度看, 旅游经济发展是指人们以经济效益为目的, 以满足旅游者需求为重点,为了充分发挥旅游资源的吸引力, 而围绕旅游资源所进行的一系列开发和建设的活动。通常,对旅游资源开发合理得当, 会使旅游资源得到有效利用,不仅满足当代人的旅游需求, 而且能够持续造福于子孙。 但是,如果对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和管理不当, 就会造成对旅游资源的破坏和毁损, 从而危及旅游经济的持续发展。
(三)人力资本与旅游经济发展
随着整个经济社会由传统经济向知识经济演进步伐的加快, 人力资本作为生产要素诸因素中最有活力的要素之一, 越来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人力资本决定着物质资源的有效利用, 决定着劳动力使用和劳动效率的和谐。 人力资本是通过人力投资形成的。人力资本的投资在诸多生产要素的投入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1. 人力资本投资增加可以提高其他生产要素的生产率
人力资本投资增加可以提高物资资本的边际生产率, 从而提高整个生产过程 的生产效率。
2. 人力资本投资有利于资源配置
人力资本投资可以及时把我和迅速采取行动重新配置资源, 以应付非均衡状 况或者说可以针对改变了的环境重新调整生产要素从而获得更高的经济成果。
3. 人力资本投资有利于产业机构的优化和升级
人力资本的投资促进产业结构、 收入分配结构的调整, 从而推动经济更快增 长。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上。 产业结构呈现规律性的演进, 而人力资本在产业结构的演变中却发挥着媒介与催化剂的作用,有利于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
(四)制度变迁与旅游经济发展
制度变迁作为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内生变量,与经济增长有着密切的关
系。
1. 制度是保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处于经济体制转轨期及对宏观环境敏感的中国旅游业, 受制度结构与产业政 策影响很大。有效的制度安排和管理体制可以规范旅游发展中相关利益主体的行 为,对政府及旅游管理部门, 旅游业经营单位进行有效的约束, 促进旅游可持续发展。
2.制度变迁对区域旅游发展的差异效应 一个国家、地区经济增长差异与经济发展路径的不同, 其决定在于制度环境与制度安排的不同。同样,制度变迁可以解读中国区域旅游发展差异的空间特征。
(1)制度变迁是区域旅游差异产生并扩大的重要原因 各地旅游资源禀赋经济基础、 地理区位等旅游发展条件的差异, 与制度因素一起形成了叠加效应, 导致旅游经济的发展基础和发展速度不一致, 区域旅游经济总体水平差距越拉越大。
(2)制度创新是区域旅游差异缩小的重要路径 在无效率路径依赖规律的作用下, 制度变迁对中西部省份旅游发展产生了严重的滞约,若要扭转制度变迁的方向, 摆脱这种负面的锁定效应, 往往要借助于某种外生变量或依靠政权的变化,进行制度创新。
二、 外生因素
2
(一)人们生活水平与旅游经济发展
旅游经济发展与人们的生活质量也是密切相关的。 伴随社会经济的发展、 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及消费观念的改变, 旅游已不仅仅只是早期旅游观光、短期商务旅游等简单概念,它已经成为了社会经济活动、人们工作、生活的
重要组成部分。 旅游不仅满足了人们的高层次文化与精神消费需求, 而且对人们的身体健康也有益无害, 因此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和生活质量的改善, 人们对高层次精神文化的消费比重相对提高, 必然增加对旅游产品的消费支出, 从而促进旅游经济的不断发展。
(二)经济形势与旅游经济发展 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国际贸易自由化趋势的加强, 世界各国、各地区之间双边或多边政治、 经济、文化交流的日益密切。 国际形势将不断发生变化,各国社会经济发展也会不断调整, 而国际、国内宏观环境的变化, 也将影响到国家旅游政策的调整,进而影响旅游经济发展的方向、方式和特点。
旅游经济的发展依赖于世界政治经济形势的发展, 相对乐观的经济预测为未来旅游业发展描绘了美好的蓝图。 世界各国宏观经济政策的不断调整, 贸易与投资的普遍增长, 信息技术的急剧扩散以及私营企业的异常活跃, 有利于全球经济的恢复与振兴。
(三)自然生态环境与旅游经济发展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旅游经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旅游区的自然生态环境是旅游区地貌、空气、水和动植物等生态因子的总称, 这些生态的有机结合形成了旅游区环境的优美与愉悦。 从人类审美的心理需求来看, 自然景观美是基础, 随着生产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 人们的闲暇时间逐步增加, 城市居民进行旅游、 回归自然,借自然环境的洁净达到锻炼和疗养身心的愿望正日益高涨。
因此,旅游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旅游经济发展的实质就是利用优美的自然环境条件, 按照人们的要求进行一定改善和提高, 形成各种各样的风景旅游区和良好的旅游环境, 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旅游需求。 当然在旅游经济发展中重视生态环境保护。
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 旅游经济发展受许多因素的作用和影响。 还有如战争与战后的恢复, 恐怖活动与反恐活动, 灾难与灾后的重建, 高速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制约等, 其影响在不同的地区和时期会有不同的反应, 这些因素会对世界旅游经济的发展产生消极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毛润泽 . 中国区域旅游经济发展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J]. 经济问题探索 ,2012,08:48-53.
[2] 左冰 . 中国旅游经济增长因素及其贡献度分析 [J]. 商业经济与管 理 ,2011,10:82-90.
[3] 沈桂林 . 旅游经济学 [M]. 北京 : 中国商业出版社 ,2002(8).
[4] 唐晓云 . 中国旅游经济增长因素的理论与实证研究 [D]. 天津大学 ,2007. [5] 成英文 . 中国旅游经济增长及其决定因素研究 [D].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2010.
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