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勤奋与爱心默默耕耘
琼海市嘉积中学分校黄立忠老师先进事迹
黄立忠,42岁,中学语文高级教师,现任教于嘉积中学分校。1990年7月大学毕业,至今一直担任初中语文科教学工作。参加工作21年,担任班主任工作21年(1990年9月至2003年7月在乡镇中学任教,2003年9月至今在嘉积中学分校任教)。
他是琼海市第一批语文科骨干教师,2010年市教研室初中语文科月考命题组成员。2010年作为主持人参加“海南省新课题有效教学课题研究”,在该项研究中带领学校语文组荣获省级“先进科组”荣誉称号。现任学校语文科科组长,八年级语文备课组长,八年级3、5班两个班的语文科教学工作,5班的班主任工作。2007年教学论文《细数语文教学“眉毛胡子一把抓”--阅读教学中的几个怪现象》荣获省级教学论文评比一等奖,同年在山西省一级期刊《新课程》杂志上发表两篇论文《亦谈语文教学中的语言艺术》、《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他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富有开拓创新意识。二十一年来,他用勤奋与爱心默默耕耘。工作中,以人为本,注重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在管理中,充分发挥班主任的主导作用,大胆改革创新:确立班集体的奋斗目标;实行管理民主化、细致化;精心设计,开展各种有意义的教育活动;细致工作,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管理,鼓励拔尖,效果显著。学生发展走势较好,受到领导、家长和学生的好评。
著名的教育改革家魏书生曾这样说过:“班级像一个大家庭,同学们如兄弟姐妹般互相关心着、帮助着,互相鼓舞着、照顾着,一起长大了,成熟了,便离开这个家庭,走向了社会。”一个良好的集体,好的班风学风,好的舆论导向对每个学生的健康发展有着巨大的教育作用,一个良好的班集体的形成,班主任需要做大量深入细致的工作。
这一点从其2003级(2)班、2006级(5)班和2009级(5)班这八年班主任所做的工作便可见一斑。这三个班从初一新生入学开始,为了这些学生全面发展,作为班主任,他对班级的管理作了精心的设计。
一、确立班集体的奋斗目标
根据学生实际,他们确定的共同奋斗目标是:提高素质,全面发展,尖子生要注重自身的提高,并影响带动学困生的发展。
在实现班集体奋斗目标的过程中,充分发挥集体每个成员的积极性,让每一集体目标的实现,成为全体成员共同努力的结果。根据班级各方面情况,入学之初,便确定了班规和一日常规,结合《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通过班会课等活动进行有效的教育。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行为规范,早操、集会的排队都能作到快、
静、齐,直接影响到班级的集体荣誉。于是每个成员都用自己的行为规范,来囊括学校的“先进班级”称号,又用自己的行动获校运会的“文明代表队”,这样便更有效地增强了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在学校组织的各项比赛中他们又用出色的表现多次获奖,如开学初的军训比赛(年级第一名),校文艺晚会节目比赛(校第一、二名),校运会团体总分第一名等等。于是学生很受鼓舞,享受着集体的欢乐和幸福,学生实现目标的过程成为教育与自我教育的过程,从而形成集体的荣誉感和责任感。
学习上,注重营造宽容、合作、宽松、和谐的学习气氛,注重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习惯。抓好各类学生的工作:鼓励尖子生超前学,通过多点拨,激励他们确定更大的目标,以求更大的发展;指导学习适应能力较差的学生,研究学习方法,鼓励他们建立自信心,尽快缩短与尖子生的距离,努力赶上尖子生。最终,使班级形成整体优势。
在历次月考中全班同学的成绩“三分一率”总是名列前茅。在学科竞赛中也有好表现,如:2006年指导学生凌芬芬参加海南省中学生“学习 生活 创造”主题作文竞赛获省级三等奖,他获得指导三等奖;06年数理化奥林匹克竞赛,蒙子昊、王可鑫两位同学省级一、二等奖;06年中考,初三(2)有6位同学考上省一级重点中学;2007年指导学生谢嘉敏参加全国青少年主题教育“知荣明耻树新风”读书征文比赛国家级指导二等奖;2008年指导学生谢嘉敏参加海南省中学生语文阅读与鉴赏能力大赛(初中组)指导一等奖;09年数理化奥林匹克竞赛初三(5)班何远进、王维轻、何家群、马春蕾等六位人次分别荣获省级一、二、三等奖;2009年中考中杨茹等30人以总分满分的成绩考上省一级重点中学;2011年初二(5)班黄希、吴欢、沈君凌等三位同学参加校讯通杯分别荣获市级一、二等奖;2011年参加校际“五一学科竞赛”王丹丹等6人次分别荣获二三等奖。
二、实行管理民主化、细致化。 有句话说:“抓在细微处,落在实效中”,班主任只有细致入微,才能使集体管理见成效,而在细致管理基础上还应充分发挥民主。有意识的让学生参与管理,创设各种表现机会,充分调动每个同学的积极性,培养民主意识,增强管理能力。为此,在学期初选出7位同学作为值日长,对这些学生干部的管理,主要定期(每周五下午)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让大家意识到应该以身作则,成为学生中各方面的示范。每月由同学为他们的工作打分、评比,为期末的干部考核、评比打下基础。在常规管理中,建议班干部跟控制能力较弱的的同学结成手拉手的伙伴。鼓励指导这些学生干部学习自我管理也管理这个集体,不仅对班风学风建设起不可或缺的作用,也使自己锻炼成长成优秀学生干部。2007年班长黎明瑜被评为市级“优秀学生干部”,2011
年团支部书记黄希被评为市级“三好学生”,2006-2011年这两个班还有多位同学被评为校级“优秀学生干部”、 “三好学生”。
三、开展各种有意义的教育活动。
集体活动能发挥娱乐、导向、育人的功能,又能充分体现素质教育。在活动中,促进学生相互关心,尊重理解和协作的关系。
根据学校的要求,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结合“我能行”活动,在班级内开展了“智力”比赛、辩论比赛、课本剧表演要求学生小组合作、同学合作共同完成任务。通过活动,学生的合作能力得到了提高,增进了同学之间的友谊,学生兴趣盎然,积极地投入到活动中去。
积极参加学校的活动,他们的口号是“我为校园增光彩”。从客观条件上看,班级在军训比赛、校文艺晚会、校运会上很难出彩,于是他给同学们提出一个要求:尽我所能,打造最好的自我。同学之间达成一致:根据自身实际,在各个环节上挣分。各项比赛结果,得到了一致的好评,荣誉纷至沓来,为此学生欢欣鼓舞,这时他便进一步启示:在任何活动前,最重要的是“尽我所能”,奇迹常常是这么创造出来的。
四、耐心引导,促进学生自我发展。
在每一批新生报到之前,黄老师都要事先研究每一位学生的档案,并做好每一个学生的“个性摘要”。曾经有一位男生,是实验小学的“大哥大”,行为散漫,不懂礼貌,老师讲一句,他顶三句,小学老师对他毫无办法。黄老师在新生报名当天就找这位男生谈话,军训时特别用心地观察他的一举一动,睁大眼睛去发现他的闪光点,及时予以肯定和表扬,对其不良行为也不失时机地进行教育和引导,军训时他表现出他的组织才能,黄老师及时任他为军训期间的体育委员,他开始调整自己,积极配合教官组织好军训活动,军训评比班级获得了第一名。开学后,同学们推荐他当体育委员,从此,他改掉了以前的坏毛病,而且养成了读书和思考的习惯,成了其他同学的榜样,经过三年的努力,他考上了嘉积中学高中,再经过三年的努力,他考上大学的本科第二批院校。
五、真情育人,营造师生和谐关系。
黄老师把关心每一位学生的成长当作自己的责任,他对每一个学生都充满了热心、耐心和信心,在黄老师眼里似乎没有差生。有一位叫大桂的男生,刚进初一时成绩很好,由于他的父亲早逝,母亲整天忙于生计,无暇照顾他,大概是从小缺乏关爱和家教,进入初二时成绩一落千丈,性格也变得怪僻起来,说话做事完全不顾他人的感受,黄老师及其他科任常常被他气得无语。但黄老师了解他的个性,并不与他发生正面冲突,而是耐心地等待教育的契机。有一次上课,他趴在桌上睡觉,黄老师走到他的旁边,轻敲课桌提醒他,不料那男生以
猛烈的敲拍桌子回应黄老师的提醒,全班同学都惊讶了,而黄老师若无其事地回到讲台继续上课。下午放学后,黄老师把那男生找到办公室,没有批评他,只是让他坐下来心平气和地和他谈心交流,细心询问,耐心劝导,说到动情处,这位男生哭了起来,当面向黄老师认错,从此以后,这位男生逐步改进他的缺点,学习态度发生了质的变化,学习成绩逐步回升,并成了黄老师工作上的好帮手。
六、做学生家长的贴心朋友。
无论是哪一届哪一个班,他永远是家长的好朋友,学生家长总是乐意跟他联系,或是家访或是校访,或是电话联系,黄老师也总是把学生在学校的一点一滴跟家长分享,每当学生有一点点的进步,总是第一时间打电话给家长,这样的报喜电话,融洽了师生关系,给学生前进的动力,甚至改变孩子的一生。多年来,黄老师总是第一时间到校,最后一个离校。第一时间到达教室,在门口等学生的到来,一有个别迟到的同学,马上联系家长,询问情由;安置完学生的学习生活,自已才最后一个离校。
经过努力, 2006年中考初三(2)班蒙子昊等6位同学考上省一级重点中学; 2009年中考初三(5)班杨茹等30人以总分满分的成绩考上省一级重点中学,当年中考成绩在校内排名第一,在全市也是名列前茅。现在所带的2009级初二(5)班这个班集体也正在呈现出同样的良好发展势头,历次月考或学科竞赛成绩一直名列年级前茅。
总而言之,现代教育对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就是必须全面地爱学生。\"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这要求每一位教师胸怀一颗爱心,用心灵去耕耘心灵,让每一位孩子都得到应有的爱,都得到应有的发展。
孩子的成长离不开家庭、学校、社会的爱。从爱出发,在学校各级领导的关心下,得到家庭教育的支持,有各科任老师的配合,多年年来他所带的班级,师生关系亲密融洽,学风端正,班风和谐,秩序井然,受到学生、家长的爱戴,同事、同行的好评和领导的肯定。
在嘉中分校8年来他所带的班级,其中有7年被评为校级先进班级或优秀班级称号。
2011年7月18日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