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2010—2011年国内外经济形势及趋势分析

来源:九壹网
2010—201 1年国内外经济形势及趋势分析 赵小辉单洪青 (中国石化集团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北京100029) 摘要:分别回顾T2010年国内外经济形势的特点,分析T201lqZ国内外经济趋势,预测T2011 年国内外的政策取向。 关键词:世界中国经济形势趋势2010年2011年 1 201 0-201 1年世界经济形势及趋势 日到期影响,已微弱回升的房价于9月再次呈现 1.1 2010年世界经济继续复苏,但步伐已放缓 1。1.1 发达经济体经济复苏动力减弱,新兴经济 下滑迹象;欧元区受各国政府财政紧缩等因素影 响,房地产市场继续走低;日本政府对节能型房 体经济增速放缓 屋进行补贴和税收减免的政策,刺激建筑业活动 有所好转。 世界经济继2009年2季度开始持续快速复苏 后,2010年2季度以来受欧洲债务危机、就业不足 等因素影响,经济复苏 现了放缓趋势。国际货 币基金组织(IMF)最新估计,世界经济增长率从 2010年1季度的4.7%下降到4季度的4.3%,其中发 受发达经济体消费信心仍然不足影响,欧元 区零售持续徘徊在较低水平,汽车燃料零售趋于 稳定;日本零售有所下滑,汽车零售高位回落。 美国零售持续上升,汽车零售增速较缓。 达经济体维持2.5%不变,新兴和发展中经济体从 8.2%下降到7.1%(见图1)。 美国、欧元区、日本等主要发达经济体由于 受消费不振及汽车优惠政策到期等因素影 响,2010年3季度以来,美罔、欧厄区的工业生产 回升势头出现放缓,日本工业生产南升转降。其 企业投资增幅放缓,进出口贸易仍然下滑,但私 人最终消费支出持续稳定增长,复苏步伐温和放 缓。2010年3季度美国GDP环比折年率增长2.0%, 中,石化T业生产降速较快。 1。2 201 1年世界经济复苏的机遇和风险并存 1.2.1 201 1年发达经济体将实行紧缩财政政策, 对世界经济复苏将带来短期不利影响 高于2季度的1.7%,但仍低于1季度的3.7%。欧元 区2010年3季度GDP环比折年率增长3.9%,高于2 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爆发迫使发达经济体政府 计划在未来几年实行紧缩财政政策,大部分发达 经济体计划20l1年开始逐步削减财政赤字,部分 发达经济体2010年已开始削减(见表1),预计短 季度的1.8%,但明显低于1季度的6.6%。 印度、巴西等新兴经济体为防止经济过热 而主动收紧宏观经济政策,加之全球需求转弱导 致出口下降,2010年以来经济增速有所回落,但 仍处在高位。2季度印度、巴西GDP同比分别增长 期内将抑制经济复苏。IMF分析认为,在削减相 10.0%和8.7%,比l季度的l1.2%和8.9%有所下降。 1.1-2发达经济体实体经济复苏依然缓慢 收稿日期:2011—01—13。 作者简介:赵小辉,1998年毕业于华【{l】理1 大学, 主要发达经济体房地产市场持续低迷。美 国受对首次购房者的税收优惠政策2010年4月30 获经济学硕上学位,高级经济师,长期从事宏观经 济与政策研究1 作。 f4I ~2 O11簇嘲 193期 赵小辉等.2010-2011年国内外经济形势及趋势分析 11.0 5.5 尽0 -5.5 2007年 2008年 2009年 图1 2007—2010年世界、发达经济体及新兴和发展中经济体GDP增长情况 当于GDP的1%的预算赤字后两年内,国内消费和 激计划,已延长2010年12月底到期的家电、住房 投资将下降约l%,失业率进一步上升约0.3个百分 点,影,RGDP总体下降约0.5%。 等消费优惠政策,加强就业扶持力度等。 1.2.2 201 1年主要发达经济体将维持极度宽松货 然而,当前经济复苏放缓将可能为财政紧缩 计划带来变数。美国2010年2季度以来,财政对 公共医疗和公共服务部门的开支进行控制,对居 币政策,对新兴经济体经济复苏带来风险 随着财政刺激措施减弱,2010年以来,美联 储、欧洲央行分别维持0~0.25%和1.O%的基准利 率水平不变,日本央行l0月5日宣布将基准利率 从0.1%降至0~0.1%,预计2011年中期之前主要发 民消费支出、交通及公共基础设施等资本投资仍 继续扩大支持,预计201 1年将继续支持消费和投 资。欧元区201 0年以来,各国制定的公共部门减 薪减员、改革养老金和退休制度、减少对企业和 居民补贴、增加税收等削减财政支出措施遭遇较 大阻力,预计2011年欧元区有财政政策空间的国 家将可能推迟实施既定的财政紧缩计划。El本政 府由于目前日元急剧升值,确定实施新的经济刺 达经济体将继续维持极低利率政策。此外,美国 和日本还重新启动了新一轮“定量宽松”货币政 策。美联储2010年1 1月4日宣布在201 1年2季度以 前进一步收购6 ooo4L美元的较长期美国国债,日 本央行也宣布扩大对银行的固定利率贷款规模并 推出了总额5万亿日元的资产购买计划,欧洲央行 % 2013年 表1 部分发达经济体政府财政预算赤字削减计划(占GDP的百分比) 2009年 项目 2010年 2011年 2012年 财政赤字 总债务 财政赤字 总债务 财政赤字 总债务 财政赤字 总债务 财政赤字 总债务 主要发达经济体 美国 英国 德国 12.9 84.3 l1.1 1O.2 4.5 92.7 76.7 75 3 9.7 8.1 3 7 6 0 8.9 99.3 81.9 76.5 87.6 234.1 6.7 6.4 102.9 85.1 5.7 4.7 2.4 3.8 7.8 l05.4 86.1 77.O 90.0 242.9 1O_3 3 1 7,6 1O.2 68.5 73.5 78.1 2l7.6 3.0 4.7 8.1 77.0 89.4 238.6 法国 日本 8.0 9.6 84 2 225.8 目前债务危机经济体 希腊 西班牙 葡萄牙 15.4 11.2 126.8 53.1 7.9 9.3 13O.2 63.5 9.3 76.3 7.3 83.1 意大利 爱尔兰 5.2 14.6 l15 8 65.5 5.1 31.9 l18.4 99.4 2 011鞣嘲 193期 一5 l l2月2日宣布延长无限额流动性政策,将可能计划 购买欧元区债务危机严重国家的公债,以压低公 济体由于经济基础薄弱,一定程度上仍然依赖出 口。因此,全球贸易摩擦有可能会加剧,将对世 界经济复苏带来不利影响。 为应对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加剧和支持经济复 苏,未来区域贸易将进一步发展。 1.2.5先行指标数据显示,201 1年世界经济复苏 趋于放缓 债收益率。预计在就业和经济复苏前景显著改善 之前,主要发达经济体的新一轮“定量宽松”货 币政策将可能不会停止。 极度宽松货币政策可能一定程度上有利于促 进主要发达经济体经济复苏,但对新兴经济体经济 复苏将带来较大风险。一是,将造成全球流动性 2010年4月以来,主要发达经济体制造业采购 过剩,已经并将继续推动石油、粮食等同际大宗 商品价格快速上涨,加大新兴经济体2011年通货 膨胀压力。二是,将使流人新兴经济体的热钱剧 增,资本市场泡沫风险上升,金融体系稳定和经 济复苏将面临较大风险。 1。2.3金融监管改革尚未取得较大进展,短期内 仍会增加金融市场再次发生不稳定的可能性 2008年的金融危机显示出发达经济体在金融 市场法规和监管方面存在薄弱环节,因此加强金 融监管改革,对于恢复金融市场的信心,增强金 融机构抵御冲击的能力将至关重要。 但加强金融市场监管,使发达经济体政府担 心将造成失业率增加及经济增速下降,金融机构 担心将导致收益率降低,因此金融监管改革方面 的进展一直非常缓慢。美同为降低未来金融危机 再次发生的可能性,2010年7月21日正式通过了 《多德一弗兰克华尔街改革与消费者保护法案》, 但由于该法案只是一个金融监管的原则性框架, 具体执行办法将在201 1年中期前陆续制定,严格程 度存在不确定性。 因此,在金融监管改革取得较大进展之前, 未来金融机构抵御冲击能力以及市场信心恢复将 受到一定限制,201 1年国际金融市场稳定仍存在 一定的不确定性。同时,预计主要发达经济体为 促使金融机构为消费和投资提供更多支持,201 1 年仍不可能完全退出对金融体系的特别支持,政 府仍可能对银行债务提供担保。 1.2.4新一轮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有可能进一步加 剧,将阻碍世界经济较快复苏 美国和欧元区国家认为,仅靠国内消费需求 已不能完全支撑本国的可持续发展,为扭转目前 的贸易逆差状况和居高不下的失业率,预计2011 年欧美国家将进一步加大贸易保护力度。新兴经 I 6 ~z 鞲嘲 期 经理人指数(PMI)达到近6年来的最高点后持续 下滑,10月后再次 现回升迹象,美国和欧元区 仍高于50%的警戒线,日本PMI仍连续4个月处于 低于50%的警戒线以下,预示全球制造业将继续 呈现缓慢复苏势头。 主要发达经济体的消费者信心指数持续徘徊 不前,表明消费者对经济复苏前景信心仍不足。 经合组织综合领先指数也显示,美国经济活动加 快,其他主要发达经济体和新兴经济体经济将继 续减缓。 1.2.6著名机构对201 0—201 1年世界经济增长的 预测 目前,世界主要机构均预测2011年世界经济 将持续复苏,但增速将放缓。其中,IMF在2010年 10月的报告中预计,20l0年和201 1年世界经济将 分别增长3.9%和3.5%(见表2)。 总体来说,当前金融危机的深层次影响尚 未完全消除,世界经济复苏基础仍不稳固,201 1 年世界经济持续复苏存在许多不确定因素。发达 经济体将面临欧洲主权债务危机风险仍存在、金 融体系仍较脆弱、财政支出逐渐减少等问题;新 兴经济体将面临通货膨胀及资本快速流入压力加 大,以及国际贸易保护主义进一步抬头等问题。 201 1年各经济体出台的经济刺激政策仍将持 续推动201 1年世界经济总体保持复苏态势,但与 此同时,随着刺激政策效果减退,世界经济复苏 步伐将温和放缓,呈现更加企稳迹象。新兴及发 展中经济体仍是引领世界经济复苏的主要动力。 2 2010-2011年中国经济形势及趋势 2.1 201 0年经济增速高位回落,呈稳定增长势头 2.1.1 经济增速放缓,呈现稳定增长势头 2010年2季度以来,随着中围政府为抑制部 赵小辉等.2O10—201 1年国内外经济形势及趋势分析 表2世界权威机构对201 0—201 1年世界经济增长的预测 经济增长率,% 预测范围 世界 2009盎 .预测机构名称 2010定 3.6 6 4 2011生 预测时间 2.0 3.5 2.4 丑匡 褂 口fj 3.1 2 0 8 6 联合国 发达经济体 发展中经济体 世界 —2-3 7.1 3.9 3.0 1.9 6 O 3.5 2010年12月 —2 1 3 4 发达经济体 .2.5 6.5 3_3 新兴和发展中经济体 世界 .2.6 2_2 7.1 3.9 世界银行 发达经济体 发展中经济体 .3.4 2.0 2-8 7.0 2.4 6.0 2011年1月 注:上述机构对世界经济增长的预洲数均采刚的足市场汇率折算法。 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而主动实施宏观调控政策, 以及世界经济复苏减缓导致外需减少,中国经 较仍居于高位。2010年3季度,GDP累计同比增 长10.6%,增速环LI;2季度降低0.5个百分点,比 2009年同期提高2.5个百分点(见图2)。 济增速出现放缓迹象,但与其他主要经济体比 2007年 2008年 2009年 2010年 图2 2007-2010年中国GDP增长走势 由于金融机构信贷增速放缓,城镇固定资 产投资增速2010年1—10月持续回落,1 1月有所回 升。2010年1—1 1月城镇同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 2.1_2 实体经济保持平稳增长 20 1 0年4月以来,随着政府对房地产市场各项 调控政策的贯彻落实,房地产市场景气指数、房 屋销售价格及房屋新开工面积同比持续回落,但 24.9%,比1—10月加快0.5个百分点。其中,民间 投资趋于活跃。 消费物价上涨较快,实际消费需求稳中有 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际增速由2010年3季度 的15.0%左右回落到10月的14.2%。 由于外部经济复苏放缓,人民币升值和原 总体仍保持较快增长。 业生产增速2010年上半年出现下滑,3季 度开始转为平稳增长。工业企业利润增速高位下 滑。2010年3季度以来,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 值同比增速持续下降约0.8个百分点,目前稳定在 13%左右。其中,石油天然气开采业增加值缓慢 回升,石化产业增加值趋于平稳增长。 油、铁矿石等大宗商品价格上涨,进出口贸易增 速高位放缓。20l0年3季度以来,进出口同比增速 较2季度回落10个百分点以上(见图3)。 2010年2季度以来,由于节能减排和淘汰落后 2。11辑嘲勰193期 ~7 I 51。 96 360  148 - z-。 0 * 磐 60 -48 9O ∞ 0 0 -96 _一 0 0 __ H 寸 0 0 0 卜 0 __  lI"-- 0 0 I 卜 0 0  Io。 0 0 I 。。 0 0  Io。 0 0 I 0 0  l0 0 l 0 0 l 0 -_ 0  I0 0 图3 2007—2010年中国进出口增长情况 产能的政策影响,钢材、生铁、建材和有色金属 成国际投机资本由于人民币升值预期而加剧流人 中国,同时,已经并将继续刺激闰际初级产品价 格快速上涨,从而使中国输入性通货膨胀压力加 大。从国内看,房地产行业的组合拳调控,将使 国内投机性资本增加且加速流动,以及国内劳动 冶炼等主要耗能工业产品产量增速下降或放缓, 影响发电量增速高位下滑。汽车产量则先降后 升,目前同比增速达20%以上。 2.2 201 1年经济将面临更加严峻的形势 2.2.1 人民币升值压力进~步加大和贸易保护主 义抬头,将增加201 1年出口增长的不确定性 力和资源产品价格趋升,节能环保成本加大等, 都将加大201 1年物价上涨的压力。 通货膨胀压力加大将对中罔经济带来不利 影响。一是,原材料价格较快上涨,将使中国企 业的成本压力上升,从而影响企业的投资和生产 意愿。二是,物价持续上涨将不断加大居民的实 当前,美国、欧盟等发达经济体与中国存在 较大贸易逆差,为刺激出口和经济复苏,将继续 促使本币对人民币贬值;东盟、巴西、印度等新 兴经济体因中国企业加快拓展多元化贸易市场, 来自中国的进口增速较高,产业面临较大压力, 际储蓄负利率缺口,致使居民储蓄意愿下降和加 大当期消费支出,进一步推升当前物价水平。三 是,政府针对通货膨胀将进一步开展宏观调控, 将对企业资金成本和流动性形成压力。 2.2.3工业生产的节能减排压力加大 将造成人民币升值压力进一步加大。人民币快速 升值将造成中国采矿业、农业和制造业等产业国 际竞争力有所下降,从而对产品 口造成不利影 响,如果这一趋势继续下去,将会导致众多关联 企业的投资降低和失业人数增加,也会对消费需 求带来不利影响。 为建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2009 年中国政府已公开向国际社会承诺,到2020 发达经济体失业率高企,尤其是中国第一 大贸易伙伴的欧盟正面临主权债务危机,将导 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比2005年下降 40%~45%,非化石能源占比提高到15%。为实现 致2011年针对中国的贸易摩擦继续增加,也将使 2011年中国可能面临更加困难的出口形势。 2.2.2通货膨胀预期加大,对经济稳定增长造成 一此目标,2011年中国政府将继续加大支持环保和 节能减排的投资,严格控制“两高”和产能过剩 行业新上项目,大力淘汰落后产能。2010年7月下 定威胁 调或取消了钢铁、建材等406种“两高一资”产品 出口退税率。 201 1年中国物价上涨压力仍较大,丰要来 自于以下两方面。从世界看,美同等主要发达经 济体实施零利率和“定量宽松”货币政策,将造 节能减排力度加大,在促进 业结构优化 升级的同时,短期内将降低工业企业投资增速和 j 8 ~2 鳞嘲 193期 赵,J、衅寺.2Ul0-20儿牛喇冈YI" 趼 鲥,史趋势分们 开工率,增加1二业企业的生产成本。丁信部制定 “十二五”规模以上_r业增速目标为10%,低于 2009年的12%和2010年的1 l%。工信部制定的淘 汰落后产能规划中,将“十二五”单位工业增加 2.3.2将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应对热钱流入和 通货膨胀压力 为应对通货膨胀和热钱流入上升带来的严 峻挑战,预计20l1年中国货币政策将由过去3年 值节能指标初定为下降16%,比“十一五”全国 单位GDP能耗下降20%的目标略有下降。 2.2.4扩大内需的难度在加大 依靠内需增长拉动中国经济增长将需要一个 过程。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将对丁业化和城镇化步 伐形成制约,边际效应递减也使“以旧换新”政 策对消费的拉动幅度减弱,居民消费能力和消费 水平的快速提高受到一定限制等,将可能使201 1 年国内消费增速减缓。 2-2.5财政收支面临压力 受经济增长趋缓以及基数较高等因素影响, 2010年以来,中闰财政收入增长呈逐步回落态 势,3季度增长12.2%,分别低于2季度的22.7%和1 季度的34.0%,预计2011年财政收入快速增长面临 较大压力。1—10月财政支出增长较快,预计2010 年“四万亿”投资项目尾项问题、以及201 1年将 对“三农”、民生、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领域加大 财政支出,将使201 1年财政支出压力较大。 2.3 201 1年政策将多管齐下,努力化解不利因素 2.3.1 将采取有效措施。继续促进房地产和汽车 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拉动经济稳定增长 为遏制房地产价格过快上涨,缓解低收入 居民住房困难,并带动房地产行业和相关行业投 资增长,预计201 1年政府仍将通过增加税收、 收缩房贷以及提高准入门槛等手段,继续抑制房 地产市场投机行为,与此同时,政府将继续加大 保障性住房的建设力度,推进廉租房和公共租赁 房建设、城市棚户区及农村危房改造。住建部 已明确201 1年计划建设保障性安居T程1 000万 套,与2010年580万套的规划相比,同比增长了 72.4%。 虽然,2010年底停止实施“汽车下乡”财政 补贴政策和车辆购置税减征政策,但汽车行业就 业面广,作为大宗耐用消费品,对拉动内需发挥 着重要作用。预计2011年中国政府仍将继续支持 汽车行业发展,将以节能和新能源汽车为突破 口,加快产品升级换代。 的“适度宽松”转向相对“稳健紧缩”,央行将 逐步上调存贷款利率以及存款准备金率,以及将 适度降低货币供应量和信贷增速。在努力降低资 产市场泡沫的同时,满足经济发展的合理资金需 求。中国央行逐步提高利率到正常水平,也是为 了减少负利率缺口,从而增加居民收人。 2.3.3 将继续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努力扩大内需 特别是消费需求,应对出口不利形势 中国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增长远远落后于人均 GDP增长,严重制约了居民扩大消费能力。2009 年GDP:L ̄长8.7%,其中投资和最终消费分别拉动 了8.2个和4.6个百分点,贡献率分别达94.6%和 53.1%。为使中国经济实现平稳较快增长,预计 201 1年中国政府在稳定出口的基础上,将更加注 重扩大内需特别是扩大消费需求。 201 1年中国政府将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等领 域财政支出。 一是,将加大对“三农”、教育、医疗卫 生、社会保障和就业的财政支持力度。继续提高 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增加对低收入群 体的补贴,以提高城乡居民尤其是中低收入者的 收入,增强居民消费能力,促使消费需求扩大。 自2011年1月1日起,已实施新的支持和促进就业 的税收优惠政策。 二是,将继续增加种粮补贴,可能继续对 “家电下乡”和“家电以旧换新”进行财政补 贴,并支持“建材下乡”试点工作,以及加大对 小型农田水利、中小河流治理为重点的农业基础 设施建设的支持,扩大农村消费需求的同时,带 动相关产业效益增长,稳定中国经济基础。据商 务部统计,2010年1—10月,财政补贴家电下乡209 亿元,带动产品销售额1 323.1亿元, ̄2009年同 期增长1.9倍;补贴汽车摩托车下乡143亿元,直接 拉动农村汽车摩托车消费超过1 100亿元。 为实现内需对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拉动,201 1 年将进一步加大对西部大开发的支持力度,继续 落实东北振兴、中部崛起和东部率先发展的政策 2 011鞠一193期 ~9 I 措施,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和 贫困地区发展的政策支持力度,促进区域经济协 调发展。此外,将根据不同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 能力,将国土空间分为优化开发区域、重点开发 占GDP ̄E重仅为3%。201 1年还将研究促进新能源 汽车消费的支持政策。 为增强金融支持经济结构调整的力度, 201 1年央行将继续调整优化信贷结构。将加大对 就业、节能环保、西部大开发、战略性新兴产业 区域、限制开发区域和禁止开发区域四类主体功 能区,实行差别化的区域开发政策。 等的贷款支持,保证在建重点项目贷款需要,严 格控制对高耗能、高排放行业和产能过剩行业的 贷款。 2.4先行指标数据显示,201 1年中国经济增长前 景良好 为了确保内需可持续增长需要,201 1年中国 将继续扩大企业债券发行规模,继续鼓励和促进 民间投资发展,进一步促进投融资发展。目前国家 正在抓紧出台促进民间投资的一些具体措施,预计 201 1年民间投资准入方面将有新的突破。 2010年3季度以来,中国宏观经济先行指数 201 1年将继续推进财税制度改革,在全国 继续处于下滑之中,但降速逐渐减缓,企业和消 费者信心指数增速也有所放缓。制造业采购经理 人指数增速有所放缓,12月出现下降,但仍稳居 5o%M界点以上,表明2011年中国制造业总体将 保持增长态势,但增速趋缓。 2.5 主要机构对中国201 0—201 1年经济增长的预测 一范围内推行资源税改革,适时扩大增值税征收范 围,增加消费税应税项目,分步实施个人所得税 改革,以及适当提高中央企业上缴国有资本收益 比例,并扩大经营预算征收范围,确保财政对内 需的支持。201 1年起石油石化等央企上缴资本收 益比例将由目前的10%提高到15%。 2.3.4将继续加快推进经济结构调整,促进经济可 持续增长 睥_1 O 些国内外机构预测,201 1年中国经济增速 将小幅放缓。IMF预计,2010年中国GDPJc ̄长率将 由2009年的8.7%上升至2010年的10.3%,但201 1年 将回落到9.6%。 为加大对科技自主创新的支持力度,预计 201 1年将继续推进重点产业调整振兴,尤其是扶 持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加大对科技自主 俾 2 国家信息中心预计,在世界经济复苏放缓、 国内对房地产市场和产能过剩行业继续进行政策 创新在财政、金融等方面的支持力度。国务院通 过的《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 调控影响下,201 1年中同经济增速将继续呈放缓 态势,但由于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等的支持力 度,使中国经济不会出现过快下滑局面。预计, 2010年和2011年GDP分别增长9.5%和9.1%左右 (见表3) % 预测时间 2010年12月 定》提出,至2015年将使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 占GDP比重力争达到8%左右,至2020年达到15% 左右的发展目标,2010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 表3国内外机构对2010年: ̄132011年中国GDP增长预测 机构名称 联合国 IMF 2011年1月 2011年1月 2011年1月 世界银行 中国社科院 摩根士丹利 2011年1月 亚洲开发银行 高盛 2010年12月 2O10年12月 中金 国家信息中心 2010年12月 201O年11月 中国季度宏观经济模型 (中国厦门大学和新加坡国立大学) 2010年9月 (下转第33页) ~2 O11错博 193期 方锡贤.浅议录井发展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合,整合各疔研发、市场开拓、生产技术力量, 实现优势互补,走“开发、生产、服务” 位一 体的发展战略,锻造“拳头”队伍,是一种值得 探讨的选择。 3_7.2改变竞争方式 3.8整合录井技术研究力量 改变目前录井技术力量薄弱分散、各自为 战的局面,集中各录井公司的中坚研究力量,成 立跨集团的全国性录井研究机构,并合理划分全 国性的录井研究机构和各录井公司研究机构的职 责。全国性录井研究机构主要从事录井基础理 从录井公司自身而言,要参与市场的公平竞 争,拓展自己的生存空间,一味的采用价格策略 来争取市场,对于原本服务价格就低的各个录井 公司,无疑都是自杀性的。明智的做法是着眼于 论、技术体系、发展方向及技术前瞻性的研究及 影响录井发展的全局性因素研究,收集与录井有关 的新技术、新方法,跟踪世界录井行业的发展动 技术实力的提升,以减信创立品牌,从低层次的 价格竞争向高层次质量、服务、品牌方向发展, 实现各方的共赢。 要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加强录井_[程 态,高起点、高水平地开发录井新技术。 4结语 1)近年来,虽然录井技术有了飞跃性的发 服务的市场管理,共同开发罔内外录井市场。在 国内市场上要有序竞争,相对合理划分市场,共 同促进录井市场的有序竞争、价格的合理到位; 在国际市场I二要加强协调、互通信息,发挥各家 录井公司之所长,合理划分各自的市场竞争重 展,但是主客观环境的变化,在录井的发展过程 中录井面临着技术相对滞后、研发力量薄弱、市 场竞争激烈等种种挑战,录井的生存发展存在着 许多问题。 2)录井的发展在于创新,创新是录井企业的 点,以共同提高抗市场风险的综合能力,促进录 井技术的发展,提高录井行业的综合经济效益。 3_7.3放弃低效低端市场 生命,要积极寻求录井新的生存发展空间。只要 坚持不断地创新录井技术,创新竞争方式、服务 领域,录井就会不断向更高的目标发展。 参考文献 [1】谢辉,周金堂.地化录井水淹层评价技术在河南油田的 应用.录井_[程,2004,15(3):25—28 改变“饥不择食”的市场开发方式,应通过 投入产出分析,主动放弃HSE条件低、HSE风险 高、质量风险高、单项目收益低的市场,以回避 HSE及质量风险,维护企业的无形资产,节约人 力资源。如鄂尔多斯盆地民营钻井队所钻的井, 不具备基本录井条件,且以单纯地质录井为主, 录井劳务价格低,是民营录井队伍的重点竞争市 场,国内正规录井公司应主动放弃。 【2]张卫.随钻井下气体检测技术进展.录井T程,2010, 21(2):51—54 (编辑张文长) (上接第1()页) 固,持续扩大居民消费、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和实 现节能减排目标的任务还很艰巨。201 1年中国将 总体来说,201 1年中国经济发展将面临更加 严峻的环境。从国际看,世界经济复苏将较为缓 慢,世界经济前景仍然具有较大不确定性,高失 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推动消 费结构升级和城镇化加快发展。2011年中国经济 总体仍将保持平稳较快增长,经济增速将放缓, 可能呈现前低后高走势。 (编辑王丽敏) 业率、紧缩财政政策以及过度宽松货币政策引发 的美元贬值和初级产品价格攀升将是世界经济复 苏面临的主要风险。 从国内看,中国目前内需回升的基础还不稳 2 D11簇嘲 193 3。I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