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小学数学六年级小升初培优试题(附答案解析)

来源:九壹网
小学数学六年级小升初培优试题(附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

1.甲乙两地实际距离是320千米,地图上量得的距离是4厘米,这幅地图的比例尺是( )。 A.1:80

B.1:8000

C.1:800000

D.1:8000000

2.祝芳坐在剧院的第8列第5行,用数对(8,5)表示,李红坐在祝芳正后方的第3个座位上,李红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 ) A.(11,5)

B.(5,5)

C.(8,8)

D.(8,2)

13.李叔叔去年使用支付宝消费支出1.5万元,使用微信消费支出比支付宝少,使用微信

5支出多少万元?正确的算式是( )。 1A.1.5(1)

51B.1.5(1)

51D.1.5(1)

51C.1.5(1)

54.一个三角形三个内角度数的比是3∶4∶7,这个三角形是( )。 A.锐角三角形 果是( ) A.第一段长

B.第二段长

C.无法确定

6.小明自己动手做了一个正方体礼盒,这个礼盒相对的面上的图案都是相同的,那么这个正方体礼盒的平面展开图是( ).

B.钝角三角形

C.直角三角形

5.把一根木头截成两段,第一段长米,第二段占全长的,那么这两段木头长度的比较结

A. B. C.

D.

7.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若A点在B点的北偏西30°方向,则B点在A点的南偏东30°方向 B.某小组男生人数占总人数的75%,则女生人数与男生人数的比是1∶3 C.除了2以外,所有的质数都是奇数

D.如果圆柱的底面直径和高都是5dm,那么它的侧面沿高展开后是正方形

8.圆锥和圆柱底面积相等,体积的比是1∶4,如果圆锥的高是2.4厘米,那么圆柱高是( )。 A.9.6厘米

B.3.2厘米

C.0.6厘米

D.4.2厘米

9.下图是一个健康人一天的体温曲线图从这幅图中可知( )。

A.7:30体温约是36.8℃ C.8时到18时体温一直上升

B.一天的体温波动不超过1℃ D.6时和16时体温一样

10.如图,将一张长方形纸沿一条对角线对折平放在桌面上,桌面被覆盖的面积是120平方厘米,正好是原长方形面积的60%,原长方形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

A.72 B.120 C.200 D.240

二、填空题

11.

3时=(________)分 7.06L=(________)cm3 5.9公顷=(________)平方米 106十

12.( )∶24=0.375=

=( )%=( )÷8。

213.某校六年级的女生人数是男生人数的,男生人数与全班学生人数的比是

3(________),女生人数比男生人数少(________)%。

14.从边长是20厘米的正方形铁片上剪下2个最大的半圆形铁片,(如图),剩下(阴影)部分的面积是(________)平方厘米。

15.若a∶b=2∶3,b∶c=1∶2,且a+b+c=66,则a=(________)。

16.一幅地图的比例尺是1∶4000000,表示图上1厘米的线段代表实际距离(______)千米。

17.如图中呈现的是一瓶已经喝了一些的果汁和一只圆锥形玻璃杯。图中h=h1,d=d1。如果把瓶中的果汁倒入这个锥形玻璃杯最多可以倒满(____)杯。(容器壁厚忽略不计)

18.某次测试,以80分为标准,六名同学的成绩记为+4、+8、0、﹣5、+9、﹣4,这六名同学的实际平均成绩是(______)。

19.一件衣服打八折出售,妈妈给了售货员400元,售货员找给妈妈40元,这件衣服原价是(______)元。

20.(2分)在长25厘米,宽20厘米,高10厘米的长方体的八个角上,剪去棱长为5厘米的正方体,求剩下部分的体积是(______)。

三、解答题

21.直接写出得数。

156%100 7.60.06 546

630.125 3.183 0.320.22 81172 3.1442

89二十

22.脱式计算,能简算的要简算. ①0.575×29+2.9×4.25

③36÷( + ) ④

⑤ ×[ -( ⑥2016×

÷

÷125%

)]

二十

23.求x的值。

11:0.2x: 4×1.5+20%x=84 64二十

324.中百超市运来黄瓜和西红柿350千克,其中黄瓜的重量占全部的,运来的黄瓜多少

7千克?

25.李大爷到商场买电视机,正赶上商场进行促销活动,所有电视机按八折出售。在此基础上,商场又返还折后价的5%的现金。李大爷最后花了760元把电视机买回了家。电视机的原价是多少?

26.东湖小学开展读书活动。丽丽前3天看了一本书的,后4天平均每天看了这本书的

291,莉莉这一周平均每天看了这本书的几分之几? 1227.甲、乙两车分别同时从A,C两站开出,甲车从A到B再到C要行5小时,乙车从C到B再到A要行4小时.照这样的速度: (1)两车开出几小时后可以在途中相遇?

(2)在相遇前当乙车到达B站时,甲车还离B站多少千米? (3)如果两车要在B站相遇,则乙车可以从C站迟开出多少小时?

28.甲、乙两个圆柱体容器,底面积比为4∶3,甲容器水深7厘米,乙容器水深3厘米。再往两个容器各注入同样多的水,直到水深相等,这时水深多少厘米?

29.A、B两种商品,A商品成本占定价的80%,B商品按20%的利润率定价。冬冬的妈妈一次性购买了l件A商品和1件B商品,商店给她打了九折后,还获利36元。现在知道B商品的定价为240元,求A商品的定价。

30.下边是学校广播站每星期播出的各类节目统计图.

(1)《每日新闻》和《自然奇观》播出时间的比是4:3,且这两个节目播出的时间和占播

出总时间的35%.这两个节目播出时间各占播出总时间的百分之几?

(2)《文艺欣赏》和《我爱阅读》每星期的播出时间相同,估计一下,这两个节目播出时间各占播出总时间的( )%.如果其他节目的播出时间占播出总时间的5%,算一算,你估计得对吗? 31.数与形。

(1)仔细观察每幅图和它下面的算式之间的关系,根据发现的规律,接着画出后面的两个图形,并完成图形下面的算式。

221221 3322232 5423243 75242==6252 == (2)根据上面的规律,完成下面的算式。 1002-992=( )+( )=( ) 20202-20192=( )+( )=( )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D 解析:D 【分析】

由公式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代入实际数据可得。 【详解】

320千米=32000000厘米

比例尺=4∶32000000=(4÷4)∶(32000000÷4)=1∶8000000 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比例尺的应用,其中比例尺的概念以及单位的换算是本题的关键。

2.C

解析:C 【解析】

试题分析:李红坐在祝芳正后方的第3个座位上,则说明李红与祝芳在同一列,即都在第8列,在第5+3=8行,所以李红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8,8),据此即可选择.

解:根据题干分析可得:李红与祝芳在同一列,即都在第8列,在第5+3=8行,所以李红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8,8), 故选C.

点评: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是:第一个数字表示列,第二个数字表示行,据此即可解答.

3.B

解析:B 【分析】

1把支付宝消费支出看作单位“1”,则微信消费支出是支付宝的(1-),求1.5万元的(1

51-)用乘法,据此列式解答。 5【详解】

1由分析可知,求微信支出多少万元,列式为: 1.5(1)

5故选择:B 【点睛】

找准单位“1”,明确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用乘法解答。

4.C

解析:C 【分析】

三角形内角和180°,根据比的意义,其中一个角的对应份数占了内角和的一半,这个角的度数是内角和的一半,根据三角形的分类确定三角形类型即可。 【详解】

3+4=7,说明其中一个角占了内角和的一半,是90°,这个三角形式直角三角形。 故答案为:C 【点睛】

关键是理解比的意思,掌握三角形分类标准。

5.B

解析:B 【详解】 略

6.A

解析:A 【详解】 略

7.D

解析:D 【分析】

①根据位置的相对性可知,它们的方向相反,角度相等。

②假设总人数是100人,用总人数×75%求出男生人数,100-男生人数=女生人数,进而求出它们的比。

③一个自然数,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这样的数叫做质数;2既是质数又是偶数。

④圆柱的侧面沿高展开后是长方形,长=底面周长,宽=圆柱的高。 【详解】

A.根据位置的相对性可知,若A点在B点的北偏西30°方向,则B点在A点的南偏东30°方向;原说法正确;

B.假设总人数100人,男生人数:100×75%=75人,则女生人数:100-75=25人,则女生人数与男生人数的比是25∶75=1∶3;原说法正确; C.除了2以外,所有的质数都是奇数;原说法正确;

D.圆柱的侧面沿高展开后一般是长方形,长=3.14×5=15.7分米,宽=5分米,不是正方形;原说法错误; 故选:D。 【点睛】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有:位置与方向、比、质数与奇数、圆柱的侧面展开图等。

8.B

解析:B 【分析】

1根据圆柱的体积公式:底面积×高;圆锥的体积公式:底面积×高×;设圆柱的底面积为

3s,则圆锥的底面积也为s,圆柱的高为h,再根据圆锥体积比圆柱的体积是1∶4,求出圆柱的高。 【详解】

设圆锥的底面积为s,则圆柱的底面积也是s,设圆柱的高为h 1圆锥的体积:s×2.4×

3圆柱的体积:s×h 12.4×s∶sh=1∶4

30.8∶h=1∶4 h=0.8×4 h=3.2 故答案选:B 【点睛】

本题考查圆柱、圆锥的体积公式的应用。

9.B

解析:B 【分析】

由题意知:可根据曲线的运动趋势来推断体温的变化情况。据此解答。 【详解】

A.7:30体温约是36.7℃;没有达到36.8℃。

B.一天的体温最高是15时约37.3℃,最低是3时约36.4℃,波动不超过1℃。 C.18时体温已经下降。

D.6时的体温接近36.6,16时的体温略高于37.2。体温不一样。 故说法正确的是B。 【点睛】

学会从折线统计图中找到相关的信息,并能进行合理的分析、判断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0.C

解析:C 【分析】

折叠后桌面被覆盖的面积是120平方厘米,且是原长方形面积的60%,用120除以60%,求得原长方形的面积。 【详解】

12060%200(平方厘米)

故答案选:C。 【点睛】

可以考虑一下,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占长方形面积的百分之几,阴影部分的面积是多少?

二、填空题

11.7060 59000 【分析】

根据1时=60分,1升=1000立方厘米,1公顷=10000平方米,进行换算即可。 【详解】

3×60=18(分) 107.06×1000=7060(立方厘米) 5.9×10000=59000(平方米) 故答案为:18;7060;59000 【点睛】

本题考查了单位换算,单位大变小乘进率,单位小变大除以进率。

12.9;16;37.5;3 【分析】

根据比、小数、分数以及百分数的互化,先填出前三空。用0.375×8,求出第四空即可。 【详解】

0.375×8=3,所以,9∶24=0.375=

6=37.5%=3÷8。 16【点睛】

本题考查了比、小数、分数以及百分数的互化,属于综合性基础题,填空时细心即可。

13.3∶5 33.3 【分析】

2六年级女生人数是男生人数的,则男生人数占3份,女生人数占2份,全班人数是5

3份;据此可求出男生人数与全班人数的比;用女生比男生少的份数除以男生的份数,即可求出女生人数比男生人数少百分之几。 【详解】

根据题意,设男生人数3份,女生人数占2份,全班人数是5份。 3∶(3+2)=3∶5

所以男生人数与全班人数的比是3∶5。 (3-2)÷3 =1:3 ≈0.333 =33.3%

所以女生人数比男生人数少33.3%。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根据比与分数的关系解答问题的能力。

14.86 【分析】

根据图可知,2个最大的半圆形铁片组合在一起正好是一个直径为20厘米的圆,阴影部分的面积=正方形面积-圆的面积,根据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边长×边长;圆的面积公式:πr2,把数代入即可求解。 【详解】

20×20-3.14×(20÷2)2 =400-3.14×100 =400-314 =86(平方厘米)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正方形和圆的面积公式,熟练掌握它们的面积公式并灵活运用。

十 15.12 【分析】

先统一比,以b为标准,在a和b的比中,b是3份,在b和c的比中,b是1份,将比统一成3,c跟着扩大相同的倍数,然后根据a、b、c的和是66,先

求出一份数,用一份数×2就是a。 【详解

解析:12 【分析】

先统一比,以b为标准,在a和b的比中,b是3份,在b和c的比中,b是1份,将比统一成3,c跟着扩大相同的倍数,然后根据a、b、c的和是66,先求出一份数,用一份数×2就是a。 【详解】

a∶b=2∶3,b∶c=1∶2,所以a∶b∶c=2∶3∶6 66÷(2+3+6) =66÷11 =6 6×2=12 故答案为:12 【点睛】

本题考查了按比例分配应用题,关键是利用两个比共有的b,将比进行统一。

十 16.40 【分析】

根据图上距离÷比例尺=实际距离,进行换算即可。 【详解】

1×4000000=4000000(厘米)=40(千米) 【点睛】

关键是理解比例尺的意义,掌握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换算方法

解析:40 【分析】

根据图上距离÷比例尺=实际距离,进行换算即可。 【详解】

1×4000000=4000000(厘米)=40(千米) 【点睛】

关键是理解比例尺的意义,掌握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换算方法。

十 17.6 【分析】

根据等底等高的圆柱的体积是圆锥体积的3倍,即可列出算式求解。注意瓶中的果汁可以看作2个等底等高的圆柱。 【详解】

3×2=6(杯)

答:最多可以倒满6杯。 故答案为:6。 【点睛】 考

解析:6 【分析】

根据等底等高的圆柱的体积是圆锥体积的3倍,即可列出算式求解。注意瓶中的果汁可以看作2个等底等高的圆柱。 【详解】 3×2=6(杯)

答:最多可以倒满6杯。 故答案为:6。 【点睛】

考查了等底等高的圆柱的体积是圆锥体积之间的关系。

十 18.82分 【分析】

根据题意可知:把6位同学的成绩简记数相加,再除以6,然后再加上标准分80,计算即可得解。 【详解】

80+(4+8+0﹣5+9﹣4)÷6 =80+12÷6 =80+2 =82(分)

解析:82分 【分析】

根据题意可知:把6位同学的成绩简记数相加,再除以6,然后再加上标准分80,计算即可得解。 【详解】

80+(4+8+0﹣5+9﹣4)÷6 =80+12÷6 =80+2 =82(分)

答:这六名同学的实际平均成绩是82分。 故答案为82分。 【点睛】

本题考查了正数和负数,平均数的计算,熟记正负数的意义是解题的关键。

19.450 【详解】 略

解析:450 【详解】 略

20.4500立方厘米 【详解】

25×20×10−5×5×5×4=4500(立方厘米)

解析:4500立方厘米 【详解】

25×20×10−5×5×5×4=4500(立方厘米)

三、解答题 21.56;7.54;18; 3;1.06;0.05; 17;50.24 【分析】

根据分析计算时百分数要先化成小数然后再计算;计算小数加减时小数点要对齐,小数乘除要按照整数乘除进行计算,最后不要忘了点上

解析:56;7.54;18; 3;1.06;0.05; 17;50.24 【分析】

根据分析计算时百分数要先化成小数然后再计算;计算小数加减时小数点要对齐,小数乘除要按照整数乘除进行计算,最后不要忘了点上小数点;小数和分数的混合计算时,根据实际情况先进行小数和分数的互化再计算;四则混合的计算要按照先乘除后加减,能简算的要简算。 【详解】

56%1000.5610056 7.60.067.54

54618330.12583 3.1831.06 8816 54360.320.220.090.04 0.05117289117272

8998=173.14423.1416 50.24【点睛】

此题考查的是分数、小数、百分数的计算,计算时注意能用简算的要简算。

二十 22.2014 【分析】

(1)根据乘法结合律进行计算即可;;

(2)先算括号里的加法,再算除法,最后算减法; (3)先算括号里的加法,再算除法; (4)根据乘法结合律进行计算即可; (5)先算

解析:【分析】

(1)根据乘法结合律进行计算即可;;

(2)先算括号里的加法,再算除法,最后算减法; (3)先算括号里的加法,再算除法; (4)根据乘法结合律进行计算即可; (5)先算括号里的,再算乘法;

(6)先把2016写成2015+1,在根据分配率计算即可. 【详解】

①0.575×29+2.9×4.25 =(0.575+0.425)×29 =1×29 =29 ② =

÷ ×

11342452014

= = = =

×

③36÷( + ) =36÷( =36÷ =36× = ④ = = ×( = ×1 = ⑤ ×[ -( = ×( - = × =

+ )

)]

+ + +

÷125% × )

⑥2016× =(2015+1)× =2015× =2014+ =2014

+

二十

23.x=;x=390 【分析】

第一题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可知0.2x=,再左右两边同时除以0.2即可; 第二题先化简方程为6+0.2x=84,再左右两边同时减去6,将其转化为0.2x=78,再左右两边同

解析:x=【分析】

5;x=390 2411第一题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可知0.2x=,再左右两边同时除以0.2即可;

64第二题先化简方程为6+0.2x=84,再左右两边同时减去6,将其转化为0.2x=78,再左右两边同时除以0.2即可。 【详解】 11:0.2x: 6411解:0.2x=

640.2x÷0.2=x=

5; 241÷0.2 244×1.5+20%x=84 解:6+0.2x=84 6+0.2x-6=84-6 0.2x=78 0.2x÷0.2=78÷0.2 x=390

二十 24.150千克 【详解】 略

解析:150千克 【详解】 略

25.1000元 【解析】 【详解】

760÷(1-5%)=800(元),800÷80%=1000(元) 答:电视机原价是1000元。

解析:1000元 【解析】 【详解】

760÷(1-5%)=800(元),800÷80%=1000(元) 答:电视机原价是1000元。

26.【解析】 【详解】 (×4+)÷7= 解析:

5 63【解析】 【详解】 (

152×4+)÷7= 9631227.(1)小时(2)65千米(3)1.625小时 【详解】

(1)(125+75)÷5=40(千米/小时),(125+75)÷4=50(千米/小时) (125+75)÷(40+50)= (小时) (2)

解析:(1)【详解】

(1)(125+75)÷5=40(千米/小时),(125+75)÷4=50(千米/小时) (125+75)÷(40+50)=

(小时)

小时(2)65千米(3)1.625小时

(2)75÷50=1.5(小时) 125-40×1.5=65(千米) (3)65÷40=1.625(小时)

28.19厘米 【分析】

设现在水深xcm,根据“往两个容器各注入同样多的水”及圆柱的体积公式V=Sh,可列方程4(x-7)=3(x-3),求解即可。 【详解】

解:设现在水深xcm。 4(x-7)=3(

解析:19厘米 【分析】

设现在水深xcm,根据“往两个容器各注入同样多的水”及圆柱的体积公式V=Sh,可列方程4(x-7)=3(x-3),求解即可。 【详解】

解:设现在水深xcm。 4(x-7)=3(x-3) 4x-28=3x-9 x=19

答:这时水深19厘米。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应用方程思想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9.200元 【分析】

把B商品的定价看作单位“1”,根据题意可知:B商品定价的(1+20%)是240元,根据已知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用除法求出B商品的定价,进而根据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用

解析:200元 【分析】

把B商品的定价看作单位“1”,根据题意可知:B商品定价的(1+20%)是240元,根据已知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用除法求出B商品的定价,进而根据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用乘法求出B商品的实际售价,然后求出B商品获利的钱数,由此求出A商品获利的钱数;这时设A商品定价为x元,根据题意列出方程,解答即可。 【详解】

B的成本为:240÷(1+20%)=200(元) B实际售价是240×

9=216(元) 10B商品获利216﹣200=16(元) 故A商品获利:36﹣16=20(元) 设A商品定价为x元,根据题意有: x×90%﹣x×80%=20 0.1x=20 x=200

答:A商品的定价是200元。 【点睛】

此题属于利润问题,比较复杂,应根据题意,进行认真分析,求出A商品获利的钱数,是解答此题的关键;用到的知识点:已知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用除法解答。

30.(1)《每日新闻》20%;《自然奇观》15% (2)30% 【解析】 【详解】

(1)《每日新闻》:35%×=20% 《自然奇观》:35%×=15% (2)(1-35%-5%)÷2=30%

解析:(1)《每日新闻》20%;《自然奇观》15% (2)30%

【解析】 【详解】

(1)《每日新闻》:35%×《自然奇观》:35%×

4=20% 434=15% 43(2)(1-35%-5%)÷2=30%

31.(1) =5+4 =9; =6+5 =11

(2)100;99;199 2020;2019;4039 【分析】

观察可知,大正方形和空白正方形的边长依次增加1,相邻两个数的平方的差等于这两个数的

解析:(1)

=5+4 =9; =6+5 =11

(2)100;99;199 2020;2019;4039 【分析】

观察可知,大正方形和空白正方形的边长依次增加1,相邻两个数的平方的差等于这两个数的和,据此分析。 【详解】 (1)

221221 3322232 5423243 75242=5+4 =96252=6+5 =11(2)根据上面的规律,完成下面的算式。 1002-992=100+99=199 20202-20192=2020+2019=4039 【点睛】

数和图形的规律是相对应的,图形的排列有什么变化规律,数的排列就有相应的变化规律。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