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食品接触面的状况和清洁

来源:九壹网


食品接触面的状况和清洁(包括工器具、工作服等)

目 的

通过对设施、设备、工器具、所采用原材料及结构设计的控制,以及对各种可能与产品接触面的清洁管理,使产品接触面的状况达到产品加工卫生要求。

范 围

车间设施、设备、工器具以及手套、工作服等一切可能与产品接触的表面。

职能部门

品控部、维修部、生产部、后勤部

控制与监测

1 与产品接触之设备、工器具由不锈钢材质或其他无毒塑料材质做成,设计简单、表面平滑、无凹陷、无裂缝,易清洗、易排水、易保持干燥,可充分清洁,卫生监督员对产品接触面进行检查,以保证其充分清洁。

2 产品接触面和清洁、消毒工作。

2.1 开工前,工作台、工器具等接触面用清水冲洗一次(必要时用洗洁精洗刷),并用100PPM次氯酸溶液消毒,卫生监督员检查接触面是否清洁和消毒,检测频率:开工前。

2.2 休息间隙,应从地面、设备和产品接触上清除掉主要固状物,所有接触面应用清水冲洗,工作台面用100PPM次氯酸消毒液淋洒,工器具浸在100PPM消毒水中不少于10分钟,地板用200PPM消毒水消毒,工作台、工器具使用前再用清水冲洗干净或用热水冲洗。卫生监督员在使用消毒水前应做好检查,并检查产品接触面以确定是否清洁和消毒。监测频率:在4小时或午餐和8小时或晚餐休息间隙。

2.3 收工后及时将废料移出车间,将工具、台面、设备、墙壁、地板清洗干净,必要部分拆出设备作全面清洗。

2.3.1工器具表面清洗应遵循程序

a)清水冲洗掉主要固状物;

b)用100PPM次氯酸钠(钙)消毒水浸泡不少于10分钟;

2.3.2 设备清洗程序

a)用防护罩罩好设备关键部位;

b)清水冲洗台面、生产区域;

c)用100PPM次氯酸钠(钙)消毒液涂沫1分钟,再用清水冲刷干净;

d)风干或用消毒过干净毛巾抹干。

2.3.3 车间设施清洗程序

a)擦抹天花板;

b)清洗墙壁;

c)清洗地板,用200PPM次氯酸钠(钙)消毒液消毒。监测频率:收工后。

3 员工手套和工作服

3.1加工产品的员工都要穿戴干净的手套、工作服、工作帽和鞋子,所有衣物均应在每天中午休息和换班班后清洗、消毒各一次。

3.2 管理人员在加工区必须穿上干净的工作服和鞋子,工作服交洗衣室专人清洗。

3.3 维修人员应穿灰蓝色工作服和鞋子、工作服要在洗衣室统一清洗。

3.4 卫生监督员应监督员工手套的使用和工作服的清洁度。监测频率:开工前和收工后。

3.5衣帽消毒程序为:

衣帽→预清洗→加洗衣粉在洗衣机中漂洗二次并脱水→在20-50PPM的氯液中浸泡约10分钟→在流动水漂洗,直至无“氯”味→晾干或用烘干

机烘干衣帽→折叠整齐。

纠正措施

1 应维修或替换不能充分清洁的产品接触面。

2 调整消毒液浓度,对不干净的产品接触面进行清洗消毒。

3 对可能成为产品潜在污染源的手套、工作服应进行清洗消毒或更换。

记录:

1. 每日卫生检查记录

2. 消毒液配制使用日报表

3. 工器具、员工手部、工作服、包装材料、车间清洗消毒效果验证记录

4. 纠偏记录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