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城市隧道施工期交通组织研究——以之浦路为例

来源:九壹网
科技与创新┃ScienceandTechnology&Innovation文章编号:2095-6835(2019)14-0078-022019年第14期

城市隧道施工期交通组织研究——以之浦路为例傅正阳

(杭州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西湖大队,浙江杭州310000)摘要:做好施工期间的交通组织管理,保障城市建设期交通运行的平稳有序,已成为交警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选取杭州主城区“四纵五横”快速路网中的之浦路下穿云河街隧道为分析对象,通过对施工路段及周边路网交通运行情况的分析,发现工程实施关键节点,提出比选方案,从而制订合理的交通组织方案,以降低工程施工期间对周边道路交通的影响。关键词:下穿隧道;机动车;隧道;施工路段中图分类号:U456.31引言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和机动车保有量的增长,城市干道在交通出行方面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其交叉口衔接形式也得到相应重视,其中城市下穿隧道逐渐应用于城市干道交叉口的立交化改造[1]。文献标识码:ADOI:10.15913/j.cnki.kjycx.2019.14.0333.2周边道路交通条件之浦路已于2016年实施了部分提升改造,道路条件得到改善,可与周边城市快速路、主次干道较为便利地衔接;同时工程周边用地以在开发地块和绿地为主,到发交通的出行需求较少。综上,之浦路承载着较大的过境交通量,造成云河路/之浦路交叉口成为本次施工的一个关键节点。之浦路施工段涉及的北塘河桥正对云河路/之浦路交叉口,需先进行桥梁两侧便桥施工,再对桥梁进行拆复建,以保证之浦路在后期施工过程中交通主流的连续性。3.3施工期交通组织方案之浦路主线(匝道连接段)按双向4车道组织,麦岭沙立交各定向匝道保持原交通组织;之浦路地面按双向4车道组织。为保障行人与非机动车通行,在之浦路施工段两侧均设置行人与非机动车混行道;且在之浦路/云河街交叉口东西向封闭时,仍需保留行人与非机动车过街横道线。之浦路、云河街均承担了过境交通主流,为保障工程施工期间交通主流的通行效率,本文对该关键节点的两个交通组织方案进行对比分析。3.4云河路/之浦路交叉口施工期组织方案比选方案一:隧道分两期施工,第一期施工期间之浦路/云河街地面交叉口东西向封闭,至第二期恢复。此方案施工工期较短,可在云栖大会召开前实施完成,并恢复全方向通行。虽然东西向交通需在第一期施工期间中断,但由于该处除南向西主流需进行绕行,其余方向主流均可保持原有交通组织形式,施工受阻的交通量较少,施工期绕行对周边路网的影响在可控范围内。方案二:分五期实施,之浦路/云河街交叉口倒边盖板施工,施工期间之浦路/云河街东口禁左,其余各方向保证.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城市下穿隧道工程施工复杂、工期紧张,一般从“优化施工工艺、改善交通设施设备、调整交通管理措施”等角度入手进行施工期交通分析[2]。而在施工道路交通组织管理中抓住工程施工关键节点,并进行论证分析,可进一步完善施工期交通组织方案。2施工期交通组织管理总体原则由于下穿隧道工程施工工期长、占道面积大,势必对施工路段的交通出行产生不利影响,为保障工程合理、有效进行的同时,提高道路交通通行效率,根据专家相关研究,主要提出以下三条交通组织管理原则:①合理利用城市道路空间资源,减少施工期间工程占道影响;②坚持“以人为本、公交优先”理念,优先保障行人与非机动车和公共交通出行;③统筹全局,保障交通出行的稳定性。3之浦路下穿云河街隧道施工期交通组织分析3.1工程概况之浦路下穿云河街隧道是杭州主城区“四纵五横”快速路网建设中之浦路提升改造项目的三期工程,北接紫之隧道,南至杭州南收费站。工程施工占用之浦路主线地面路(现状宽19.7m);两侧辅道局部借地3~9m,剩余道路宽19m。目前,云河路/之浦路交叉口为紫之隧道连接杭州南收费站中途最后一个信号灯节点,待下穿隧道建成后,紫之隧道—之浦路一线往彩虹快速路、杭州南枢纽转换均可形成无信号干扰的连续流。·78·2019年第14期

ScienceandTechnology&Innovation┃科技与创新通行。此方案施工条件较差、工期长,云栖大会召开前较难实施完成,且受路中围挡影响,道路交通组织流线较差。由于该路口仅东口禁左,可保障区域交通的可达性,并对周边路网无明显交通影响。结合前述分析,该节点处的周边到发交通需求较低、过境主流可保持原有交通组织形式、就近的枫桦路具备替代条件,可满足绕行交通需求。综上,该路口东西向封闭可保障往返于杭州南枢纽地面主流的疏解效率,有利于施工期间该节点处的交通安全,降低施工难度和风险、缩短工期,对周边路网的影响在可接受范围内。因此,选取方案一进行施工。4施工期交通流运行情况对比分析4.1周边道路交通量变化趋势分析根据交通调查,周边路网早高峰压力大于晚高峰,因此,取早高峰时段作为交通影响的最不利时段进行对比分析。本项目施工期间,施工段周边既有的交通主流均可按原有路线出行,对区域路网整体的影响较小。施工期间,由于之浦路/云河街交叉口东西向封闭,部分方向需由周边道路绕行,但由于交叉口各受阻方向流量较低,绕行后对周边主要道路的叠加影响并不明显。枫桦路作为工程绕行方案的主施工前流量/(pcu/h)

492556331626883321762321048

施工时早高峰车速/

(km/h)43.4848.02

要线路,其路段饱和度在工程施工期间上升52.17%,上升幅度较为明显,但是路段服务水平维持在C级,处于可接受范围内。云河街路段流量未发生较大改变,但是由于施工期间其车道压缩,道路线形发生变化,交通组织流线较差,导致道路通行能力下降,饱和度增加,但其交通运行情况仍处于可接受范围内。之浦路地面路施工期保持双向4车道通行,部分方向施工期饱和度有大幅上升,但服务水平仍可保持在现有等级,认为本项目施工对周边路网的影响在可控范围内。高峰时段饱和度对比情况如表1所示。4.2车速变化趋势分析本次工程施工期间主要对之浦路及云河路的交通造成直接影响,通过对比分析发现施工时和施工前影响路段的车速下降均处于15%以内,但均维持在40~50km/h,工程施工对道路的交通影响处于可接受范围内,具体如表2所示。5结论本文结合工程周边交通特性分析,对之浦路下穿云河街隧道施工期交通组织关键节点(云河路/之浦路交叉口)进行方案比选,从而完善工程施工期交通组织方案。在保障交通主流运行效率的同时,达到了提高关键节点交通安全、降低施工难度和风险、缩短施工工期的目的。施工前饱和度

0.410.460.930.680.280.150.110.75

施工前晚高峰车速/

(km/h)55.0248.66

施工期流量/(pcu/h)

522850323425283642643501166

施工时晚高峰车速/

(km/h)52.8647.58

施工期饱和度

0.460.700.950.750.300.220.250.83

表1高峰时段饱和度对比情况

枫桦路(云河街—之浦路)

云河街

(枫桦西路—之浦路)

之浦路地面路(枫桦路—云河街)之浦路(主路)(云河街—梧桐路)

西向东东向西西向东东向西北向南南向北北向南南向北

施工前早高峰车速/

(km/h)50.7352.07

路段名称方向.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表2施工影响路段车速对比

路名之浦路云河路

对比/(%)﹣14.2﹣7.8

对比/(%)﹣3.9﹣2.2

注:数据来自高德交通信息发布平台。

参考文献:[1]毛伟.城市下穿隧道施工期交通组织研究[J].低碳世界,2017(12):164-165.[2]朱浩.金山大桥周边集中施工期间交通研判及组织[J].上海公路,2018(1):6,87-89.[3]冯永波,谢羲.地铁施工期间交通组织与管理措施探讨[J].交通企业管理,2013,28(11):60-61.〔编辑:张思楠〕·7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