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第13课 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教案)

来源:九壹网
课题 第13课 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 1.攻占巴士底狱;《人权宣言》;法兰西第一共和国;雅各宾派专政;拿破仑;法兰西第一帝国;拿破仑战争。 2.分析雅各宾派专政的措施、特点,认识雅各宾派专政在法国革命中的作用。 3.评价能力培养,指导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和标准,评价拿破仑的一生。 以讲述法为主,辅以课堂讨论 知识能力 过程方法 教学目标 1.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是各种社会矛盾激化的必然结果,是资本主义发展与封建专制统治矛盾的必然结果。 2.分析资产阶级在革命中采取的措施,使学生认识法国革命是符合历史发展要求情感价值观 的,具有广泛性、深刻性,是一场影响巨大和深远的资产阶级革命。 3.组织学生讨论对拿破仑的评价,使学生学会历史地、客观地、全面地分析评价历史人物,学会正确看待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 1.雅各宾派专政 2.拿破仑帝国 1.雅各宾派专政的特点与作用 2.对拿破仑的评价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方法 以讲述法为主,辅以课堂讨论 教学用具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美国独立战争的枪声刚停,仅仅隔了几年,欧洲大陆上的法国又响起了反抗封建统治的隆隆炮声。这就是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法国是欧洲大国,也是当时的强国,同时还是欧洲最典型的封建专制国家。那么,这场革命是怎样发生的?雅各宾派专政又是怎么一回事?拿破仑是如何崛起的? 【讲授新课】 一.法国大革命的背景 1.革命前尖锐的阶级对立——政治原因 法国大革命的发生比英国革命要晚大约一百五十年,当英国已经完成资产阶级革命并开始工业革命的时候,法国还处于波旁王朝的封建专制统治时期,阶级关系处于十分尖锐的对立状态。它表现为:法国社会被分成三个等级,第一等级是教士、第二等级是贵族,他们占人口总数的不到1%,但却占有全国土地数量的2/3,并不承担任何纳税义务。而广大的第三等级却承担着国家的赋税和其他封建义务,尤其是工人、城市平民和广大农民,生活困苦不堪,他们强烈要求改变生活状况。尖锐对立的阶级关系,使法国社会如同到处堆满了干柴,随时都有爆发革命的可能。 2.资本主义发展与封建专制统治的矛盾——经济原因(根本原因) 18世纪下半期,法国资本主义经济已有很大发展,纺织业、冶金业和采矿业的发展最为迅速,其发达程度居欧洲大陆首位。对外贸易也得到迅速发展。但封建专制统治却成为法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障碍,其表现为:封建政府不断提高税收;全国各地关卡林立;封建土地所有制依然存在。对此,资产阶级十分不满,他们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取消封建特权,反对专制统治。他们的要求和主张,在政治思想上的反映就是资产阶级启蒙思想。18世纪资产阶级启蒙思想的出现和广泛传播,为法国大革命和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作了思想和舆论上的准备。 3.启蒙运动的影响——思想原因 综上所述,18世纪晚期的封建王朝在政治、经济和社会意识方面,都已经出现全面危机,专制统治已成为法国社会发展的障碍。封建王朝的统治危机,使它无可挽回地陷入了绝境,这不仅削弱了它的统治力量,也为法国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创造了条件。 二.法国大革命的过程 1.法国大革命的时间:1789.7.14—— 2.导火线:财政危机引发的三级会议召开 3.法国大革命的过程 第 1 页

攻占巴士底狱(爆发) ↓(起义) 大资产阶级掌权(君主立宪派) 颁布人权宣言 ↓(起义) 建立共和国(吉伦特派) 处死国王 ①《人权宣言》体现了启蒙思想家提出的“自由”“平等”的口号,具有进步意义。 ②《人权宣言》明确保障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体现了资产阶级的本质 ↓(起义) 巴黎人民起义(雅各宾派) 法国大革命高潮 ①法国一开始并没有废除国王,而是结束君主专制和等级制度,保留了君主统治 ②法国革命是一个前进的过程 ③人民群众是法国革命的主力军 ①雅各宾派在革命危急关头掌握政权,采取一些列果断措施,稳定了法国的局势,把大革命推向了高潮。但其政策存在负面作用,用恐怖政策消除异己,成为最终垮台的原因。 ②雅各宾派统治被推翻只代表了法国大革命高潮的结束,而不是资产阶级的失败 ↓(热月政变) 革命高潮结束 督政府建立 ↓(雾月政变) →拿破仑下台 封建王朝复辟 拿破仑政变 法兰西第一帝国 三.法国大革命的意义 1)彻底摧毁了法国的封建统治,初步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政治体制。 2)沉重打击了欧洲的封建制度,传播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的思想。 3)法国大革命的彻底性为各国革命树立了榜样,为世界历史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四.拿破仑与法兰西第一帝国 1.拿破仑的活动 初露锋芒——政变夺权——建立帝国——颁布法典,对外征战——远征失败,被迫下台 1799 —— 1804——————————————————1814 2.法兰西第一帝国的性质——代表大资产阶级,大地主阶级利益的政权 3.拿破仑的内外政策 1)对内政策:颁布维护资产阶级利益的《法典》——将革命成果用法律形式固定下来。 2)对外政策:打击反法同盟——前期是具有正义性质的民族战争,后期变为军事侵略。 4.拿破仑帝国的覆亡的原因(法国的皇帝,意大利的国王,莱茵联邦的保护者,瑞士的仲裁人) 1)欧洲民族意识的觉醒与战争使法国国内矛盾激化(荷兰,那不勒斯王国,华沙大公国以及其他附庸) 2)欧洲大陆封建势力远远大于资产阶级力量(的太上皇) 5.评价拿破仑 1)拿破仑保留了大革命时期的革命成果,并通过战争的方式把法国革命的成果推广到欧洲其他地区,,使资本主义文明得以在欧洲传播——沉重打击了欧洲的封建势力 2)拿破仑后期战争变成了侵略性质,损害了其他国家人民的利益,最终导致了自己的失败。 【本课总结】 本课主要讲述了18世纪的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巴黎人民发动起义,攻占巴士底狱,揭开了大革命的序幕。革命迅速发展,特别是雅各宾派采取果断措施,稳定了国内局势,打退反法同盟,将法国大革命推向高潮。在法国大革命中,拿破仑崛起,建立了拿破仑第一帝国。拿破仑对内巩固资产阶级的统治,对外发动战争,屡屡打败反法同盟,并扩大了法国疆域,控制了欧洲的很多地方。这些举措一方面打击了欧洲的封建势力,捍卫了法国大革命的成果;但另一方面,对外战争的侵略性引起了被侵略国家人民的广泛反抗,最终导致了帝国的覆灭。同时,法国封建王朝在反法同盟的帮助下乘机复辟。 【布置作业】 填图册第13课 第 2 页

板书设计第13课 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 一.法国大革命 1.法国大革命的背景 2.攻占巴士底狱 3.资产阶级对法国的改造 4.雅各宾派专政 5.法国大革命的意义 二.拿破仑和他的帝国 1.拿破仑的崛起 2.拿破仑的内外举措 3.评价拿破仑的对外战争 4.封建王朝复辟 教学反思 第 3 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