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 积累与运用 (共5题;共23分)
1. (5分) (2017七上·温州期末) 下列语句节选自《湘行散记》,阅读并完成小题。
一切光,一切声音,到这时节已为黑夜所抚(wèi)而安静了,只有水面上那一分红光与那一派声音。 ——《鸭窠围的夜》
那山头春夏之际作绿色,秋天作黄色,冬天则为烟雾包(guǒ)时作蓝色,为雪(zhē)盖时只一片眩目白色! ——《滕回生堂今昔》
躺在尚有些微余热的泥土上,身贴大地,仰面向天,看尾部闪放宝蓝色光(huī)的萤火虫匆匆促促飞过头顶。 ——《老伴》
2. (10分) (2017七上·温州期末) 古诗文名句积累。 (1) 桃花流水窅然去,________。(李白《山中问答》) (2) 正是江南好风景,________。(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3) ________,一夜征人尽望乡。(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4)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________。(《论语·子罕》)
(5) 古诗中的豪情各不相同。谭嗣同在《潼关》中写下“________,________”,抒发了少年诗人渴望冲破网罗,追求个性解放的豪情壮志;而历经失败后的刘禹锡则描绘了“________,________”的明丽秋景,隐含自己愈挫愈勇的豪迈洒脱。
(6) 学校要开展“文化班级”命名活动,请你化用诸葛亮《诫子书》中的语句,给班级命名。班名:________。语句:________。(可填一句或多句)
3. (3分) (2017七上·温州期末) 《镜花缘》《猎人笔记》《城南旧事》是七年级上册自主阅读推荐书目。请你分别选择一项“推荐语”,向读者推荐这三本书。
《镜花缘》选________ 《猎人笔记》选________ 《城南旧事》选________ A.自然风光描写比肩《瓦尔登湖》,堪称十九世纪俄国自然风景与风俗长卷。
第 1 页 共 9 页
B.纯美清新的文字风格,温暖感动的童年故事,融入字里行问,感动着一代又一代的读者。 C.讽刺现实辛辣幽默,尊崇女性独树一帜;奇思妙想绚丽斑斓,古典才艺百科汇聚。 4. (1分) 《海底两万里》描绘了美丽迷人的珊瑚王国,在这里发生的事件是 ________ 5. (4分) 名著阅读。 (1)
《海底两万里》是
(人名)的三部曲的第二部,另外两部
是 和 。
(2)
“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幸福的灵魂,时间在其中不再流逝!”“不能忍受考验的人是无法教点什么给能忍受考验的人的。”分别出自《名人传》中贝多芬、 、 (人名)之口,《名人传》给你的启示是什么?
二、 阅读与理解 (共3题;共50分)
6. (16分) (2018·南湖模拟) 阅读下面一组材料,完成小题。 献给列翁·维尔特
我将此书献给一位成年人,还请小朋友们能够谅解。我有充分的理由这样微,首先:这位成年人是我一生中最要好的挚友.我这样做尚有另外一个原因:这位成人懂得一切,就连写给儿童阅读的书他也能够完全理解。我的最后一个理由是:这位成年人在法国居住,他在那儿忍饥挨饿,非常需要别人的安慰.倘若你们认为这些理由还不够充分的话,那我只好将本书献给小时候的这位成年人。每一位成年人都曾经历过童年时代,遗憾的是,只有极少一部分成人没有忘却这一点。所以,我便将献辞改成:
献给孩提时代的列翁·维尔特 圣埃克苏佩里
1900年生于法国里昂。他曾有志于报考海军学院,未能如愿,却有幸成为空军一员.1921--1923年在法国空军服役。1923年退役后,先后从事对各种不同的职业。1939年参加抗德战争,1940年流亡美国。1943年回到法国在北非的抗战基地。1944年参加第八次飞行任务中,年仅44岁的他驾机飞上湛蓝的天空,从此再也没有回来。他最著名的作品是《小王子》写于1942年,次年美国率先出版了《小王子》的法语版和英译版。其阅读率在西方仅次于《圣经》。
《小王子》书籍目录
第一章 一幅大人不理解的图画 第二章 在大沙漠邂逅小王子 第三章 小王子与外星球 第四章 来自一颗小行星 第五章 星球上的猴面包树
第 2 页 共 9 页
第六章 喜欢看夕阳西下 第七章 需要守慰的秘密 第八章 那朵独一无二的花 第九章 小王子与花儿告别了 第十章 小王子访问国王 第十一章 访问爱慕虚荣先生 第十二章 访问忧郁的酒鬼 第十三章 访问忙碌的商人 第十四章 访问可怜的点灯人 第十五章 访问地理学家 第十六章 来到了伟大的地球 第十七章 在沙漠中遇到一条蛇 第十八章 在沙漠中见过一朵小花 第十九章 呼唤高峰大山 第二十章 发现一座玫瑰园 第二十一章 要求“驯服*的红狐狸 第二十二章 遇到一个铁路扳道工 第二十三章 商人的止渴药 第二十四章 在荒漠中寻找水井 第二十五章 小王子准备离开了 第二十六章 我看见小王子离开了 第二十七章 六年后的思念 第六章
噢,小王子,就是这样,我渐渐地了解了他那并不顺心的生活。以前很长一段时间中他唯一的消遣就是欣赏那太阳西落的美丽晚景。这件新的事情,是我在第四天早上发现的。他那个时候对我说: “我爱夕阳。我们去看一次夕阳吧!”
“但是要等着……” “等着什么?” “等着太阳下山。”
起初,他露出非常惊讶的神色,然后他又觉得自己很可笑。他对我说道: “我经常认为是在我自己家中!” 的确,尽人皆知,在美国是中午时分,在法国,正是夕阳西落,如果在一分钟之内能够赶到法国就能观看日落。遗憾的是法国这么遥远。而在他那小小的行星上,只消把椅子移动几步就行。这样,就能在任何时候看见要看的夕
第 3 页 共 9 页
阳的余晖。
“一天,我看到过四十三回太阳落山。”
过了片刻,他接着说: “你知道,当人们感到十分愁闷的时候,都想看太阳落山的。” “一天看了四十三次,你的心情为什么会这样糟糕呢?” 小王子没说话。
(1) 简要概括作者把《小王子》一书献给列翁·维尔特的原因。
(2) 阅读《小王子·第六章》,从下列选项中,选出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 )。 A . 在小王子自己的星球上,他唯一的消遣就是欣赏太阳西落的美丽晚景。 B . 因为小王子居住的行星非常小,所以只要把椅子移动几步就可以看见夕阳。 C . 小王子内心愁闷,想通过看夕阳来排遣,可是一天看了那么多次,心情依然不好。 D . 在地球上的小王子误以为在自己的小行星上,所以认为看夕阳是随时可以的事情。 (3) 文中画横线句子在情节中显得有点突兀,请你结合作者简介和阅读体验作简要分析。
(4) 《戏剧的技巧》一书中,把古典戏剧的叙事结构分为五个部分:铺垫、发展、高潮、回落和灾难。请你结合《小王子》一书的目录,分析《小王子》的叙事结构并作简要评价,按要求完成下面表格。
章节 第一章 第二章到第九章 ________ ________ 叙事结内容概括 构 铺垫 发展 高潮 回落 叙事者(即飞行员)的自述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又继续讲述飞行员和小王子的相处,并以小王子的消失告终。 简要评价 ________ 第二十四章到第二十七灾难 章 (5) 下面这段话选自《小王子》的另一个版本,和原文相比,你觉得哪个更好,试举一例阐述你的理由。 “有一天,我看了四十四次日落!” 过了一会儿,他又说:
“你知道,悲伤的人会爱上日落的。”
“那么你是很悲伤了?”我问, “看了四十四次日落的那天?” 小王子没有回答我。
(6) 请结合整书内容及你的阅读体验,分析作者为什么将献辞改成“献给孩提时代的列翁-维尔特”。 7. (10分) (2017七上·扬州期中) 阅读诗歌,完成后面小题。 旅宿 (唐)杜牧
旅馆无良伴① , 凝情自悄然②。寒灯③思旧事,断雁④警愁眠。 远梦归侵晓⑤ , 家书到隔年。沧江⑥好烟月,门系钓鱼船。
第 4 页 共 9 页
【注释】①良伴:好朋友。②悄然:忧伤的样子。这里是忧郁的意思。③寒灯:昏冷的灯火。④断雁:失群之雁。此为失群孤雁的鸣叫声。⑤远梦归:意谓做梦做到侵晓时,才是归家之梦,家远梦亦远,恨梦归之时也甚短暂,与下句“家书到隔年”相对,恨时间之久而增加了烦愁。侵晓:破晓。⑥沧江:泛指江。
(1) 这首羁旅行役诗抒发了主人公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加以分析。
(2) 有诗评家认为,本诗尾联在写作手法上与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小桥流水人家”有异曲同工之妙,试品析其妙处。
8. (24分)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湖心亭看雪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1)
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 是日更定 / 问其姓氏,是金陵人 B . 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心不在焉 C . 一童子烧酒炉正沸 /人声鼎沸 D . 更有痴似相公者/是日更定 (2)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3) 用原文回答。
文中叙写亭中奇遇时,“ ”表现了作者的喜悦之情和豪爽之情。文末的“痴”与开头的“ ”相呼应,写出了作者超然脱俗的性格。
(4)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章首先交代看雪的时间、目的地、天气状况。接着就记叙了这次赏雪的具体经过。然后,作者笔锋一转,叙及在湖心亭的奇遇。
B . 一个“绝”字,传出 冰天雪地、万籁无声的森然寒意。这是高度的写意手法,巧妙地从人的听觉和心理
第 5 页 共 9 页
感受上画出了大雪的威严。
C . 作者善用对比手法,大与小、冷与热、孤独与知 己,对比鲜明,有力地抒发了人生渺茫的深沉感慨和挥之不去的故国之思。
D . 文章用语简练朴素,表达了作者淡淡的高洁情怀和淡淡的孤芳自赏的厌世之情。
三、 写作部分 (共1题;共5分)
9. (5分) (2017九上·台州开学考) “后盾”,意即“背后支持和援助的力量”。生活中,亲朋是后盾;学习上,师长是后盾;行动时,伙伴是后盾;疲惫了,坚持是后盾;失望了,自信是后盾;软弱了,坚强是后盾……请以“后盾”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题目自拟。②自选文体(诗歌除外),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班级和姓名。
第 6 页 共 9 页
参考答案
一、 积累与运用 (共5题;共23分)
1-1、2-1、2-2、2-3、2-4、
2-5、
2-6、
3-1、4-1、5-1、5-2
、
二、 阅读与理解 (共3题;共50分)
6-1、6-2、 6-3、6-4
、
第 7 页 共 9 页
6-5
、
6-6、7-1、7-2
、
8-1、 8-2、8-3、8-4、
三、 写作部分 (共1题;共5分)
9-1
、
第 8 页 共 9 页
第 9 页 共 9 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