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浅谈长笛演奏的基本技法

来源:九壹网
【关注】隰音体美园地

浅谈长笛演奏的基本技法

●马佳

要:长笛具有完美的技巧并富于音乐表现力,学习长笛

掌握了正确的站立姿势,还应有正确的持笛姿势。正确的手臂持笛姿势应该是演奏者在手持长笛的情况下,利用大臂的抬升带动小臂抬高,将长笛的吹孔送到嘴唇边,轻轻地靠在下嘴唇上,使演奏者在吹奏时,整个手臂与前胸之间形成一个近似椭圆形的空间,这样有利于放松肩膀与手臂,使力量能更顺畅地通过手臂传送到手指,促使手指能够更好地运动。这样有利于放松手指神经,使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笛”的含意长笛(Flute)是一种吹奏乐器,

比较广泛,古代的文人、雅士们常用“悠悠笛声”来描述一种特定的横吹的长笛先音乐意境,并以此来表达对美好生活的憧憬与向往。产生于亚洲,之后从亚洲传入了欧洲。因首先传入德国,所以欧洲各国的文字记述中,又将横吹的长笛常称为“德国长笛”。由于早先音色暗的长笛没有音键,演奏指法比较复杂,再加音准难以控制、淡、音域狭窄,因此,横吹长笛曾一度受到人们的冷落。

18世纪上半叶,巴洛克长笛作为标准模式,其最大的特点是长笛的结构由中世纪的整体音管分成了笛头、笛身、笛尾三个独立的部分,这种结构上的改变使巴洛克长笛的制作工艺产生了质的同时,由于笛身与变化。经改进后的长笛发出了圆润甜美的声音,

笛头的衔接处可以稍稍拉开与合拢,以便于定调和调节音高,发音也较以前的长笛更加敏锐了。

19世纪德国伟大的长笛演奏家、乐器改革家波姆从改良长笛演奏技能和改善长笛音质、音色着手,扩大了长笛音孔的直径,并给所有的音孔都安装了音键,这一改变使长笛的音量与整体音域得到了扩展。与此同时,波姆还仔细拟定了全新的指法体系,这种指法体系的确使长笛能轻而易举地演奏出各式音阶、琶音、经过句以及颤音与震音,波姆体系因此一直沿用至今。

至20世纪,长笛的制造工艺越来越完善。这些变化使长笛的发音更为灵敏,音量更为加大,音色也由暗淡逐渐转为明亮与辉有的演奏家煌,音域也由原来的两个半八度扩展到了三个半八度。使用的长笛还在笛尾上增加了半音键,可以很轻松饱满地吹到中央C’下方的B音……这些变化使长笛的演奏与长笛音乐日臻完美,因而备受当代人的喜爱与推崇。

近年来,学习长笛的人越来越多,但有很多吹奏者都存在基本方法上的问题,比如演奏姿势、手形、呼吸、指法等都有错误。如果学生掌握的基本技法不正确,这对长笛演奏向高水平的方向发展如何正确地学习和掌握长笛的基本方法非常重要。笔者通很不利。

过教学与实践,拟对长笛的基本技法作一些总结和探讨。

一、演奏姿势

根据所演奏的形式和环境的不同,长笛的演奏姿势分站立式和坐式两种。一般情况下,在演奏独奏曲和平日进行长笛训练时,我们会采用站立式的演奏姿势。初学者在刚接触到长笛时,必须用正确的站立式演奏姿势来吹奏,以利于今后的演奏和学习。在演奏者具备了一定的演奏程度后,根据乐曲音乐感情表达的需要,身体的支撑重心可以在左、右脚之间交替移动,以配合在演奏时肢体语言的表达和音乐对演奏技法的要求。但动作不能太大、速度不能太快,交替次数太频繁容易造成演奏者的身体重心不稳,使演奏者的气息不通顺,演奏出来的声音不稳定,还会让观众在视觉效果上产生眼花缭乱的感觉。因此,重心的移动必须要随着音乐的律动,做到恰到好处。另外,演奏者的双脚重心的交替对演奏音乐中的强、弱变化起着辅助作用。一重心放在前脚时,身体会稍向前倾,腹肌较容易用力,在演奏音乐中的渐强和强奏乐段时会较方便,并给予观众一种演奏者的演奏状态非常积极的视觉效果。

手指可以活动得更轻松、更灵敏。吹奏长笛是一件很轻松、愉快的事情,并不需要使很大的力气,身体的各个部分要在一定程度上尽量放松,无论是肩膀、手臂或手指都是一样的,在放松的状态下,反而能更自如地活动,这一点,演奏者演奏技巧日趋成熟时就会显得尤为突出了。尤其是演奏大篇幅不间断的快速节奏型乐段时,演奏手臂和手指越放松,运指速度就越快,反应就越灵敏,耐者的肩膀、

久力也越强,演奏时就会更加得心应手。

二、口形

所谓口形,即运用口腔内各有关肌肉发挥作用及唇部形成唇塑造口形的肌肉在口腔与唇的内部,看不缝吹奏时的姿态。但是,

见、摸不着,不易弄清口腔内部肌肉的动作,不同的演奏者,运用各部位肌肉的侧重不同,方法不一,以致音色各异。

长笛的唇垫应该贴着下巴,这样下嘴唇才能放在唇垫上,并盖形成一个松弛的缝隙,当吹气住吹孔的三分之一。嘴唇轻轻伸开,

时对空气有一点点阻力。低音区应该用椭圆形口形吹奏,像念英语“Tea”中的“依”一样。高音的口形应该像“Boot”中的“呜”,应该的

想着把气吹进吹孔而不是吹过吹孔。对一个好的吹奏者,从牙齿后面的硬腭尖起经过缝隙和吹孔一直到左手肘,有一条线,气就沿着笛子的发音来自由吹孔分裂的气流,一部分气进入吹这条线吹出。

孔,另一部分气吹过了吹孔。马塞尔·莫依斯提出几种口形的练习方法。一种是做夸张的咀嚼动作,使下颌上下运动。另一种是学习他还主张把食铜管乐器的方法,震动嘴唇或者像马那样发出声音。指放在下巴上,然后吹这只指头发出声音。除了正确的口形,乐器的组装正确与否也会影响声音,如果乐器装得不对(吹孔应该与八笛头放在下嘴唇上的角度就是错的,发出的声音就度键子对准),

会有问题。如果声音小、压、闷、扁,就意味着吹孔朝里偏得太多,下嘴唇压过了吹孔的三分之一。解决的办法是把笛头朝外转一点,如果声音较散,模糊尖厉,可能吹孔朝外偏得太多。

演奏者要充分发挥唇、舌、腭的能动作用,在相对放松的前提下抬高上腭,打开喉头,让口腔内保持一定的空间吸气或打哈欠的状态,使气流以抛物线形式经过口腔,在上腭和上齿龈之间找到一个交点。因每人的生理条件各有差异,故交点位置要因人而定,以奏出最佳音色,然后送出口外,吹入吹孔,这样吹出的声音才圆润集中。反之,缩小口腔空间降低上腭,使气流直接通过扁形通道吹入吹孔,这样发出的声音是扁而松散苍白的。吹奏高音区和较低音区时,更应注意口形和气息控制,使每个音都能发出正确而集中的声音。

三、呼吸

不能正确运用呼吸法的长笛吹奏者不可能成为一个长笛演奏家。当我们在演奏一首乐曲时,能否按作曲家的要求充分表现其艺术境界,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取决于你能否正确地掌握和运用呼吸。长笛呼吸有胸式、腹式和胸腹联合式三种,现在我们的教学大都采用联合式呼吸法,同时又强调运用口、鼻联合吸气加以配合。开始训练时要求平心静气地做“专题”练习,把握基本要领,腹腔和胸腔自然往四周扩张,腰部周围明显膨胀、充实、有力,使整个肺部充满

不仅要掌握基本的技法:正确的演奏姿势、口形、呼吸、指法等,而且要不断地培养学生的兴趣,不断地加强练习,才能获得良好的演奏效果。

关键词:长笛;演奏;技法

2009.2

隰63

音体美园地隰【关注】

谈体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高洁华

体育是学校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整个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然而在我国忽视体育教育的现象还比较严重,体育在学校教育中特别是在中小学教育中的地位低下现象还比较普遍。从校长到一般科任教师,然后是受教育者本人,长期以来,对体育的认识是相当贫乏和单调的。这与人们旧的传统观念有关,更与学校“口头讲素质教育实际搞应试教育”的现实有关。

毛泽东同志指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尤其强调:“体育之效,至于强筋骨,因而增知识,因而调感空气,等气吸足后,不要急于一下子吐出去,而是缓慢地吐,腹部慢慢往里收,保持住腹肌的力量。在胸腹式呼吸中,只有一个地方是需要用力的,那就是腹肌,其他部位都应保持松弛、自然。

正确的呼吸其实做起来并不难,主要是要克服吸气时往上涌,引起肩、颈、胸紧张的毛病。一种有效的练习是弯腰吸气,两手自然松垂,吸气时感觉小腹膨胀。在吹奏时如果用气过猛,声音就会又如果想吹高音却吹出低音,这表明气流方向不对。教尖锐又粗糙。

学生学会控制气流的方向的好办法是对着手吹,以尽量小的动作让气流从手指尖到手掌。要在笛头上变换a4和be,只需稍稍动一动嘴唇来改变气流就行了。总之,下巴和嘴唇的动作不要太大。对宽的音程(超过一个八度)位置的改变是有必要的,但很多长笛作品的音程是在一个八度音程内,只需要改变呼气的速度,嘴唇的作用是用来调整气流方向的。吹奏者应该懂得气流通过和长笛吹孔锐边的撞击,产生涡旋式振动,从而引起长笛管内空气柱振动而发声,气流方向的改变可吹出不同音区的音,吹低音时气流速度要慢些,高音则需要大一些的气流。

正确的吸气与正确的呼气同样重要。让·皮埃尔·兰帕尔主张就像准备说一句话那样呼吸,有足够的气表达思想就行了。学习自然呼吸的最好办法就是唱,唱一个乐句后,学生会同样自然地把它吹出来,而不会去担心呼吸的过程。

四、指法

指法是长笛演奏艺术中一项重要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每个严肃的、优秀的长笛演奏者都必须掌握正确的指法知识,并坚持用正确的指法进行练习和演奏。

正确选择指法的标准有三项:一是音准好,二是音质好,三是运指方便。这三项标准的次序正是依照其重要性排列的。三者能兼而有之当然是最理想的好指法。若不能三者兼顾呢?应该坚持前两项而放松或甚至放弃第三项,也就是说为了音准好、音质好宁可选用不太方便的手指。运指的困难应自己通过练习去克服,以保证演奏效果的高质量、高水平。决不允许只图指头方便,不顾一切地乱现在大家使用的波姆式指键体系长笛上,多数的音都只有用指法。

一种指法。可供演奏者选择使用的只有·f1、·f2、·f3和·a1、·a2(也这几个音有二三种不同的指法。可以说bg和bb),

1.·f1和·f2的三种指法选择

其中常用的有两种指法:用右手三指按键,用右手四指按键。它们的使用规则之一是:“·f1、·f2的前面或后面与原位e1、e2连接的用三指;·f1、·f2的前面或后面不与原位e1、e2连接的则用四指”。这是因为四指的·f1、·f2音准和音质都好,但若与原位e连接则不方便,容易形成带音或两音中间有空隙。三指的·f1、·f2虽在音准和音质方面稍差一点,但它在与原位e的连接上却是十分完美的。特别是在演奏极快速度的音列时更明显地表现出它的优势。

“体者,载知识之车而寓道德之舍也”。把传统体育情,因而强意志”与现代体育运动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更加科学辩证地阐述了体育与素质全面发展的关系,进一步确立了体育锻炼在促进人们身心健康发展中的地位及作用。

当今,全面提高公民素质,培养素质更高更强的一代新人,是每一个国家的发展战略核心。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为对基础教育提出我们指明了迈向21世纪教育改革的方向和目标,

了更高的要求:其根本任务是为提高全民素质,为培养各级各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合格人才奠定基础。国务院颁发的《中国教育改所以每个长笛演奏者都应熟练地运用这两种指法。规则之二是:“若·f1、·f2的前面或后而虽与e1、e2连接,但速度不太快,为了音准、音质的统一,应该一律用四指”。例如,在演奏亨德尔第三奏鸣曲(G大调)中的第三乐章可以这样办;演奏巴托克《匈牙利农民组曲》中的九首古老舞曲的第五首也可以这样办,效果都很好。

第三种指法是将右手二指向左移直接按·f2键。这是最美妙·f,音准、音质都特别好。用它来演奏·f-g的颤指,也有其他的一个

例如,演奏弗兰克《A大调奏鸣曲》指法所不能相比的灵巧和敏感。

第三乐章C段第七小节、第八小节的·f1和第二十九小节、第三十小节的·f2,都用的这一指法,太精彩了。在演奏莱内克《女水仙奏鸣曲》第一乐章一五四至一五七小节和一六三小节、一六五小节的·f也是用的这个指法,美极了。

2.·f3的两种指法选择

演奏·f3应尽可能地用右手三指按键,因为用右手四指按键的·f3音准偏高。但当·f3前后与·a3连接时则需要用右手四指按,因为演奏·a3时右手三指需要移到旁边去按d颤指小键。这时若仍用右手三指按键演奏·f3,则右手三指必须跳动一下才能到d颤指小键上去,会造成连接中间有一个空隙,这是不好的。另外若·f3前后与原位f3连接时也应该用四指按键演奏·f3,并且在接着演奏原位f3时四指应该保留不动。例如,柯勒尔练习曲作品三十三号第一册第十五课二十一至二十四小节就应该用这一指法演奏。

3.·a1(bb1)和·a2(bb2)的三种指法选择

(1)我们把按左手拇指双重键奏出的音视为bb1、bb2使用,这是音准、音质最好又方便的bb指法。一般情况下是禁止左手拇·b滑动到bb或由bb滑动到·b)。所以在演奏有指滑动的(即由

bc2、bc3的作品中就不能用左手拇指按bb双重键来演奏bb了,左手拇指只能按在·b键上演奏bc(·b),bb则由右手二指按f键或按f键旁的·a小杠杆按钮来奏出。

(2)若在慢速度演奏中这种左手拇指由bb滑动到·b确有其独特的连接效果。例如,在演奏普罗可菲也夫《奏鸣曲》第三乐章第十五小节时就可以作这样的滑动,效果比不滑动好。

(3)我们把右手二指按f键和右手二指按f键旁的·a小杠杆·a1、·a2。二者相比较用右手二指按钮这两种指法奏出的音视为

按f键奏出的·a音准稍偏低,按·a小杠杆奏出的·a效果最好。

长笛具有完美的技巧并富于音乐表现力,学习长笛不仅要求学生嘴形端正,舌、指大小适中、灵活,牙齿基本整齐,而且学生应具有灵敏的反应和音高的分析能力,个人兴趣的培养,也是很重要的一方面。在实际演奏中,气息、口形以及指法等是紧密相连的有机整体,因此,必须加强综合技巧的训练,而不可忽视任何一个方面,这样才能使演奏得心应手,从而获得良好的演奏效果。

(包头师范学院艺术系)

64

隰2009.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