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孩子丢三落四怎么办?

来源:九壹网


孩子丢三落四怎么办?

家长经常会发现孩子丢三落四。考试时忘记将草稿上的演算结果写在正式答卷上,晚上回家忘记白天的作业,忘带书、作业等。如果孩子在心智发育方面没有障碍,脑生理上也无缺陷,大多数这样的问题都属于习惯问题。家长在矫正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帮孩子从小树立独立性、责任心和认真态度。

有的家长认为,孩子大了自然就会学习自己的榜样。其实不然,这样的“以身作则”适得其反,孩子只会变得更加依赖,缺乏责任感。因为家长替她们操心惯了,她们没有了锻炼的机会,能力自然“萎缩”了。家长没有必要做孩子的管家,而要教给孩子方法、提供条件和机会。例如,孩子总是在考试时忘记检查,经常出错。这是因为家长平时帮她检查作业。如果孩子在平时做作业时慢慢养成了自己检查的好习惯,考试时自然而然会有这样的行为。

家长不要帮助孩子收拾书包,应要求孩子在前一天晚上就将书包整理好,这样第二天就不会慌乱和丢三落四了。给孩子提供分门别类放东西的地方,为方便记忆,可以贴上标签,要求孩子从那里拿的东西用完后仍放回原处。当孩子年龄稍大一些(12岁以后),教孩子做次日或一周的计划,把每天要做的事写下来,放在显眼的地方,帮助孩子记住事情。

第二,家长要有意识地训练孩子的记忆能力。

在孩子小的时候,从日常生活中微小细节上培养孩子的注意力和记忆力。比如,和妈妈一同出门前,让孩子帮助妈妈检查要带的东西;上学前从头到脚检查自己,看看还缺什么东西没带;每次把老师留的作业记在本子上;有些简单的事可让孩子记在手上;当孩子忘记了某件事情,不要马上提醒她,让她自己回忆。

也可以用游戏的方式培养孩子的记忆能力。例如,在户外玩耍时,突然问孩子:“周围有一面红旗。它在哪儿?”要求孩子迅速搜索目标,并马上指出来。

第三,让孩子因为自己粗心大意而吃些苦头。

例如,孩子已出门走到半路想起将什么东西忘在家里了,家长不要替她去取,让孩子自己回去取,即使是迟到,都要让孩子记住这个教训。也可以用过度纠正的方法巩固孩子的好行为。例如,要求她在出门前将书包检查3遍;不要当孩子丢掉一件东西后立即给她买一件新的,可以要求孩子帮助家里干家务活挣零花钱,积攒起来去买这件东西,或是出一部分钱。让她们体验到东西来之不易,她下次就会变得小心了。

建议家长试试以下开出的综合调试措施。说起来容易,但做起来确实要有点持之以恒。否则,再好的办法都是没用的。

一、生活中要注意培养她自己的责任意识。凡能够让她自己独立完成的事,尽可能不要代替她做。即使做的不太好。鼓励她完成,这样也会让她感受到一分成长的快乐。同时增强了责任感。

二、让她自己承担因为她做的不够好而要承担的批评、内疚、惩罚等。如上学迟到、忘记带东西等。帮助她养成及时整理自己的东西的好习惯。要从小事做起。如吃完饭,虽然不会洗涮碗盆,但可让她自已位置上的掉下的饭粒清理干净来。再说,吃饭问题,如不想吃,就不要求一定吃。好象她是给父母亲吃饭一样。应从生活中,让她体会到,很多事,是父母亲在爱她。而不是她为了父母亲高兴才做的。

三、内心方面的调理。有些人也常意识到上述的问题,可就很难做到。这是性格的影响。比方说,比较好动的孩子。对此可进行以下训练:

1、协助指导生活,让其动静分明。可对她的家庭生活作息作个详细安排。有足够量的活动,以满足孩

子活动的天性,但在此之中,要有一段时间保持高质量的安静时段。而且,逐渐增多安静时段的比例。但这安静不是静坐。而是安排其看图书或画画或写字等内容,确保其感觉很充实。只要她在完成这些活动中表现很专注。就达到目的了,这样可以增强她的自我控制能力。

2、培养她耐心倾听别人说话的习惯。当你和她交流时,(如听故事),要求她要等别人说完后,才可提问。孩子比较心急,想到什么就想说出来。不考虑条件与场合,这也是天性。但我们如能这样要求并有意识培养她。也可增强她的自制力。

3、指导她自己安排自己的学习和生活。比如,要将课程表抄回来,要知道明天要上什么课,要带什么东西。可先用纸写好。再一一对应检查落实。这样做,可培养她做事严谨的习惯。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