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食品安全宣传资料

来源:九壹网
小学食品安全宣传资料

1、政府主要食品安全监管职能部门的职责是如何分工的

各主要食品安全监管部门的分工如下:农业、林业、渔业部门根据各自职责负责初级农产品生产环节的监管;质量技监部门负责食品生产加工环节的监管,并划入原由卫生部门承担的食品生产加工环节的卫生监管职责;工商部门负责食品流通环节的监管;卫生部门负责餐饮业和食堂等消费环节的监管;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负责对食品安全的综合监督、组织协调和依法组织查处重大事故。

在食品生产加工、流通和消费环节:质量技监部门负责食品生产加工环节质量卫生的日常监管,要严格实行生产许可、强制检验等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严厉查处生产、制造不合格食品及其他质量违法行为;

工商部门负责食品流通环节的质量监管,要认真做好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及个体工商户的登记注册工作,取缔无照生产经营食品行为,加强上市食品质量监督检查,严厉查处销售不合格食品及其他质量违法行为,查处食品虚假广告、商标侵权的违法行为;

卫生部门负责食品流通环节和餐饮业、食堂等消费环节的卫生许可和卫生监管,负责食品生产加工环节的卫生许可,卫生许可的主要内容是场所的卫生条件、卫生防护和从业人员健康卫生状况的评价与审核,要严厉查处上述范围内的违法行为。

2、关于食品“QS”标志

“QS”是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证的简称,是国家质检总局在2002年推出的。根据该项市场准入制度的规定,凡进入该制度范围内的食品的有关

生产企业要拿到食品生产许可证,并在该食品包装上贴上QS(质量安全)标志才允许进入市场销售。“QS”主要包括三项内容:

第一、对食品生产企业实施生产许可证制度

对于具备保证食品质量安全必备的生产条件、能够保证食品质量安全的企业,发放食品生产许可证,准予生产获证范围内的产品;未取得食品生产许可证的企业不准生产相关食品。这就从生产条件上保证了企业能生产出符合质量安全要求的产品。

第二、对企业生产的食品实施强制检验制度

要求企业必须履行法律义务,未经检验或经检验不合格的食品不准出厂销售。对于不具备自检条件的生产企业必须实施委托检验。这项规定适合我国企业现有的生产条件和管理水平,能有效地把住产品出厂质量安全关。

第三、对实施食品生产许可制度的食品实行质量安全市场准入标识制度对检验合格的食品要加印(贴)市场准入标志——QS标志,没有加贴QS标志的食品不准出厂销售。这样做,便于广大消费者识别和监督,便于有关行

政执法部门监督检查,也有利于促进生产企业提高对食品质量安全的责任感。

自2002年7月开始,国家质检总局首先在全国对小麦粉、大米、食用植物油、酱油、食醋这五类产品正式实施“QS”市场准入制度。2003年开始对肉制品、乳制品、饮料、调味品(糖和味精)、方便面、饼干、罐头食品、冷冻饮品、膨化食品、速冻米面 “新十类”实施食品安全市场准入制度。2005年开始,启动糖果制品、茶叶、葡萄酒、啤酒、黄酒、酱腌菜、蜜饯,炒货制品、蛋制品、可可制品、焙炒咖啡、水产加工品、淀粉及淀粉制品等13类食品的市场准入制度。

3、什么是HACCP

HACCP是英文“Hazard Analysic Critical Control Point\"(即危害分析及关键控制点)的首字母缩写,是一个为国际认可的、保证食品免受生物性、化学性及物理性危害的预防体系。HACCP概念最早于20世纪60年代,由美国Pillsbury公司在为美国太空项目服务、提供安全卫生食品时,率先使用。1985年经美国科学院推荐,HACCP被行政当局采用。美国FDA 1973年在低酸罐头食品中采用。经过几年的研究和发展,到1989年11月,由美国农业食品安全检查局(FSIS)、水产局(NMFS)、食品药品管理局(FDA)等机构发布了“食品生产的HACCP法则”。1990年至1995年间,美国相继将HACCP应用于水产品、禽肉产品、果蔬汁、乳制品、糕点、食用油、餐饮等诸多方面。1999年12月18日美国宣布,对输入美国的水产品及企业强制要求建立HACCP体系,否则其产品将不能进入美国市场。近年来,中国、欧盟各国、日本、泰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家相继学习,推广了HACCP安全控制系统。迄今为止,HACCP已被许多国际组织如FAO/WHO、CAC等认可,为世界范围内保证食品安全卫生的准则。我国对推行HACCP食品安全控制体系已提出了实施要求,将在食品企业率先运行,这将为提高企业的知名度与信誉度,成功地打入国际市场提供重要条件。

HACCP体系是一种建立在良好操作规范(GMP)和卫生标准操作规程(SSOP)基础之上的控制危害的预防性体系,它的主要控制目标是食品的安全性,因此它与其他的质量管理体系相比,可以将主要精力放在影响产品安全的关键加工点上,而不是将每一个步骤都放上很多精力,这样在预防方面显得更为有效。该体系由7个方面的内容组成:进行危害分析(HA)和确定预防计划措施;确定关键控制点;建立关键限值;监控每个关键控制点;建立关键限值发生偏离时,

可采取的纠偏措施;建立记录保存系统;建立验证程序等。 4、什么是食品标签

食品标签,是指在食品包装容器上或附于食品包装容器上的一切附签、吊牌、文字、图形、符号说明物。标签的基本功能为:食品名称、配料表、净含量及固形物含量、厂名、批号、日期标志等。它是对食品质量特性、安全特性、食用、饮用说明的描述。 5、如何查看食品标签

一看标签的内容是否齐全

所有食品生产者,都必须按照《食品标签通用标准》正确地标注各项内容。

二看标签是否完整

食品标签不得与包装容器分开。食品标签的一切内容,不得在流通环节中变得模糊甚至脱落;必须保证消费者购买和食用时醒目、易于辨认和识读。

三看标签是否规范

食品标签所用文字必须是规范的汉字。可以同时使用汉语拼音,但必须拼写正确,不得大于相应的汉字。可以同时使用少数民族文字或外文,但必须与汉字有严密的对应关系,外文不得大于相应的汉字。食品名称必须在标签的醒目位置,且与净含量排在同一视野内。

四看标签的内容是否真实

食品标签的所有内容,不得以错误的、容易引起误解或欺骗性的方式描述或介绍食品。“错误的”:是指食品标签的设计者由于疏忽或知识的原因在标签上出现的差错。例如:将配料表误标成成分表。“引起误解的”:是指食品标签的内容容易使消费者对食品的真实情况产生错误的联想,从而影响消费者

的决策。例如:某厂生产的饼干根据其形状及颜色称为“多维杏子干”。消费者会误认为是杏干。因此,消费者应对标签的内容进行识别。 6、食品保持期和保存期的区别是什么

保持期(最佳食用期)是指在标签上规定的条件下,保持食品质量(品质)的期限。在此期限,食品完全适于销售,并符合标签上或产品标准中所规定的质量(品质);超过此期限,在一定时间内食品仍然是可以食用的。

保存期(推荐的最终食用期)是指在标签上规定的条件下,食品可以食用的最终日期;超过此期限,产品质量(品质)可能发生变化,食品不再适于销售和食用。

千万不要购买超过保存期的预包装食品:过了保质期的食品未必不能吃,但过了保存期的食品就一定不能吃了!消费者在购买食品时,要特别注意食品标签上的保持期或保存期。 7、怎样利用食品标签选购食品

一是从食品标签上标明的食品名称区别食品的内涵和质量特征。 二是从配料表或成份表上识别食品的内在质量及特殊效用。三是从净含量或固形物含量上识别食品的数量及价值。四是从生产日期和保质期上识别食品的新鲜程度。五是利用标签的其他内容指导购买。 8、什么是食品添加剂

食品添加剂是指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为防腐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化学合成或天然物质。食品添加剂一般可以不是食物,也不一定有营养价值,但必须符合上述定义的概念,即不影响食品的营养价值,且具有防止食品腐料变质、增强食品感官性状或提高食品质量的作用。

一般来说,食品添加剂按其来源可分为天然的和化学合成的两大类。天然食品添加剂是指利用动植物或微生物的代谢产物等为原料,经提取所获得的天然物质;化学合成的食品添加剂是指采用化学手段,使元素或化合物通过氧化、还原、缩合、聚合、成盐等合成反应而得到的物质。目前使用的大多属于化学合成食品添加剂。

按用途,各国对食品添加剂的分类大同小异,差异主要是分类多少的不同。美国将食品添加剂分成16大类,日本分成30大类,我国的《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将其分为22类:(1)防腐剂(2)抗氧化剂(3)发色剂(4)漂白剂(5)酸味剂(6)凝固剂(7)疏松剂(8)增稠剂(9)消泡剂(10)甜味剂(11)着色剂(12)乳化剂(13)品质改良剂(14)抗结剂(15)增味剂(16)酶制剂(17)被膜剂(18)发泡剂(19)保鲜剂(20)香料(21)营养强化剂(22)其他添加剂。 9、食品防腐剂都有害吗

一、食品防腐的必要性

生鲜食品放久,细胞组织离析,为微生物滋长创造了条件。 食物被空气、光和热氧化,产生异味和过氧化物,有致癌作用。

肉类被微生物污染,使蛋白质分解,产生有害物腐胺,组胺,色胺等,是食物中毒的重要原因。

食物未进行保鲜处理保存在冰箱中,仍会腐败变质,只是速度放慢而已。

食品为防止微生物的侵袭,必须进行防腐处理,不过是除菌、灭菌、防菌,抑菌不同的手段而已。

二、化学防腐剂的使用是安全的

全世界普遍采用的各种防腐剂中,仍以化学合成的苯甲酸钠、山梨酸钾、丙酸盐为主。我国规定的限量标准比国际标准还要严格得多。

比如:苯甲酸钠在国际上ADI值为0-5,相当于60kg成人的终身摄入无害剂量,每天为300mg;而我国规定在饮料中为0

2g/kg,即一个成年人每天

喝一升饮料,苯甲酸钠为200mg,比国际规定的ADI值还低。

三、防腐剂认识的误区:

至今在社会上存在着一种对食物防腐保鲜的错误看法。认为纯天然食物就不应添加任何防腐抗氧剂。

其实市场上所有加工的食品,为了防止腐败变质,均经过了防腐处理,只是方法不同罢了。

例如罐头食品是经过高温杀菌、抽空密封保存的食品,当然不需要加任何防腐剂;又如用糖腌制的蜜饯和盐腌制盐干菜,由于高浓度的糖和盐,使微生物细胞脱水,而不可能在这类食物上繁殖;牛奶经乳酸菌发酵生成的酸奶,含有防腐作用的乳酸和乳酸菌素,所以不需添加防腐剂;以上食品均不需再添加任何防腐剂,也不必在包装上去注明“本产品不含防腐剂”。

有些消费者,每天喝着国际名牌可乐饮料,但可能不知道:全世界的可乐,均含有苯甲酸钠防腐剂!

10、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与有机食品有什么区别

随着对餐桌安全的重视,人们在购买食品时也逐渐挑选经过有关部门认定的商品。目前市场上的“有机食品”、“绿色食品”、“无公害农产品”等,是由不同部门针对食品安全设置的不同认定标准。有机食品、绿色食品、无公害农产品都是安全食品,安全是这三类食品突出的共性,它们在种植、收获、加工生产、贮藏及运输过程中都采用了无污染的工艺技术,实行了从土地到餐

桌的全程质量控制。

无公害农产品是指有毒有害物质残留量控制在安全质量允许范围内,经有关部门认定,安全质量指标符合《无公害农产品(食品)标准》的农、牧、渔产品(食用类,不包括深加工的食品)。广义的无公害农产品包括有机农产品、自然食品、生态食品、绿色食品、无污染食品等。这类产品生产过程中允许限量、限品种、限时间地使用人工合成的安全的化学农药、兽药、肥料、饲料添加剂等,它符合国家食品卫生标准,但比绿色食品标准要宽。无公害农产品是保证人们对食品质量安全最基本的需要,是最基本的市场准入条件,普通食品都应达到这一要求。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分为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无公害农产品由农业部门认证,其标志的使用期为3年。根据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需要和相应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经国家认监委决定将韭菜、猪肉、鳗鲡等62种重要的食用农产品纳入第一批实施认证的产品目录,绿色食品是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按照特定生产方式生产、经专门机构认定、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类食品。我国的绿色食品分为A级和AA级两种,其中A级绿色食品生产中允许限量使用化学合成生产资料,AA级绿色食品则较为严格地要求在生产过程中不使用化学合成的肥料、农药、兽药、饲料添加剂、食品添加剂和其他有害于环境和健康的物质。按照农业部发布的行业标准,AA级绿色食品等同于有机食品。从本质上讲,绿色食品是从普通食品向有机食品发展的一种过渡性产品。绿色食品标志的使用期为3年。有机食品是指来自于有机农业生产体系,根据国际有机农业生产要求和相应的标准生产加工的,并通过独立的有机食品认证机构认证的农副产品,包括粮食、蔬菜、水果、奶制品、禽畜产品、蜂蜜、水产品、调料等。有机食品与其他食品的区别主要有三个方面:有机食品在生产加工过程中绝对禁止使用农药、化肥、激素等人工合

成物质,并且不允许使用基因工程技术;其他食品则允许有限使用这些物质,并且不禁止使用基因工程技术。如绿色食品对基因工程技术和辐射技术的使用就未作规定;有机食品在土地生产转型方面有严格规定。考虑到某些物质在环境中会残留相当一段时间,土地从生产其他食品到生产有机食品和无公害食品需要两到三年的转换期,而生产绿色食品和无公害食品则没有转换期的要求;有要食品在数量上进行严格控制,要求定地块、定产量,生产其他食品没有如此严格的要求。

11、特殊营养食品的标签应注意什么问题

特殊营养食品指通过改变食品的天然营养素的成分和含量比例,以适应某些特殊人群营养需要的食品。它主要包括婴幼儿食品、营养强化食品、调整营养素的食品(如低糖食品、低钠食品、低谷蛋白食品)。

特别规定:除了标注一般的项目外,还必须标注该产品在保质期内所能保证的热量数值和营养素含量。

■不得标注的内容包括:对某种疾病有“预防”或“治疗”作用;■“返老还童”、“延年益寿”、“白发变黑”、“齿落更生”、“抗癌治癌”或其他类似用语;■“祖传秘方”、“滋补食品”、“健美食品”、“宫廷食品”或其他类似用语;■在食品名称前后,冠以药物名称或以药物图形及名称暗示疗效、保健或其他类似作用。 12、关于《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

2004年5月9日,一项关系到每个消费者健康安全的强制性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7718—2004发布了,并于2005年10月1日起实施。它是以强制性国家标准的形式要求生产企业标注食品的质量(包括安全)信息,改变了以前食品标签混乱的状况,使广大消费者知情权得到有效保障,促进了

食品工业的健康、有序发展。适用于提供给消费者的所有预包装食品标签。预包装食品,是指“经预先定量包装,或装入、罐入、容器中,向消费者直接提供的食品”。新的《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要求食品加工企业必须按照标准要求正确标注标签。预包装食品必须标示的内容有:食品名称、配料清单、净含量和沥干物(固形物)含量、制造者的名称和地址、生产日期(或包装日期)和保质期、产品标准号。如果消费者发现并证实其标签的标识与实际品质不符可以依法投诉并可获得赔偿。

新的《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在强化食品标签的真实性、保护消费者知情权和自身利益方面加大了力度。一是不允许企业在标签上利用产品名称混淆食品的真实属性。二是标签上必须标示的文字和数字的高度不得小于1.8毫米;净含量与食品名称必须标注在包装物或包装容器的同一展示面;便于消费者识别和阅读。三是产品中添加了甜味剂、防腐剂、着色剂必须标示具体名称。四是特殊膳食用食品(如婴幼儿食品,糖尿病人食品)必须标示营养成份,即营养标签。五是标签上的生产日期和保质期不得另外加贴、补贴和篡改。六是不得标示封建迷信、黄色、贬低其它食品或违背科学营养常识的内容。 13、什么是色拉油

色拉油俗称凉拌油,是将毛油经过精炼加工而成的精制食用油,可用于生吃,因特别适合用于西餐“色拉”凉拌菜而得名。

色拉油呈淡黄色,澄清、透明、无气味、口感好,用于烹调时不起沫、烟少,在0℃条下冷藏55小时仍能保持澄清、透明(花生色拉油除外),除作烹调、煎炸用油外主要用于冷餐凉拌油,还可以作为人造奶油、起酥油、蛋黄酱及各种调味油的原料油。色拉油一般选用优质油料先加工成毛油,再经脱胶、脱酸、脱色、脱臭、脱蜡、脱酯等工序成为成品。色拉油的包装容器应专用、清洁、

干燥和密封,符合食品卫生和安全要求,不得掺有其它食用油和非食用油、矿物油等。目前市场上供应的色拉油有大豆色拉油、菜籽色拉油、葵花籽色拉油和米糠色拉油等。 14、什么是高级烹调油

高级烹调油是将普通食用油再加工成的精制食用油。它的外观澄清、透明、色泽淡黄,比一般适用食用油色浅,比色拉油色深,无一般食用油存在的油料固有气味和口味(如油菜籽、大豆的豆腥味等),水分、杂质、酸价、过氧化值等比一般食用油低,但酸价高于色拉油,烟点比色拉油低5-10℃,用于烹调不起沫、油烟少,价格应该比色拉油低,是色味俱佳、营养丰富的高档食用油。主要作烹调用油,煎、炒、炸各种菜肴,也可做人造奶油、起酥油、调和油的原料。高级烹调油的选用原料、生产工艺、包装容器等与色拉油相同,保质期一般为12个月。目前市场上供应的高级烹调油有大豆高级烹调油、菜籽高级烹调油、花生高级烹调油、葵花籽高级烹调油和米糠高级烹调油等。 15、什么是调和油

调和油又称调合油,它是根据使用需要,将两种以上经精炼的油脂(香味油除外)按比例调配制成的食用油。调和油澄清、透明、可作熘、炒、煎、炸或凉拌用油。调和油一般选用精炼大豆油、菜籽油、花生油、葵花籽油、棉籽油等为主要原料,还可配有精炼过的米糠油、玉米胚油、油茶籽油、红花籽油、小麦胚油等特种油脂。其加工过程是:根据需要选择上述两种以上精炼过的油脂,再经脱酸、脱色、脱臭、调合成为调和油。调和油的保质期一般为12个月。今后,调和油的发展前景是好的,它将成为消费者喜爱的油品之一。 16、为什么说“橄榄油”和“茶籽油”好

榄油取自橄榄树的果实,是地中海沿岸国家的主要食用油。茶籽油取自油

茶树、山茶树或茶树的果实,正式名称统称为茶籽油,是我国江西、湖南等省的主产植物油。它们共同特点是脂肪酸中“油酸”的含量特别高,可以达到脂肪酸总量的80%以上。油酸的学名是十八碳——烯酸,也就是碳链中含有一个键链(是单不饱和脂肪酸)。

这两种油为什么近来变得红火起来呢?这是因为医学家们发现以橄榄油为主要食用油的地中海沿岸国家的人民,心血管疾病患者少,而这里的人们动物脂肪摄入量也很大,这里面有什么奥秘呢?经过研究发现:是油酸在起作用。科学家们发现,油酸有一个重要功能,它具有选择性地降低“血清胆固醇”的作用。也就是说它具有显著降低血液中有害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攻效,而对有益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却有保留的功能。从目前人类追求的“健康理念”出发,它们受到了人们的“追棒”就变成十分自然的了。

茶籽油在世界上被称作“东方橄榄油”,是我国的一个特产植物油,价格上比橄榄油便宜,由于政府的扶持,目前市场上已经有不少品种面世。 17、吃什么油好?

从物理性状上,我们将“常温”(15摄氏度-20摄氏度)下成液态的脂肪称作“油”。从来源上,又分为“植物油脂”和“动物油脂”,简称“植物油”和“动物油”。

植物油多数是液态的,少数也有固态(如棕榈油、椰子油等),而动物油则反之,多数为固态,少数为液态(如鱼油类等)。

前面提到的必需脂肪酸绝大多数存在于植物油中,所以可以说食用植物油是最好的,因为动物油吃多了,会造成血液“胆固醇”含量过高,易诱发心血管病。人们最常选购的花生油、豆油、菜籽油、红花油、葵花油、棉籽油、茶籽油、芝麻油、玉米油乃至亚麻油等等,只要品质有保证,都是理想的食用油。

那么,脂肪酸的摄入量多少,有没有个标准呢?有,目前宣传得比较多的是1∶1∶1的提法。它的意思是将人们所需要的脂肪量假定为三份,那么,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脂肪酸分子中矿链上有一个“双链)和多不饱和脂肪酸(含两个以上双链)的比例应当是各占一份,也就是1∶1∶1。这个观点是上个世纪七十年代,美籍华裔学者张泗祥教授最早提出的。但是,应当提出:任何一种单一的植物油,都难以符合这个标准,即使脂肪酸含量的较理想的花生油,也满足不了这一要求。 18、选购食用油要领是什么

选购食用油脂要掌握以下几点要领:

一要看颜色,色拉油浅颜色的要好一些,但太浅了以至于发白也不好。各种植物油都会有一种特有的颜色,所以我们才看到植物原油有深浅不同的颜色,经过精炼,会将它们清除一些,但是不可能也没有必要精制到一点颜色也没有,有点颜色对身体无害。

二是要看透明度,要选择澄清、透明的油,透明度越高越好。知名品牌的瓶装油都应符合这个标准。

三要嗅无异味,取一、二滴油放在手心,双手摩擦发热后,用鼻子闻不出异味(哈喇味或刺激味)。如有异味就不能食用。 19、如何挑选酱油

酱油食前要验明正身。消费者在市场上购买酱油时,特别要注意生产日期和保质期。买酱油要一看二摇三尝味。看质量指标,看颜色;好酱油摇起来会起很多的泡沫,不易散去,也可贴着瓶口闻味道,好酱油往往有一股浓烈的酱香味,尝起来味道鲜美,而劣质酱油摇动只有少量泡沫,并且容易散去,尝起

来则有些苦涩。

先看标签。从酱油的原料表中可以看出其原料是大豆还是脱脂大豆,是小麦还是麸皮。看清标签上标注的是酿造还是配制酱油。如果是酿造酱油应看清标注的是采用传统工艺酿造的高盐稀态酱油,还是采用低盐固态发酵的速酿酱油。酿造酱油通过看其氨基酸态氮的含量可区别其等级,克/100毫升含量越高,品质越好(氨基酸态氮含量≥0.8克/100毫升为特级,≥0.4克/100毫升为三级,两者之间为一级或二级)。

看清用途。酱油上应标注供佐餐用或供烹调用,两者的卫生指标是不同的,所含菌落指数也不同。供佐餐用的可直接入口,卫生指标较好,如果是供烹调用的则千万别用于拌凉菜。

闻香气。传统工艺生产的酱油有一种独有的酯

香气,香气丰富醇正。如果闻到的味道呈酸臭味、糊味、异味都是不正常的。

看颜色。正常的酱油色应为红褐色,品质好的颜色会稍深一些,但如果酱油颜色太深了,则表明其中添加了焦糖色,香气、滋味相比会差一些,这类酱油仅仅适合红烧用。

慎买袋装酱油。市场中存在大量不合格的袋装酱油、醋是由水、糖色、工业用醋精勾兑成的,这种产品带有刺激性气味,并含有重金属等对人体有害的物质。

20、吃植物油有哪些误区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多地选用植物油做菜。不过,关于植物油,人们还有一些认识误区:

误区一:橄榄油最贵,所以营养价值也最高

橄榄油有很多好处,比如,它可以软化血管,对心脑血管疾病能起到一定

的防治作用,还可以降低糖尿病人的血糖含量,预防癌症和老年失忆症等。尽管如此,也不能光吃橄榄油,因为每一种植物油都有自己的独特之处,因此,最好的选择是各种油换着吃。其他的植物油如葵花油、大豆油和玉米油也是佼佼者。它们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可以增强身体的免疫力,改善皮肤状况,加速胃溃疡的痊愈,降低血压和胆固醇,是大脑正常运转所必需的原料。

误区二:精炼才是植物油质量的保证

提炼(包括精炼和脱臭)过程可以去掉植物难闻的气味,还能去掉由于保存不当而进入种子中的有毒物质。但是在去除这些杂质的同时,许多维生素等对身体有益的物质也随之失去了。实际上精炼油对生产厂家更有好处,因为它们不易氧化,也就是说可以保存得更好、更久。而且,提炼后的残渣对于厂家来说也是一笔不错的收入,比如他们可以把从油中过滤出来的某些物质卖给糖果点心工厂用作抗氧化剂等等。

误区三:永远告别动物油

人们认为吃动物油易引发冠心病、肥胖症等,因而青睐植物油,其实这很片面。动物油(鱼油除外)含饱和性脂肪酸,易导致动脉硬化,但它又含有对心血管有益的多烯酸、脂蛋白等,可起到改善颅内动脉营养与结构、抗高血压和预防脑中风的作用。

正确的吃法是植物油、动物油搭配或交替食用,其比例是10:7。动植物油混吃还有利于防止心血管疾病。植物油含不饱和脂肪酸,对防止动脉硬化有利。所以用动物油1份、植物油2份制成混合油食用,可以取长补短。

误区四:标有“不含胆固醇”字样的油才是好油

在精炼植物油的过程中,胆固醇不可能从油脂中被去掉。但是,在植物油中,胆固醇的含量与猪油和黄油相比,其数值还是很低的,要知道动物油的胆

固醇含量大概是植物油的10—25倍左右。但即使这样,也不能说植物油中根本就“不含胆固醇”。 21、大米是怎样分类和定等级的

大米分为籼米、粳米和糯米三类。

籼米由籼型非糯性稻谷制成,米粒一般呈长椭圆形或细长形。根据籼稻的收获季节,分为早籼米和晚籼米两种。

粳米由粳型非糯性稻谷制成,米粒一般呈椭圆形。根据粳稻的收获季节,分为早粳米和晚粳米两种。

糯米由糯性稻谷制成,乳白色,不透明,也有呈半透明,粘性大,分为籼糯米和粳糯米两种:籼糯米由籼型糯性稻谷制成,米粒一般呈长椭圆形或细长形;粳糯米由粳型糯性稻谷制成,米粒一般呈椭圆形。

我国大米质量是根据加工精度定等的。加工精度指大米背沟和粒面留皮程度。根据国家标准《大米GB1354-86》规定,大米按其加工精度分为特等、标准一等、标准二等、标准三等4个等级。 22、“滥用面粉增白剂”的危害

当前,我国的面粉质量不容乐观,滥用面粉增白剂的现象较为严重,国家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最近几年在各地的面粉质量监督抽查结果表明,一半以上的产品存在增白剂超标或严重超标的问题。面粉增白剂是人工合成的非营养性化学物质,对人体没有任何益处,只有害处。

23、以下两种增白剂对人体危害最大。

过氧化苯甲酰:目前在面粉普遍使用的增白剂——过氧化苯甲酰是一种强氧化剂,不仅会破坏面粉中的VA,VE等营养成分,而且长期食用会对肝脏造

成损害,因此许多国家已禁止使用。

“吊白块”:近年来,一些不法生产者把“吊白块”添加到面粉等食物中进行增白,从而严重危害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吊白块”不是食品添加剂,主要在印染工业中作为拨染剂而使用。

吊白块化学名称为 甲醛次硫酸氢钠,“吊白块”在高温下有极强的还原性,使其具有漂白作用,其水溶液在60℃以上就开始分解为有害物质,120℃以下分解为甲醛、二氧化碳和硫化氢等有毒气体。

上述有毒气体可使人头疼、乏力、食欲差,严重时甚至可致鼻咽癌等。 研究表明:口服甲醛10—20ml,吸入硫化氢气体几口,可导致人体不治而亡。

国际癌症研究组织指出,长期接触甲醛者,鼻腔或鼻部发生肿瘤、癌变的机会明显增加。

24、酸奶、乳酸菌饮料和酸性饮料的区别

酸奶不仅保存乳中原有的成分,并通过乳酸菌的作用,使酸乳具有较多的保健功能,特别是选用双岐杆菌、嗜酸乳杆菌作发酵剂。首先可在肠道内抑制有害菌的生长,调节肠道微生态平衡,增强人体的免疫系统。其次,使乳蛋白有一定的降解,变得容易被人体吸收,并在乳酸菌代谢过程中会合成一些维生素和降解约30%左右的乳糖,从根本上消除“乳糖不耐症”。再次,具有降低血浆胆固醇和产生胞外的酶SOD,有利于表皮细胞的代谢和延缓细胞衰老。酸奶可分搅拌型和凝固型两大类,具有较高的乳成分,蛋白质含量≥2.7%。

乳酸菌饮料是以酸奶为原料,加入一定量的水、糖、果汁、香料、稳定剂等辅料。调配均质后制成,含有一定数量活性乳酸菌,但乳成分相对较少,蛋白质含量≥0.7%,属于饮料范畴。酸性饮料是属于非发酵型的酸饮料,以鲜奶

或奶粉为原料,添加糖、水、稳定剂、有机酸、果汁等辅料调制而成,其蛋白含量≥1%。

25、选购奶制品时应注意什么

我国关于奶制品生产及销售有严格的管理规定。其中主要包括原料奶的验收、加工、生产条件与规范、产品标准及检验项,对于产品包装与标识也有严格的规定。消费者在购买奶制品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购买奶制品时应选用正规、有一定知名度和规模的厂家的产品。 其次,在购买奶制品之前弄清楚产品的标识、产品说明、产品的生产日期及保质期,以及产品的真实属性,即产品为纯牛奶、调味乳、还是乳饮料或其他的类型。

再次,不同的消费人群应选择适合自身特点的产品,如乳糖不耐症的人群应选用低乳糖奶或酸牛奶等乳糖含量少的产品,儿童应选用儿童酸奶;对于奶粉来说,不同年龄段的人群可以选择适合不同的配方奶粉,比如婴儿配方奶粉、中小学生奶粉、孕妇奶粉、中老年奶粉、低脂无糖奶粉、低脂高钙奶粉等。 26、购买儿童食品的有哪些注意事项

为儿童购买食品应注意以下六点:

1.到正规商店里购买,不买校园周边、街头巷尾的“三无”食品。 2.购买正规厂家生产的食品,尽量选择信誉度较好的品牌。

3.仔细查看产品标签。食品标签中必须标注:产品名称、配料表、净含量、厂名、厂址、生产日期、保质期、产品标准号等。不买标签不规范的产品。

4.食品是否适合儿童食用。儿童食品至今尚无明确的定义,因此,为儿童选择食品谨慎为宜。

5.不盲目随从广告,广告的宣传并不代表科学,是商家利益的体现。

6.关注儿童食品的相关信息。如:我国已经启动了“儿童食品行业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工作,此工作将为儿童食品的选择提供消费参考。 27、安徽阜南一小学亚硝酸盐中毒事件

4月8日,发生在阜南县许塘乡馨园民办寄宿小学食堂亚硝酸盐中毒事件中的7名食物中毒学生,经及时救治,于4月9日晚19时50分全部康复出院。

事件发生后,阜阳市、阜南县政府及阜阳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等有关部门高度重视,及时启动了应急预案,采取有效措施及时救治。迅速成立联合调查组,对事件原因进行了深入调查。

经调查,4月8日12时许,阜南县许塘乡馨园民办寄宿小学食堂炊事员为在校学生们做午饭时,觉得汤的味道不咸,在加盐时,发现食用盐做菜已经用完,于是四处找盐。由于她从事炊事员工作时间不长,误将春节前用于卤菜的亚硝酸盐当作食用盐,随手抓了一把放入煮汤的锅中。

学生用餐时,有的爱喝汤,有的不爱喝。大约20分钟,个别喝汤的学生出现腹痛、恶心症状。学校校长许松非常紧张,立即将就餐的所有103名学生全部送往县人民医院进行排查。医院快速准确诊断,迅速对出现症状的学生进行亚甲兰静脉滴注,大剂量维生素C、辅酶A支持等治疗方式解毒、排毒,使中毒学生病情逐步稳定。在进行对症治疗后,7名中毒学生症状消失,于9日晚全部康复出院。

28、珠海等地75人食用乳制品中毒 涉嫌产品被查封

三月二十六日广东珠海、江门等地多个幼儿园发生因饮用乳制品发生食物中毒事件,初步统计有七十五人中毒,目前有关监管部门已立即启动应急预案,质监部门已查封涉嫌的产品。

据介绍,三月二十六日,珠海市、江门市新会区有多个幼儿园发生因饮用

含乳饮料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在中毒的七十五名患者中,大多出现以呕吐为主的疑似食物中毒症状。截至二十七日晚上六点,除江门市仍有七人留院观察外,其余人员到医院就诊后已经出院。

据卫生部门调查,初步判断为饮用受污染牛奶饮品引起的食物中毒,可疑食物为珠海维维大亨乳业有限公司生产的高钙牛奶饮品(一百五十毫升杯装型,生产日期为二00八年三月二十六日),卫生部门抽样检验初步判断有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

事件发生后,有关监管部门已立即启动应急预案,质监部门已组织查封涉嫌产品,责令企业停产整顿;工商、卫生部门已对涉嫌产品实行下架、封存。在质监部门的监督下,企业正在召回产品。该批次高钙牛奶饮品共一万四千一百零七盒,已销售一万三千四百零八盒,库存六百九十九盒,库存产品已全部封存。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