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陀山】法雨禅寺
法雨寺是普陀山第二大寺庙规模仅次于普济寺,因位于普济寺的后山又叫后寺。
法雨寺建于明万历八年(公元1580年)。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兴修大殿,并赐“天华法雨”匾额,故得今名。法雨寺历史上也是几经兴废,文革期间也惨遭破坏,1983年后开始修复现已辉煌如初。
法雨寺有殿宇194间,计8800平方米,分列六层台基上。有天王殿、玉佛殿、九龙观音殿、御碑殿、大雄宝殿、方丈殿等,与普通庙宇的三进院落相比法雨寺可谓规模宏大。
法雨寺依山而建,殿宇呈阶梯状分布,第一进是天王殿,里面供奉的是弥勒佛。
天王殿的对面有个九龙壁,石壁高2米长12米,由60块青石拼接而成,九天真龙形态各异,栩栩如生。
法雨寺的香炉高大威猛,底座就有1人高,财大气粗哦。
法雨寺的香火也很旺,据信佛的朋友讲这里烧香比普济寺灵。
舍利塔立于寺庙一角,塔中存放着得道高僧的舍利子。
从天王殿旁边的石阶而上就到了玉佛殿。
玉佛殿原来供奉着从缅甸请来的白玉释迦牟尼像文革中被毁,后来又从北京的永乐宫请来了一尊供奉在这里。
第三进殿是法雨寺最宏伟的建筑---九龙殿,殿前的银杏树见证着法雨寺的悠久历史。
九龙殿供奉的是观音菩萨,在普陀山观音的地位是最高的。
当下的佛教界也是乱象环生,前几年盛传普济寺方丈与法雨寺方丈打架的事,后普济寺方丈被免职,也有说普济寺方丈因为得罪了民政部门的领导被免职,无论是真是假,佛教界已不再是佛门净土。
廊道的大型木鱼很吸引人眼球。
御碑殿修建得金碧辉煌,殿内供奉的是三世佛,御碑殿的两侧东厢为三圣殿。西侧是关帝殿。
大雄宝殿在御碑殿的后面,殿内供奉的自然是佛祖释迦牟尼。
御碑殿造型别致,一砖一瓦都尽显奢华。
功德坛里供奉着关公,可见关公在民间的地位还是很高的。
从寺庙的建筑可看出香火的兴旺,源源不断的香客给寺院带来了滚滚财源,受益的当然还有当地政府。
法雨寺在过去的几百年时间里经历过战火的摧毁,海盗的洗劫,文革小将的打砸,可谓历经沧桑,几株残存的老树见证了寺庙的兴衰。
法雨寺门有座莲池,这里所产的莲子曾经作为贡品奉献给皇帝,横跨莲池海会桥建于清朝光绪十八年,如今也成了文物级的建筑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