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核心素养”培养理念下的工科院校大学英语教材建设研究

来源:九壹网
第39卷第2期Vo 1.39 No.2doi :10.3969/j.issn.l 008-9640.2019.02.037开封教育学院学报Journal of Kaifeng Institute of Education2019年2月20日Feb.20 2019“核心素养”培养理念下的工科院校大学英语教材建设研究黄坚倪珊珊(长沙理T.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南长沙410114)摘 要:“核心素养”培养理念的深化助推着大学英语课程体系的改革。本文以“核心素养”理论为视 角,对当前工科院校使用的大学英语教材进行分析,探讨教材建设的思路、内容、体例等内容,提出“趣味 结合实用”的校本特色教材建设思路,以期为编撰符合新时代工科人才培养需求的大学英语教材提供参考。关键词:核心素养;理工科院校;大学英语;教材建设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9640 ( 2019 ) 02-0087-022016年9月13 0,《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

究成果在京发布。“核心素养”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

心时代”走向“核心素养时代”,从科学性、时代性、 民族性来把握核心素养的培养需求:<P2n)o然而,鲜 有人针对“核心素养”与大学英语课程教学之间的关系

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方面, 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 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在十九大报告中 再次指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

进行研究。知网检索后的结果显示,时至今日.刊发论

文数不过25篇。研究者从课程体系 '、培养策略“、 课堂设计⑸、教材编写⑹、第二课堂-和评价体系*

由此可见,中国教育已由“知识核心时代”向“核心素 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即使如此,已有成果均聚焦于英语 专业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没有对大学英语如何作

养时代”转型。国家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 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明确提出培养国际化

用于工科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进行深入思考。二、工科人才“核心素养”的界定在新科技革命和新产业革命的驱动下,“新工科”

人才的需求:“提高我国教育国际化水平……适应国家

经济社会对外开放的要求,培养大批具有国际视野、通

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 才。”如何让我国培养的国际化人才获得全球的一致认 可.是高校大学英语课程教学改革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

的概念逐渐形成。这个概念的出现和内涵的完善.对工

程人才教育体系的健全意义重大:2016年,世纪经济论坛发布的题为“未来职业:

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就业、技能与劳动战略”的报告强调,

也是大学英语课程教学面临的新挑战。一、国内外“核心素养”研究现状应对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未来工作技能素养包括“社会技

世界上的一些主要发达国家如美、英、澳等先后 能、系统技能、解决复杂问题的技能、资源管理技能、 技术技能等在内的交叉复合技能。”\"在《2020年的 工程师:新世纪工程的愿景》中,美国丁程院提出,未

启动了基于核心素养的教育目标体系研究美国于

2002年首次制订了《“21世纪素养”培养框架》,针

对艺术设计学科提出学习与创新素养培养、信息与媒体 素养培养、生活与职业素养培养思路:英国于2007年 修订了《国家课程》,从课程目标、学科重要性、关键

来工程人才质量的核心要素由优秀的分析能力、实践能 力、沟通能力和专业素养等构成3:。我国于2016年加

入工程教育本科专业学位国际互认《华盛顿协议》后, 确定了毕业生素质12个方面的最低标准,其中包括知

概念、关键过程和内容范围几方面,对人才的素养和能 力进行了系统而完整的阐述澳大利亚则提出“将核心

识维度、解决工程问题能力维度、通用能力维度和态度

素养细分到学科之中”.并将跨文化的艺术理解和多元 化艺术视角融入其中。维度,覆盖了工程知识、问题分析、设计和开发解决方案、

研究和使用现代工具、个人与团队等方面。综上,培养“新工科”背景下人才的核心素养目

21世纪初,“核心素养”这一概念进入中国并逐 步引起了学界关注。2016年3月,林崇德教授基于核心 素养的内涵.提出进入21世纪要全面推行从“知识核

收稿日期:2019-02-06标非常明确,即培养适合未来工程人才自身发展和社 会发展的品格与能力。工科人才的核心素养可以被界基金项目:湖南省教育厅项目“’核心素养’培养语境下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批准号:湘教通(2018 ) 436号

第212项)o作者简介:黄坚(1971-),男.湖南长沙人,长沙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文学博士。研究方向:英美文学。倪珊珊(1994-),女,湖南长沙人,长沙理T.大学外国语学院外国语言文学专业2017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戏剧文学:• 87 •定为:学生在接受系统的工科教育后,逐步形成的、 科工作审核评估中得到了进校专家的高度肯定。当然,

可持续性从事工程活动的能力和必备品格。而这些能 《通用工程英语听说教程》只是当下工科院校英语教材 编写工作中的一个例子,但这本教材秉承的“趣味加实

力和品格的形成,离不开科学的课程体系构建和配套

的教材支持。三、“趣味结合实用”的大学英语教材编撰用”的思路.较好地满足了匚科人才核心素养培养需求,

值得加以推广。四、结语当下,工科院校的大学英语课程所占学分虽有差 异,但依旧算得上是一门受众面最广、占分比很高的课

作为我国高校受众面最广的一门课程,大学英语

程⑵,使用的教材通常有《全新版大学英语综合教程》 《新视野大学英语》《学术英语》《实用英语写作》等。

在人才核心素养培养、人才培养国际化等方面起着不 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工科人才与其他人才不同的地方 在于,工科人才更注重实践。因此,厘清“核心素养”

尽管这些教材均配有光盘和学习软件系统,依托计算机

网络信息技术,由过去的纸质平面教材向以多媒体网络 为依托的立体式教材纵深发展。然而,就教材内容来看.

培养与大学英语课程教学的内在关系,找到大学英语

教材编撰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过程中的定位和实现,

侧重点还是人文知识,极少考虑工科人才素养的培养。 我国英语教学基本始于小学,贯穿初高中教学,其教材

以及让大学英语教材助力课程教学改革,从而实现工

科人才“核心素养”培养目标,是适应教育改革发展 趋势,提升我国工科高校人才国际竞争力的迫切需要。

内容早已满足了一个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所需的基本语言 表达能力和社会沟通能力。如此一来,大学英语教材的

希望在未来我国有更多题材新颖的大学英语教材面世,

内容如果不作出改变,仍停留在人文知识灌输层面,那 么就会与初高中英语教材出现较大程度的重复,无法激

从而满足新时代不同专业人才“核心素养”培养的客

观需求。参考文献 1 Parveva, Theodora, Coster D, et al. Developing Key Competences

at School in Europe: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for Policyf R .2012.[2 ]林崇德.21世纪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M ].北京:北京师

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达不到丁•科人才培养目的。针对 这一情况,各个工科院校也尝试在教学中作出改变,例 如:增设《英语阅读报刊》《大学体验英语》等选修课,

以提高学生视听说方面的综合能力。诚然,这些措施使

对应的大学英语教材内容有所改变,但由于英语教师自 身专业的局限性,教材内容往往是照搬专业英语的内容

范大学出版社,2016.

[3 ]陈湘云•核心素养体系下的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探索[J ].辽

或继续延续人文知识的选择,对于工科人才培养来说并 不能提供太大帮助。宁科技学院学报,2017 ( 1 ): 52-54, 68.[4]杨胜兰.大学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策略探析[J].兰州教

基于工科人才核心素养的内涵,笔者认为,当前 工科院校大学英语教材的编写既要考虑《大学英语课程 教学要求》,又要兼顾工科人才的核心素养培养需求。

育学院学报,2017 (12): 140-141, 144.[5 ]李丹.基于英语核心素养的大学英语课堂教学设计[J ].黑

龙江科学,2018 (3): 146-147.[6 ]孔冬秀.大学英语教材学科核心素养思维品质培养对比研究

2017年,笔者在参与编写《通用「■程英语听说教程》时,

采用“趣味结合实用”的思路,将工程人员赴海外施工 中所遭遇的各种场景转变为教材内容,让学生在学习过 程中逐一接触机场通关、房屋租赁、商会活动、现场考察、 技术讨论、招标投标、商务谈判、设备租赁购买、施工

[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17 (6): 25-29.[7 ]曲琳琳.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现代大学英语第二课堂研究[J 1

现代交际,2017 (2): 7-8.[8 ]马玉蓉,吴艳平.新媒体语境下大学英语教学多元评价体系

现场等场景,满足他们未来作为T.程师所需要的相关能 力的培养需求。例如:机场通关的内容涉及航班订购、 国际机场转机和出入境所注意的事项;现场考察则将工 程伦理、施匚安全以及问题分析纳入其中;设备租赁购 买的内容考虑的是职业规范和管理能力的培养,而施工

的研究[J ] •世界教育信息,2017 (19): 24-28.[9 ]钟登华.新丁科建设的内涵与行动[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7 ( 3 ) : 1-6.[10]周开发,曾玉珍•新工科的核心能力与教学模式探讨[J].

重庆高教研究,2017 (3): 22-35.[11 ]乔梦铎等•大学英语教学现状调查分析与问题解决思路[J ]•

现场则侧重于对技术、技能和现代工程工具使用。与此

同时,考虑到学生听说能力普遍较弱的现实,笔者在体 中国外语,2010 ( 5 ) : 8-14.〔12 ]刘建平.大学英语教学现状分析及对策[J ].前沿,2007(9 ):121-123.例方面加大了惯用句的训练和课堂对话练习的权重,从 而满足工程人才对实践能力提高的迫切需求。该教材在

使用过程中得到了师生一致好评,在2017年教育部本 (责任编辑:李汴红)・8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