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急救护理在急性脑卒中患者院前抢救中的应用分析

来源:九壹网
论著刘立刚 谢 林

(任县中医院,河北 邢台 055150)

医药界 2020年04月第08期参芪消肾汤对糖尿病肾病患者肾脏纤维化的影响研究

【摘要】目的:探讨参芪消肾汤对糖尿病肾病患者肾脏纤维化的影响。方法:选取于我院2015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所有患者均符合我国早期糖尿病诊断标准。采用1︰1配对的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每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阿托伐他汀+参芪消肾汤辅助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前、治疗后6、12、24周的肾脏纤维化指标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血清CⅣ、TGF-β1、TIMP-1、Cys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12、24周两组患者血清CⅣ、TGF-β1、TIMP-1、CysC水平均有所改善,且观察组改善更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糖尿病肾病患者采用参芪消肾汤可有效改善患者肾脏纤维化,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参芪消肾汤;糖尿病肾病;临床疗效;肾脏纤维化

R58     B     2095-4808(2020)08-004-01【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终身疾病。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方式和

糖尿病不仅发病率高,而且趋于年轻化,严重饮食结构都发生了变化[1]。近年来,

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糖尿病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原因是糖尿病引起各种并发症,其中糖尿病肾病是一种发病率高、危害大的疾病[2]。并发症的原因是糖尿病微血管病引起的临床症状长期高血糖或控制不良所致。糖尿病肾病患者一般表现为肾功能差、肾纤维化等。在糖尿病肾病的临床治疗中,以上指标往往被用作诊断和治疗指标[3]。研究内容现汇报如下。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次研究对象选取于我院2015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所有患者均符合我国早期糖尿病诊断标准。排除标准:①不符合临床诊断标准者;②存在原发性肾病者;③对阿托伐他汀过敏者;④对其他3-羟基-3-甲基戊二酸单酰辅酶A(HMG-CoA)还原酶抑制剂过敏者;⑤不明原因血氨基转移酶持续升高者。同时制定其脱落标准和剔除标准。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

1.2方法,所有患者均接受基础治疗。根据患者情况及既往用药史选用适当降糖药物不影响此次试验为前提),长期使用胰岛素者继续维持目前降糖方案(使用方法参照2013年《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基础治疗2周后,进入试验观察,疗程24周。对照组采用基础治疗+阿托伐他汀。治疗组采用基础治疗+阿托伐他汀+参芪消肾汤(方剂组成为人参,黄芪,山药,白术,五味子,麦冬,玉竹,熟地黄,牛膝,茯苓,泽泻,牛蒡子,僵蚕。1袋/次,早晚各一次,温水冲服。

1.3观察指标,分别抽取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6、12、24周的静脉血各4.0ml,然后用离心机处理,再取出上清液进行检测,肾脏纤维化指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试剂盒(上海恒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检测。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配对t检验、秩和检验、配对秩和检验等方法进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Fisher精确检验等方法进行处理,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

具体结果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肾脏纤维化指标比较(CⅣ(μG/L)109.16±9.2180.17±7.15*#72.83±6.58*#67.69±6.31*#

TGF-β1(nG/ml)180.26±22.52148.75±17.26*#139.37±16.23*#126.47±14.56*#

)时期治疗前治疗后6周

研究组

治疗后12周治疗后24周组别

TIMP-1(nG/ml)2201.55±246.271345.78±143.82*#1077.38±115.76*#945.16±99.92*#

CysC(mG/L)1.98±1.471.52±0.32*#1.06±0.14*#0.76±0.08*#

治疗前治疗后6周

对照组

治疗后12周治疗后24周

109.16±8.8795.42±8.53*85.36±7.37*79.25±7.13*

180.35±22.64167.87±19.22*157.84±18.46*146.73±17.23*

2201.17±246.731850.48±194.17*1672.65±160.36*1423.84±147.53*

1.85±1.471.68±1.37*2.29±0.27*1.75±0.18*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同时间比较,#P<0.05。3.讨论

糖尿病肾病的发病率很高。糖尿病肾病的临床治疗涉及肾脏损害和糖尿病干预。糖尿病肾病主要是由糖尿病患者血糖代谢异常引起的。因此,糖尿病肾病常伴有血脂异常,也是危及患者肾血管的因素之一,也是糖尿病肾病的病因之

肾纤维化也非常明显。血清CⅣ、TGF-Β1、一[4]。糖尿病肾病除肾功能损害外,

TIMP-1和CYSC均为评价肾纤维化的指标,TIMP-1也反映了肾纤维化过程中血管重塑的变化,有助于了解糖尿病肾病的治疗。阿托伐他汀是临床上常用的一种他汀类药物,能有效调节体内循环中的血脂指标,进而改善肾小管间质、肾小球毛细血管环的血压和肾小球系膜区脂蛋白的沉积,从根本上改善肾功能指标。血液流变学异常。此外,阿托伐他汀还可以保护肾脏,有效控制血管内皮细胞和系膜细胞的增殖,延缓炎症反应,调节肾血流量[5]。

传统医学对于糖尿病肾病的认识和研究由来已久,经历代医家补充、发展其理论体系已逐渐完善,趋于完整。实践证明,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有着良好的疗效,对于其早期诊断和治疗有着显著优势。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糖尿病肾病患者采用参芪消肾汤可有效改善患者肾脏纤维化,值得临床推广。参考文献

[1] 王鸣瑞, 俞丽华, 汪婷婷,等. 参芪地黄汤对气阴两虚型早期糖尿病肾脏病患

者血清炎症因子、肾功能及微循环的影响[J]. 中国中药杂志, 2018(6):1276-1281.

[2] 柳河, 吴茂彬. 阿托伐他汀对糖尿病肾病患者肾功能相关血清指标及肾脏纤

维化的影响观察[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8(5):1-3.

[3] 胡秀, 李海燕, 宋斌, et al. 阿托伐他汀对糖尿病肾病患者肾纤维化程度、

氧化应激及相关因子水平的影响[J]. 海南医学院学报, 2019, 25(09):28-31.[4] 王素利, 丁凡, 梁浩, et al. 参芪地黄汤联合氯沙坦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

临床疗效及对血清中CRP、TNF-α和IL-6水平的影响[J].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9, 14(02):122-125.

[5] 张霞. 芪蛭术汤联合缬沙坦治疗糖尿病肾病尿微量白蛋白增高29例[J]. 河

北医学, 2018(9):1568-1570.

急救护理在急性脑卒中患者院前抢救中的应用分析

寇 飞

(任丘市人民医院体检中心 河北 任丘 062550)

【摘要】:目的 探讨急救用药护理在急性脑卒中患者院前抢救中的应用,为其今后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急性脑卒中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遵循随机、等分原则根据护理方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急救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将急诊护理路径应用于抢救当中,对两组患者的急救用时、致残率和致死率进行比较。结果 研究组出诊时间、急救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经院前抢救和护理后,研究组的致残率为22.5%,病死率为2.5%。对照组致残率为30.0%,病死率为7.5%。研究组的致残率和病死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抢救急性脑卒中患者的过程中,应用急诊护理路径有助于缩短急救用时,且对于降低此类患者的致残率和致死率均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关键词】:急性脑卒中;院前抢救;急救护理;临床效果

R97      A     2095-4808(2020)08-004-02【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和人口老龄化加剧,急性脑卒中发病率也呈现出显著上升趋势。由于急性脑卒中具有起病急骤、病情进展快,具有较高致死率和致残率等特点,大部分患者治疗后均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极大地影响了患者的生活

改善预后具有重要作质量和生命安全[1]。合理有效的院前急救对挽救患者生命,

本文选取我院收用[2]。为了解急性脑卒中患者院前抢救中实施急救护理的效果,

治的急性脑卒中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探讨急救用药护理在急性脑卒中患者院前抢救中的应用,研究内容现总结如下。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收治的急性脑卒中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遵循随机、等分原则根据护理方法将其分为研究组(n=40)和对照组(n=40)。入选标准:所有患者均符合急性脑卒中诊断标准。患者生命体征正常,并承诺自愿参加本研究。排出标准:患者存在一定的意识和认知功能障碍。对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可知,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

1.2 方法,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措施,医护人员在接到急救电话后应及时到达抢救现场,给予患者病情评估、呼吸道护理、建立静脉通道等处理,并实施对症处理,在患者病情稳定后及时将患者安全转运入院。研究组在院前抢救中实施急救护理,具体措施包括:急诊中心在接到急救电话后,应在最短的时间内派出救护车,护理人员应第一时间联系患者家属,详细询问患者病史、发病时间和用药等情况,以便快速确定患者病情。抢救人员在到达现场后,应严密监测呼吸、脉搏、意

识等生命体征变化情况,应用格拉斯昏迷指数(GCS)对患者病情进行评估,从而

准确判断病情严重程度,制定有针对性的抢救措施。将患者处于平卧位,将患者头部偏向一侧,清除口腔内异物和分泌物,建立有效静脉通道,以开通2条静脉通道为宜。严密监测患者脉搏、呼吸、意识、瞳孔等生命体征变化情况,并给予供氧和输液等处理。及早联系医院做好入院前准备工作,以便患者入院后可及时给予有效救治。

1.3 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

)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的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标准差(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出诊时间、急救时间及住院时间的比较,研究组出诊时间、急救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结果见表1。

表 1 两组患者的出诊时间、急救时间及急救时间比较

组别研究组对照组P值例数4040

出诊时间(min)

9.6±1.516.7±5.2<0.05急救时间(min)

19.4±4.432.5±6.4<0.05急救时间(d)10.4±1.315.5±1.2<0.05(下转第6页)

—4—

论著娄云峰

(河北省任丘市人民医院,河北 任丘 062550)

医药界 2020年04月第08期中西医结合治疗甲状腺结节的临床研究

【摘要】 目的:探讨甲状腺结节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甲状腺肿患者患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遵循随机、等分原则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采用手术治疗,其中对照组患者术后辅以左甲状腺素钠片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术后辅以瘿瘤消散汤进行治疗,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 研究组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甲状腺功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甲状腺功能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甲状腺结节大小及改善效果比较,研究组患者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针对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不仅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而且还能够减小甲状腺激素对甲状腺的刺激,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及应用。

【关键词】 结节性甲状腺肿;中西医结合;左甲状腺素钠片;瘿瘤消散汤;

R58      A     2095-4808(2020)08-006-01【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

甲状腺结节是指各种原因导致甲状腺内出现一个或多个组织结构异常的团

可表现于多种甲状腺疾病,包括增生性甲状块[1]。结节仅是一个形态上的名词,

腺肿、毒性甲状腺肿、肿瘤性结节、囊性结节、炎性结节。近年来甲状腺疾病的发病率有明显的上升趋势,甲状腺结节触诊发现在一般人群中的发病率3%~7%,而高清晰超声检查发现甲状腺结节的患病率达20%~70%。甲状腺结节作为临

针对结节性甲状腺患者,必须密床常见病,日益引起国内外专家的重视[2]。因此,

切观察其甲状腺结节变化,对结节增长趋势进行有效控制,尽可能使其缩小或始

取终处于静止状态[3]。本文就中西医结合治疗甲状腺结节的临床疗效进行研究,

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果,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收治的甲状腺肿患者患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遵循随机、等分原则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纳入标准:甲状腺TI-RADS分级诊断均为良性病变。排除标准:1)合并贫血、营养不良等其他疾病患者;2)合并心、肝、肺、肾等方面严重疾病患者。所有患者皆自愿配合研究治疗。研究经患者及其家属同意并已签署知情同意书。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均无明显差异(P≥0.05)。

1.2方法,两组患者均采用手术治疗,手术中结合患者结节的实际大小及数量,实施单纯性结节摘除或腺液切除操作。对照组患者给予左甲状腺素钠片进行治疗,对剂量进行适当调整。研究组患者术后服用瘿瘤消散汤进行辅助治疗。处方为:柴胡、连翘、牡蛎、鳖甲各12G、川楝子、郁金、青皮、陈皮、三七、枳壳、莪术、炙黄芪、桔梗各10G、夏枯草20G、茯苓及浙贝母各15G。用水煎熬后取300mL药汁,1剂/d,分早、晚两次温服。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均以3个月为一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对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和记录。

1.3 观察指标,①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比较;②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甲状腺功能比较;③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甲状腺结节大小比较。

1.4 统计学分析,应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

)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的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标准差(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比较,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结果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比较(n/%)

组别研究组对照组P(上接第4页)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甲状腺功能比较,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治疗前甲状腺功能(FT3、FT4、TSH)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甲状腺功能(FT3、FT4、TSH)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结果见表2。

表 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甲状腺功能比较(对照组

治疗前治疗后4.22±1.324.72±1.1212.43±4.5414.53±4.312.47±1.241.47±0.77

<0.05

)组别FT3FT4TSHP

研究组

治疗前治疗后4.54±1.624.88±1.3513.42±3.5417.48±4.442.57±0.980.79±0.54

<0.05

2.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甲状腺结节大小比较,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甲状腺结节大小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甲状腺结节大小及改善效果比较,研究组患者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具体结果见表3。

表 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甲状腺结节大小比较

例数

3939

治疗前1.99±0.772.11±0.67>0.05

组别研究组对照组P

治疗后1.66±0.671.98±0.79<0.05

例数3939痊愈12/30.7710/25.64显效14/35.9012/30.77有效8/20.518/20.51无效5/12.829/23.08

总有效率87.1876.92<0.05

3.讨论

甲状腺结节的临床治疗上以中西医相结合,内外兼治相结合,诊断关键在于判断甲状腺结节的良恶性,多种现代医学科技手段的运用在判定甲状腺结节性质方面功不可没,而临床诊断中肿瘤标志物还存在敏感性不理想、特异性不强等问题,对于进行早期诊断和预后监测依然任重道远。中医药在治疗甲状腺结节方面有其独特的优势及良好的疗效。参考文献

[1] 黄虹儒. 腔镜下甲状腺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结节临床效果分析[J]. 深圳中西医

结合杂志, 2017, 27(19):138-139.

[2] 褚晓秋, 徐书杭, 王雅琳,等. 甲状腺细胞病理学Bethesda报告系统用于甲

状腺结节诊断临床研究[J].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2017(5):89-92.

[3] 陈舒雅, 孙伯菊, 郑慧娟,等. 中医药治疗甲状腺结节的临床研究进展[J].

医学综述, 2017, 23(19):3903-3906.

2.2 两组患者抢救后致残率和病死率的比较,研究结果显示,经院前抢救和护理后,研究组的致残率为22.5%,病死率为2.5%。对照组致残率为30.0%,病死率为7.5%。研究组的致残率和病死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结果见表2。

表 2 两组患者抢救后致残率和病死率的比较

致残率

9(22.5)12(30.0)<0.05

组别研究组对照组P值

例数4040

病死率1(2.5)3(7.5)<0.05

3.讨论

急性脑卒中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和致死率高等特点,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对于急性脑卒中患者给予常规急诊护理,可以为患者后续抢救提供一定的保障,

以为患但是仍未达到理想效果,急救用时仍然有待缩短[3]。为了缩短急救用时,

者争取有效的救治时间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急救护理工作,为后续有效治疗提供

本研究对研究组患者应用急诊护理路径,完善了快捷有效的急救护理流保障[4-5],

(上接第5页)

程,确保在最短的时间内规范有序地完成急救护理工作,使患者尽快得到最佳、最

及时的治疗,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致残率和致死率。此外在此过程中,医护人员密切配合,各个部门相互协调,有条不紊地、规范地对急性脑卒中患者实施救治,确保患者尽快接受专科治疗提高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急救护理应用于急性脑卒中院前抢救,能有效缩短院前急救时间,降低病死率,改善患者预后提高患者满意度,可推广应用。参考文献

[1] 郑春雄. 急救护理在急性脑卒中患者院前抢救中的应用观察[J]. 医药前沿,

2017, 7(8):278-279.

[2] 李红菊, 沈亚莉, 刘志娟. 急救护理路径在老年急性脑卒中患者院前急救中

的应用[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7, 21(18):4-6.

[3] 程玲. 院前急救护理路径在脑卒中患者院前急救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 中外

女性健康研究, 2017(19):138-139.

[4] 赵静. 院内一体化急救护理模式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效果的应用评

价[J].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 2017, 2(50).

[5] 顾静, 张娟, 庞大梅,等. 急诊快捷护理流程在急性脑卒中患者抢救中的应用

[J]. 川北医学院学报, 2017(6):951-953.期恢复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由于患者对疾病及造口护理知识的欠缺,出院后的自我护理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容易引发各种并发症,不仅不利于患者的康复,对患者的生活也造成了严重的影响。而延续性护理主要是针对住院治疗及出院后

护理人员远程指导患者在家进行自我护在家康复期间的一种有效的护理方式[2],

理,有效的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对于提升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也显示出了显著的优势。

在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自我护理能力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显示出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以得出,在肠造口护理中实施延续性护理,不仅可有效的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还能有效提升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临床应用价值显著,可进行推广。参考文献

[1] 周志英.肠造口护理中延续性护理对改善并发症及自我护理的效果[J].国际

护理学杂志,2018,37(11):1492-1494.

[2] 张雪芹,汤承云,朱提娇,唐世彩,庄红,田华.肠造口护理中延续性护理对改

善并发症及自我护理的效果[J].特别健康,2019,(28):109-110.

造口皮肤黏膜分离3例、造口肉芽肿1例、过敏性皮炎4例、刺激性皮炎6例,并发症发生率为9.7%;对照组300例患者中,共出现59例并发症,其中造口回缩11例、造口狭窄7例、造口脱垂6例、造口旁疝6例、造口皮肤黏膜分离5例、造口肉芽肿2例、过敏性皮炎8例、刺激性皮炎14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9.7%;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示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自我护理能力比较,观察组患者,护理概念、护理技能、健康知识、护理执行评分分别为(35.2±3.2)分、(38.7±4.6)分、(43.7±2.8)分、(31.9±4.7)分;对照组患者,护理概念、护理技能、健康知识、护理执行评分分别为(26.6±2.8)分、(29.4±5.2)分、(35.4±1.9)分、(25.4±3.6)分。观察组患者自我护理能力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讨论

肠造口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可高达20%左右,严重影响患者术有研究表明[1],

后的康复。尤其是对于出院后的患者,虽然手术后,疾病得到了有效治疗,但是后

—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