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试卷&参考答案(四)
--------------------------------------------------------------------------------
第一部分 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每小题列出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横线上。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从事物的客观属性探求美,其最大的合理性在于______________ A.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精神
B.抓住了美具有感性形式这一特点 C.肯定了美就存在于人类的生活中 D.强调了美的客观实在性
2、标志着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正式建立的美学著作是______________ A.柏拉图的《大希庇阿斯篇》 B.维柯的《新科学》 C.鲍姆加登的《美学》 D.黑格尔的《美学》
3、“由上而下”的美学研究方法的主要特点是______________ A.重视科学实验 B.注重实证 C.哲学思辨 D.心理分析
4、载道说界定艺术的角度是______________ A.艺术的起源 B.艺术的功能 C.艺术的本质 D艺术的内容
5、“以美育代宗教”的主张的提出者是______________ A王国维 B.蔡元培 C.李大钊 D.李泽厚
6、俗话说“对牛弹琴”,它说明美感的形成依赖于______________ A感官 B.审美能力 C.想象 D.灵性
7、席勒认为,通过审美教育,人们可以______________ A由“自由王国”进入“必然王国” B.由“审美王国”进入“必然王国” C.由“审美王国”进入“自由王国” D.由“自由王国”进入“审美王国”
8、霍布斯的喜剧主张是______________ A突然荣耀说 B.预期失望说
C.生命的机械化
D.心理能量消耗的节省
9、笪重光说:“密叶偶间枯枝,顿添生姿,纽干或生剥蚀,愈见苍颜。”这句话所体现的美学特征是_____________ A美丑互补 B.化丑为美 C.以丑衬美 D.美丑相间
10、亚里士多德的“净化”或“陶冶”主要是指悲剧的______________ A感化作用 B.娱乐作用 C.认识作用 D.教育作用 11、狄德罗曾说,卢浮宫的美,不论有人或无人,都同样存在,这句话说的是______________ A美感的主观性 B.美的客观性 C.美感的社会性 D美的社会性
12、“悲剧是将有价值的东西撕破给人看”,这一说法的提出者是______________ A马克思 B.恩格斯 C.毛泽东 D.鲁迅
13、“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推雪”描绘的是______________ A优美景象 B.崇高景象 C.悲剧景象 D.喜剧景象
14、最早提出“意境”一词的是______________ A王维 B.李白 C.杜甫 D.王昌龄
15、艺术的本质体现于______________ A意向 B.意境
C.物质实在层 D.意象世界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每小题列出五个备选项中有二——五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横线上。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西方现代艺术及艺术的观念发生了重大的变化,这主要表现在______________ A传统的美学原则几乎被完全抛弃 B.摧毁了传统艺术的观念
C艺术品与非艺术品之间的界限变得很模糊. D以更为多元化的面目出现 E否定给美和艺术下定义
2、19世纪以来西方美学史上重视感觉在美感中的地位和作用的美学家有______________ A费希纳 B.桑塔耶那 C.弗洛伊德 D阿恩海姆 E.费尔巴哈
3、狄德罗认为“美在关系”,他所说的关系包括______________ A一事物自身在内在结构的秩序、安排、对称等关系 B.一种事物与其他事物的关系 C.由想象力移植到物体上的关系 D.事物与人的关系
E在虚拟世界里创造出来的关系
4、被黑格归为“无欲念的感觉”的是 A嗅觉 B.触觉 C.视觉 D味觉 E.听觉
5、美的本质的界定与人的本质问题密切相关,而人的本质属性应包括 A自然性 B社会性 C历史性 D逻辑性 E无意识性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集体无意识说 荒诞
美在形式说 审美态度 想象
判断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6分,共12分)对每小题列出的观点或内容先做出正确、错误或片面的判断,再扼要说明理由 1、情人眼里出西施 2、美是有意味的形式
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8分,共24分) 1、简述美感与美的关系
2、作为中介艺术品的三个基本特征是什么 3、简述黑格尔的崇高观
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
1、谈谈对“审美是艺术最核心的功能”这句话的认识
2、如何理解艺术存在于艺术创造→艺术品→艺术接受的动态过程中 附:参考答案即评分细则:
一、单项选择题:1、B;2、C;3、C;4、B;5、B;6、B;7、C;8、A;9、C;10、A;11、B;12、D;13、B;14、D;15、D
二、多项选择题:1、ABCDE;2、ABCDE;3、ABD;4、CE;5、ABC
三、名词解释 集体无意识说:集体无意识说是由瑞士心理学家荣格提出来的从艺术起源角度一来界定艺术的学说。(1分)他认为集体无意识是由遗传保留下来的一种具有人类普遍性的、潜藏于意识深层的朦胧精神。(1分)艺术家正是在集体无意识的驱动下进行创作的,艺术起源于集体无意识。(1分) 荒诞:荒诞一词由英国戏剧理论家马丁·艾思林对西方现代派艺术中一个戏剧流派的命名而广为流行,但严格意义上的荒诞却是一个现代意义的哲学和美学范畴,(1分)它是西方现代社会信仰丧失、传统价值观念解体和理性精神受到普遍怀疑的产物,其主体是人生的无意义和虚无的遭遇。(1分)荒诞的实质:本质与现象的分裂、动机与结果的背离,其最具有代表性的特征是非理性和异化。(1分)
美在形式说:是西方美学史上关于美的本质的一种学说。(1分)认为美仅在事物的形式特征,即事物外部诸因素之间的和谐,忽视了事物内容的审美价值。如毕达哥拉斯学派。(2分)
审美态度:审美态度是人们超越了对对象物质本身的追根究底,(1)超越了直接的物质利益关系,于是从对象上领略到一种精神的愉快。(2分) 想象:是人们在外在对象和事物的刺激下,(1分),在头脑中对原有的记忆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精神活动过程。(2分)
四、判断分析题 1、(1)情人眼里出西施这种说法如果作为纯粹的爱情表达,有其合理性,但作为审美判断则有显著的缺陷。(2分)。
(2)审美趣味虽然具有个体性,但个人的审美趣味必须符合对象的审美价值,不能把在主观意愿支配下的相对的美绝对化。(3分)
(3)审美趣味不仅具有个体性的特征,还应具有社会性的特征。(3分) 2、(1)美是有意味的形式是英国美学家克莱夫·贝尔提出来的。(1分)贝尔认为艺术的本质是“有意味的形式”。形式就视觉艺术而言,指线条和色彩以某种特定方式排列组合起来的纯粹的关系,意味是这种纯形式背后表现或隐藏着的艺术家的独特的审美情感,审美情感的艺术的唯一来源。(2分)艺术就是艺术家创造的、能激发观赏者审美情感的纯形式,是美的结构,也即有意味的形式。(2分)这种说法由于把“意味”及“审美形式”与现实社会实践的一切联系割断,陷入了形式主义和神秘主义,因而既有其合理性,也有不足之处。(1分)
五、简答题:评分标准:要点齐全,且能够给要点一定解释的给全分,否则酌情适当扣分。
1、(1)美感是主体对对象的美的反映,受对象审美潜能的制约。(2分)
(2)美感又受到人的各方面条件的影响,体现了人的创造性,因而具有社会意义。(2分)
(3)美感离不开美,但比美的范围更广阔、更丰富、更复杂(2分) (4)美感是创造美的主观原因。(1分) (5)美感与美都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1分) 2、作为中介,艺术品有三个基本特征:
(1)他律性。艺术品就其中介功能而言不是独立自足、自在自为的,而是为他者而存在,受他者制约的。(1分)首先,艺术品是为接受、欣赏者而存在的。(1分)其次,艺术品的意象是创作主体审美经验和心理创造的结果,其基本特质决定于创作主体。(1分)同时,它也受制于接受主体。因此,艺术品具有他律性。(1分)
(2)形式符号性:艺术品是以形式符号的形式负载着艺术意象而成为沟通两个主体的纽带。(2分)
(3)开放性:艺术品作为中介,不能是封闭的,而只能是两头开放的,一头向欣赏者开放,一头向艺术家开放。 3、(1)黑格尔的崇高观是从他的绝对理念的辩证发展观出发,把崇高看成是绝对精神运动和历史进程的一个阶段。(3分)
(2)认为崇高是表现在作为“艺术前的艺术”的古代象征型艺术中的。(2分) (3)崇高在于有限的感性形式容纳不了无限的理念内容,引起感性形象的变形和歪曲,从而在有限的形式中显示了无限的力量,于是引起崇高感。(3分)
六、论述题:评分标准:要点齐全,要点能够有解释、分析,又联系了实际和作品的给全分,否则酌情适当扣分。 答案要点: 1、(1)艺术的首要功能是审美,以意象世界为核心的艺术品的首要功能只能是审美。(6分)
(2)艺术的多元功能须通过审美功能间接实现,因为艺术的核心是意象世界。(6分) 2、要点:(1)艺术存在于从艺术创造→艺术品→艺术接受这样一个动态流程中。这个流程就是艺术的存在方式,也是一个整体的系统,缺一不可,展现了艺术的真谛。(4分)
(2)艺术创造过程是艺术存在的三环节中第一个也是首要的一环。(4分)
(3)艺术不只存在于艺术家的意象创造中,而且也必定存在于艺术意象的物态化表达——艺术品中,存在于接受者的欣赏活动中。(4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