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休闲旅游中的芳香文化初探

来源:九壹网
2014年第7期・总第241期 【产业经济】 对外绳 休闲旅游中的芳香文化初探 黄琳 陈素美 (1.昆明学院旅游学院,云南昆明650214; 2.云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云南昆明650500) [摘要]芳香文化源远流长,涉及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是我们文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 部分。随着人们对休闲旅游的需求日益增长,大休闲时代即将到来,能满足休闲旅游者多方位、多层次的旅 游产品将备受青昧,芳香旅游便是如此。基于芳香文化的中外渊源,通过SPA、香道养生等案例阐述了芳香 文化在休闲旅游中扮演的重要角色,并深入分析了其在休闲旅游中发挥的地域性体验、宗教情感、科普教育、 审美情趣激发四大功能。 [关键词]休闲旅游;芳香文化;旅游业 [中图分类号]F590.7 中外芳香文化的渊源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283(2014)07—0035—04 香文化从皇宫内院、文人士大夫阶层扩展到了普通百姓 中,遍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并且出现了《洪氏香谱》 等一批关于香的著作,步入了中国芳香文化的鼎盛时期。 一、人类使用天然香料的历史久远,不同的历史时期,不 同的文化背景,人们对于用香品香的方式都有所不同。 香看似微小,却涉及到宗教、艺术、医疗、休闲、生活等众 多领域,集诸多功能于一体。依据香的来源、用途、用法 以及不同人群、不同场合的需求等,演绎出了历史悠久、 色彩斑斓的芳香文化。 (一)中国芳香文化 宋代之后,佛家、道家、儒家均提倡用香,香更成为普通百 姓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人们利用香料熏香助兴、驱疫避 讳、舒缓压力,还用来制作香囊、点心、茶汤、墨锭、线香 等 。到了元、明、清时期,开始流行香炉、香盒、香瓶、烛 台等搭配在一起的组合香具,从而具有很高的美学价值。 对于这一时期的文人来说,香已成为生活中一个不可缺 少的部分,这一时期描写香的文艺作品俯拾皆是。 中国芳香文化历史悠久,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无论 中华民族使用天然香料的历史久远,可追溯到5000 年前,黄帝神农时代,《神农本草》中记载,人们采集树 皮、草根作为医药用品,并把有香气的物品用于驱疫避 讳、祭祀、敬天、丧葬、敬神拜佛和清净身心…,后来逐渐 用于饮食、装饰和美容上。我国远在夏、商、周时期就已 有使用香粉胭脂等作为化妆品的记载。春秋战国时期, 是在衣、食、住、行方面还是在宗教文化中均有着举足轻 重的作用,并且在不知不觉中用香已成为中国人生活的 一部分,久而久之,成为了一种生活方式。 (二)国外芳香文化 中国对香料已有一定程度的使用,如熏烧(艾蒿)、佩戴 (香花香草)、煮汤(泽兰)、熬膏(兰膏)、人酒等 。秦汉 早在三千多年前,埃及人就已经广泛使用香料了。 他们把香薰当做一种生活方式,运用焚烧芳香植物的方 法来驱赶魔鬼、敬奉给大地或太阳、庆祝敌人的死亡和失 败,以及婴儿的诞生 J。在第十八王朝后的1500多年 间,埃及人用16种植物配制“古非”,燃烧古非有助于睡 眠,减轻焦虑,使人身心愉快。在古埃及文献中记载着大 时期,丝绸之路活跃,香料随着商业化的发展传人中国, 与此同时道家思想盛行及佛教传人,在一定程度上都推 动了这一时期香文化的运用和发展。西汉初期,熏香在 贵族阶层中流行开来,在南方的两广地区尤为盛行,在汉 代王墓出土的文物中常可见到的随葬品中就有香炉、熏 笼等香具 J。魏晋南北朝时期,道教、佛教兴盛,熏香在 上层社会更为普遍,使得中国芳香文化得到了较大发展。 唐朝时期,大批文人、医师、药师及佛家、道家人士的参与 量关于香膏的美容配方,他们从百合花中萃取花精,与其 他植物的花精混合,涂抹在面部及全身,洗去后,皮肤不 但柔软润滑,而且香味不散 。古埃及人还利用一些具 使得芳香文化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从而形成了中国历史 上一个成熟并且完备的芳香文化体系 。宋朝时期,芳 有防腐作用的精油保存尸体,如埃及人在制作“木乃伊” 的过程中使用雪松精油就被详细地记载下来 J,进一步 [作者简介]黄琳(1972一),女,云南昆明人,昆明学院旅游学院实验员,西班牙巴塞罗纳自治大学在读博士,研究 方向:休闲旅游。 [通讯作者]陈素关(1990一),女,云南保山人,朝鲜族,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区域经济开发与管理。 35 对外锚 说明古埃及著名的木乃伊与香料的使用密不可分。充满 传奇色彩的“埃及艳后”克丽奥佩特拉对芳香文化及器 2014年第7期・总第241期 下一个经济大潮,并席卷全世界各地。我国在2012年 《国民休闲旅游纲要》中提出了“大休闲”的概念,这不仅 物情有独钟,传说中她就是藉由香料获取了凯撒大帝和 有助于全民休闲旅游意识的培养,也有助于形成新的休 闲旅游需求,推动我国休闲旅游市场的发展。而文化是 旅游业发展的灵魂,也是未来旅游业持续发展的核心竞 争力,近年来,旅游企业对文化的重视逐渐加强,“文化+ 旅游”已成趋势。_l 表1 2020年十大旅游国家预测情况 安东尼大帝的芳心。公元七世纪埃及文化流传到希腊和 罗马,古希腊人向古埃及人学会了很多有关精油的特性、 调制、使用方法以及香薰法等药物知识 J,并以古埃及人 的成就为基础,继续深入研究,对香薰法有了更多新的认 识和发现。古希腊人利用某些植物或花的香气能让人放 松而感到非常愉快的属性,将从这些植物和花朵萃取的 接待旅游者 占世界市场 1995—_2O2O 精油与橄榄油混合,制作药物和化妆品。在古罗马鼎盛 时期,古罗马人使用香膏比希腊人更奢侈,他们将很多名 贵香料相混合,涂在身体、头发、衣服、床单,甚至墙壁上。 此外,他们在按摩身体时也使用大量的含有植物精油的 香膏,无论是家居还是在公共澡堂,沐浴时都经常使用。 在不断的文化交流过程中,古希腊、古罗马建立的植物医 学体系被广泛传播到阿拉伯世界。阿拉伯最伟大的医师 阿比西纳最大的贡献就是改进了蒸馏精油的技术,成功 萃取了玫瑰花精油,阿拉伯人还将发现的精油、香膏以及 花水卖到世界各地 。印度人的植物经典“吠陀经”是 奠定印度传统医学“阿输吠陀医学”的基础,书中大量记 载了芳香植物的使用,其中有印度最常见的檀香木 。 当时,檀香木除了可以用于焚香外,还可以应用在宗教和 美容上,直至现代的香薰法中,仍保留着他们那时所使用 的配方。 在欧洲中世纪瘟疫和霍乱传染盛行时期,人们燃烧 乳香或者点燃精油制成的蜡烛,以阻止病疫的扩散 。 文艺复兴时代是英国药草师的黄金时代,当时的帕金森、 杰拉德等留下来的药草知识对现代的芳香疗法有很大的 贡献。十六世纪的法国,以精油为中心的芳香疗法流传 到各地,逐渐受到了重视。1937年法国化学家Renee Maurice Gattefosse提出了“芳香疗法”一词,写下了最早 的关于芳香疗法的专著,被称为“芳香疗法之父”ll 。20 世纪50年代,玛格丽特莫莉夫人倡导以复方精油来护理 皮肤,并把芳香疗法带入了英国。20世纪70年代,雪丽 普莱斯使芳香疗法的运用有了很大改变,并开办了雪丽 普莱斯芳疗学院 。目前欧洲有四十多所学校教导芳 香疗法,芳香疗法已成为欧洲人青睐的一种生活方式。 二、芳香文化与休闲旅游 近年来随着我国国民收入增加,闲暇时间增多,旅游 需求强劲,国际国内旅游均保持了较高的增长速度(见图 1、图2),并在未来一段时间持续发展(见表1)。早在 1999年美国《时代》周刊第12期中就有文章预言:2015 年,发达国家进入“休闲时代”,发展中国家将紧随其后, 休闲将成为人类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华盛顿地区公共 策略预测部主席莫利特说,休闲、旅游、娱乐活动将成为 36 国家(地区) 人数(万人) 份额(%) 年增长率(%) 1.中国 13710 8.6 8 2.美国 1024O 6.4 3.5 3.法国 9330 5.8 1.8 4.西班牙 71oo 4.4 2.4 5.中国香港 5930 3.7 7.3 6.意大利 5290 3.3 2.2 7.英国 5280 3.3 3 8.墨西哥 4890 3.1 3.6 9.俄罗斯 4710 2.9 6.7 lO.捷克共和国 4400 2.7 4 总计 70880 44.2 资料来源:魏小安等著《中国旅游业新世纪发展大趋势》,广 东出版社,1999 3OO∞0 0-3 25O0o0 2O0()0l0 0.2 l500o0 1oI)0o0 0.1 一国内游客(万人) 500o0 0 一国内游客增长率 0 图1 2002--2011年中国国内游客人数及其增长率 6o0 O.6 5o0 400 7\ 一 0.4 30o ,\.J_ l 20o /-tf 一 1 、 o.2一 羹 收入 1oo _、l-●_●_1L r _■__-_l l 0 一国际收入增长率 O 。廿_廿I}卜许蚌蚌 廿 一】暑- -0.2 图2 2002--2011年中国国际旅游收入及其增长率 数据来源:2003--2012年中国统计年鉴 随着国民收入的提高,人们对休闲旅游、养生保健的 需求越来越大,要求越来越高,基于芳香植物资源和芳香 历史文化的芳香休闲旅游应运而生。芳香旅游可以很好 地满足休闲、度假、旅游和养生四位一体的要求,有望成 为区域提升旅游竞争力,吸引国内外游客的一张王牌。 从芳香植物的种植、采集、产品研发、加工到休闲养生,每 2014年第7期・总第241期 个环节都有着自己特定的历史文化,以各个阶段不同的 对 分圣 “SPA”一词源于拉丁文“Solus Par Agula”的缩写,So— 景观为基础,结合各自特定的历史文化,开发出芳香植物 lus(健康)、Par(在)、Agula(水中),意指用水来达到健 观赏园、芳香药用植物园、香料研发及产品展示基地、生 态教育农园、香料加工厂、康体养生保健场所等一条龙休 闲旅游场所。在芳香旅途中,休闲旅游者不仅可以得到 康,由阳光、空气和水三要素组成 ,是近几年风行的休 闲旅游方式,而最著名的是印度尼西亚巴厘岛休闲SPA。 早在13世纪,巴厘岛人就懂得用天然芳草、香料的植物 视觉上的享受,还可以体验近年来颇为流行的药草浴、药 草水疗等,让身心得到“香”的洗礼,甚至可以亲自体验 特性来排除体内毒素,促进血液循环,来保持肌肤的柔 嫩、光滑。宫廷里兴起一股美容风潮,皇后及王妃们在出 芳香产品的制作,每个环节都能让休闲旅游者有不一样 席各种场合前,都会用各种香料及鲜花为自己梳妆打扮 的收获,直到最后依然兴趣不减。目前芳香旅游在国内 外初具规模,市场上以芳香养生和芳香观光为主题的休 闲旅游已较为常见。 (一)芳香观光旅游 从旅游视角来看,大面积种植芳香植物的地方都会 成为旅游胜地,如法国普罗旺斯旅游胜地和我国的新疆 “芳香生态观光园”在芳香旅游界已占据一席之地。 法国普罗旺斯以其代表甜美浪漫爱情的薰衣草著 称,以天然香料及美食为主题的芳香文化为纲领,每年吸 引着世界各地的游客前来旅游,当地居民亦钟爱薰衣草 的香气以及疗效,因此,在普罗旺斯不仅可以看到遍地薰 衣草紫色花海翻腾的迷人画面,而且住宅里也常见挂着 各式各样薰衣草香包、香袋,商店摆满各种薰衣草制品, 如薰衣草香精油、香水、香皂、蜡烛等,在药房与市集中卖 着分袋包装好的薰衣草花草茶。在普罗旺斯,已从最初 的农家种植形成了以芳香产品为龙头的一系列的旅游产 品开发,在向世界推广法国文化的同时,更带动了当地旅 游经济的持续发展,为地区农业的发展带来新的契机。 我国新疆乌鲁木齐的“芳香生态观光园”已发展成 为亚洲最大的芳香生态观光园区,其特色鲜明,集实用 性、观赏性于一身,让人们在“看香草、闻香气、吃香餐、睡 香房、走香道、洗香浴”中与芳香文化亲密接触,从而获得 最为直观的感受。在这里,游客不仅可以闻香、踏香、赏 香,亦可享受芳香浴,品尝完全由新鲜采摘的芳香植物制 作的芳香料理,更可人住悬挂着芳香植物标本画、配有香 气缭绕的熏灯的芳香客房,在芳香植物填充的香枕的陪 伴下,体验芳香梦境。这里每年吸引着大批的国内外游 客,提升了当地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此外,日本群马县薰衣草种植基地是举世闻名的旅 游热区,台湾开设香草植物休闲农场,除具备休闲观光功 能外,还具有生产功能,有助于当地农业产业的升级。 (二)芳香养生旅游 自20世纪9o年代开始,“芳香养生”一词在我们的 生活中活跃起来,融合了东西方数千年来的文明智慧,加 上现代各行业的研究成果,为我们提供了有效又愉悦的 休闲养生选择,同时达到平衡身、心、灵的整体效果,成为 2l世纪休闲旅游界的一枝新秀。 一番。当时宫廷里若逢公主出嫁,在婚礼前一个礼拜中, 公主每天必须用香料及鲜花洗涤全身,好干净地迎接最 神圣的仪式 。而今,在旅游业的带动下,SPA已成为 岛上一种重要的旅游资源,强化了游客的互动性与融人 性,让游人们在享受巴厘岛自然旅游资源的同时,也尝试 一下王室般尊荣享受的SPA。这一方面增强了游客的旅 游参与性,另一方面促进了当地旅游经济的发展。 “香道养生”源于中国,但在内地已失传了一百多 年,如今在日本和台湾地区却比较常见,其含义远远超越 了香制品本身,而是通过香这个载体达到修养身心,培养 休闲旅游者的高尚情操。在日本,香道已经形成了一个 能与日本三道(即茶道、花道、书道)相媲美的体系,并与 花道、茶道并称为日本的“雅道”。香,能在芬芳之中安 抚心神、净化心灵,又能于有形无形之间调息、通鼻、开 窍、调和身心;能悠然于书斋琴房,开发心智,又能缥缈于 庙宇神坛,安神定志;能在静室闭观默照,又能于席间怡 情助兴。正是香的种种妙用,使其完全融入了人们的日 常生活。香料的燃烧、涂抹、喷酒所产生的香气或烟雾, 可分别置人于愉快、舒适、安详、兴奋、感伤等气氛中,配 合具有艺术性的香具及香道生活环境的布置、香道知识 的充实,再加上典雅的点香、闻香手法,能引发人的回忆 和联想,创造出相关的文学、哲学、艺术作品,使人们的生 活更丰富、更有情趣。 我国海南省具有丰富的香料资源,在世界上占有一 席之地,发展芳香旅游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近年一些香 料作物种植异军突起,海南省已将打造“中药香岛”和 “健康岛”提上了建设日程。云南省作为一个少数民族 众多的省份,自然条件复杂多样,气候类型丰富,芳香植 物种类繁多,民族芳香文化丰富多彩,在休闲旅游中亦具 有巨大的开发潜力。 三、芳香文化的休闲旅游功能 芳香文化既是一种文化,又是一种资源,芳香旅游的 过程就是旅游者对芳香文化内涵的深刻体验过程,给人 一种深刻的文化享受。这种芳香文化的享受以富含文化 内涵的景点为载体,体现了如下功能: (一)地域性体验功能 芳香文化具有极强的地域性体验功能。地形、土壤、 37 对外错 气温、降水等自然环境要素的差异使得芳香植物资源的 分布具有地域性特征,加之人类活动、生活习惯差异的影 响,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地方芳香文化。自然和人文双重 2014年第7期・总第241期 得含蓄悠长,宛如古时闺房中的女子,幽静淡雅。若置入 斑驳竹片做成的老竹香插,则给人一种老成持重之感。 设计师在竹片表层辅以线香,燃烧产生的轻烟中隐隐约 环境差异的影响使得绝大多数芳香文化独一无二、无法 复制、不可替代,游客在不同的芳香文化旅游区收获到的 是不一样的体验。例如,你想要感受香水的魅力,就一定 要去法国,法国人对香水有着独到的见解,因此法国香水 举世闻名。法国格拉斯国际香水博物馆,宁静安详地向 约露出一抹微红,有如古代的君子,平和淡泊之中潜藏着 男儿天生的浑厚和血性。鉴于它不但具有极高的美学价 值和实用价值,还能激发人们的审美情趣,被冠以“最完 美的香具”之美誉。 四、结语 世人们讲述着香水的故事。在那里,你可以了解香水的 芳香文化已成为一道文化景观,芳香的气息融入到 发展历史,可以发现世界上所有著名的香水产品,也可以 了解每款香水蕴藏着的文化和艺术。精致的香水瓶子里 装载的不只是芳香的液体,也不只是时尚的陪衬品,它装 载的还是一部世纪通史,印证着时代车轮的步伐。在香 水界,像格拉斯香水博物馆这样历史悠久,文化丰富的地 方仅此一处,游客在这里收获到的体验也绝对是独一无 二的。 (二)宗教情感功能 对于不同的宗教而言,芳香文化蕴含着不同的精神 哲理,寄托着他们特定的宗教情感。如对于生活在阿拉 伯地区的伊斯兰教教徒,香料的功能已经超越了它本身 物质的价值和意义,成为了人们的一种精神寄托,在世俗 的用途之上更是一种精神的享受,他们坚信香料能使生 命发生奇迹。在道教中,香料文化则蕴含着一种形而上 的精神哲理。在佛教中,香被视为修行的助缘,能沟通凡 圣,与圆满的智慧相通。基督教认为香代表着宁静、忠实 和赞美,是一种精神象征。 (三)科普教育功能 , 科普教育是芳香文化的一项重要功能。香料被运用 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产生了各式各样的芳香产品,每 个产品都有着特定的制作工艺和用途,如木乃伊能够长 久保存,甚至千年不腐,是由于香料的使用加上特定的物 理条件。云南少数民族众多,气候类型丰富多样,芳香植 物资源极其丰富,成就了云南极富特色的香食文化。旅 游者在享受美食的同时,可以丰富植物学知识,增添生活 情趣,启发游客热爱神奇美丽的大自然。 (四)审美情趣激发功能 芳香文化具有很强的审美性,能够引发游客的审美 情趣。如中国古代流行的香具,有金器、银器、玉器,三者 大都模仿汉朝的博山炉样式,精雕细琢,外观华美,宋朝 的瓷炉自成朴实简洁的风格,但同样具有很高的美学价 值。而现代人设计的香具,讲求内在的气韵,力求赋予它 们灵魂。台湾“春在”家居品牌的设计总监陈仁毅,凭着 自己深厚的艺术功底和对香文化的深刻理解,带领其设 计团队设计出了一个青烟色陶瓷方形香炉,名为“静 心”,其香孔由精致雕花构成,内入盘香焚烧,能让香气变 38 了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成为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特 别是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生活的质量, 芳香文化在满足人们不同层次的物质、精神文化产品的 需求方面有很大的收缩弹性。芳香文化作为一种别具一 格的新兴文化休闲旅游资源,是芳香休闲旅游业的灵魂, 将在未来的休闲旅游中扮演重要角色,我们应该对芳香 文化的未来发展进行全方位的定位,珍视其历史传统,充 分挖掘它的丰富内涵,展示其特有的功能与魅力,以期带 动芳香休闲旅游业进一步发展,助推旅游业成为国民经 济新的增长点。 [参考文献] [1]江俊伟,陈云轶.香典[M].重庆:重庆出版社, 2009:l一5. [2]傅京亮.中国香文化[M].济南:齐鲁书社, 2008:19—22. [3]王颖竹,马清林,李延祥.略论秦汉至两宋时期 的香料[J].文物,2013(5):70—76. [4]Kathryn Hawkins.葛宇译.香草香料鉴赏手册 [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11—17. [5]陈秀丽.从芳香疗法开启幸福的味道[M].北 京:中信出版社,2O09:56—69. [6]金韵蓉.芳香疗法[M].北京:中国友谊出版社, 2006:32—37. [7]罗伯・滴沙兰德.芳香疗法的艺术[M].台湾: 世茂出版社,2001:27—56. [8]陈述哲,雷发林,杨涛,等.巴里式“生活”意见 [J].中国民营科技与经济,2010(1):91—96. [9]徐亚珍.浅谈芳香疗法[J].双足与保健,2005, 21(2):20—21. [10]沈虹.精油的芳香疗法[J].日用化学品科学, 2011,34(9):42. [11]罗玮.浅谈休闲旅游发展的文化培育[J].旅 游经济,20l1(2):150—152. [12]许怡兰.植物精油能量全书[M].台湾:商周出 版社.2005:14一l8. (责任编辑:乔虹)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