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2014年第2期 道建筑 63 Railway Engineering 文章编号:1003—1995(2014)02—0063—04 不良地质状况下华蓥山隧道施工技术 何春保 ,曹朝晖 ,张兆彬 (1.华南农业大学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广东广州510642;2.中铁二十五局第四工程有限公司,广西柳州545005) 摘要:华蓥山隧道地质条件复杂,存在溶洞发育、瓦斯含量高、油气涌出、以及涌(突)水等问题。对不同 地质情况分别采取不同的措施:对探明的溶槽或溶洞进行“封、堵、排”处理;溶槽或溶洞处理完之后,才 能进行正洞掘进,掘进时施作超前支护,同时采取短进尺、弱爆破,紧跟初期支护;油气层施工以“重视 探测,严禁火种,加强通风,及时封闭”为原则,合理安排揭煤顺序,同时采用气密性混凝土施作二次衬 砌来封闭瓦斯和油气,施工中引进射流技术,采用大直径、长管路压入式通风,并对瓦斯和隧道围岩进行 监测。隧道贯通误差远小于规范要求,表明采取的施工技术措施合理可行,可供类似工程参考。 关键词:华蓥山隧道溶洞 瓦斯通风方案 中图分类号:U455.4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3-1995.2014.02.21 华蓥山隧道是沪蓉高速公路广邻段的关键控制工 程。隧道长4 705.95 m,线间距40 In,为双洞单向行 车一级公路隧道。地面高程为500—1 200 m,相对 高差最大达700 m。华蓥山隧道处于岩爆地区,穿越 煤层和油气层…。溶洞多且大、岩溶涌(突)水量 大 ;煤层和石油沥青二次生化气有毒易燃 ,存在 岩爆和燧石结核等,与其它不良地质条件隧道施工 F1 相比 ,华蓥山隧道不良地质状况更为复杂。这些 复杂地质情况给施工安全和进度造成极大影响。本 文介绍该隧道工程的施工技术,以期为类似工程借 鉴参考。 1 隧道主要不良地质状况 华蓥山隧道右线地质纵断面如图1所示。 泥灰岩.灰岩夹页岩. 灰岩. 灰岩夹泥岩 。灰岩 图1右线地质纵断面 华蓥山隧道存在的不良地质状况分述如下。 1)岩溶 3)煤层采空区 华蓥山地区采煤历史悠久,隧道区不同高程上都 华蓥山隧道岩溶发育不均。近洞El段岩溶化程度 高,洞身岩溶发育程度低,一般只有孔隙裂隙型岩溶。 2)瓦斯 开凿有采煤巷道,形成了大面积的煤层采空区。隧道 位于煤层采空区和巷道之下。 4)石油、天然气及硫化氢 隧道区处于油气田构造之间的强烈褶皱龙王洞背 隧道穿煤点的煤层瓦斯压力值为1.44 MPa,瓦斯 含量为9.16 m。/t。全断面揭煤时,穿煤点爆破后最大 瓦斯涌出量为l7.68 1TI /rain,炮后正常瓦斯涌出量为 斜中,且西翼出现透及地表的“通天断层”。由于残余 油气的原油和沥青可被生物分解并生成天然气,局部 具有二次生化气囊的可能性。 5)涌(突)水 隧道区内碳酸盐岩为非均质各向异性含水层,地 下水赋存极不均一,较大可能产生涌水的地段有 10个。 4.01 m。/min;小断面揭煤时,穿煤点爆破后最大瓦斯涌出 量为4.58 m /rain,炮后正常瓦斯涌出量为1.69 m /min。 收稿日期:2013-10-10;修回日期:2013—11 20 作者简介:何春保(1974一),男,湖南岳阳人,副教授,博士。 铁道建筑 2 施工技术 2.1溶洞处理 槽。溶槽两侧打双排锚杆,纵、环向间距均为100 C,II1, 按梅花形布置。钢筋网格尺寸为20(311"1 X 20 OID_,喷 15 cm厚C20混凝土进行封闭。对溶洞,格栅钢架架 1)在遇到溶洞或溶槽时,先进一步探明岩溶的性 质,确定溶洞或溶槽的形状、范围、大小、岩层稳定程 度、填充物和地下水等情况。 2)对探明的溶槽或溶洞采用“封、堵、排”的处理 措施。 立之后,在拱架后用M7.5浆砌片石回填、封堵,再挂 网喷混凝土进行封闭。 3)溶槽或溶洞处理完后,才能进行正洞掘进。掘 进时施作超前支护,同时采取短进尺,弱爆破,紧跟初 期支护。 2.2煤层区施工 设网状排水管排水。溶槽口(或溶洞口)及其前 后5 m各设一道4, ̄5o的环向弹簧软管并与纵向排水 由于煤层地质条件复杂,存在煤、瓦斯突出危险, 管和中央排水管连通。在溶洞口一侧设2道thl00的 煤层坍落、涌水的可能性。根据设计图,提前30 m进 纵向软管并引入边墙脚纵向排水管,必要时用一根 行地质雷达探测,初步确定煤层位置。距煤层10 m 4,50橡皮管引人中央排水管。 时,停止推进,布置探测孔探深。典型的煤层突出危险 采用浆砌片石和钢筋骨架喷混凝土封堵。对溶 性单项指标临界参考值与实际预测指标值分别见表1 槽,按Ⅱ类衬砌断面检查开挖,设立格栅钢架封堵溶 和表2。 表1 煤层突出危险性单项指标临界参考值 注:△P为煤的瓦斯放散初速度,F为煤的坚固性系数,P为煤层瓦斯压力。 表2煤层突出危险性单项指标实际预测指标值 注:K,为钻屑瓦斯解吸指标,Q为可解吸瓦斯含量。 I)揭煤顺序 的C25气密性钢筋混凝土作为二次衬砌。注浆小导 左线采用马蹄形揭煤开挖方式。从ZK35+700 管超前支护。 里程起开挖顺序为①一②一③一④,②与③作业间距 3)钻爆 3~5 m。右线采用底部导坑微超前,先揭煤层1.5~ 钻孔采用YT28手持风钻钻孔,孔深0.7 m,煤眼 2.0 m后,再进行全断面开挖。并视其岩性开挖进尺 间距1.2 m,周边眼间距0.5 m。采用煤矿3 炸药和煤 I.5~2.0 ITI,其下导坑超前不得小于1.5 m,开挖顺序 矿许用电雷管,放炮器起爆。电路采用串联形式,揭开 为①一②一③一④。如图2所示。 煤层时在洞外起爆。 2)支护方式 2.3油气层施工 揭煤及过煤地段的强力支护不仅是防突、防煤层 以“重视探测,严禁火种,加强通风,及时封闭” 坍塌、防煤系地层围岩移动的关键,而且为隧道建成后 为原则采取有效措施,具体如下: 运营提供安全保证。结合煤层段的地质情况:断面大 1)在油气残存区施工时,超前钻探,查明油气贮 (100 m )、围岩稳定性差(Ⅱ类围岩)、倾角缓(33。), 存情况。探明油气的成分、来源、储量、压力,每循环打 煤层厚度变化大、影响距离长(沿轴线90 rn)、煤层具 10个5 m深的超前预测钻孔,用以排放有害气体和石 有突出危险等特点,经方案比较后采用格栅钢架与自 油。同时在放炮前后安排瓦检员对有害气体进行认真 进式锚杆、喷混凝土作为环向初期支护,模筑厚60 cm 检测,防止超标。 2014年第2期 何春保等:不良地质状况下华蓥山隧道施工技术 65 T .T ,1T ● 上 II一II // / /一 I (/ L。。n l2 O2 \1 7 , ~// / 过煤地段44zK35+71。一zK35+666 , lfb)右线揭煤开挖顺序 图2揭煤顺序(单位:m) 2)杜绝火源进入作业场所,施工机械用矿用隔爆 型设备。 向及风量进行如下控制: 1)左、右线同时用4,1 300抗静电通风管,将洞外 新鲜空气同时压入掌子面。 2)左线揭煤时,在右线的洞口设置2台射流风 机,向洞内通风,使右线的污浊空气经距掌子面最近的 横通道从左线排出,左线污浊空气自然排出。右线 揭煤时,将射流风机移到左线,使污浊空气从右线 排放。 3)加强通风换气,压人新鲜空气量不小于 1 800 m /rain,以稀释可燃气体浓度。 4)钻孔采用湿式风钻,并超前钻孔排放。爆破作 业采用低爆温炸药,爆破时掘进设备及电气设备撤离 至油气区以外200 m的位置。 5)掘进面附近及油气区设置消防器材,一旦发生 燃烧,首先测定巷道内可燃气体及有害气体浓度,采用 干粉灭火器环向交叉喷洒高压水形成水幕,使燃烧面 断氧、降温。 3)所有横通道除将距掌子面最近的横通道(7 ) 作为回风联系巷外,其余横通道(8 ,9 )临时封闭,以 防风流短路、循环风和瓦斯逆流。 6)在油气溢出及油苗残存区喷不低于10 cm厚 C20混凝土进行注浆封堵。并掺入适当气密剂,以封 闭油气。 4)揭煤隧道掌子面供风量不小于1 500 m /rnin。 工作面瓦斯浓度控制在1%以内,工作面后方30 m范 围内瓦斯浓度不得大于0.75%,并不得有局部瓦斯积 7)模筑不小于35 em厚的C25气密性混凝土二 次衬砌。透气系数不大于1.0×10 em/s。混凝土 背后适当设置排放盲管以集中引排油气。 累。同时,未揭煤隧道掌子面的供风量不小于 1 500 m /rain,并不得有循环风进入掌子面。 5)局部小范围瓦斯聚积时采用引射器稀释。 2.5 瓦斯监测 同时对华蓥山隧道瓦斯设防段采用全封闭复合式 衬砌封堵有害气体,并用气密性混凝土进行二次衬砌。 2.4施工通风 采用AYJ一2型五路瓦斯遥测仪、AYT.2型单路瓦 斯遥测警报断电仪各1台,人工和自动监测相结合,同 时对左、右线揭煤工作面及通风主要通道进行监测。 并建立瓦、电联锁系统,自动声光报警系统。 引进射流技术,采用大直径( 1.3 m)、长管路 (2 000 m)压入式通风,通风系统布置如图3。风流方 66 铁道建筑 图3通风系统布置 3 隧道监测 华蓥山隧道地质情况十分复杂,对围岩的变形进 誓 表3量测项目及方法 ≥ 和指导施工至关重要。量测项 根据量测信息调整设计或施工方法: 1)当位移量或位移速率超过设计容许值时,除加 强支护外还应调整施工方法、改进掘进进尺、加速锚喷 育的地区,施工难度大、任务重。经过精心设计、施】 及技术攻关,工程施工进展顺利。隧道贯通误差远小 于规范要求,隧道净空断面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 隧道分项工程合格率100%,分部工程优良率99%,达 到优良工程验收标准。 参 考 文 献 支护时间和提前封底,使衬砌成环,必要时采用超前预 支护等措施。 2)围岩位移量或位移速度超过容许值时,应增加 锚杆数量和长度;锚杆长度应大于测试所得松动区的 范围并有一定富余量;当测试所得锚杆轴向力大于锚 杆屈服强度时,应增加锚杆数量和直径。 3)初始喷层厚一般为5~10 cm,当喷层应力大或 围岩压力大,喷层厚度已较大时,可增加锚杆数量或调 整施工方法。 [1]卢平,马德芹,曾裕平.华蓥山隧道工程地质条件及不良地 质问题[J].路基工程,2005(6):96.97. [2]刘建国,刘义立.华蓥山隧道特大涌水突泥的综合治理[J]. 公路,2003(10):25—28. [3]唐协,陈贵红,周仁强.华蓥山隧道硫化氢气体检测及综合 整治研究[J].现代隧道技术,2011,48(4):25 30. 4)当收敛值超过预留变形量时,应修改断面 尺寸。 [4]张会远,穆静静.岩溶区大断面隧道突泥突水的防治[J].铁 道建筑,2009(6):49—51. [5]邹艳琴.深埋隧道施工组织及不良地质地段施工方法[J]. 铁道建筑,2008(10):51—53. 5)根据围岩稳定情况,调整初期支护设计及二次 衬砌施作时间。 4 结语 华蓥山隧道地质条件复杂,灾害问题突出,既是岩 溶发育强烈的喀斯特地区,又是海相碳酸盐岩油气发 [6]张红艳,余莉,罗林.超埋深特长隧道地质灾害分析与防治 措施研究[J].铁道建筑,2013(6):77.80. (责任审编 葛全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