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地区经济合作_理论_现状和我国对策_兼论中国_东盟自由贸易区

来源:九壹网
2002.4国家行政学院学报 比较与借鉴

地区经济合作:理论、现状和我国对策

———兼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

沈骥如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北京100732)

[摘 要]由于世界贸易的壁垒正在不断降低,当前的经济一体化组织主要受益于资源的优化配置效应,因此,其排他性正在减弱。欧盟和北美自由贸易区的成功合作表明,地区经济一体化合作有利于参加这一合作所有成员国的共同繁荣。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将加快所有成员国经济的发展,推动多极世界的形成。最后,文章提出了创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若干建议。

[关键词]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地区经济合作

[中图分类号]F7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9314(2002)04-0081-06

  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加强、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加入世贸组织以及与周边国家关系的改善,2001年我国在地区经济合作领域采取了三大动作:正式参加曼谷协定;与俄罗斯和中亚国家把上海五国机制升格为上海合作组织,并为其注入了经济合作的内容;中国与东盟国家达成了在10年内建成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共识。这表明,我国已经开始积极参与地区经济合作,构筑我国的对外经济合作依托体系。

成员国家间自由流通的条件,从而使部分生产要素或全部生产要素得以在这一组国家自由流通,使资源在这一组国家得

[1][2][3]到优化配置,实现共同繁荣的目标。

简言之,经济一体化合作就是一组国家通过机制化的经济合作,不断降低妨碍各种生产要素在本地区流通的壁垒,不断优化生产要素在本地区的配置,实现所有合作成员共同繁荣的目标。

(一)经济一体化组织的分类

一、地区经济一体化合作的概念

地区经济合作发展到一定的阶段,就会出现地区经济一体化合作的需要。一般来说,地区经济一体化合作是由地区经济一体化组织来运作的。

地区经济一体化合作的概念大致可以表述为:一组国家

(包括某些特定的地区)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联合起来,彼此

目前,学术界把经济一体化组织分为5-6类(见表1):[4]还有一种地区经济一体化的形式:完全的地区经济一体化,可以理解为形成了一个新的国家,目前还没有这样的实例。

实践中的经济一体化组织并不完全拘泥于学术界的分类,例如,有些自由贸易区合作(如北美自由贸易区)也包含了投资自由化的内容。此外,有些地区经济合作组织名称是“关税同盟”或“共同市场”,但实际的合作仍处于自由贸易区阶段,甚至还达不到这个阶段。

自愿地约束自己的部分经济主权甚至相互对等地分享或让渡一部分经济主权,通过制定机制化的条约、法规,建立相应的执行机构,

共同规范部分生产要素或全部生产要素在所有

  [收稿日期]2002-05-22

),男,浙江省绍兴人,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国际战略研究室主任,博士,  [作者简介]沈骥如(1942—

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经济一体化、国际战略研究1

・81・

2002.4国家行政学院学报 比较与借鉴

表1类 别

合作内容

主权的典型的处置组织

说明

中,贸易转向效应对外部世界的商品存在着排他性。当时的欧洲经济共同体的确从这种排他性得到了不少好处。但是,对外部世界来说,贸易转向效应减少了外部世界高效率商品的出口机会,是一种损失,是世界经济效率的一种降低。今天,由于WTO贸易自由化合作的发展,欧盟的平均关税水平已降到4%左右,贸易转向效应已经大大降低,从而地区经济合作的排他性已经大大降低。欧盟今天依靠的主要不是排他性,而是统一大市场的资源优化配置效应。同样,中国和东盟国家都参加了WTO全球贸易自由化进程,参加了APEC合作,关税和非关税壁垒在不断降低,因此,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合作主要不是(随着关税水平的降低,今后将越来越不可能)依靠贸易转向的排他性来得益,而是靠建立统一市场规则所带来的公平竞争所导致的资源优化配置效应,来实现共同繁荣。这种资源优化配置效应表现在:第一,促进所有成员的经济结构改革,从而充分发挥成员国间的经济互补性。第二,使所有企业都能得到无关税进入另外10个成员国的平等竞争机会,都能得到实现规模经营的良好外部环境,从而有利于形成大企业、大企业集团,提升所有成员国的国际竞争力和在APEC合作中承担进一步开放市场的能力。第三,统一的市场规则(特别是区内贸易壁垒的取消)和实现规模经济的良好环境,将会对外部世界的资金、技术进入本地区产生巨大的吸引力。因此,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不但有利于双方,而且有利于世界,不是为了取代或抛弃APEC合作,而是为了更好地开展APEC合作,包括与美国和日本的合作。

特惠关成员间商品贸易的关权对曼谷协作用不

税低于对区外国家征主

税区等约束定明显收的关税。成员间工业制成品贸

美自最常见

自由贸易全部免税,农产品主权对北

易区视情况而定。对区外等约束区贸易的形式

国家无统一关税。部分主欧洲经

关税同在自由贸易区的基础

上再加上对外统一关权的转济共同

税的内容。让体

少见

全部生产要素(商品、分主1993年

共同市资本、人员和劳务)部此一

的转后的欧只

场自由流通,对外统一权家让盟

关税。经济与在共同市场的基础上部分主今天的只此一货币联再加上共同的货币政的转欧盟

策和宏观经济政策协权家

盟让

调,发行统一货币。

  (二)地区经济一体化与经济全球化的关系

两者都旨在推动贸易自由化,在今天,两者也都致力于推动投资自由化。但是由于经济全球化涉及世界上几乎所有的国家,因此,规范经济全球化合作的国际组织,如WTO的规则比较宽松,相应地,经济全球化合作向参加者提供的优惠也比较少。地区经济一体化合作由于参加的国家少,而且参加国之间本来已经有密切的经济联系,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也较小,因此可以实行比经济全球化合作更严格的法规,从而合作成员间可以享受比经济全球化合作更高的优惠。地区经济一体化合作的深度和广度可以远远超过全球贸易自由化合作的水平:不但可以实现贸易自由化,还可以实现投资自由化、人员和劳务的自由流动甚至发行统一货币。地区经

[5][6]济一体化所展示的是经济全球化未来的景象。

二、成功的地区经济合作组织介绍

(一)欧洲联盟(EuropeanUnion,EU)[7]

(三)地区经济一体化与“排他性”

地区经济一体化合作的优惠高于WTO优惠,而且,这种优惠只给地区经济一体化组织的成员国,因此,有人认为地区经济一体化具有排他性。对于这种排他性不能做绝对的理解。在实践中,所有的经济一体化组织都承诺遵守WTO规则,因此WTO是允许经济一体化组织存在的(世贸组织通过关贸总协定第24条和服务贸易总协定第5条承认了区域贸易安排)。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内部优惠都不向区外国家提供,都有排他性,为什么东亚国家就不能建立自由贸易区呢?

今天,地区经济合作组织的排他性和40年前有所不

[5]20世纪60年代的地区经济合作组织如欧洲经济共同体同。

欧盟的前身是1958年1月1日成立的欧洲经济共同体

(EEC)。1967年,EEC与欧洲煤钢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

合并,更名为欧洲共同体(EC)。1993年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生效后,更名为欧洲联盟,简称欧盟(EU)。

11欧盟经济一体化合作的主要内容

———欧洲经济共同体是从关税同盟开始经济一体化合作的。从1959年1月1日至1968年7月1日,成员国用了9年半的时间,逐步取消了相互间工业品的贸易关税,同时用了7年半的时间(从1961年1月1日至1968年7月1日)逐步拉平了成员国对外部世界的关税,建立起统一的对外关税。

———共同农业政策。主要有三方面的内容:(1)分别建立各种农产品的共同市场组织,实行统一的价格支持和干预制度,以便既保护生产者也保护消费者。(2)推动欧洲共同体的农业结构改革,以便缩小成员国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差距,为实现农产品自由贸易创造条件。(3)建立实施共同农业政

存在着明显的排他性。这是由于欧洲经济共同体对内取消了

关税,对外实行统一的、相对较高的关税(11%)。这样,贸易创造效应(成员国纷纷生产自己的优势产品,增加了相互间的无关税贸易)和贸易转向效应(由于对区外商品的进口实行关税保护政策,成员国可以用本地区生产的产品代替原来从外部世界进口的产品)增加了成员国间的内部贸易,其

・82・

2002.4国家行政学院学报 比较与借鉴

策的“欧洲农业指导和保证基金”(EAGGF,简称农业基金),为实施共同农业政策提供巨额资金保证。

———共同财政政策。共同农业政策和为了促进共同市场形成的其他经济一体化政策需要大量资金。最初靠分摊捐款,来源不稳定。1970年,欧洲共同体决定建立“自有财源”,逐步建立了欧洲共同体的共同财政政策,形成了共同财政预算收支体系。共同财政的自有财源主要有三个部分:(1)成员国全部进口关税。(2)农产品进口差价税和糖税。(3)成员国增殖税提成。目前,通过这三个来源,欧盟每年的共同财政预算可征集到900亿欧元左右的资金。

———建立欧洲统一大市场。欧洲共同体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在1993年建成了所有生产要素可以不受障碍自由流动的欧洲统一大市场。这些措施包括:约400项立法;取消各种非关税壁垒;开放金融业,实现资本自由流通;实施“欧洲公民身份”制度,相互承认劳动者的毕业文凭和其他资格证书;改革欧洲共同体的决策机制,扩大了多数表决通过制(包括特定多数表决制)在共同体决策中的适用范围;制定了大量配套措施,如:政府采购公开化措施;监督企业合并措施;统一技术标准措施;逐步取消成员国间的“税务边界”措施;制定了“劳动者基本社会权利共同体宪章”,使劳动者在各成员国就业能够得到公平待遇,等等。———为了制定法律、法规和实施经济一体化方针政策,欧盟实行了领导人定期会晤制度,并建立了完备的“超国家”常设机构:欧盟部长理事会、欧盟委员会(执委会)、欧洲议

[8]会、欧洲法院等。这些机构均按严格的法律程序工作。

员国提供中长期贷款,从而确保货币汇率稳定。

第三阶段,经济与货币联盟于1999年启动欧元,2002年在欧盟12国发行欧元[9][10]。目前,欧元已成为欧盟12国的惟一法定货币。这12个成员国间的贸易和投资已不存在汇率风险。欧元的成功发行是欧洲统一大市场巩固和发展的有力保障。

21简短的评论

欧盟的经济合作是地区经济一体化合作的高级形式,它的许多措施是主权转让型或主权分享型的,如实行共同关税政策,成员国就交出了制定关税的主权;实行共同财政政策,成员国就要上缴全部关税和一部分其他税收,这笔资金将由欧盟委员会(执委会)支配,成员国无权支配;发行共同货币,成员国就把制定货币政策的主权交给了欧洲中央银行,而且成员国的宏观经济政策要受到共同纪律的约束,不能为所欲为。这种高度一体化的地区经济合作使欧盟地区实现了共同繁荣,成为经济实力与美国不相上下的一极。但是,这种合作要求成员国间在政治上的高度信任和共同的政治意愿,法德和解是欧盟合作的政治基础。与之相比,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东亚地区不存在这种条件。由于日本政界的主流派一直不能诚心诚意地正确对待历史问题,东亚地区缺乏实行高级形式经济一体化合作所需要的政治信任和共同政治意愿。因此,我们应该慎言亚洲共同货币、东亚共同市场。甚至包含日本在内的东亚自由贸易区都未必行得通。这方面的障碍主要在日本,不在其他东亚国家。中国可以参加的最现实的地区经济合作,就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合作。

东亚不能照搬欧盟的做法,但是欧盟的一些经验,我们可以借鉴。例如,先在工业品领域实现自由贸易,然后,创造条件,在农产品领域逐步实现自由贸易;给经济落后成员国适应条约、法规的过渡期;筹集资金帮助经济落后成员国发展;稳定货币汇率;成员国间吵架不分家、照顾大局实现积极的妥协、积小胜为大胜的经验,等等。

(二)北美自由贸易区(NAFTA)[2][11]

1989年1月,美国———加拿大自由贸易协定正式生效。

———货币合作。货币合作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1971年开始,实施第一次经济与货币联盟

[7]由于经济危机以及这个机制的不完备,这一阶段的计划。

的努力失败了。

第二阶段,从1979年开始,建立“欧洲货币体系”。包括三项内容[7]:(1)创立“欧洲货币单位”(ECU,埃居)。(2)建立维持汇率稳定的机制。这一机制规定了成员国货币间相对固定的汇率,以及成员国货币与埃居间相对固定的汇率。一旦这两种汇率的波幅接近或将要超过正常汇率正2125%或负2125%的水平,所有成员国都有义务动用自己的外汇储备干预外汇市场:买入正在贬值的成员国货币,卖出正在升值的成员国货币,使有关成员国货币的汇率波幅回到正常区间。如果外汇不够,可以向欧洲货币合作基金借用。只有在共同干预外汇市场失败时,才需要修改上述两种汇率。历史记录表明,欧盟成员国的货币汇率,在西方国家中是最稳定的。

(3)扩大欧洲货币合作基金:要求各成员国将自己20%的黄

计划用10年建成美加自由贸易区。协定生效后,美、加着手与墨西哥谈判建立三国自由贸易区的问题。1992年12月,美国、加拿大、墨西哥三国签署北美自由贸易区协定(NAF2

TA)。协定于1994年1月1日正式生效。

11北美自由贸易区协定的主要内容

———北美自由贸易区旨在取消贸易壁垒,创造公平竞争的条件,增加投资机会,保护知识产权,建立执行协定解决争端的有效程序,促进三边的、地区的和多边的合作。成员国将通过执行协定规定的原则和规则,如国民待遇、最惠国待遇、原产地规则、透明度等来实现这些宗旨。

———商品贸易:规定了国民待遇、市场准入、取消关税、

金、外汇储备交给这个基金,使其规模从原来的约50亿美元扩大到约500亿美元。这个基金主要用于向干预外汇市场资金不足的成员国提供短期贷款,或向那些国际收支不平衡的成

・83・

2002.4国家行政学院学报 比较与借鉴

取消进口和出口的许可证和配额限制、退税(避免双重征税)、取消海关手续费等细则。

———市场准入:关税削减措施。从1994年1月1日起,

10年内逐步取消三国间所有工业品贸易的关税。美国出口到

竞争,为了把西半球的南北美洲整合成美国主宰世界的“依托”,因此,NAFTA还要向南美洲扩展。北美自由贸易区是一个样板,搞好这个样板的关键,是让墨西哥能得到好处。其次,美国还有一个目的,就是希望NAFTA合作能使墨西哥的就业率得以提高,社会得以稳定,这样,有助于减少美墨边境的非法移民,也有利于打击边境毒品走私。在别的地区经济合作(如APEC)中,美国能不能照顾合作伙伴的利益,还要经过时间的考验。最近,美国大幅提高钢铁产品的进口关税,并决定大幅增加对美国农业的补贴,受到了各国的谴责。这表明,美国在地区经济合作和全球贸易自由化合作中,往往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而一意孤行的。

北美自由贸易区突破了教科书的定义,有自己的创造:

NAFTA协定不仅仅限于商品的自由贸易,而且涉及服务业贸

墨西哥的农产品的关税在15年内取消。贸易自由化的特点是工业品贸易自由化实现在先,农产品贸易自由化实现在后。对墨西哥关税削减规定的时间表要宽于对美、加规定的时间表。取消非关税壁垒措施。这方面的承诺,墨西哥要多一些,如取消对产品的当地成分比例、当地生产比例、出口比例等要求。

———取消投资障碍,开放金融市场和服务业。在这些领域,协定为墨西哥规定了1994年至2000年的过渡期。使墨西哥得以逐步开放本国市场。例如,在过渡期内,美、加银行整体参与墨西哥市场的最高限额将从8%增至15%,美、加证券公司参与墨西哥市场的最高限额将从10%增至20%。2000年以后,墨西哥仍可对银行和证券业实行临时性的保护措施。

———争端解决。为了快速有效地解决争端,决定成立一个三边自由贸易委员会,定期评审三国之间的贸易关系,研究特定问题。决定提供双边或三边争端解决机制。———对重要产品(如能源和化工产品)、敏感产品(如纺织品和服装、汽车和汽车零件、旧汽车贸易、糖、主要谷物、奶制品和其他畜产品)实现自由贸易的时间表和有关条件都做了详细的规定。对重要问题(如原产地规则)也做了详细规定。这些规定都不是“一刀切”的,如不同农产品实现自由贸易的时间表,就有“立即”、6年、10年、15年之分,而且,对墨西哥的规定要宽于对美、加的规定。

21简单的评论

易的自由化和投资(包括金融)的自由化,因此,北美经济

[7]一体化合作的水平要高于一般的自由贸易区。北美自由贸易区在实现贸易、投资自由化的时间表问题上,采取了比较灵活的做法,没有“一刀切”。如前所述,实现完全自由化的时间表,工业品和农产品不同,不同的部门也不同。在开放商品市场方面,美国、加拿大对墨西哥的照顾比较多,但美、加也得到了从墨西哥大量进口廉价商品的好处。在开放资本市场方面,墨西哥对美、加的照顾比较多,但墨西哥也得到了引进大量资本的好处。可见让步(妥协)必须是互利的、双向的。

三、对推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

合作的认识和政策建议    

  11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将推动多极世界格局的形

成。欧洲、北美国家都建立了自己的地区经济合作依托体系。与欧洲、北美相比,东亚地区的经济一体化合作是远远地落后了,我们应该承认现实,急起直追。中国和东盟国家在今后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应互相成为对方的依托。今天,中国———东盟的GDP合起来有2万亿美元,10年后将超过3万亿美元,20年后,将接近7万亿美元,位居美国、欧盟之后,日本之前。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将加速双方的经济发展,增加双方在国际事务中的分量,因此,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将推动多极世界格局的形成。

21建立依靠条约、法规运作的制度化的自由贸易区需要

在NAFTA成立以前,人们都认为只有经济发展水平相近的国家才能开展经济一体化合作。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实践打破了这一定见。NAFTA是第一个由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组成的经济一体化组织。总的来说,它的运转是成功的。可以说,欧盟的成功运转代表了一种由经济发展水平相近、社会制度、经济结构雷同的国家开展的经济一体化合作模式,而

NAFTA则代表了一种由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很大、经济结构不

同、互补性很强的国家开展的经济一体化合作模式。

NAFTA合作对墨西哥是有照顾的,墨西哥因此而受益。

与NAFTA协定生效前的1993年比较,墨西哥的出口,特别是对美国的出口有了快速的增加。北美自由贸易区的成立大大增加了北美三国间的贸易,对中国也有影响。原来,中国是美国最大的纺织品和服装供应国,现在,这个地位已被墨西哥所取代。

NAFTA之所以能够给墨西哥一些照顾,主要是因为美国

合作各方的相互信任和共同的政治意愿。尽管共同市场级别的经济一体化合作离东亚的现实还非常遥远,但是,在东亚地区开展机制化的自由贸易区合作是完全可行的,特别是在东盟和中国之间。但是,即使是自由贸易区级别的经济一体化合作,也涉及部分经济主权的对等、自愿约束(而不是转让),因此,需要合作各方的相互信任和开展合作的政治意

的点头,而美国之所以能够网开一面,是为了更大的战略目的。首先,美国推动NAFTA成立,是为了应对21世纪的全球

・84・

2002.4国家行政学院学报 比较与借鉴

愿,否则,就难以在制定有关条约法规时照顾合作伙伴的利益,难以贯彻平等互利、互谅互让的原则,难以在合作伙伴间实现必要的妥协。一种流行的观点认为,没有经济强国日本的参加,东亚地区的自由贸易区合作就难以成功。这种看法,忽视了政治意愿问题。日本一旦能够正确认识历史问题,建立包括日本在内的整个东亚地区的自由贸易区才能具有现实的可能性。

31处理好中国和东盟国家间在经济上的互补性和竞争性。

车那样的集团。应该说,联合了才能自强,才能共同繁荣。

41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应该是由条约、法规规范的

紧密型经济合作。灵活的和变通的安排措施应在条约法规中予以规定。中国和东盟国家各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一刀切”的贸易、投资自由化必然使一些国家和产业难以承受。需要一些灵活性和变通。但是,我们不能因此而不要条约法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如果搞成论坛式的,就与APEC的机制没有区别,合作将难以深化。自由贸易区应该依照条约法规来运作,它的灵活性和变通性,也应以法规的形式加以规定,其他地区经济合作组织的经验可以作为我们的借鉴。具体的途径有两个。一个途径是对经济弱国和弱势产业或敏感产业给以过渡期。在过渡期内,通过共同努力,缩小成员国间的经济发展差别,弱势产业和敏感产业则要在这个过渡期内提升自己的竞争力,或者进行产业转向。有些产业的过渡期可以放宽到15年。另一个途径,是签约的方式。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法律文件可由一个框架条约和10个双边协定构成。即:先签订一个大框架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条约”,规定合作的宗旨、目标和总的规则。然后,在这个大框架下,中国与东盟10个成员国分别再签订10个双边自由贸易协定,条款可以较细。这样可以防止因要求例外的敏感产业过多而使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条约(或协定)或是难以签订、难以启动,或是由于要求例外的商品太多而有名无实。一个大经济体与若干小经济体分别签约,形成一个大的自由贸易区是有先例的:欧洲共同体9国作为一个整体,在1972年与欧洲自由贸易联盟(EFTA)8国分别签订了

[7]双边自由贸易协定,构成了欧洲17国自由贸易区。

中国和东盟的经济结构有互补性,但同时又存在着同构性和由此而来的竞争性。一般来说,经济互补性国家间建立的自由贸易区能迅速扩大成员国间的贸易。中国与东盟应该充分利用双方经济结构的互补性。竞争在经济具有同构性的国家间建立的自由贸易区有两种情况。一种是许多发展中国家的自由贸易区,由于经济结构的雷同,成员国间的贸易量很小,因此相互间也没有什么竞争。这些发展中国家一般经济比较落后,许多商品要从发达国家购买,自由贸易区就有名无实了。另一种情况是欧盟。德、法、意、英等国经济结构相似,但成员国之间的贸易占全部贸易额的60%,因此,成员国的雷同产品之间存在着激烈的竞争(如汽车)。欧盟的发展,就得益于这种竞争。原因是他们有健全的市场体系,通过公平竞争实现了合理分工和企业的规模经营,共同分享了统一经济空间资源优化配置的好处。所以,中国和东盟国家不应笼统地反对竞争、回避竞争。我们只应反对不公平的竞争和恶性竞争。防止不公平竞争和恶性竞争的关键是完善市场法规。中国和东盟中的许多国家已经初步实现了工业化,双方贸易额超过了400亿美元,有条件借鉴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的经验,通过自由贸易区合作,实现共同繁荣。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应该是一个商品、资本自由流通的共同经济空间。只要建立起完善的市场法规和正常的市场秩序,贸易与投资自由化可以使我们内部的资源得到优化配置,同时,来自发达国家的投资也可以在中国———东盟的共同经济空间得到优化配置,所有企业都因为拥有了17亿人口的市场而有条件达到规模经济的要求。今天,WTO合作已使全球的关税水平大大降低,自由贸易区和共同市场的贸易转向效果已不很明显,而取消了贸易壁垒、实现了公平竞争的市场对资源优化配置的作用日益明显。因此,中国和东盟都应重视这种公平竞争市场对资源优化配置的积极作用,都应习惯从共同经济空间来考虑问题。某一产业集中到东盟生产,并不构成对中国的威胁,尽管该产业在中国有可能衰落,但中国可以发展别的产业,新的产业的产品可以无关税地出口到东盟,使我国企业能够利用规模经济的好处,得到更大的发展机会。某一产业集中到中国,也不构成对东盟的威胁,道理是一样的。自由贸易区还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新机会,就是中国和东盟可以建立巨大的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类似欧洲空中公共汽

51中国必须作为一个整体参加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

而不是搞什么“成长三角型”的“自由贸易区”。作为经济一体化组织的自由贸易区意味着合作成员间要实行统一的市场规则,特别是贸易规则。“成长三角形”是合作的国家或经济体在各自指定的局部地区内实行的贸易、投资自由化安排,固然有利于这些局部地区的经济发展,但从宏观的层面来看,这种安排属于一种“特殊政策”,割裂了合作成员各自的统一市场,更不能形成合作成员之间的统一市场。因此是一种低级的经济合作形式。我国正在建立和完善全国统一的大市场,任何割裂中国市场统一性的法规、“特殊政策”、“特殊安排”都应逐步取消。所以,我国不应采取新的“成长三角形”合作方式。有人主张中国的南部省份(广东、广西、云南等)与东盟建立自由贸易区。这种做法会割裂中国的统一市场,扭曲资源在中国合理配置的市场条件,最后也不利于这些省份。中国必须以整体身份参加与东盟建立的自由贸易区。南方省份由于地理优势,在这样的自由贸易区中是大有机会,不会吃亏的。物流、金融、信息、中介等行业有大量的工作要南方省份去做,不一定非把工厂建在南方。南方省份在能

・85・

2002.4国家行政学院学报 比较与借鉴

源、劳工成本方面不具备优势。

61在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同时,要加快我国

theSocialSciences,第7卷,MacmillanCompany&TheFreePress,NewYork,1972,541-5421

[2]沈骥如1中国不当“不先生”———当代中国的国际战略问题[M]1

其他对外经济合作依托体系的建设,包括上海合作组织、曼谷协定、中韩自由贸易区(或中韩紧密经济合作关系)。这样有两个好处。一个是中国可以成为联系几个经济合作组织的桥梁,取得较多的回旋余地。另一个是中国可以充分利用与这些组织成员国的经济互补性,减少由于迅速开放市场和进行经济结构调整所带来的冲击。例如,如果我国和印尼、菲律宾的自由贸易安排要求我国减少海南省的橡胶种植,我国将不得不改种其他热带作物和经济作物,这些新的热带作物除了供我国消费,还可以销售到其他经济合作组织的成员国,我国的农业结构改革所受到的冲击,就可以得到化解。

东北亚合作的重点是中韩。有条件时应吸收韩国加入

(农产品的自由贸易可以慢一步,欧洲经济共同体就是这样做

北京:今日中国出版社,19981

[3]李琮,徐葵1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与当代世界(上册)[M]1北

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971

[4]彼得・林德特1国际经济学[M]1范国鹰等(译)1北京:经济科

学出版社,19921

[5]李琮1世界经济学新编[M]1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1[6]伍贻康,张幼文,等1全球村落:一体化进程中的世界经济[M]1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91

[7]沈骥如1欧洲共同体与世界[M]1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8]戴炳然(译)1欧洲共同体条约集[Z]1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31

[9]郑耀东,等1欧元———改变世界经济格局的跨国货币[M]1北

的),使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成为中国———韩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中、日、韩合作可以谈,但与日本的自由贸易区必须考虑政治因素。东亚发展中国家的自由贸易区搞好了,有助于日本端正对历史问题的认识,到那时才是建立包括日本在内的整个东亚自由贸易区的适宜时机。15至20年后,中国、东盟、韩国的GDP总额将超过日本,东亚发展中国家完全可以搞好自己的自由贸易区,联合自强。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81

[10]沈骥如1欧元启动进入倒计时:动因、历程、影响、前景[A]1

滕藤,谷源洋1世界经济黄皮书1998———1999年:世界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C]1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1

[11]宫占奎,陈建国,佟家栋1区域经济组织研究———欧盟、北美自

由贸易区、亚太经合组织[M]1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1

责任编辑 杨海洋

]

[参考文献

[1]RichardG.Lipsey:EconomicUnions,收入InternationalEncyclopediaof

RegionalEconomicCooperation:TheTheory,ThePresentSituation,andChina’sPolicyOption———AndOnCHINA-ASEANFREETRADEAREA

SHENJi-ru

Abstract:Asthecontinuingreductionoftheworldtradebarrier,thepresentregionaleconomicintegrativeor2ganizationsaremainlybenefitedfromrationalreallocationsoftheresources.Therefore,theexclusivenessoftheregionaleconomicintegrationorganizationsisreducing.ThesuccessfulcooperationoftheEuropeanUnion(EU)andtheNorthAmericaFreeTradeArea(NAFTA)evidencedthatthecooperationoftheregionaleco2nomicintegrationwillbeconducivetothecommonprosperityofallparticipatingmembercountries.CHINA-ASEANFREETRADEAREAwillacceleratetheeconomicdevelopmentofallmembersoftheorganization,andpromotetheformationofthemulti-polarworld.Finally,theauthorputforwardsomesuggestionsconcerningabouttheinitiatingoftheestablishmentofCHINA-ASEANFREETRADEAREA.

KeyWords:EU;NAFTA;CHINA-ASEANFREETRADEAREA;RegionalEconomicCooperation

・8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