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电影学英美文学》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看电影学英美文学
使用专业:全院学生
学时:36
课程性质:公共选修课
一、教学目的
利用著名电影辅助进行英美文学教学,以充分利用电影“图文声像并茂”的特点吸引学生,给他们打开一扇学习英美文学的窗口,引导学生从电影的娱乐和趣味性开始,走向学习和探索严肃文学之路。近年来,学生的求职压力越来越大,他们的经历大多用于掌握一些实用性很强的技能上,阅读文学名著的时间被压缩到了极低限度,而名著中大量的词汇、繁杂的句子、错综的语法也令大多数学生望而生畏。一部名著电影使上百页的无声无形的 大部头的名著转成两个小时左右、直观形象、声画并茂的鲜活影像。如果学生在观影前后能得到恰当的指导,他们就不仅能够享受观影的过程,很快融入故事情节,了解人物特点,还能产生阅读兴趣,从而积极主动地去阅读原著。
二、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及学时分配
British Part
Chapter One Pride and Prejudice and Jane Austen (2学时)
通过这一章节了解:简·奥斯汀在英国小说史上承上启下,第一个现实地描绘日常生活。一幅18世纪末到19世纪的英国乡镇生活和世态人情的社会风情画卷,在奥斯汀的简洁生动的文笔下活生生地展开,而生活在其中的各色人物,又在她那风趣诙谐的语言文字魔力驱使下栩栩如生。
Chapter Two Frankenstein and Mary Shelly (1学时)
通过这一章节了解:它是世界上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科幻小说。弗兰肯斯泰因是违反大自然生命延续法则的产物,科学家弗兰肯斯泰因取代造物者的角色,企图以自己的双手创造生命。真理被科学家过大的野心蒙蔽扭曲,使他看不见背离自然界物竞天择的危机。科学家绝对无法预料到亲手创造的诡异恐怖怪物,会对人类造成何种可怕的后果。科学怪人象征人类追求不可能的知识,却因未及准备好而必须付出惨痛的代价。
Chapter Three Oliver Twist and Charles Dickens (2学时)
通过这一章节了解:《雾都孤儿》的作者狄更斯不仅是英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更因为导演波兰斯基匠心独具,把这部名著变成了一份献给孩子和童心未泯的成人的礼物。让纯真善良的奥利弗浑身上下散发着一股悲天悯人的忧郁气质的,让叙事节奏张弛有度的,让维多利亚时期的场景精细得仿佛时光倒流般历史再现的,都是波兰斯基对原著的精髓独到领悟和成功呈现,而这些足以使影片成为一部不可小觑的大师级佳作。
Chapter Four Jane Eyre and Charlotte Bronte (2学时)
通过这一章节了解: 简·爱这个文学形象已深入绝大多数学生之心。她是英国文学史中第一个敢于与社会和宗教抗争,勇敢地争取爱情、自由和平等地位的女性。
Chapter Five Tess of the d’Urbervilles and Thomas Hardy (2学时)
通过这一章节了解: 《苔丝》是波兰斯基对哈代的独到诠释催生了一部获三项奥斯卡奖的美轮美奂的悲剧影片。影片的画面色彩如油画般浪漫唯美,又处处弥漫着原著中那种悲情宿命的无奈之情。
Chapter Six The Painted Veil and William Somerset Maugham (2学时)
通过这一章节了解: 《面纱》的作者毛姆虽自称为一个二流作家,却真是一个讲故事的能手。而且关于爱的背叛能否被救赎的主题,毛姆和导演兼主演的爱德华诺顿的回答截然不同,这就给学生对比原著与电影提供了很好的范本。片尾的法语插曲《在清澈的泉水边》(A La Claire Fontaine)确实如天籁般美妙动听,获得金球奖最佳配乐提名。此外,片中的桂林山水也是个如诗如画的爱情电影的一个看点。
Chapter Seven A Room With A View and E.M. Forester (2学时)
通过这一章节了解: 从《看得见风景的房子》里我们可以在福斯特清新淡雅的文字中管窥维多利亚时代的英国中上层的社会与习俗,同时也是因为电影曾荣获金像奖八项提名。
Chapter Eight Death on the Nile and Agatha Christie (1学时)
通过这一章节了解: 《尼罗河上的惨案》是“推理女王”阿加莎的经典小说,故事本身就很吸引人,加上电影的表演手法也是相当独特,使其成了经典。此外,上译厂译制的《尼罗河上的惨案》也是不可多得的经典,翻译传神,配音严丝合缝。
Chapter Nine Rebecca and Daphne Du Maurier (1学时)
通过这一章节了解: 《蝴蝶梦》的作者达芙妮·杜穆里埃以“实有”陪衬“虚无”的独特叙事手法,书中的第一人称匿名叙述者,虽是喜怒哀乐俱全的大活人,实际上却处处起着烘托死者吕蓓卡的作用。而作为一部为“悬念大师”希区柯克赢得了两项奥斯卡奖的里程碑式作品,影片《蝴蝶梦》更是不容错过。
Chapter Ten The French Lieutenant’s Woman and John Fowles (2学时)
通过这一章节了解:约翰·福尔斯独特的《法国中尉的女人》叙事手法独特,他以一个现代人的视角去解读一百年前维多利亚时代,在叙述过程中插入各种议论,并为故事设计了三个不同的结尾。这种给读者最大限度的自由,让读者可以按照自己的思维和阅历来继续构造这个“未完待续”的故事现代叙事手法,构成了这部小说的独特魅力。此外,把《法国中尉的女人》从文本语言改变成电影语言的,正是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英国著名的剧作家哈罗德·品特,对这样难得一见的文学名著成功改编的重要范例,当然不容错过。
American Part
Chapter One The Million Pound Note and Mark Twain (2学时)
通过这一章节了解:马克·吐温是美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其《百万英镑》清新简洁、诙谐幽默而又机智的文字很适合阅读,而且其经典的同名老电影还配有上译版的经典译制片,用它作电影文学的教材,可选择教学的切入点很多。
Chapter Two The Age of Innocence and Edith Wharton (2学时)
通过这一章节了解: 伊迪丝·华顿的文字具有内在的视觉化应是语言编码,《纯真年代》里十九世纪的上流社会的服装、佳肴、豪宅装潢、人物举止谈吐等,被华顿描写得如工笔画般细腻而逼真。
Chapter Three Two Evil Eyes and Edgar Allen Poe (1学时)
通过这一章节了解:爱伦·坡的短篇小说开创了美国侦探小说的先河。而悬疑片大师乔治·罗梅罗和达里欧·阿吉恩图的强强联手,使得《双凶眼》惊心动魄,欲罢不能。
Chapter Four The Great Gatsby and F. Scott Fitzgerald (2学时)
通过这一章节了解: 《了不起的盖茨比》是一阕华丽的“爵士时代”的挽歌,在菲茨杰拉德笔下,如诗如梦,在美国当代文学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印痕。而杰克·克莱顿导演的影片既忠实又鲜活地透出了原著的精髓。
Chapter Five For Whom the Bell Tolls, and Ernest Hemingway (2学时)
通过这一章节了解: 《丧钟为谁而鸣》这部反法西斯的作品不仅体现海明威极简朴刚劲的小说叙事艺术,也体现出了他那百折不挠的硬汉情怀和博大的国际人道主义胸怀。
Chapter Six Catch-22 and Joseph Heller (1学时)
通过这一章节了解: 《二十二条军规》中约瑟夫·海勒借战争这一荒诞的极端形式来体现作家眼中的美国社会,开创了“黑色幽默”文学流派的先河,而电影也因为强大的全明星阵容和它们精彩的表演成为了经典。
Chapter Seven Breakfast at Tiffany’s and Truman Capote (3学时)
通过这一章节了解:《蒂凡尼的早餐》这部小说入选了《时代周刊》“百部最佳英文小说”,同名电影非常经典。作家卡波特笔下的霍莉·格莱特利这个角色仿佛就像是为优雅而率真的影星奥黛丽·赫本量身定做的,而赫本坐在防火梯上弹着吉他缓缓吟唱《月亮河》的镜头,成为电影史上最令人难以忘怀的一幕。
Chapter Eight To Kill a Mockingbird and Harper Lee (2学时)
通过这一章节了解:《杀死知更鸟》的作者哈伯·李在作品中的叙事手法别出心裁。她以第一人称,从一个女孩儿的视角回叙了一个既心酸又感人的故事,故事探讨了各种不同形式的偏见,也探讨了关于童年和成熟的过程。影片则是影星格里高利·派克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影片有一种让人难以想象的真实感,是好莱坞六十年代初自由主义的先声。
Chapter Nine The Road and Cormac McCarthy (2学时)
通过这一章节了解: 《末日危途》,不仅使作家考麦克·麦卡锡赢得了普利策奖,而且因为导演约翰·希尔寇特通过了一个人类文明大毁灭后的语言故事,很好地传递了原著的绝望之感,并把人性刻画得淋漓尽致。
Chapter Ten The Shawshank Redemption and Stephen King (2学时)
通过这一章节了解: 《肖申克的救赎》的确是一部很适合学生阅读的中篇励志小说。小说
细致真实地描绘了美国中产阶级家庭和社会,探讨了困境中的个人如何克服内心的恐惧、战胜不公正社会现象。而获得奥斯卡七项提名的同名电影在国内外各大电影网站的排行榜上一直稳居前十名,影片沿袭了“希望”主题,但又突破了牢狱题材类影片的限制,显得格外温馨感人和励志。
三、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本课程的教学环节包括:课堂讲授、影视欣赏、小组表演、电影配音。通过本课程各个教学环节的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英语口语方面以及文学作品阅读与欣赏的能力。
(一)课堂讲授
主要教学方法:采取先看后解说的教学方法,从不同的角度对英美文学文本进行解读以利于调动学生的课堂气氛和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建立以教师为指导,学生为中心的互动式教学模式,为学生创造一个能自主学习、充分展示自己才艺的舞台。互动式教学模式分为课前准备、课堂展现和课后总结三个部分。在课前准备阶段,教师引导学生自行观影、查阅相关的电影文学资料和提出问题等,为接下来的课堂展现部分做好充分的准备。在课堂上,教师可先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讲解对电影、作家或者文本的理解,然后再引导学生观看电影和讲解。在讲解的过程中可进行讨论式教学,提出问题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避免生搬硬套公式化的理论讲解。讲解之后再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电影文学和语言的过程中去,比如让学生选取名著电影片段,在下一次课上进行跟读、模仿和配音译制或分角色进行戏剧表演,或让学生在可惜啊花一定的时间观看整部名著电影,阅读原著或文本,讨论和思考相关的问题,学会写读后感、观后感、甚至是文学批评、影视批评等。
(二)原则性教学建议
1. 多播放与英美文学相关教学录像片并且就录像多展开讨论;
2. 加强口语能力的培养,影视欣赏以及英美文学原著的阅读能力;
3. 鼓励学生尽可能课内外多多阅读,提高文学素养
(三)考试环节
学生成绩评定:平时成绩40%+期末考试成绩60%。
平时成绩包括:出勤率、课堂参与性、小组表演等。
期末考试主要采用考查形式,题型主要以影视剧情模仿表演,电影对白练习或是以论文形式对作品进行解读分析。
四、参考教材
[1] 《看电影学英美文学》,吕丽塔、张葳、史宝辉,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4年11月.
五、教学大纲编写说明
为了加强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与英美文学鉴赏能力,建议在学习基础英语时,应适当增强这方面的训练。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